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生成式艺术的迭代与在场:“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将在南京上演

Oct 29, 2024   艺术新闻中文版

 区别于对于传统绘画、雕塑的“观看”,数字艺术的涌现使得艺术史上的“观看”行为逐渐成为了流动而开放的多感官体验。如何从视觉表面,抵达创作真正发生的技术后端?我们如何感知、解释数据与信息技术?数字艺术又是如何成为即时参与公共对话相较于更为传统的媒介?相较于传统媒介,这些问题也许与生活在当下数字时代的公民更为息息相关。

2007年5月1日,Beeple(本名Mike Winklemann)开始每天创作一件基于他的个人经历、当下事件、生活所感与想象的独特的图像,并上传至互联网,构成了《每一天》系列(Everydays)。2021年,由该系列中的5000幅作品所构成的《每一天:前5000天》,通过NFT的形式在佳士得以6930万美元成交,这是全球所有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出的第三高价,也是佳士得拍卖的首件纯数字艺术品。时至今日,《每一天》系列仍在生长,迄今已囊括超过6000件作品,成为了Beeple连续17年基于互联网的创作、分享、与观看的行为记录,并且还将在未来不断延续。

1029_4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Beeple,NFT,2021,©️Beeple
在过往的访谈中,Beeple提到,数字艺术作为介入社会评论、参与当下的一种方式,令他十分兴奋:“我们需要理解社会和政治背景如何塑造我们的视角,而视角将不可避免地显式或隐喻般地影响塑造人的思想,及艺术家的创作。目前的数字科技、AI技术工具已经变得非常强大,我现在可以每天创作一件作品,以一种不仅仅是简单的草图方式评论正在发生的事情。加之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推动,这两个因素的组合实现了壮举——创建一种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实时对话、响应与互动。历史上的艺术家都没有我们现在的工具;试想,如果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可以将他的肖像系列放在公开互联网并开放社交媒体上的对话与实时评论,他的创作会如何发展?我认为我们只是开始挖掘这种科技进步现象的社会影响。人们开始意识到,数字艺术并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发布的Jpeg图片——我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意识与察觉。”
相较于上个世纪数字艺术初诞生之际,如今的数字艺术家亦已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图像生成,而是结合生成算法展开了美学、政治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面对现实与未来的讨论与想象。

生成型艺术的发生现场:     

