香港。香港西九文化区 M+ 视觉文化博物馆首个设计藏品展览“形流意动:M+ 设计藏品”于11月3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 M+ 设计藏品的第一次公开露面,也是亚洲首个同类型展览。展览设于西九文化区刚刚落成的永久展览场地 M+ 展亭,是继“曾建华:无”之后该址迎来的第二个展览。“形流意动”的策展人是 M+ 博物馆设计及建筑首席策展人陈伯康,他认为:“设计是个广阔的领域,其发展随着年月不断演化,而我们看待、使用和制作物件的形式也改变了许多。于不同时代与地方,设计在文化、美学、功能、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方面都有其不同的任务和目的。‘形流意动’的展览名称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同时希望观众更能了解设计所触及的宽阔层面。”
▲ “形流意动:M+ 设计藏品”展览现场,图片来源:M+, Hong Kong
▲ “形流意动”策展人,M+ 博物馆设计及建筑首席策展人陈伯康,图片来源:designperspectives.org
关于设计展览的展览设计
– ▬ –
为场地所限,“形流意动”的规模并不算大,展出现有的2500件藏品中的约120件。在展览中,如何合理利用展场空间并完全表达策展意图成为了一个设计问题,而这一问题则由香港设计事务所 COLLECTIVE 承接下来并负责解决。COLLECTIVE 事务所负责人吴家莹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认为:“我们将展览的临时性视为一种建筑设计介入而非陈列容器。单纯陈列展品并不是难题,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将 M+ 策展团队的视野——关于设计在亚洲和亚洲于设计史中过往及当下角色的叙述——物化,并融入于展览环境之中。”解决方案是将展览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由4个以地理及时代性划分的主题所组成的“历史”以及开放式的“设计组群”。
▲ “形流意动”中的“历史”展区,图片来源:M+, Hong Kong
“历史”将镜头对焦于5个亚洲设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独立后的印度、毛泽东统治下的中国,香港在1950至80年代制造业及出口业的全盛时期以及对于后现代设计的梳理。在展品的选择上,除了这几个地区的著名设计师龟仓雄策(Yusaku Kamekura)、柳宗理(Sori Yanagi)、倉俣史朗(Shiro Kuramata)等人之外,也包括了法国设计师夏洛特·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意大利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等人的作品,以显示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设计师的双向影响。如1940年代初,夏洛特·贝里安的日本之行,不仅影响了日本设计师,对其本人日后的设计风格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倉俣史朗(Kuramata Shiro)《布兰奇小姐》,1988年设计,2013年制造,图片来源:M+, Hong Kong © Kuramata Design Studio
▲ 内田繁(Uchida Shigeru)《涅槃》,1981年,图片来源:M+, Hong Kong © Uchida Design Inc
战后的日本将工业重心转向日用消费品制造业,这一转变直接促进了家居用品的创新。如展览中出现的首个畅销全球的东芝电饭锅,这一在我们当今看来平常无奇的家用电器,在1955年首次出现时,将当时无数的日本家庭主妇从繁琐的煮饭程序中解脱出来,可谓功不可没。另一方面,大量创新消费产品的出现也推动了平面设计的发展,平面设计师龟仓雄策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设计的以简洁风格为主的海报也标志着现代主义在亚洲的发展。
▲ 日本战后产品设计,图片来源:M+, Hong Kong
1950年代的印度则着眼于城市重建:1947年印巴分治导致印度统治区另立首府,1952年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委任瑞士裔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规划新首都昌迪加尔(Chandigarh),以国际化、现代化的建筑语言抹去英国殖民统治的遗痕。展览中出现的“ Borne en Béton 混凝土标志灯”则是他一贯的理性且极具雕塑感的风格,影响了一代印度设计师,包括曾于城市建设项目中担任其助手的多西(Balkrishna Vithaldas Doshi)。
