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继K11 Art foundation(KAF)与伦敦蛇形湖美术馆(Serpentine Galleries)于今年3月在香港上环举行的“HACK SPACE”群展,以及今年4月与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ICA)合作推出关小首次个展“扁平金属”(Flattened Metal)之后,KAF 延续了与伦敦两家艺术机构的合作,将两场展览巡回展出至上海 chi K11 美术馆。关小与阿尔及利亚裔法国艺术家尼尔·贝卢法(Neïl Beloufa)联合举行展览“关小:弹性睡眠&尼尔·贝卢法:软·见(Soft(a)ware)”,移师上海的展览“HACK SPACE”结合艺术家的作作,两场艺术展览,在不同主题之下将多元媒介融合交织,对当下社会的科技、环境与跨文化等议题进行了艺术化的探讨。
关小:弹性睡眠
转换与关联中的万物
– ▬ –
关小于今年4月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个展“扁平金属”集中探讨了在现今数码影像及信息主导的时代,人们观看及赏析的模式如何受到影响。而此次展览巡回至上海,融合新的空间与观感体验,关小将其命名为“弹性睡眠”。“我希望它能给观众一种‘弹性’,即不被固定的感觉,仿佛睡眠般的眩晕感。”关小向《艺术新闻》介绍道。此次展览中,除展出艺术家于2016年完成的5组综合装置《亚马逊黄金》《大理石地板》《小鼓》《公共椅子》《从集合3到集合7》和她创作于2014年的三屏录像作品《行动》之外,关小还带了最新创作的作品《如何消失》和《天气预报》。
▲ 关小《亚马逊黄金》,2016年,图片来源:TANC
▲ 关小《 一个和剩下的全部》, 2015年,图片来源:K11 Art Foundation
关小没有试图下定义,而是在那些呈雕塑外型和包含动态影像的作品中,将被挪用或原装的视听材料与数码绘制技术交织在一起,创作出一系列原始和高科技元素并存的装置与投影作品。
▲ 关小《天气预报》,2016年,图片来源:TANC
关小的新作品《天气预报》由三块并置的投影影像所组成,以“Why can’t we view Europe from a Chair?”为出发点诉说万物在联系中不断转变的状态,从点到面、由清晰到混乱,由瞬间到永恒,三块幕布分别叙事的过程中又暗藏内在联系,“任何的物质或者概念只要找寻到等价物,都能够跨越分类进行转换,而内部自我的世界亦在不断外部世界发生着关系,转换与关联是我创作一直关注的主题。”关小说,“这些观点驱使我以三屏的形式来呈现我的录像。对我来说这更具观看的灵活性──观众是他们自己,在新的环境中同时作为消费者和主体。图像没有一个明显的焦点。所有的组件也是整体质感的一部分。”
▲ 关小《公共椅子》,2016年,图片来源: K11 Art Foundation
在综合装置《亚马逊黄金》《大理石地板》等系列作品中,关小运用以印画网布作为背景,前置着由不同物料拼凑而成的雕塑,由博物馆级的远古文物到高科技运动器材,以及日常器具都涵盖其中。关小将实体和概念的对等,例如第二与第三维度之间的等同元素、理解世界不同方法之间的相依关系和流动性,以及我们在其中身处的位置。
尼尔·贝卢法:“软·见”
数码现实中寻找自我身份
– ▬ –
作为来到中国的首场个展“软·见”(Soft (a)ware),尼尔·贝卢法把科技、雕塑、录像和政治共冶一炉,在资金、互联网和在线通讯均被调控的中国语境中表达新的启示。他的多感官装置作品中结集动态,如同电影剪辑一样,将不同的片段剪接,营造出体验式的环境与他的录像互相呼应,带领观众在电影和现实世界之间游走。
▲ 尼尔·贝卢法《顶尖事物、决心、热情、变迁和生活》,2014年,图片来源: TANC
展览主题将自我身份的发现与触感相联系,以三个部分“数据生活”、“房地产”和“软·见”。在“数据生活”中,首次展出贝卢法的作品《欲望数据》,这件作品试图通过数学公式探析和预测一群人的兴趣与行动决策,其延伸的金属装置《合理化生活》占据了整个展场空间,一系列雕塑组成日常生活中的景观,在空间上扩展和延伸了影片的内容和背景。
▲ 尼尔·贝卢法《合理化生活》,2016年,图片来源: TANC
《天花板》(2015)引领参观者进入一个半透明的技术球状圆顶,这些雕塑悬挂于参观者眼前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旨在吸引人们关注数据和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传达出网络化现实中的一种全新主动性概念:主动从物质和数字媒介中挑选出信息互联互通,获取信息加深对当代世界的了解。
