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改革:国际饭店与中国建筑1978-1990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展至10月23日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4号路
“设计改革:国际饭店与中国建筑1978-1990”追溯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0年)的国际酒店建筑的发展与演变。展览由香港大学专攻建筑史与理论的助理教授罗坤,以及UCCA助理策展人潘彦霖联合策划,由岳超和赵刚提供展览设计,聚焦于7个标志性的饭店建设项目。该展览首次呈现了相关的模型、图纸、照片、文献及艺术作品,致力于重现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并且在广义上探究建筑调节人们同经济、政治变革之关系的方式。
▲ 刘香成《陈宣远在建国饭店》,1980年,喷墨打印,图片来源: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比特宫-乌洛波洛斯 次元穿越者吴珏辉
今日美术馆 | 8月20日-9月2日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
今日美术馆开幕的“比特宫-乌洛波洛斯 次元穿越者吴珏辉”由高鹏担任策展人,艺术家吴珏辉将不相关的媒介放进同一个时空,与策划及制作团队共同孵化出一间极具凝聚力的跨时空作品:“比特宫-乌洛波洛斯”带着对远古神话的启示,对人类科学革命与智识扩展的敬仰,以及对当下沉浸式的体验与反思,将视觉寓意,集合现实关照,并转向未来时空。“比特”是通关的密码,也是主要媒介的指代,在轮回、新生、无限、有界、宇宙及信息间穿越。展览以团队参与的方式,共塑了一个艺术在虚拟与现实世界的理想,也通过此次展览尝试开辟一条通向艺术家的使命感与艺术发展之间的多维通道。
▲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今日美术馆
大航海:一个倒错的人
OCA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 | 8月20日-11月20日
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号
“大航海”是2014年夏由艺术家郭熙与张健伶发起,想象力学实验室全程支持的创作计划,至今,该项目已经以文学化的方式陆续释放于多个国内外的展览空间。在不同的展示空间中,艺术家渐次拨开叙事的迷宫,在文本——图像——物件的“星团”中呈现一千个人物的故事与他们各自的邮包。不同的展览现场仿若游历小说的一个个章节,分散着无数碎片式的情节、人物、作品,这是能够被肉眼观察到的部分;与此同时,艺术家在单个展览内部以及各个展览之间铺设大量隐形的线索,架设尽可能多的连接使作品和展览之间相互投射与呼应。展览“大航海:一个倒错的人”(The Grand Voyage:A Man Upside Down)在多屏影像与机械装置中平地生波,带领观众进入“倒错之人”所痴迷的晕眩空间。
▲ 郭熙、张健伶,《大航海:邮包#837 一个倒错的人》,2016年,图片来源:OCA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
系列展览“绝地反击”之“热”
J:Gallery | 8月20日-10月23日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7号楼102
J:Gallery系列展览“绝地反击”的第一波“热”,由年轻艺术家、策展人及音乐人陈陈陈策划,此次展览灵感由李振华启发,参展艺术家包括李振华、何翔宇、陈陈陈、李维伊、宋兮、卢征远、叶楠、张权,并由艺术家丁楠设计场景。展览在空间中制造并强化了通常意义上的各种绝境,艺术家们用创作对“绝境”进行回应,即便是酷热难耐的高温空间,也可以用想象力将其降服。此次,艺术家们用自己独特的创作去与酷热相处,用多元媒介综合各异的表现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更新对“热”的新奇理解。在“绝地反击”的展厅中,一件件作品的化学作用下,“热”变的合理,甚至成为一种求之不得的体验。
▲ 李振华《影像诗歌》,2016年,单频道录像,7’25”,图片来源:J:Gallery
2016首届苏州文献展(Suzhou Documents)
苏州美术馆 | 8月21日-10月20日
苏州美术馆、苏州丝绸博物馆、颜文樑纪念馆、吴作人艺术馆、朴园、双塔
由苏州美术馆、苏州市美术馆协会主办的2016首届苏州文献展(Suzhou Documents),以“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Histories of a Global Hub)为主题,包括“1937年吴中文献展”研究展(第一期)、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第一期)、“与园林邂逅——当代艺术展”及2016首届苏州文献展学术座谈会几大板块。展会由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以及瑞士苏黎世约翰·雅各布斯博物馆(Johann Jacobs Museum)馆长、第12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Ⅻ)策展人罗杰·布尔格(Roger M. Buergel)担纲策展人,以文化为依托全面展示出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间生动的场景。
▲ 苏州农妇养蚕:1843年,收录于英国版画家阿隆姆出版的有关中国的铜版画集中,此幅描述苏州地区农妇养桑蚕的情景。图片来源:苏州文献展
我织我在——2016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浙江美术馆 | 8月25日-10月25日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38号
“编织是一种独特的劳作方式,仅仅凭借其材料和技术,便构成一部历史。这一进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身为编织者的我们的感知能力也在发生变化。”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以“我织我在”为此次展会的主题,分为“针言·箴言”“身体·身份”“织造·铸造”“现象·现场”4个部分,通过策划者的研究和艺术家的作品,多层次地对主题进行回应。三年展期间也将举办由学者萨拉·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主讲的“织物式思考”(Textile Thinking)国际研讨会以及纤维艺术家梁绍基“云上雲”平行个展。
▲ 希拉·习克斯《色彩的大使》,装置,2015-2016年,摄影:Cristobal
新一代艺术实践中的影像表达
西安美术馆 | 8月21日-9月20日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1区
“新一代艺术实践中的影像表达”展出了包括程然、董钧、戴陈连、林科、刘雨佳、梁半、陶辉、杨晨共8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其中包括对行为观念的记录与延伸、对影像语言的深入探索、带有社会视角的影像记录与创作、录像装置与新媒体的实践、虚拟影像与情感的表达、表演与影像的剧场化、影像现成品的再创作等。该项目作为西安美术馆支持的长期实验艺术项目,将以走访艺术家工作室及访谈的形式,分3年持续进行。项目聚焦录像、摄影、新媒体及动画等视觉影像表现形式,深入探索新一代艺术家的工作方式、方法和作品生产方向。
▲ 程然《The XXX》,2015年,单频高清录像,22’05”,图片来源:西安美术馆
* 除特殊注明外,本文图片及展览信息由美术馆、画廊及艺术家提供,具体信息以美术馆及画廊为准,详情参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