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全城响应、激发对话:第八届画廊周北京以“漂留”为题构建连结

Jun 03, 2024   姚佳南
15月24日,第八届画廊周北京正式开幕。本届画廊周北京共有近40家国内外画廊与非营利机构参与,其中主单元画廊包括北京公社、常青画廊、马刺画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CLC画廊、魔金石空间、户尔空间、麦勒画廊、東京画廊+BTAP等21家画廊参与,主单元非营利机构囊括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现代汽车文化中心、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798CUBE等。延续往届,本届画廊周艺访单元继续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当代艺术新动向,强调内容的策展性,突出艺术家个人项目展示,共有艾可画廊、BANK画廊、阿尔敏·莱希、施布特-玛格画廊、乔斯林·沃尔夫画廊、Balice Hertling等8家画廊参与。本届画廊周北京新势力单元则由策展人、写作者袁佳维策展,以“风的内侧”为主题,回应本届画廊周北京的主题。
2
周轶伦个人项目“SANLIANZMK”展览现场,北京公社,2024年,图片由北京公社提供
3
“罗克萨娜·皮鲁曼德:失去重心前的十七段叙事”展览现场,马刺画廊,2024年,图片致谢艺术家与马刺画廊
本届画廊周北京设立双奖机制,作为北京画廊周关键活动之一,本年度“最佳展览奖”由北京公社周轶伦个人项目“SANLIANZMK”获得;本年度增设的 “探索无界奖”旨在鼓励艺术家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媒介和表达方式,由马刺画廊“罗克萨娜·皮鲁曼德:失去重心前的十七段叙事”获得。以798艺术区为中心,本届画廊周北京联动北京市内多处艺术聚集区与文化地标,包括草场地艺术区、博乐德艺术区,以及CBD艺术区。同期,JINGART艺览北京于5月23日在SKP-S开幕,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也于同日回归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艺术现场在五月底至六月初来到“北京时间”。

