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高名潞前传——作为艺术家的高名潞和他的70年代

Jun 18,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现在的高名潞,以美术史家、美术批评家、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新潮美术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精神领袖为人熟知,然而他与艺术的结缘还是因为画画。“孤寂的地平线——高名潞的70年代”展览正在北京林大艺术中心展出,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策划,呈现了高名潞于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100余件水彩、素描和油画作品,以及同时期高名潞的部分艺术笔记、艺术史写作手稿和图像文献。

现场

 

20150616063147362“孤寂的地平线——高名潞的70年代”展览正在北京林大艺术中心展出

1949年生于天津,高名潞在他的青少年时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在这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中,刚初中毕业16岁的高名潞来到了偏远的内蒙古“上山下乡”,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内蒙古,高名潞除了放牧,工作之余,他重拾童年的兴趣,开始用画笔记录内蒙古的风景、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朋友。因为艺术特长,他考上了乌盟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留下了大量的风景和人物作品。20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和高等院校的恢复招生,高名潞进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6883952_997528_meitu_1

高名潞在上世纪80年代

这次展出的高名潞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兴趣和审美理想的载体,更是他整整十年生命的证据。展览以时间、题材为基本线索,通过“少年心气”、“草原岁月”、“乌盟风景”、“师生友人”、“都市印象”、“长征路上”、“走向’85”七个部分近100件作品,以及这个时期高名潞的部分艺术笔记、艺术史写作手稿和图像文献,呈现了现这段不寻常的历史和特殊的精神状态。

640
“孤寂的地平线——高名潞的70年代”展览现场

在大多数人眼中,高名潞是85’新潮美术运动中的重要精神领袖,或者是只身一人前往美国求学孤独的背影,很少有人了解80年代以前的他。此次展览无疑为我们梳理了一个关于艺术批评家高名潞的前传,数量巨大的作品构筑了一个典型的意象——孤寂的地平线,这不但是广阔无边、人烟稀少的内蒙古草原的缩影,更是高名潞在70年代这一段经历中被强化的性格,沉默、坚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他由一位带有明显苏联风格的艺术家转向前卫艺术批评家的部分理由,并折射出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发展历程。

屏幕快照 2015-06-18 下午5.28.42

高名潞 ,《若尔盖医院》,油画,1977年

屏幕快照 2015-06-18 下午5.29.32

高名潞,《若尔盖藏民的家》,纸上油画,1977年

屏幕快照 2015-06-18 下午5.29.07

高名潞 ,《陇西的卖粮集市》, 速写本速写,1979年

在这次展览中,还首次播放涵盖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十年美术发展的电视专题片——《当代新潮美术》,拍摄主要的群体包括“北方群体”、南京“红色·旅”、上海的李山、张建君等艺术家、浙江“池社”、西南艺术群体、山西三步画室、厦门达达以及北京艺术家徐冰、吕胜中和“观念21”行为艺术群体的真实活动,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

在6月15日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上,高名潞同时推出新书《当代数码艺术》,该书为介绍西方最新数码电影、图像及艺术作品的精选集,兼具批评、理论和历史的色彩,文章由高名潞和陈小文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版的多部重要英文数码理论文集中遴选而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书的出版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中对于数码艺术的理论空白。

当代数码艺术 立体书

《当代数码艺术》为介绍西方最新数码电影、图像及艺术作品

高名潞艺术批评之路

1984-1989年,任《美术》杂志编辑,并参与《中国美术报》的部分编辑工作。先后主持了1986年“85新潮美术大型幻灯展”、“1988年中国清代艺术研讨会”和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等重要前卫艺术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并参与记录撰写了关于’85美术运动的《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

1991-1992年,获美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博士后项目奖学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先后在俄亥俄大学和哈佛大学艺术史系研究学习,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995-1998年,策划中国前卫艺术展“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同时还以中国及亚洲部分的策展人身份参与策划了“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全球观念艺术展”

1998-2000年,担任美国萨凡纳艺术学院教授,组织策划“全球观念艺术展”;在纽约、波士顿等地举办展览“全球观念艺术/中国”;在墨西哥策划“五大洲与一个城市”;策划“蜕变与突破——中国新艺术展”;

2003-2007 年期间,2004年为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2005年被授予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策划“中国极多主义”展览;组织策划“墙”大型国际“墙(Wall)”的大型国际性艺术展览、电影、表演及学术讨论会的综合项目;策划“无名画会回顾巡回展”;先后出版《中国极多主义》《另类方法另类现代》《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85美术运动:80年代的人文前卫》《无名:一个悲剧前卫的历史》以及《美学叙事与抽象艺术》等学术专著。

2008-2009年,策划“中国公寓艺术1970s-1990s”艺术展、“意派-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同期先后出版《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现代性与抽象》


-中国当代艺术的先声与回响-

从1979年的“星星美展”到席卷中国艺术界的“85新潮”,再到首次进入中国美术馆的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在激烈的颠覆与思想碰撞中萌芽,又在1980年代的的中国启蒙热潮中成为时代文化的先声。1990年代初期,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长时间的压抑,波希米亚式的艺术群落圆明园、东村……也是这个时期文化潜流的标志性组成部分。在懵懂中走向国际艺术平台的中国当代艺术,从进入威尼斯双年展到圣保罗双年展,是世界解读当代中国的重要视觉凭借,而它的主体性则在不断成长的艺术生态中成长起来。曾处于“半地下”状态的艺术家们,在一个时代的压抑还没有完全结束时,却被卷入了21世纪初以来的艺术市场的狂欢,成长的艺术体制带来的开放的机会,还是被机会包装过的某种封闭?

开设这个系列报道,并非只是回溯1970年代以来充满浓缩感与戏剧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在飞速发展的艺术进程中,需要的不仅是“从哪里来”的清醒,也需要有“到哪里去”的眺望,我们将选择一系列连接着“历史与未来”的关键性人物以及事件展开报道,期待能让最敏感的时代神经真正能够倾听到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先声与回响”。

 

严培明新个展《救命!》 以绘画召唤历史

这是严培明继2009年于卢浮宫的展览“蒙娜丽莎的葬礼”后,又一个在巴黎的全新个展。10月21日起在巴黎撒迪厄斯·罗帕克画廊(Galerie Thaddaeus Ropac)展出的这场名为“救命!”的主题展览,按照故事线索分为“战争与和平” “美女与偶像” “金钱与死亡”,21幅作品包含了艺术家的肖像、历史绘画和名利场系列。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