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1年成立以来,MoMA PS1的发展历程是纽约艺术生态演变的佐证。本次展览中,新老艺术家作品的并置也反映了40多年来纽约艺术圈的格局变化与新老更迭。
纽约。MoMA PS1一年一度的“大纽约”(Greater New York)群展于2015年冬季如期开幕,作为对大纽约地区的艺术创作进行的一次梳理,本次展览共呈现了来自157位艺术家的逾400件作品,以及相关的电影展映和行为表演。
▲ 位于纽约皇后区的MoMA PS1
“大纽约”是很具有PS1典型特色的展览。在纽约,有两所艺术机构都冠以“MoMA”之名,除了在曼哈顿53街上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MoMA)外,就是位于皇后区的MoMA PS1。阿兰娜·海思(Alanna Heiss)在1971年创立了MoMA PS1的前身——艺术与城市资源学院,旨在将纽约市范围内的废弃建筑转变为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展览空间(类似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变迁)。从最初布鲁克林大桥下的空地,到翠贝卡(TriBeCa)的废旧仓库,海思最终将艺术与城市资源学院于1976年搬迁至现址并更名为“P.S.1当代艺术中心”。P.S.在纽约是公立学校(Public School)学区的缩写,而1则代表其是皇后区长岛城的第一所公立学校。现在MoMA P.S.1的本体建筑就是由建筑师弗雷德里克·费舍尔于1997年进行翻新的始建于1892年的废弃教舍。P.S.1当代艺术中心在2000年于MoMA达成合作关系,二者的第一个合作项目便是同年首届“大纽约”群展。在两者合作10年之际,P.S. 1 当代艺术中心更名为MoMA PS1,但各自保有独立的董事会和策展部门。
和曼哈顿53街的MoMA的展览相比,MoMA PS1的“大纽约”少了一分对艺术功名的角逐气息,多了一分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自首届“大纽约”举办的2000年以来,纽约的艺术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蓬勃发展的商业市场和不断增值的艺术博览会给年轻艺术家带舞台的同时,也促生了对曾经被艺术史忽视的艺术家的重新审视。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的纽约市飙升的地价给艺术家们的创作带来了挑战,这些创作者不得不从昂贵的曼哈顿逃离至布鲁克林区的布什维克(Bushwick)的深处。这些变化使得人们开始怀念曾经的70、80年代——那个艺术家可以“为所欲为”进行创作的时期。在此背景下,本次“大纽约”展览就是从对年轻艺术家的发掘作为着眼点,近而扩展到我们对“怀旧”与“新奇”之间的联系。
▲ MoMA PS1展览“大纽约”现场(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在此策展思路下,占据整个MoMA PS1一万平方米场地的巨型展览的第一件作品便是詹姆斯·聂尔斯(James Nares)创作于1976年的影像作品《钟摆》,这是一件“怀旧”的作品,以2016年眼光的眼光来看,这件作品几乎难以想象——聂尔斯在当时还是萧索、破败的翠贝卡仓库大楼之间悬挂了一个巨大的铁球,它就像钟摆一样在大楼间摇晃。在影片中,突兀的铁球划过寂静的空间产生簌簌的风声,这种荒凉感是在今日人声鼎沸的翠贝卡难以找到的。聂尔斯在2013年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讲座中被问及他是如何完成这件作品时表示:”我就是这么做了,这就是当时的翠贝卡,那里没有人会在意你做什么。” 试想一下,如果在2016年,有人在翠贝卡的米其林餐厅门口挂一个大铁球,会不会吓到正来就餐的大画廊主?
▲ 詹姆斯·聂尔斯录像作品《钟摆》静帧
细心的观众或许会发现,自展览开幕以来,MoMA PS1展场门口飘扬的美国国旗有些异样:星条旗的红、白、蓝三种颜色被替换成了红、绿、黑。这是美国非裔族群权益艺术家大卫·哈蒙斯(David Hammons)的作品《美国非裔旗》。这件创作于1991年的作品曾多次在各地展出,本次在“大纽约”中展出,除了表达对少数族裔权益的追求外,也是对近几年发生在美国社会中的黑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事件的警醒。曾经致力于关注年轻艺术家的“大纽约”几乎不会囊括年逾50的艺术家,但这一次,参展艺术家的平均年龄就达到了50岁,并展出了大量创作于2000年前的作品。今年72岁的参展艺术家哈蒙斯便是一个例子。这些成熟的艺术家的早期作品与新艺术家的作品互相穿插,例如将已故摄影师阿尔文·贝尔昌普(Alvin Baltrop)描绘早已不复存在的哈德逊河码头附近的同性恋文化的照片和洛雷塔·范恩霍滋(Loretta Fahrenholz)描绘桑迪飓风之后东纽约街舞团的抽象电影并置,让观者看到艺术家对于表现某一群体生存状态这一主题的表现手法的更替。
▲ 大卫·哈蒙斯《美国非裔旗》
本次展览中的年轻艺术家大多已在纽约艺术圈崭露头角,而且每位艺术家大多只展出了一两件作品——从成组作品中剥离出来的单个照片或是油画。这产生了一种困境:即观众从展览中得不到很多“未曾谋面”的悸动,展览也没能给观众提供足够的深度了解某个艺术家。
▲米拉·达西《紫色的呼唤》
▲阿贾伊·库里安《舒适区域#3(天堂是属于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
但在这之中,迪安娜·劳森(Deana Lawson)是个例外。本次展览并没有展出她在2011年MoMA“新摄影”展览中的成名作,而是一组并无曝光率的关于监狱探视的作品——《莫霍克惩教设施:茉莉与家庭》。在这组作品中,劳森以挪用的手法刻画了是同一位妻子(艺术家的表姐)探视丈夫的情景,但其中他们的小孩却不是每一次都出现。这些挪用而来“快照”给习惯了她之前那些精心布光布景的彩色照片(例如参加2011年“新摄影”展览中的作品)的观众提供了另一个了解她创作思路的途径。
▲ 迪安娜·劳森《迪瓦73岁》
▲ 迪安娜·劳森《莫浩科监狱:贾思敏和家人》
▲ 迪安娜·劳森《集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纽约,以及世界各地的巨型城市变得越来越不易居住;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空间,不论是在纽约还是北京都变得越来越狭小。这种不安感不加掩饰的流露于展览中。本次展览与其说是对新艺术家的挖掘,倒不如说是对纽约地区艺术家创作生态的考察,再次把人们的关注点切换回阿兰娜·海思在创立艺术与城市资源学院时的原点:艺术家如何利用城市这个背景进行创作。在海思的时代,艺术家利用了城市发展带来的间隙,取得了空间上的自由。如今这种自由已经在城市改建扩张完善中消耗殆尽,取之而来的是“市场化”、“高档化”(gentrification)带来的不安。
▲ 卢茨·巴切尔参加本次展览的作品《魔山》
▲阿贾伊·库里安《舒适区#1》
▲麦克·埃克豪斯与佐伊·莱塔的作品
▲克里斯汀·孙·金《技术游戏2.0》
大纽约
MoMA PS1 | 展至3月7日
撰文 | 陈抱阳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