以“漂留”为主题 激发对话、拓展表达边界

本届画廊周北京以“漂留”为主题,“漂留”是对离开与留存、变与不变的辩证性论述,“漂”指向一种不确定与随机性,“留”则是基于个人选择和场域吸引力法则的相对静止状态,在涌动着危机与机遇的大背景下,艺术家在被动影响与主观能动间的缝隙中开辟创作的可能性,“漂留”的辩证背后蕴藏着个体、集体、结构、经验与突发事件等相互作用、角力的复杂作用机制。以798艺术区为核心的画廊周北京集中捕捉了当前世界与中国艺术生态的漂留迹象,近年来出于各种原因,无论是大流行所造成的实际限制,还是地区冲突、身份问题引发的逆全球化现象,国际艺术界的焦点位移,中国艺术生态呈现出向内凝聚倾向的同时,接收与内化国际艺术风向的信号,以798代表的大型艺术聚集区也相应反映了此间的“溢满”“杂糅”与“动态平衡”的面貌。
4
周轶伦,《各有其优势》,2024年,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北京公社
获得本届画廊周北京“最佳展览奖”的北京公社周轶伦个人项目“SANLIANZMK”展出了艺术家近期的一系列绘画、雕塑和装置作品。穿过狭窄的通道步入展厅,观众便会对艺术家 “茶室”系列大型装置与集中摆放的雕塑填满视线,在看似混乱的空间深处,以钢架结构搭建而成的矩形平台如同剧场舞台构建出整个空间能量中心,舞台上承托着以支架为轴、仿佛正处在变形与生长状态的数件雕塑作品,俯视着整个展览场域中现成物的集中演出与交染。周轶伦的长期艺术实践围绕着对日常物品的收集与再创造,“在‘SANLIANZMK’中,我们可以看到‘物’和‘物’之间的混乱及由此导致的意识形态混乱和想象的文明的混乱。他用搭建、摆放、图绘和陈列的方式试图去建立某种有秩序的临时场域,里面充满着艺术的痕迹。”北京公社画廊主冷林如此写道。“SANLIANZMK”所挪用、拼贴和改造的历史图像,提示着艺术家从自身出发的一种对历史文明的距离感知,以及对当下混沌生活的感官投射。
5
克里斯汀·孙·金&托马斯·马德,《注意》,2022年,充气手臂、部分抛光的石头、电扇、电子元件装置,整体尺寸可变
相对地,位于北京顺义博乐德艺术区内的空白空间所带来的艺术家组合克里斯汀·孙·金(Christine Sun Kim)和托马斯·马德(Thomas Mader)在画廊的首次个展“比空气更轻”则提示着更幽微的“复杂”潜流。天生失聪的艺术家克里斯汀·孙·金在导览时使用肢体语言、手语以及依赖翻译人员交流,这种生动的讲述方式吸引着在场观众的注意力,也暗示着在语言之外,文字、图像与触觉感知所隐含的交流维度。“比空气更轻”在英文中意指热气球和飞艇等飞行器,以及比空气密度更低的气体等,金和马德则将此概念与“空气”延展为具体的身体动作与姿势,“吸入”“呼出”“充气”“放气”,这些片段时间与情绪、情感相互交织,以幽默方式对社会中的刻板及偏见加以调侃与质疑。
6
罗克萨娜·皮鲁曼德,《在母亲的双膝上》,行为表演,马刺画廊,2024年,图片致谢艺术家与马刺画廊
马刺画廊“罗克萨娜·皮鲁曼德:失去重心前的十七段叙事”获得本届画廊周北京“探索无界奖”,该展览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罗克萨娜今年在景德镇驻留六周,最终呈现为本次展览所呈现的十七件作品绘画、雕塑、装置与行为艺术作品。出生于伊朗的罗克萨娜在美国接受艺术教育,她的创作聚焦跨文化与跨地域背景的个人身份与家庭历史的叙事,通过不同的媒介探讨艺术作品主客体、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展览的核心装置作品是对其家族中女性长辈的致敬,也是对血缘纽带、代际创伤与记忆的叙述。悬吊着的陶土块上印着艺术家的女性家族成员合照,水滴从照片滴落至硅胶蓄水池中,记忆、情感与时间之间的作用关系如此被具象化传达。罗克萨娜在马刺画廊进行的行为表演中,密密麻麻的黑色丝线将艺术家与家庭照片两端相连,艺术家与照片一同保持平衡、互相牵引,微微颤动的丝线就像血脉与情感的传递,脆弱不安,同时又如影随形。
7
安德烈亚斯·舒尔策个展“内外反转”展览现场,施布特-玛格画廊,第八届画廊周北京“艺访”单元,2024年,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施布特-玛格画廊
8
伊萨·梅尔茨海默,《蜕变(雅克·库耶尔)》,2021年 ©伊萨·梅尔茨海默,图片由艺术家及乔斯林·沃尔夫画廊提供
本届画廊周北京中的数个展览也传递出了类似的以“时空”为语法和介质之一,造成的复杂微妙的心理感受,无论是施布特-玛格画廊带来的安德烈·舒尔策(Andreas Schulze)个展“内外反转”在展览和作品所制造的跨越物理时空的超现实氛围,乔斯林·沃尔夫画廊带来的艺术家伊萨·梅尔茨海默(Isa Melsheimer)和哈拉尔·克林格勒(Harald Klingelhöller)双个展“一切比喻都将成真”中,梅尔茨海默如同考古学家般试图重现哪些逝去或被忽视的建筑,展览中形态独特的雕塑也正像凝聚着时空的微型空间,还是BANK画廊所呈现艺术家文爵与奇科·达·西尔瓦(Chico da Silva)双个展,两位艺术家是画廊最年轻与最年长的艺术家,却在人生经历与创作经验中拥有了跨越世代的相似性与互文性;而在798CUBE的金允哲个展“两极椭圆”中,艺术家对物理学的迷恋与实验,以及出自宇宙学的思考,则能够将观众的思绪从当下的时空,延伸到对循环、生死等更宏大命题之中。

