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左及右:讲座主持人《艺术新闻》主编叶滢,艺术家向京,策展人及艺术评论人朱朱
“时间”与“观看”:进入向京的“心理自传”
– ▬ –
“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创作者他的幸运之处,
时间性是本次展览显而易见的线索,而“观看”
▲ 向京《尽头》,2002年
《尽头》呈现了一个少女向着未知的地方看去。在这次展览中,它被置于二层楼梯的拐角处,让观众一走进美术馆就能看见。而在2013年向京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的个展“这个世界会好吗?——向京在台北”上,这个作品的不同形态被放置在整个展览的动线上,观众在不同的位置都能遇上她。向京认为,这个雕塑是带着开放意义的,它的摆放方式呈现多样性,打破了雕塑作为媒介的封闭性,同时这也是一种观看的暗示和带领。
▲《哈欠之后》,2000年
如果说《尽头》是从形式上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观看的引领,那么《哈欠之后》则是向京自我观照的一个体现。一个小女孩抱着自己的玩具,她的背后是一个背过身去的正在脱衣服的女人,向京说,尽管她在创作作品时已经是而立之年,但是她在那时从心理上就像是那个小女孩。本次展览策展人朱朱对这个作品的观察是:“在向京的内心视野之中,有一个萦绕不已的、极为持久地伫立着的小女孩,安静,脆弱,看似沉默而柔顺,却有着极其敏感的神经,在她那里,当所有外部世界的影响与召唤从未通过身体与行动去加以释放,一切向内敛压,如同沸腾的岩浆翻滚,在那里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和伤痕。”
▲ 向京“处女”系列,图片来源:向京工作室
在提到“处女”系列时,向京引用了海德格尔“向来我属”这一说法。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写到,人的特殊性有两点:首先人的存在是“生存”,其次人的生存是“向来我属”的。人的“生存”主要是和“现成存在”相对立的,即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是什么,而是他如何去是。人这种存在者的存在,也就是他的生存,在任何时候都是属于他自己的。每个人都不可“被把捉为某种现成存在者族类的样本或一员”。这是一种有意义的自我观看过程。
▲ 向京《你的身体》,2005年
而这个“小女孩”在“保持沉默”系列中已然“蜕变”,“在做‘保持沉默’系列的时候,有人问,我是专门做女性雕塑的艺术家吗?我才发现意识到做的全是女性。那时的我已经开启了关注女性身份问题的意识。”向京说到。2006年至2008年她开始创作“全裸”系列,是向京有意识的针对女性身份、女性身体的主题。而在这个系列中,向京认为,《你的身体》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当观众对视“她”这种挑衅意味、观看的眼睛,会产生恐惧之感,因为真实:“太多作品都可能对每个人来说是失效的,但有可能其中有一双眼睛或者一个刹那被你捕捉到了,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个体、观者他的一个自我投射,投射到作品里面去。”
▲ “它的鬃毛如同女性的长发般纷披在一侧的颈项之间, 回眸的神态里满溢妩媚与哀伤。还远不止于此—— 如果说向京以前的作品似乎一直回避着女性之美的表达, 有意剔除与抗拒了男性的色欲观看。这匹马的丰满、 成熟的体态本身抑制不住地透露着女性的魅力,如此地撩拨我们…… ”在朱朱的艺术评论集《灰色的狂欢节》中, 他这样描述向京的雕塑《这个世界会好吗?》
对于向京创作有着长期关注的朱朱认为,
▲ 向京《砰!》,2002年,图片来源:向京工作室
到了“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时,向京的作品开始转向社会学,更多与空间互动的群像出现了,作品的寓意上也被赋予了更多社会性的表达。在这4个系列中,向京在尽量避免一种观念化的途径,从而创造性地使用了具象的语言形态,尽管向京的创作语言是具象的,但是这并非是一个学院写实系统的延续,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这成为了艺术家创作的一个转折。发展到在新作展“S”中,一个相对抽象的形式和结构在慢慢生效。
▲ 策展人、艺术评论人朱朱在对谈中发言
朱朱以个人心理自传、观念和顽念、
从雕塑中“出走”与自我超越
– ▬ –
自2011年在今日美术馆举行大型个展《这个世界会好吗》后,时隔5年,向京再举行本次大型回顾展及新作展,有别此前3年一个展的节奏。向京为此也在讲座现场做出了回应:“从开始做雕塑到今天,已经21年。我对这个工作还是有很多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成分。今年这种感受特别强,所以我要暂时停下来。这个决定对我来说不是一种撒娇,是挺审慎、挺认真的思考。”
暂停雕塑除了是对于自身生活的一种留白之外,从更深层次出发,对向京个人而言,对媒介选择和未来创作的思考,其实更多隐喻了“生”这个命题,即“我们活着如何存在”——人们活着不应仅止于日常的琐碎细节,还需要寻找更深层的内在依托。作为艺术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会促使自己不停推进和外化内部的思索过程,最终以作品的形态显现。
向京希望从“雕塑中出走”,这是一位成熟艺术家在经历了20余年
“人生处处是黑洞。”是向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向京认为,
▲ 艺术家向京在讲座现场
在谈话中提到可能会暂停雕塑,尝试新媒介的向京,
▲ 向京《S》,2013-2016年,图片来源:向京工作室
▲《有限的上升》,2013-2015年,图片来源:向京工作室
▲ 向京《一江春水向东流》,2014-2016年,图片来源:向京工作室
▲ 《行嗔》,2013-2016年,图片来源:向京工作室
近期,包括向京在内的一批生于1960年代的艺术家都在举办个人
“越往后自我超越就越难,”朱朱表示,向京作品“从具象到抽象”
朱朱一直在进行对于当代艺术家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