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别有天地:曹氏收藏十七世纪中国绘画”(Alternative Dreams: 17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Tsao Family Collection)于8月7日在洛杉矶县郡立博物馆(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简称LACMA)开幕。展现了旧金山已故华裔收藏家曹仲英毕生收藏的明末清初收藏精品,这部分藏品也是美国现存最好的中国绘画收藏之一。
此次展览呈现了明末清初80多位艺术家的120多幅作品,从清初四僧、画中九友、四王吴恽,再到诸多未被记载研究的“无名”画家,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回望古老中国绘画艺术的窗。洛杉矶县立博物馆Florence & Harry Sloan中国部策展人史蒂芬·利特尔(Stephen Little)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人们能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一些精髓,进而对当下的中国和中国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 樊圻(1611–1697后),《雪寒山水图》(Winter Landscape),清,康熙年间,1666年,绢本水墨,74.9 × 30.2厘米
曹仲英与“默斋”
– ▬ –
曹仲英祖籍江苏,新中国成立前,他搬到台北攻读法律并成为知名律师。1963年举家迁移美国旧金山,并在旧金山开设了美国远东艺术公司。他在好友王已千的带领下,以经营画廊为主业的同时,于50多年间建立起了自己庞大的收藏体系。从齐白石的花卉作品,随即上溯至吴昌硕、扬州八怪、八大山人等名家。曹仲英的“默斋”收藏从明代晚期至20世纪书画作品数百幅,其收藏理念具有美术史视野的系统性。
他也是首个向苏富比拍卖行提议举办中国书画艺术拍卖专场的人,并由此在美国引发了一场中国书画热,为美国乃至世界的中国传统艺术收藏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 龚贤,《深树草堂图》(Thatched Hall among Dense Trees),纸墨画,186.1 × 49.8厘米
▲ 弘仁(1610–1664),《书画册》(Landscape with Pagoda),清朝,约1651至1664,册页;纸本水墨,18.7 × 12.9厘米
▲ 傅山(1602–1683),《山水图》(Horsemouth Cliff),清朝,约1659年,册页;纸本水墨,28.6 × 32.1厘米
“别有天地”的17世纪中国绘画
– ▬ –
17世纪,中国的文人们正历经明亡清初王朝更替所带来的社会动荡。通过诗书画来创造自我认同无疑是他们作为与江山骤变的一种或协调或对抗的方式。
展览第一部分是“董其昌和松江绘画”。作为南宗文人画的创始人,董其昌的《后赤壁赋》八联作悬挂于展厅正前方,苍劲有力地开启了明清文人书画的篇章。董其昌在明末清初书画发展中有着核心作用,此次展览展出他的15件画作,更少见地展出了清晰阐释董其昌精神信仰与宗教实践的作品,清晰地勾勒了他的作品及绘画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 董其昌(1555–1636),《山水书法合册》册页;纸墨,32 × 22.2厘米
依循着吴伟业的《画中九友歌》,从华亭尚书天人流的董其昌到瘦如黄鹄闲如鸥的邵弥,在“画中九友”这部分展览中第一次聚齐了董其昌、王时敏、王鉴、李流芳、杨文骢、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弥这9位诗中描绘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或振笔忽起风飕飕,或一犁黄河鸣春鸠。其中,张学曾的《十二楼诗意图册》不单单是小景点出林塘幽的诗中情趣,更有着笔力凌沧州的深意。
▲ 张学曾(活动于1634-1657),《十二楼诗意图册》,清朝,约1640到1650年,册页;纸本水墨,28 × 18.4厘米
16世纪的苏州见证了吴门画派的兴盛。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以柔和的用笔及浅淡的颜色,与董其昌及其追随者大胆而更具书法性的山水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12至13世纪的杭州曾是南宋的都城,也是明代浙派绘画与宫廷绘画的发源地。第三部分“苏州和杭州绘画”便是以苏杭两地为切入点,展现了当时绘画风格的清明有力。
▲ 董其昌(1555–1636),《仿李成寒林图暨行书诗卷》,明,万历年间,1613年,卷轴;绢本水墨,26.4 × 257.8厘米
福建在明清时期的国际海洋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福建也因宋代建盏和晚明德化瓷而被众人皆知。由于经济与文化交流之故,这里诞生了一批具有创造性的画家,除了吴彬、黄道周、王建章及张瑞图等画家以外,罗牧与八大山人的作品也聚集于此。
▲ 八大山人(1626–1705),《山水花鸟书法册》,清,康熙年间,1698年,册页,纸本水墨,30 × 21.9厘米
展览第五部分是“南京绘画”,作为明朝的第一都城,南京在15世纪政治中心迁往北京之后又作为第二都城持续并行与北京竞争。在清初,南京被树立为与残留的没落王朝连结的地点,也成为许多忠于明朝之士的避难所。龚贤历经明亡清起在其《山水通景四屏巨幅》中对大明江山的追忆寄托于此。此幅巨作画面之雄伟,尺幅与西方架上艺术作品相当,蔚为可观。而第六部分“新安画派”中,梅清的《山水图》将黄山的绮丽美景再度创作,焦墨细细绘出黄山奇松,在极简的笔干之间层层群山的留白之间给人留下渺渺余味。
▲ 龚贤,⟪山水通景四屏巨幅⟫,清,康熙年间,1674年,四帘轴,绢本水墨,280 × 58.1厘米
“正统画派”(The Orthodox School)以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为代表,在这一部分中,展品主要以王翚和恽寿平的绘画为主。而“佛教僧侣”(Buddhist Monks)板块,展出了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及石涛4位佛家僧侣的作品。他们4位均于1644年满清占领之前或之后入僧,尽管他们分别散布在安徽、南京、江西、扬州等地而并沒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画派,但将4人作品并置,还是能一窥佛教及玄学对他们画风的影响。
▲ 王时敏(1592-1680),《山水图》,清,顺治年间,1648年,扇面,金箔纸本水墨
▲ 王原祁(1642–1715),《仿黄子久山水》,清,康熙年间,1704年,纸本水墨,105 × 51.9厘米
▲ 丁云鹏,罗汉像,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展览最后一部分是“花鸟画”,着重介绍了如“岁寒三友”这样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邹显吉(1633-约1700),《花图》,清,康熙年间,1668年,册页;纸本水墨,27.3 × 22.2厘米
▲ 方亨咸,⟪花鸟⟫,清,康熙年间,1674年
利特尔指出,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自身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藏品并不多,也正因如此,他才致力于将更多的中国传统绘画呈现给洛杉矶的观众。回溯几年前,这里曾举办过以宋元明时期日本收藏为主的中国绘画展,直观地再现了日本艺术是如何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和发展的。如今,利特尔与他的同事们又开始筹备3年后的仇英展。
曹仲英先生的儿子曹明是位作曲教授,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家就像德国的当代作曲家拉赫曼一样,对传统音乐谙熟于心才能推动当代音乐走向下一个新的方向。(撰文 / 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