▲ 尼尔·贝卢法《天花板》,2015年,图片来源: TANC
“‘软·见’表达和展示在地理数码现实中寻找到新的主体的概念,这意味着从实体和数码媒体中挑选和结集信息的过程中有一份自主感,将自我身份的发现‘aware’与触感的‘soft’,融合进数码现实‘software’,在数码世界以及新型环境中寻找到自我认知。”策展人王宗孚说道。
HACK SPACE:在地语境中的“骇客精神”
– ▬ –
K11艺术基金会与伦敦蛇形湖美术馆于今年3月在香港联合举办了“HACK SPACE”群展,并继续将革新版的“HACK SPACE”移师到上海 chi K11 美术馆举行。展览延续以新西兰艺术家西蒙·丹尼(Simon Denny)7件不同形态的装置作品与其他11位共同参展的中国艺术家的雕塑、装置及影像作品在同一空间内的对话模式。参与此次群展的艺术家包括徐文恺(aaajiao)、曹斐、崔洁、郭熙、胡庆泰、黎清妍、李燎、梁硕、陶辉、徐渠及翟倞11位中国艺术家,他们共同重新演译丹尼的“组织的产物”(Products for Organising)展览的主题。
▲ HACK SPACE展览现场,图片来源: K11 Art Foundation
“HACK SPACE”以入侵空间为主题,表达不论是场所、领域和基础架构都可通过非正统的方式去彻底调整以解决问题。此次展览与中国的“山寨现象”紧密相关,它令人联想到香港的周边城市、有“硬件硅谷”之称的深圳等城市,无处不在的山寨货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现象也不再局限指廉价冒牌货,而是指部分中国公司透过非传统路径而取得成功,以创新的入侵技术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的“本地智慧”。
▲ 西蒙·丹尼《Emergent Organisation Case Mod:GitHub/Hack Desk/IdeaPaint》,图片来源: TANC
丹尼将展览空间设计成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的“天际线”。当中不少作品给陈列在丹尼制造的台座上,“分布式”的台座象征一个重新界定香港、深圳和其他地方的创新的另类网络。
▲ 李燎作品《消费》,2012年
李燎的作品《消费》(2012)体现了通往山寨原则的其中一种方式。2012年10月9日,李燎在富士康龙华工业园找到了一份流水线的工作,扣除最低标准的生活消费,李燎用余下的工资购买了一台内存容量为 16GB 的 iPad Mini ,而这台 iPad 就是他所在的工厂生产的。除了生产苹果产品之外,富士康因为高自杀率和超长工时面临着舆论压力。通过李燎的作品,我们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理解“山寨”,以及山寨对劳动和个体所带来的后果。
▲ 徐渠《易经》,图片来源:TANC
在上海的展览中,翟倞和徐渠分别推出新作,徐渠的最新作品《易经》装置图像来源于19世纪末欧洲翻译出版的易经封面和封底,对比中国从太平天国早期以来挪用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建构过程,历史上中西文化一直处于互为文本、互相利用的交流状态之中。
▲ 徐文恺(aaajiao)《穷人采矿》,2011年
“由于全球化趋势的扩张,许多展览已经很少与在地语境产生勾连。作为策展人,我认为聆听当地的语境非常重要,为此我们曾造访中国30余次拜访新生艺术家,这个过程使我非常激动。”策展人之一、伦敦蛇形湖美术馆联合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Ulrich Obrist)表示,“K11艺术基金会在过去的几年间关注了大批以科技为媒介进行创作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这也为我们一同进行的“工作室调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撰文/黄天然)
关小:弹性睡眠&尼尔·贝卢法:软·见
上海chi K11美术馆 | 展至12月8日
HACK SPACE
上海chi K11美术馆 | 展至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