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为“上海种子”的主场馆之一“远景之丘”(效果图),2016
▲ “远景之丘”内景,2016,图片来源:TANC
上海。“上海种子”第一期于9月4日在“远景之丘”开幕,“远景之丘”是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为“上海种子”特别设计的户外临时建筑,毗邻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种子”将跨越近一年的时间,分为两期举办。“上海种子第一期”以公众互动活动为主,“上海种子第二期”以展览、研究项目为主,将于2017年4月开启,并延续为期100天的展览活动。
▲ “上海种子”的首场展览“奇点”于9月2日亮相上海证大朱家角艺术馆
第一场展览“奇点”于9月2日亮相上海证大朱家角艺术馆。同时,“上海种子暨国际双年展协会论坛——转型中的双年展:多元化的新挑战”、“变化中的魔都——城市漫步计划”、“上海种子”儿童项目:绘本阅读工作坊、“上海种子”圆桌会议,“土地对话”等论坛与市民活动相继展开。
▲ “远景之丘”建筑体上的植被错落长出,图片来源:张军
“远景2116”
– ▬ –
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为“上海种子”特别设计的户外建筑空间“远景之丘”,一如既往地体现建筑师以极简方式在城市空间追求自然与人之间交融的愿景。“远景之丘”以纯白脚手架为建筑材料,完全以几何形状堆砌出一片类似山丘的景观。在脚手架冷感至极反而具有了某种亲和感之时,在白色钢筋水泥的空隙之中,葱郁的植被错落长出。“远景”/“愿景”的期许体现在荒凉与温暖、绝境与再生,人工与天然的对峙之中。
▲ “远景之丘”,现场
“远景2116”试图想象从现在开始的未来100年,它试图讨论的主题包括科学和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哲学和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变化,国家和治理制度的变化等等。其核心是持续讨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这个拥有将近2500万人口的城市,以及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以及悠久文明的国家是“未来”问题讨论的一个方式。
“奇点”
– ▬ –
9月2日,“上海种子”的第一场展览“奇点”亮相证大朱家角艺术馆。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12位“89后”入选者与由西蒙·卡斯泰(Simon Castets)、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以下简称“小汉斯”)共同创立的研究平台“89plus”带来的11位海外创作者共同参展,呈现艺术、科技、行为、表演等不同层面的创作活动。“奇点”作为“上海种子”为扶植青年创意特别设立的板块,起名谐音“起点”,旨在发掘国内年轻一代的思考和创作,更有意在年轻的思想者、生活实践者之中拓展有关“艺术”与“展览”的形式思考。
▲ 罗苇《生物再生研究室》,2016年,图片来源:艺术家
▲ 胡伟,“硬世界,软世界”,2015年,图片来源:艺术家
▲ 王梓,《解勾闌祭》,2016年,图片来源:艺术家
这次征集活动共收到300多位申请者提交方案,经李龙雨、小汉斯、西蒙·卡斯泰、颜晓东、张涵露、林秀映、aaajiao(徐文恺)等共同组成的国际评委团的两轮评审,最终确认冯冰伊、胡伟、胡为一、黄晶莹、黄乐玮、林立峰、罗苇、王文佳、王梓、许世鹏、展销场、周恺等12名入选者。各位参展者求学背景各不相同,涉及建筑、设计、当代艺术、电影,人文社会学科等不同领域。
此次展出呈现了年轻一代创作者运用当代艺术媒介的方式,以及这些媒介运用与他们自身身份认同的关系。这其中渗透着年轻一代对社会的看法,以及他们试图用“艺术”、“公共活动”介入社会问题的设想。
“开幕周圆桌会议”
– ▬ –
开幕当天的圆桌会议分为“建筑,高于建筑”、“科技生态观”、“对焦:根研究员”三部分。“建筑,高于建筑”的讨论围绕“远景之丘”在建筑、艺术、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特点与意义展开。上海种子组委会主席、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国际双年展协会主席李龙雨,证大集团创始及董事长戴志康,“远景之丘”设计师藤本壮介,上海艺术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主任刘毅,西班牙建筑师、策展人伊娃·弗兰奇·伊·吉拉伯特(Eva Franch i Gilabert)等分别发言。今天我们如何鉴赏、评定建筑的“艺术”性质?建筑的“创新”意义与它自身的文化传统关系如何?建筑在一个社会中的公共参与、教育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建筑如何才是真正的极简、环保?源于建筑而高于建筑的诸多问题在讨论中呈现了出来。
▲ 切尔多·梅雷莱斯(Cildo Meireles),《库卡卡卡》,2016
“科技生态观”的讨论由伦敦蛇形湖美术馆艺术总监小汉斯主持,远景能源CEO张雷,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蓝安(Anna Greenspan),六到开始(Six to Start)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卫宇,麻省理工传媒艺术及媒体实验室助理教授凯文.斯拉文(Kevin Slavin)等分别发言。艺术家、学者、创业者们对人工智能的“危害性”评价不一,对是否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拓展至生物、微生物的世界也没有统一的认识。但“生态”问题已然进入人类思考自身未来问题的视界。这样的“生态”也包括由科技、人工制成的生态环境。
