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只靠艺术无法真正改变这个世界”:与托马斯·萨拉切诺在北京相遇

May 21, 2024   王丹华
1

托马斯·萨拉切诺,《算法·韵律》(2023),“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来自阿根廷、现工作于柏林的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总是以身体力行的实践去检验不同寻常的设想,跨越艺术与科学的沟壑去拓宽固有的认知边界。正如他所涉猎的跨学科知识,萨拉切诺并不将身份拘泥于某个特定的称谓——建筑师、生态艺术家、环保主义者、乌托邦的实践者……对于外界定义的标签,萨拉切诺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不置可否——不限于某个身份的界定,在类别不同的领域间穿梭,“游动”早已成为常态。

2
马克西米利亚诺·莱纳、托马斯·萨拉切诺,《与Pacha一起,飞入Aerocene》(静帧),2017-2023年 编剧/克劳迪娅·阿博夫、托马斯·萨拉切诺、约西·哈维里奥 © Aerocene基金会 由Aerocene、斯利纳斯格兰德斯和瓜亚塔约克泻湖的原住民社区提供
萨拉切诺于1973年生于阿根廷图库曼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从事科学工作。幼年时,由于国内形势所迫,萨拉切诺随家人前往意大利生活,少年时代又随着局势的稳定随全家返回故土。在考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建筑系学习后,萨拉切诺又获得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和德国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家庭的熏陶、多元文化的成长背景以及跨学科的研修均成为其日后创作的养分。他不断提出带问号的设想——“如何…才能?”,将讲究精确性的科学手段与天马行空的艺术思维结合,在无畏的实践中验证理念。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萨拉切诺通过与当地社区、科研人员和世界各地的机构合作,在知识在特定情况/场域下生产出来的认知中,寻求人类、技术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更加平等的平衡。
3
托马斯·萨拉切诺,《关注之网》,“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今年三月,托马斯·萨拉切诺的大型个展“共生”在北京红砖美术馆开幕。这场历时近五个月的展览展出了萨拉切诺多件装置、影像及纸上作品,延续着他对这个世界持续的追问:“在生态动荡的时代,人类亟需如何改革和调整才能继续栖居于我们共同的星球”?进入萨拉切诺的作品之旅,需要我们在已有的累积上步入建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航空学交叉的世界,找到它们与人类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蜘蛛网—联结,太阳—动能,空气—呼吸,这些与萨拉切诺实践有关的物质与行为,正是其对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跨物种互惠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竭力探索,其背后是作为地球公民对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朴素诉求。

4
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

联结:重新编织现实与认知之网

“只靠艺术自身这一个领域和学科无法真正改变这个世界。艺术家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与这个世界合作,共同去改善我们生活的地方。” ——萨拉切诺的许多雕塑与装置呈现出缜密而繁复的网状结构,它们正是为了联结而设计,是其对“与世界合作”这一主张的具象阐释。
5
托马斯·萨拉切诺,《算法·韵律》(2023),“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6
托马斯·萨拉切诺,《阿拉克涅的手织斑社会性船底座星+蜘蛛/网状地图:由一具桔云斑蛛 5 周织成》,(2022),“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曾出现于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2009)和巴黎东京宫的大型个展“ON AIR” (2018)的装置《算法·韵律》(Algo-r(h)i(y)thms)在红砖美术馆的亮相是迄今为止尺寸最大的一次呈现。密布的线条交叉贯穿,从中心到四方,勾连为巨大的网。穿行于其中的观众对“弦”的每次有意或无意触碰都将触发空间的律动,即时的随机性使作品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动态中。作品构思基于这样一个常识——视力微弱的蜘蛛通过发送与接收震动感知世界,蛛网成为传输信息的工具。萨拉切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正在计划将这些震动之音采集并录制成专辑,届时,素不相识的观众将通过对同一张网的触碰而再次被聚合在一起,在偶然的无主题变奏中共栖。
萨拉切诺对蜘蛛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他与家人客居意大利的时光。和许多喜欢在屋顶上发现天机的儿童一样,年幼的萨拉切诺常爬到少有人去的阁楼顶消磨时间。阳光透过百叶窗与灰尘照在蜘蛛网上,屋顶的场景如不易甩脱的蛛网般粘存在他的脑海里。“从小到大,永远存在。”他强调。而偶然得知天体物理学家建模时对蛛网的参照更加固了鲜活的记忆和兴趣。
7
“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真正的蛛网藏在由毫不相关联的蜘蛛种类相互交织共生而形成的三维雕塑群《关注之网》(2024)里。这些连绵起伏的蛛网收集自红砖美术馆及其周边空间。透明器皿中的蛛丝在灯光下显得别有意味,观众得以近距离观察它们的千姿百态,这不仅激发了人们对物种间交流的想象,也细致展示了艺术家的灵感之源。
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目标时,萨拉切诺也会回头从古老的智慧中寻求参照。在不同的文化想象里,蜘蛛这一在地球上存在了3.8亿年的小生物被赋予了神秘的意味和充足的文化期待——它扮演先知的角色,掌握着宇宙的秘密。在非洲喀麦隆,人们会使用活体蜘蛛进行占卜,并按照它的指示去执行事件。在中国,蜘蛛网的形状如八卦阵般复杂玄奥。《宇宙如何陷入蛛网?》(2022)展现了萨拉切诺发明的一种创新技术,通过三维扫描数字化重构蜘蛛网的结构。激光平面双向切割蛛网,使其隐秘的结构被细致地解剖出来,黑色背景下若隐若现的红色影像散发出魔幻的气息。源自蜘蛛的古老智慧成为今日的参照,先知的预言常与危机相伴,对预测未来的尝试是为了规避风险。
8
托马斯·萨拉切诺,《宇宙如何陷入蛛网?》(2022),“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飞翔的一小步,改变的一大步”

