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20日,“弗兰克·盖里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展览”在北京国贸商城西楼路易威登空间开幕。展览以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Fondation Louis Vuitton)建筑为主题,通过建筑模型、草图、视听影像等多重媒介引领观者进入盖里的创作世界,追溯了这座巴黎艺术新地标的诞生历程。本次展览也是路易威登基金会的首个“无疆界艺术”项目,旨在将巴黎的艺术活动延伸至世界各地。
“弗兰克·盖里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展览”现场
本世纪巴黎最重要的建筑地标之一
于2014年10月开幕的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位于巴黎市布洛涅森林(Bois de Boulogne)中的游乐园(Jardin d’ Acclimatation)内,由LVMH集团主席伯纳德· 阿诺特(Bernard Arnault)发起并建立。这座由12片玻璃风帆组成的飞艇般的建筑,不仅成为基金会艺术身份的见证,也被视为本世纪巴黎最重要的建筑地标之一。
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
基金会建筑的设计师弗兰克·盖里是美国知名的后现代主义及解构主义建筑师, 曾于1989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在成功打造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后,86岁的弗兰克·盖里以路易威登基金会再一次颠覆了人们对于建筑构型的传统观念。
弗兰克·盖里与路易威登基金会模型
谈及路易威登基金会同弗兰克·盖里其它作品的不同之处,这次展览的主策展人弗雷德里克·米盖鲁(Frédéric Migayrou)表示:这座建筑首先体现了弗兰克·盖里从城市视角出发进行建筑设计的能力,它充分考虑了布洛涅森林特殊的景观风貌与历史、地理位置,真正创造了一座巴黎地标性建筑;其次,这个充满艺术观感的项目也让我们感受到作为建筑师的盖里同艺术家们之间的紧密渊源与联系。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盖里即结交了许多重要的艺术家朋友,与后者的长期交往也深深影响了盖里思考建筑的角度与方式。他认为建筑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富有张力的。事实上,只有在永恒的变化状态之中,盖里的建筑作品才能被更好地理解。
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局部,可见其动感与张力
本次展览聚焦于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的设计过程,曾作为基金会的开幕展于去年10月在巴黎展出。此次在北京二度展出,一方面延续了巴黎展的精华部分,通过展出一系列建筑原稿设计图、研究模型以及纪录影像对盖里设计路易威登基金会的全过程展开追溯;另一方面则针对公众无法亲临现场的特殊性,增设了有关项目背景、地理环境以及基金会展演活动介绍等内容,使北京的观众在难以身临其境的情况下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到基金会建筑从设计到投入使用的各个层面。
展览第一部分“白房间”(White Room)
展览第二部分“黑房间”(Black Room)
诗意与流动性,一场“可感”的建筑展
策展人米盖鲁在采访中说:“我们力图向不懂建筑的人展示建筑,营造出一个普通公众也能够理解并沉浸于其中的建筑展览。重要的不仅是让参观者较为全面地了解到路易威登基金会的设计构思和创作过程,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感知到弗兰克·盖里建筑设计的精神气质。”
因此,不同于通常以文献梳理为主轴的建筑展览形式,此次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展无论在内容设置上还是展陈方式上,均力图以“可感”的方式引领观众去感知盖里建筑设计的精神世界。展览自然流畅的动线设计、浸润式的环境营造,让人印象深刻,打破了通常建筑展览与普通公众间的距离。
展览广泛应用影像、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同实物展示结合,营造出浸入式的观展体验
展览以“白房间”(White Room)为“序章”,通过清晰简明的图表、凝练的文字及影像信息勾勒了基金会的建造背景、地理环境特色以及弗兰克· 盖里的生平,为之后深入建筑的设计过程形成铺垫。
展览现场“白房间”
展览现场“白房间”,可见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模型及弗兰克·盖里迄今为止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紧接着的“黑房间”(Black Room)中,通过丰富的视觉文献凸显出基金会所在地布洛涅森林的悠久历史及特殊地理环境,从而展现出盖里在处理城市肌理方面的卓越能力 。而整体的展览印象则同“白房间”的空旷、疏朗形成对比:模型、草图、构成建筑外观的“帆篷”原型……这些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实物资料,以“鱼群”的形式按照项目进展的时间阶段被安置于展场之内,同投影于四壁的基金会纪录影像相互辉映,以围合式的感官体验使参观者浸润于神秘、诗意的氛围之中。
展览以影像文献及实物模型的形式展示了基金会所在地的特殊历史与环境
“黑房间”部分的展览陈设采用了“鱼群”的形式
“诗意与流动性,可以说是弗兰克·盖里作品最大的特点”,副策展人塞巴斯蒂安·谢鲁(Sébastien Cherruet)对《艺术新闻》说:“我们选择以鱼群的形式进行布展,力图创造出一个流动的环境。因为对盖里而言,建筑是运动的,建筑形态的维度以及他对建筑对象的观念都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展览现场展出的模型及草图
从展出的草图、概念模型以及参数化建模中,可以鲜明地感受到盖里“在变化中行进”的创作经过:草图促生了模型的生成,而制作模型又进一步完善了脑海中建筑的轮廓,参数化技术的应用使盖里得以明确自己的设计想法,而对建筑细节的改进则仍是要回归到实际的模型制作之中……“正如这些展品所呈现的格局,他们或悬浮、或彼此串联地围绕在处于展厅中央的最终成品模型周围,诠释了弗兰克·盖里的建筑必须要在永恒的变化状态之中才能被理解。” 谢鲁补充说。
展览现场
不设围墙的美术馆
除了建筑外观的设计外,展览还以一系列制作精美的内部空间模型展示了弗兰克·盖里对室内空间的构思经过。实际上,盖里的设计正是从室内空间开始的。
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内部空间模型
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内部空间模型
在路易威登基金会的设计中,他继续践行着其“反百盒子”式的美术馆设计理念,意图创造出一个“没有围墙的美术馆”。因而在最初的建筑模型中,即可见得“能让身处室内的人畅通无阻地看到室外景色”的屋顶平台构想;而最终的室内模型则展示了盖里几乎为每一个空间都创造了得以对外或对内流通的可能。
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早期模型,盖里的设计是先由室内出发
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后期模型,从屋顶平台处可以眺望到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巴黎地标
“在这座建筑中,你没有室内与室外之分。它是半透明的,有充足的自然光流入室内,而当身处博物馆外时,却依然可以通过玻璃帆片之间的空隙看到艺术品。” 策展人弗雷德里克·米盖鲁说道。同时,副策展人谢鲁亦强调了基金会建筑在心理上带给人的亲近感:“它并不像通常的美术馆一样被设计成教堂般的让人生畏的形象,假如你有机会亲身到访路易威登基金会,你会看到它的室内空间同室外是如此地连通,好像在邀请你进入其中,而它轻盈、优雅的形象也让你有亲近它的欲望。”撰文/Ruhui 译/杨南舒
本文图片由路易威登基金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