▲ 凯文·斯拉文与团队设计的提取蜂巢内 DNA 样本的装置,图片来源:Kevin Slavin
凯文·斯拉文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透露,他在“上海种子”实施的项目将围绕“元基因”(metagenomics)的主题展开,他认为,不但人的身体里存在着不同的微生物,在我们生存的日常环境中同样也存在数不胜数的元素,他们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他将集中采集上海某些地区的蜂巢中的微生物样本并作分析,以此得到这一地区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和含量,最终将以影像的形式呈现这一研究成果。
▲ 奥托邦戈·恩坎加,《土地对话》,2016
在“对焦:根研究员”环节中,尼日利亚视觉、行为艺术家奥托邦戈·恩坎加(Otobong Nkanga)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上海区董事总经理张海濛,中国当代艺术家邱黯雄等三位根研究员分别介绍了他们各自的项目。奥托邦戈·恩坎加的《土地对话》(Landversation),张海濛的《玩出未来2116》,邱黯雄的“城市植物种植APP”都呈现了“当代艺术”/“公共活动”与城市历史、城市基本构建的对话关系,并试图充分调动这种对话而共同想象未来生活的形式。
▲ 张海濛与团队研发的《玩出未来2116》线上游戏
当被问及当目前全球的双/三年展总数每年递增的情况下,“上海种子”有何特别之处时,“上海种子”的联合策展总监小汉斯对《艺术新闻》表示:“首先,‘上海种子’并非双年展,与已有的上海双年展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较广的本地辐射群体、跨学科性以及关注未来的定位。可能其他地区有着双/三年展模式化和旅游化的倾向,但是,上海是一座如此令人兴奋的城市,这里发生的展览活动将会不同凡响。” 据悉,明年4月,小汉斯将携“生态与环境”相关议题的展览来到上海。
《艺术新闻》专访
“上海种子”艺术总监李龙雨
– ▬ –
▬
李龙雨
Yongwoo Lee
▬
艺术史学家、策展人、艺术评论人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
“Shanghai Project | 上海种子”艺术总监
国际双年展协会主席
Q:你和小汉斯是如何想到“上海种子”这个点子的?开始的契机是什么?
A:小汉斯一直在人文科学领域,做一些关于科技演进的展览;而我一直在做相关的社会实践。所以,当我们想到要在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办一场活动,想到的是在视觉艺术之外添加上下文,放到更大的脉络中去。我们立刻想到搭建一个复合型的平台,兼顾到社会科学、医学、视觉艺术等研究的诸多层面。这个跨学科的平台可以让我们一起分享、一起创造,讨论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区别及其重要性。在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领域,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的重要区别长久以来被人们忽视。
▲ 作家、艺术家道格拉斯·柯普兰(Douglas Coupland)将通过霓虹灯装置来传递他的《22世纪的标语》
Q:这个项目与往常的双/三年展有什么区别?
A:自从离开光州双年展以后,我和小汉斯经常见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作为一个视觉艺术策展人,我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审视视觉艺术双年展的本质。什么是双年展?双年展依然跟当代艺术相关,但要与社会实践产生联系。视觉艺术在今天的功能是什么?是生产者或艺术家的投射吗?还是某种实践?未来视觉艺术会变得更加有趣吗?将文化消费者,也就是我们的观众,纳入我们研究的脉络之中,这点非常重要。我在上海想做点非常不一样的东西。
Q:作为“上海种子”的发起人和策划人,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A:作为一个策展人、研究者和学者,我个人涉及的仍是当代艺术和视觉艺术上的实践。我所扮演的角色,是将各行各业的研究者们整合到一起。双年展是这样一个地方,人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并发生联系;当代艺术、视觉艺术、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在双年展上可以得到扩充与深化。双年展不仅是一个展示当代艺术的地方,也是理解视觉性和视觉脉络的重要媒介。
▲ 市民参与项目之一“个人的美术馆”,由建筑师俞挺与其工作室Wutopia Lab合作,在上海里弄社区呈现
2004年光州双年展上,我曾从文化及经济角度做过一些关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研究。当时,在邀请艺术家之前,我先邀请了6位从事不同职业的观众,问他们双年展应该是什么样,想要在双年展上看到什么。这样的讨论持续了一周,最后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对话很重要,不再是一方强加给另一方,而是要倾听。从这个意义上,“上海种子”的平台是一个“想法平台”(idea platform),而且不仅仅是绝妙的想法,而是“思考”这一行为本身。(撰文/张军,采访/蒋立言)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 展至2017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