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2016年第11届光州双年展(Gwangju Biennale)于9月2日在光州展览中心举行。在本届长达66天的展览中,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位艺术家将齐聚光州双年展,共同探讨本次艺术展的主题——第八种征候:艺术何为?(The Eighth Climate:“What does art do?”)此次参展的中国艺术家包括李景湖、娜布其、于吉、胡昀、周滔。
▲ 荷兰阿姆斯特丹 Metahaven 工作室设计作品“Information Skies”在双年展的场馆的外墙上格外醒目
展览主题“第八种征候”的概念始于12世纪波斯的神秘主义者、哲学家苏瑞瓦尔迪(Sohravardi),后被20世纪法国哲学家亨利·卡宾(Henry Corbin)重新阐述:“第八种征候”是古希腊地理学家所定义的地球7个征候的附加产物,“第八种征候”不是基于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神话的分离,而是一种真实存在、却超乎我们普遍感知和理解事物的方式。
▲ 娜布其《A View Beyond Space》
本届光州双年展由瑞典策展人玛利亚·林德(Maria Lind)任艺术总监,林德曾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当代美术馆(Moderna Museet)策展人、慕尼黑艺术协会与斯德哥尔摩艺术组织 IASPIS 总监。2011年,林德开始掌管斯德哥尔摩当代艺术中心 Tensta Konsthall 。她一直活跃在北欧艺术圈,探索艺术在社会中所担当的角色。
▲ 玛利亚·林德(Maria Lind)
在9月1日的媒体发布会上,林德表示:“苏瑞瓦尔迪和亨利·卡宾的构想与当代艺术的运作方式十分相似。根据每一件艺术品独特的陈列时间、空间及方式,它们均在展览中被赋予独特的回响。”
▲ 在光州双年展展厅中,艺术家黑特· 史德耶尔(Hito Steyerl)的作品《太阳工厂》,馆内设计沙滩躺椅让观众可以躺着感受艺术作品创造的虚拟现实
这样的创意使得多元化作品得以共同存在,包括蒙妮尔·法曼法玛妮(Monir Shahroudy Farmanfarmaian)的镜面马赛克,米卡田岛(Mika Tajima)的抽象棉花作品,特雷弗·帕格兰(Trever Paglan)的模拟政府监控装置,玛丽·路易斯·艾克曼(Marie Louise Ekman)的“出格”插画等。
▲ 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将用4年时间绘制的238张萤火虫图像在 LED 屏幕上重复播放,作品名称为《有韵律的艺术装置拥有超越生存的力量》
在本届双年展中,有多位全球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也来到光州市,其中包括利物浦双年展艺术总监萨莉·泰朗特(Sally Tallant)、韩国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巴特缪·马力(Bartomeu Mari)以及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总策展人等。
双年展主展览分为5层,每一层都被赋予不用的主旨,从而彻底探讨艺术的作用及在不用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产与发展。出生于光州的朴仁善(Inseon Park)会展示她创作于2014至2015年的《根》(Root)系列作品,以悼念城市中被拆除的老建筑,抗议韩国城市发展的同化性。朴仁善认为这是对建筑和美学历史的抹杀。
▲ 朴仁善系列作品《根》,艺术家以此来批判过渡泛滥的市区重建
“第八种征候”建立在真正的富有想象力的知识之上,并且逃离理性主义。在拉丁文中被称为“穆图斯想象世界”(Mundus Imaginalis)。将艺术比喻为“第八种征候”,旨在将艺术视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能够回顾过去并审视当下的视觉化知识,更突显了本届光州双年展也不仅仅是一场国际性的视觉盛会,而更是一场艺术与社会的交流与对话。
▲ 朴博纳(박보나)作品《1967-2015》,艺术家蹲坐在摆放杂乱日常用品的房间,重现韩国社会历史事件
▲ 日本艺术家风间幸子(Sachiko Kazama)作品《Nohuman crossing》
在策展人 Binna Choi 和策展助理 Azar Mahmoudian、Margarida Mendes、Michelle Wong 以及光州本地艺术团体 Mite-Ugro 的共同协作下,展览共带来了101位艺术家的252件作品,除了主展厅以外,还有9个展厅穿梭于光州市。
▲ Babi Badalov 墙上涂鸦作品《为了墙、为了世界》
第八种征候:艺术何为?
The Eighth Climate:“What does art do?”
光州双年展展馆、亚洲文化中心等 | 展至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