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路易·威登基金会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展览“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在巴黎开幕。此次展览呈现了12位来自不同年代但同样生活在中国内地的艺术家,他们广泛运用着从本地传统和文化,以及前沿技术中汲取的技术与媒介,时而关联甚密,时而与其对抗。在《艺术新闻》的专访中,展览策展人田霏宇谈及了如何在欧美语境之中“负责地”传达中国当代艺术的观点与立场。
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手,于2016年1月27日首次在巴黎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发生现场。此次合作经过接近一年的计划与筹备,并不着眼于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全景式的呈现,而是将重点放在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家们的个体表达。展览“本土,激流与嬗变下的中国艺术”选择了12位不同代际的中国大陆艺术家,其中不乏颇具海外关注度的杨福东、徐震、刘韡、曹斐,也有近年来迅速崛起的艺术界新星刘诗园、陶辉、郝量。参展的作品样态涵盖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涉及到社会、城乡、个人身份以及科技等诸多命题。
▲ 左起: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米莉恩·尤伦斯男爵夫人、《艺术界》和《艺术新闻》执行出版人曹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盖伊·尤伦斯男爵、现代传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邵忠
在与此次展览策展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的对话中,《艺术新闻》了解到,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与作品的选择一方面对应了当下中国本土飞速发展之中基于社会内部变革而产生的复杂状态,另一方面也参照了路易·威登基金会对于“当代性创造”的审视标准。
专访策展人田霏宇
– ▬ –
▬
田霏宇
Philip Tinari
▬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艺术评论人,策展人
在欧美语境之中,中国当代艺术一直都是他者的诉说,我希望能够负责地去传达相关的观点与立场。
Q: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路易·威登基金会是如何展开此次展览合作的?
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直和路易·威登基金会所属的路易·威登-轩尼斯集团(LVMH)集团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本次展览总体上由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总监苏珊·帕杰(Suzanne Pagé)把控,经过多次沟通最终确定了入选的12位艺术家,而后再考虑到这些艺术家及作品所共有的特点,才选定了“本土”这一主题。展览的内容是双方都希望呈现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次展览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基于法语世界的出发点,对多年来自我工作的一次总结。
Q:如何理解本次展览的命题?而本次的展览是从何种面向体现了中国当下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性?
A:没有什么比在欧洲做一个以中国而命题的展览更难。从1989年让-于贝尔·马尔丹(Jean-Hubert Martin)策划的“大地魔术师”,到1990年费大为策划的“献给昨天的中国明天”,再到2007年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在利物浦泰特美术馆策划的展览“真实之物”,在欧洲可能会有的问题是: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会因为其过往看到的作品而存在褒贬不一的固有印象,而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所缓解。其实在欧美语境之中,中国当代艺术一直都是他者的诉说,而作为专精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人,还是希望能够负责地去传达相关的观点与立场。正如我在新闻稿之中的第一句话所说:“中国如何看待世界?”
本次展览旨在珍惜当下艺术家本身的表达欲望与想法,而不是以“软实力”的方式让中国当代艺术进行文化输出。另外,其实展览并没有讨论身份的问题,任何人的世界观都会被其所处的环境影响甚至是塑造,但是其中涵盖了很多超越国度与文化差异而处于人性之中的基本因素,当然也有某种试图跳脱出来的欲望与野心。全世界的主体性也越来越接近,这是全球资本主义运行的后果,而我们也是这种状况得到充分反应的一代人,我们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
路易·威登基金会中国当代艺术馆藏精选
– ▬ –
除了聚焦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主题展览之外,在由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路易·威登基金会美术馆空间之中,还散布着基金会的部分中国当代艺术馆藏作品,艾未未的《树》(2010)、张洹的《长岛佛陀》(2010-2011)、黄永砯的《千手观音》(1997-2013)等作品都在此次展览中与公众见面。展览期间,还将举行各类跨界活动,古典与当代音乐、剧场、表演以及诗歌都成为了此次公众了解中国当代艺术不同侧面的主题与路径。
▲ 徐震作品《新》(2013)
撰文、采访 | 韩馨逸
编辑、摄影 | T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