▲ 勒·柯布西耶《Borne en Béton 混凝土标注灯(印度昌迪加尔)》,约1952年设计,约1953至1954年制造,图片来源:M+, Hong Kong © Fondation Le Corbusier
与前两个展区充满个人风格强烈的设计不同,在“历史”的第三个房间,“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展示了1950年代常见于中国家家户户的家庭用品,如搪瓷杯、暖水壶等;以及1960、70年代贴遍大街小巷、写有激励生产的标语口号的海报,显示出集体主义文化和政治宣传需要对于设计的影响。这一阶段的设计明显带有苏联影响,亦有民国遗风,成为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 1950至70年代中国政治宣传海报,图片来源:M+, Hong Kong
同期的香港则在英殖民政府的管治下大力发展制造业,纺织品、成衣、玩具、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大量出口海外。本地厂家在产品材料上奋力革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如常见于1950年代儿童相片中的标志性藤椅,即是将传统的藤条涂上塑料涂层,以使之更加耐脏、耐用。展品中还有霓虹灯设计草图,显示了这些日常随处可见的物品背后隐藏的设计心思。
▲ 香港1950至80年代平面及产品设计,图片来源:M+, Hong Kong
第五部分则精选了数件来自1970至80年代的日本设计实践,检视其中所应用后现代设计理念,同时呼应了同期的国际潮流。
▲ 日本后现代主义家具,图片来源:M+, Hong Kong
“设计组群”区域则展示了来自亚洲各地的当代设计精品,以探讨当下设计语言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本区域的约40件展品中,既有设计师对于如何于当代应用传统工艺的再思考;也可见数码科技的急速发展对于设计的渗透和颠覆;有对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质询;还有山寨文化的缩影等等。展品中出现了索尼研发的 AIBO 电子宠物狗、NTT DOCOMO 设计的表情符号、香港设计师及艺术家又一山人对于香港标志性的红白蓝图案的演化,以及来自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的功能强大的手机等等。
▲ Revital Cohen & Tuur Van Balen《75瓦特》,2013年,图片来源:M+, Hong Kong. © Revital Cohen & Tuur Van Balen
▲ 索尼集团《AIBO ERS-110型机械犬》 ,1999年,图片来源:M+, Hong Kong
“形流意动”的策展人、M+ 博物馆设计及建筑首席策展人陈伯康对《艺术新闻》谈及了 M+ 设计收藏的标准:“4年前,当我们刚开始开始收藏的时候,完全是一张空白的画布——令人生怯,但也激动人心。于是我们着手确定几个出发点:关键的设计师、不可遗漏的国际性历史叙述、设计材料及功用等等。随着收藏工作的进展,整体轮廓也逐渐变得清晰:我们想要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来讲述亚洲的设计史。这是有机的过程,但其中必不可缺的是大量的调研和工作网络。正如我们现在的视角会与20年后人们的视角有所不同,我们认为之前策展人的工作极具启发性,但这是建构历史的途径,也是我们构建馆藏的根基。”
▲ 郑普荣/WOLFS + JUNG《韩式构图:34》,2011年设计,2011年及2015至2016年制造,图片来源:© Jung Boyung
▲ 郝振瀚《模仿·模仿——古董市场》,2016年,图片来源:© Hao Zhenhan
与艺术品收藏不同的是,收藏设计品既要收藏物品也要保留设计过程。陈伯康表示:“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背后的过程,你不会明白这件设计品;但没有物品也难以光凭设计草图想象。”遗憾的是,此次的展品旁全部摆有“不可触摸”标志,对于保护藏品当然十分重要,但却降低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性。对此,陈伯康认为:“将藏品电子化需要大量的资源,我们暂时无法做到将每一件藏品都电子化,但在我们的网站上,已加入了一些与本次展出藏品相关的图像和视频以及展出的书籍的电子版,以供观众进一步了解藏品内容。” (撰文/Tsao Yidi)
形流意动:M+ 设计藏品
M+ 视觉文化博物馆 | 展至2017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