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肖恩·斯库利,《陆线 星》(2017)、《无题(陆线)》(2021)、《陆线立方》(2015-2020)、《缺失》(1988)。“肖恩·斯库利:离开海水的地方”展览现场,和美术馆,2024年
编辑 姚佳南
作为一名在极简主义(Minimalism)时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斯库利早期的作品依赖于用胶带遮盖的硬边重叠线条,极具图形特色,这始于其对极简主义与欧普艺术(Op Art)的结合尝试;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早期,斯库利开始反思其创作方式,试图在作品中融入精神性的隐喻,以条纹与色块为主导的画面结合色彩和质感,吸收了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到欧洲现代主义的绘画表现传统,努力使抽象更具“人性”,也即具有个人和精神的表达内容。这一转变形成了他沿用至今的视觉风格。
肖恩·斯库利,《对角嵌套》,1973年 © Sean Scully;致谢艺术家及里森画廊
左起:肖恩·斯库利,《陆线 粉》(2013)、《陆线 星》(2017)、《无题(陆线)》(2021),“肖恩·斯库利:离开海水的地方”展览现场,和美术馆,2024年
肖恩·斯库利,《仙人掌》,1964年,“肖恩·斯库利:离开海水的地方”展览现场,和美术馆,2024年
左起:肖恩·斯库利,《阿伦岛》(1990)、《伊尼西尔岛》(1990)、《小立方》(2023),“肖恩·斯库利:离开海水的地方”展览现场,和美术馆,2024年
肖恩·斯库利,《夜之女王》,2003年 © Sean Scully;致谢艺术家及里森画廊
值得一提的是,此阶段也为他后来的“光之壁”(Wall of Light)系列奠定了基础,色彩在其中呈现辅助作用,既作为建筑形态的构建元素,亦是一抹从结构下显露出来的感性笔触。也即,斯库利从极简主义和抽象艺术中逐渐抽身,其标志性的艺术语言型塑完成,建筑环境与抽象艺术相连,在宏伟与细腻的尺度之间游走。
肖恩·斯库利,《艾克斯 壁之一》,2021年 © Sean Scully;致谢艺术家及里森画廊
肖恩·斯库利,《黑色方块的夜》,2020年 © Sean Scully;致谢艺术家及里森画廊
肖恩·斯库利,《触碰》,2021年 © Sean Scully;致谢艺术家及里森画廊
在他的作品中,元素之间的关系绝非简单的碰撞,而是通过相互制约与对话形成的复杂互动,“我开始在画中加入窗户,让我的画作拥有眼睛。我还会把其中一些窗户涂黑。我真的是在搞破坏、在对极简主义发动战争……我在作品中规避所有极端的人文立场,让一切都保持中庸,尽可能地使抽象更人性化,使其回到感受、表现和隐喻的疆域”[6],这种对边缘的处理愈发富有诗意,促成了画面内部的“协商”和“谈判”,让彼此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