汇聚国际,支持本土 问题意识在此刻涌现

“今年,北京迎来了当代艺术面貌焕发蓬勃生机的一年:极高的展览密度与优质的展览内容促使从业者与公众去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学术态度和生长面貌。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当代艺术图景内的关键城市,北京以其特征鲜明的艺术社群与先锋包容的艺术内容独树一帜。”第八届画廊周北京项目总监杨佳霖在媒体发布会中如此说道。从798艺术区到草场地、博乐德艺术区乃至CBD,国际艺术家与本土艺术家的同台,令北京的当代艺术生态更加丰富和多元。
9
“梁好:步虚”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年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当前呈现了三档展览“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梁好:步虚”“米格尔·安赫尔·帕亚诺:悟-物”。作为杉本博司在中国的首个机构个展,“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考察了艺术家1974年至今创作实践的不同线索与主题,“梁好:步虚”则是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对中国当代艺术史中重要艺术家的再次整理与发现,展览对梁好自2005年回到中国大陆工作后创作的雕塑进行了系统性梳理,而“米格尔·安赫尔·帕亚诺:悟-物”则连接了国际与中国两个语境,在中国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帕亚诺在其艺术实践中发展出了“厚重拼贴”艺术语言,展览的两个入口均呈现了其受到中国文化艺术影响所创作的早期作品。另一参加本届画廊周北京的非营利机构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则带来了在20世纪80年代极具影响力与争议性的德国艺术家阿尔伯特·厄伦(Albert Oehlen) 的展览“绘画”,通过六件作品,展示厄伦长期以来对绘画语言的探索。
10
曹雨个展“化粪池”展览现场,麦勒画廊,2024年,图片致谢艺术家与麦勒画廊
本届画廊周北京所呈现出了中国新一代艺术家蓬勃的创作面貌,除北京公社的周轶伦个人项目之外,麦勒画廊带来艺术家曹雨个展“化粪池”,是其2021年麦勒画廊北京个展“路过人间”的序章。曹雨的创作横跨影像、装置、表演、雕塑、绘画等多种媒介,其作品常常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及诙谐讽刺的感受。步入展厅时,源自其绘画装置《天下》的、绘制着赤裸身体的巨幅门帘,以及装置作品《撒泡尿照照》都体现出了艺术家强烈的艺术风格,而本次展览所呈现的影像《我有》(第二部)是对艺术家自2017年以来“艺术成就”的独白式总结,然而昂扬的独白后,则是某种失落与遗憾。2023年画廊周北京“最佳展览奖”得主CLC画廊所呈现的杨光南个展“无主之地” 以埋在黄沙中的一段拍摄于2014年的黑桥村拆迁前的录像开始,艺术家对近几年困境时期进行观察,重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11
“学习II:博物学、另类知识和深度学习”,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2024年,图片由香格纳画廊提供
12
于渺,《额姆宇宙》,4K影像静帧,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本届画廊周北京的数个群展/双个展则呈现出了在当下世界环境与艺术生态中,所必要持有的问题意识。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全新设计之后的首个展览“学习II:博物学、另类知识和深度学习”,作为一个“论坛性质”的展览,本次展览是2021年于香格纳画廊上海空间呈现的“学习I”的再启与延续,“将重心放置在艺术经验和学科化知识之间的讨论”。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当前展览“化石阳光、沉积之身”是于渺和李勇自2021年起在抚顺考察、记录和创作后呈现的联合艺术项目,探讨了“能源转型”背后的一系列现实与观念问题,展览通过影像、摄影、文献,“探索了化石能源采掘、能源基础设施、地质景观与个体生态感知之间的复杂互动”。
13、
“风的内侧”展览现场,第八届画廊周北京新势力单元,2024年
新势力单元展览“风的内侧”由袁佳维策展,30位/组艺术家的作品从“异质实践作为抵抗”“全球当代作为思辨”“叙事认同作为涓流”来讨论和探索中国当代艺术持续凸显的二象性,参展艺术家包括近年来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的艺术家诸如常羽辰、陈维、陈哲、韩梦云、李然、刘雨佳等,亦囊括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曼纽尔·马蒂厄(Manuel Mathieu)等数位国际艺术家。“风的内侧”来自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Mirolad Pavić)在199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小说中,预言家说:“风的内侧是指风从雨中吹过时没有淋湿的那一面。”展览试图发问,“(艺术的)历史在过去和未来如何交织?”
14
“险境集”展览现场,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2024年,摄影/杨灏
朝向过去与未来的追问回应了本届画廊周北京的主题“漂留”,此种对“现在进行时”与“过去完成时”的罅隙中生长的异质实践的探索,一如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当前收藏展“险境集”以“遗弃物之诗”书写当下动荡与叵测的处境,邀请观众发掘作品中隐匿的叙事,也如魔金石空间的项目空间“前室”所呈现的刘鼎个人项目“苍茫室(上)”,该项目将处在不同艰难时刻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背朝墙面、置于“储藏”的状态,等待今天的观众亲手悬挂、注视与沉思。
15
刘鼎个人项目“苍茫室(上)”展览现场,魔金石空间,2024年,图片由魔金石空间提供
尽管北京近日气温骤降、天气不稳定,但仍有不少参展商、藏家和观众表示,由于画廊周北京、JINGART艺览北京和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集中开幕,行程会比往年更为紧凑。第五届JINGART艺览北京首次与战略合作伙伴SKP-S合作,将艺术博览会引入商场,汇聚来自7个国家及地区的30家展商,第六届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则囊括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22家参展机构。两档艺博会与画廊周同期呈现的机构展览也提升了此刻的北京艺术热度,艺术家娜布其在木木美术馆的首个职业生涯中期研究展览“绿幕游戏”,新绎美术馆以三场展览迎来开馆,其中宋冬、尹秀珍双个展“一刻·出入”根据美术馆上千米空间特性而创作呈现,此外,红砖美术馆正在呈现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个展“共生”,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尼安佩塔(Christian Nyampeta)个人项目“夜校”在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呈现之后,于5月23日在中间美术馆开幕。两档艺术博览会和画廊周北京的磁场,使此刻的北京成为了全城联动、兼具本土性与国际视野的“艺术目的地”。
*若无特殊标注,本文图片由画廊周北京与各画廊提供

JINGART艺览北京落地SKP-S,联动活力艺术空间,拓展业态新边界

JINGART艺览北京首次与策略合作伙伴SKP-S携手,创新性地将艺术博览会引入商场,主打“多元”“活力”的艺博会与极富创意、未来感和科幻感的沉浸式购物空间碰撞出新奇的火花,在北京艺术周期间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新业态。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