数字技术与现实空间交叠的共存场域

对于即时生成的数字艺术,观众的身体及行为不再是观看的外在媒介,而是与技术汇流的一部分。观众从被动的观看者、凝视者转变为了主动的参与者、创作者和意义的共同建构者。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体感互动技术将观众行为融入到作品的生成过程中,身体成为了生成性艺术的驱动因素之一。观众的动作、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作品的呈现,而观众参与的展览的过程也融合为持续的生成性创作的过程。
在生成型艺术的发生现场,观众的参与与技术本身形成了共生关系。这种生成性关系使以生成型艺术为“投影物”的虚拟世界与物理现实的交叠成为了一个相互渗透的“有机-技术”拓扑共生场域,正如德勒兹(Gilles Deleuze)和瓜塔里(Félix Guattari)所提出的“动态形成/生成”(becoming),技术通过虚拟空间的建构扩展了观众的感知和行动能力,而世界、生命和个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不断在变化和生成的过程中。观众通过自己的参与,与生成艺术所在的虚拟空间的算法互动,重新定义感知、社会现实与科技建构的数字空间——若参考唐娜·哈拉维在《赛博格宣言》中的描述“科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边界只是一个视觉幻觉。”,数字艺术的视觉呈现则充当了观众徜徉于现实与虚拟两者边界之间的“薄膜”。
在雷菲克·安纳多尔(Refik Anadol)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作品《Unsupervised》中,安纳多尔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处理海量数据,将MoMA中的馆藏艺术作品作为训练材料,结合现场观众在欣赏这件大型装置时的实时行为反馈,以抽象、流动的色彩和图案呈现这些数据集,创造了绚丽的动态视觉景观。
1029_5(1)
展览“Refik Anadol: Unsupervised”的展览现场照片,展期为2022年11月19日至2023年10月29日,编号IN2509.15,拍摄:Denis Doorly
“BOB”是一个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的数字生物,它不断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并从中吸取经验。这个生命体自主运作,其行为和动作由嵌入在其数字 DNA 中的一套“Beliefs”算法来支配,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和变化,使得“BOB”能够形成一个独特的个性,根据其环境和所经历的互动来做出反应。
1029_6_已压缩
“BOB (Bag of Beliefs)”,郑曦然(Ian Cheng), artificial lifeform, 2018-2019,图片来源:艺术家,Gladstone Gallery, Pilar Corrias Gallery
自从郑曦然(Ian Cheng)的BOB(Bag of Beliefs)数年前诞生以来,这个由艺术家与AI共同创作的“贪吃蛇”不断地通过多次展览和手机软件,吸收观众“投喂”的具体叙事或无意义的抽象变量构成的“粮食”而成长进化。这个人工生命拥有一个从基础的信仰规则建立的自我学习、归纳性智能引擎。随着BOB生命的持续,它已经出现了基于经验累积之上的自主需求的表达,观众在特定时间目睹的人工智能角色之间的任何互动或事件都不可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复。艺术家的另一件作品由AI驱动的实时模拟生成的数字乌龟”Thousand Lives” (2023–24) 在展示过程中,则随附基于文本的元数据代码的实时更新,展示了创作发生的“后端”,换言之,也呈现了这个数字生命的本质面貌与“DNA”。
1029_3
Beeple,《天堂/地狱》,2023年,动态雕塑 八屏影像 抛光铝金属外壳 内部铝制框架 非同质化代币;55.9 × 20.3 × 20.3 厘米 (22 × 8 × 8 吋) 版数3,艺术家试版1,©️Beeple,图片来源:厉蔚阁
Beeple的作品《天堂/地狱》使用了目前算法最先进的AI工具Stable Diffusion参与创作。Beeple表示,人工智能反应了人类已经取得的成就、人类智慧文明及历史文化的总和,已经吸收了人类的全部历史。“(就《天堂/地狱》这件作品而言),人工智能算法反应了计算机对人类目前已有的所有的关于天堂和地狱的看法、经验、信息的集合,而不是我个人对天堂和地狱的演绎。我只是输入了这些术语,AI就会生成天使、腐烂的马、魔鬼等等其他事物的视觉经验图像。它代表了AI目前的样子,更展示我们的视觉文化如何在同时地自我塑造与自我增强演绎中循环。在我看来,例如AI艺术是不是艺术,这样的争论是无意义和狭隘的,就像关于无政府主义艺术或者曾经的NFT是否可以被视为艺术的争论一样。作为艺术家,把AI以及围绕它的各种讨论以这种形式呈现出来是我证明它是艺术的实践方式。”

全球范围内,当代艺术机构以数字

艺术实践促进国际间技术与人文对话

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间,纵然随着元宇宙、虚拟现实、算法主导的互联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与人的沟通、信息的交换进一步地解除了距离与时间的限制;社会与大众生活却离技术与文化的全球化共享的理想图景尚有一定距离。虽然AI、元宇宙、NFT等“热词”已在网络媒体上,为人熟知,但在个体应用层面,大多数公众仍缺乏真正地使用、体验、感知这些前沿技术的途经及场景。

在这一语境下,仍有许多抱有开放、前瞻性、长期主义、公共社会参与观念的机构在积极地展开行动,推动关于当下技术的艺术实践在此时、此地的“在场”与发生。

全球范围内,如同Pak、Larva Lab、雷菲克·阿纳多尔、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这样的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艺术家及其利用NFT、AI等技术制作的实验性、观念性作品也逐渐获得包括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德基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等在内的“更加关注当下、更长期主义”的机构坚定支持。Beeple的动态录像雕塑《人类一号》在2022-2023年间曾于香港M+博物馆的二楼焦点空间展出。

