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张培力,《30×30》,单频录像, 1988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
张培力,《作业一号》,6视频12画面录像装置,1992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
张培力
图片致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Q=《艺术新闻》
A=张培力
Q:“2011.4.27——长期”中出现了多件20世纪80年代的“手套”,即《X?》系列,有的画面上带有编号,这代表了什么?
A:我在高中毕业后、上美院之前,有一段时间在我父亲工作的医学院画解剖教学挂图,带编号的想法是从那时来的。其实手套中的各个部位都没有名称,相互间没有差别,不可能像解剖图那样有所指称。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Q:“2011.4.27——长期”中反复出现以医用橡胶手套和身体数据为基调的作品,很多人会提到其中的“重复”,作品中对身份等方面的探讨不言自明。不知为何,总会让人想到鲁迅那句“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你持续地创作艺术,比较大的变化有哪些?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而后就是对文字、综合材料、影像感兴趣。九十年代中期,我集中做过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影像,比如2008年在博而励画廊拍《阵风》,那也是一种改变,看看将作品与空间或电影制作联系起来,在一种宏大叙事中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新的刺激,同一年我还在深圳做了《静音》。找专业的团队一起创作的经历此前还没有过,后来看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问题,但我也知道每一次要作改变、要尝试新的方法肯定会有很多痛点,反正赌一把呗。之后觉得影像又开始掉进一个循环的怪圈了,它逃不出这样一种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会变得越来越有限。由此,我又试图在机械装置中找到新的出口和感觉,所以最近几年偏向编程和有动力的装置多一些。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张培力,《器官与骨头》,2019-2021年
©泰康收藏 TAIKANG COLLECTION
图片致谢艺术家
张培力,《密码》,2019年
©泰康收藏 TAIKANG COLLECTION
图片致谢艺术家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我是个喜欢泼冷水的人,比如前面提到的文章,一方面想给国内一些头脑发热的、比较受限于艺术圈的人看,另一方面也想告诉西方的学者或研究者,对中国的了解还是太少了。最初被国际艺术行业关注到时,很多人的心态非常矛盾,一方面有一点趾高气昂的样子,觉得我们至少与他们同步了,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就跨越了西方百年的艺术发展道路,你说这荒唐吗?
其实很多被输出的东西非常符号化、标签化。这一方面自以为是、自说自话地营造了所谓中国当代艺术的盛况,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非常谦卑和不自信的表现,是在不断地寻找、琢磨、揣摩他者的一种文化期待或需要。当西方很简单地来看中国当代艺术,这里也很简单粗暴地推出了一些作品,两者是相互吻合的。我想提示大家在很混乱的场景里稍微安静一点,作为艺术家,你可能还是要更多去考虑自己的问题,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Q:无论如何,你的创作与经历注定会走入历史,在当下的环境中人很容易走向虚无,你自己有过这种心态吗?
A :我一直是一个比较虚无的人,但人又没有那么纯粹,不可能说一个人虚无就真的什么都不需要了。我们做池社时,就是要放弃把艺术作为一个人生目标,放弃作为伟大艺术家的崇高理想这样的东西,我们就是想把艺术和生活混为一谈。事实上,当时玩和创作彼此不分,我们特别不屑于在当时以及后来国内那些所谓“正能量的艺术”,艺术家的伟大不是自己说的,艺术也真的没必要这么伟大,我们从来不认为艺术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现场,泰康美术馆,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康美术馆,摄影/杨灏
–
正在展出
“2011.4.27——长期”
泰康美术馆
展至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