蓬皮杜艺术中心于2023年收购了18件涉及区块链与艺术创作关系的作品,其中包括其首批NFT;2023年2月,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LACMA)从一位化名为Cozomo de’ Medici的收藏家处获得了22件NFT数字作品。同年3月,德基艺术博物馆宣布了对于Beeple作品的收藏及后续展览计划,并于6月在博物馆公区展出此前收藏的雷菲克·安纳多尔(Refik Anadol)的代表作品;,今年首尔艺术周期间,雷菲克·阿纳多尔在首尔Futura Seoul空间的“地球的回响:生命档案”(Echos of the Earth: Living Archive)展览与首尔弗里兹艺博会同期开幕,呈现了艺术家利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LNM-Large Nature Model”采集模型,大量采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生态数据、图片、信息,并随机生成实时动态影像。

1029_2
Beeple, 《人类一号》,2021年。四频道数码录像雕塑(彩色、无声)、抛光铝及桃花心木支架,动态非同质化代币,鸣谢Ryan Zurrer Collection,图片来源:Christie’s Images Ltd
《人类一号》呈现了 Beeple 近年来更为明确及深入的对于关乎人类的虚拟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的创作脉络的发展。《人类一号》实体雕塑中的内容可以远程更改,使其拥有了生物体般的生长性,艺术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添加新的意义和内容,更像是一场持续的对话。据 M+官网介绍,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表示:“《人类一号》是一件雄心勃勃、开创先河的当代作品,自在地游走于在现实世界与虚拟领域之间。作品以先进科技,诉说一个有关探索、发现及启蒙的故事,蕴含人文精神。位于香港这个瞬息万变的国际大都会中心的 M+正是展出这件具前瞻性作品的不二之选。”11月14日,Beeple的全球首场个人展览“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Beeple: Tales From A Synthetic Future)”将于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将展出包括《每一天》系列的精选作品、《人类一号》、《S.2122》在内的艺术家多件里程碑式作品。本次展览的艺术顾问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表示,展览以沉浸式的体验方式呈现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实框架之间的碰撞,体现Beeple作为用当下技术作为媒介的艺术家代表的跨学科创作方法。

正如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所言:数字艺术使得过去、现在、未来的并置成为可能。包括人类艺术史与文明在内的“过去”与现实,如何与新技术、虚拟生态共存,如何成为未来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数字艺术与科技艺术实践,或许将揭示抵达“人机共生”的可能路径。

图片致谢艺术家

即将展出

11月14日
“Beeple: 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
Beeple: Tales From A Synthetic Future
德基艺术博物馆,南京

1029_1

因她之名|从历史中走出,让世界看见:华人女性艺术家展览在海外

自中国第一代接受新式学堂美术教育的女性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出现以来,女性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校中的图画手工课堂逐步迈入美术专门学校、接受美术科班教育并受美术业界洋画运动影响、整体专业水准提升,到1920年秋季上海美专首开中国美术 院校男女同校之例,女子开始接受高等美术学院教育,再到1921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Institut Franco—Chinois de Lyon)招生之际, 潘玉良、苏梅、方蕴、吴继新等女学生亦获得赴欧洲深造的机会,惠泽中国现代美术女性求学、积累、成长的重要时期就此到来[1]。同期,作为第一个考入巴黎国家高等艺术学院的中国女学生,方君壁于1924年凭借《吹笛女》成为入选巴黎美术展览会的第一位中国女性。潘玉良在欧洲先后就读于法国里昂美术学院、国立巴黎美术学校、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其作品《酒徒》《女音乐家》于1927 年入选意大利国家展会;同年,赴日留学、就读于东京文化学院美术部的关紫兰携作品《水仙花》参加“二科会”美术展览,并于1929 年在日本举办个展;杨令茀、张荔英、曾奕等外出求学的艺术家也先后在美国费城、法国巴黎、德国慕尼黑、柏林及日本等地参加展览[2],中国女性艺术家在开放国际交流的浪潮中成为崭露头角的一部分。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