当向何处迈步?

尽管工作室在柏林,但萨拉切诺的简历以戏谑的方式这样描述其现居地:生活并工作于地球内外。这一有关自由的遐想正是对他飞翔之梦的浪漫概括。当人类在挖掘地球资源的路上狂奔时,他将视野投向宇宙,“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漫步时说‘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也许我们应当自省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当向何处迈步?”二十多年的实践里,萨拉切诺启动了多个开源的、集体协作和跨学科的项目,包括太阳能航空博物馆(Museo Aero Solar,2007年-)、Aerocene基金会(Aerocene Foundation,2015-)等,旨在重新思考大气层共建,建立一个无碳排放的社会,实现生态-社会正义。
9
托马斯·萨拉切诺,《Aeroke》(2023),“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在红砖美术馆入口处下沉圆厅的悬浮雕塑,透明的镜面表层映照着驻足的观众。这个直径六米、名为《Aeroke》(2023)的圆形球体在萨拉切诺早期关于红外辐射气球的研究中扮演着活跃的角色。2012年在巴黎的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担任驻地艺术家时,它们被发射到空中,为摆脱化石燃料的可持续人类飞行技术指明了道路,鼓舞人类以全新的方式移动行进。在实际应用中,其特殊的材料能够控制和保持球体内部温度,适当吸收地球在一天当中积累的太阳热能。实际上,在2007年启动的太阳能航空博物馆计划里,萨拉切诺就用从各地收集的废弃塑料袋制成太阳能气球,研究如何改善飞行性能。
面对气候变化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地区间的不平等,更为直接地呼吁在航空太阳能雕塑“Aerocene Pacha”及由其引导的活动中得以贯彻。“Aerocene Pacha”的名称由来是艺术家2015年创立的跨学科国际社区Aerocene和印加文明里安第斯人所崇敬的大地之母(Pachamama)一词的结合。基于故乡阿根廷的地理和历史境况,他主导的飞行项目为守护山川河流的原住民进行勇敢的发声。
640
马克西米利亚诺·莱纳、托马斯·萨拉切诺,《与Pacha一起,飞入Aerocene》(静帧),2017-2023年 编剧/克劳迪娅·阿博夫、托马斯·萨拉切诺、约西·哈维里奥 © Aerocene基金会 由Aerocene、斯利纳斯格兰德斯和瓜亚塔约克泻湖的原住民社区提供
2020年1月28日,阿根廷胡胡伊省格兰德斯大盐湖,天地开阔。在各地前来的支持者以及原住民的见证下,女驾驶员莱蒂西亚·马奎兹(Leticia Marquez)带着当地居民写下的“水和生命比锂更有价值”的信息,通过Aerocene Pacha成功飞行。苍穹之下大地之上,印加文明尊崇的太阳庇护着它的子孙。此次升空仅凭太阳和空气,完全摆脱了化石燃料、电池、锂、氦和氢,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可持续性的飞行,创下了32项世界记录。
2023年1月,人们再次相聚,用行动争取本就属于自己的权益,抗议新殖民主义对本土资源的榨取。“Aerocene Pacha”承载了南方地区人民对家园的捍卫力量,敢于冒险的激情,合力协作的情谊与相互之间的信任,由此也激发了一个新的讨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中,如何做到真正的公正过渡?答案还在探索,帕查项目也在继续。影片《与Pacha一起,飞入Aerocene》(Fly With Pacha, into the Aerocene)长期记录了该项目每一次翱翔的努力。

看见空气,拿回我们的呼吸权

11
托马斯·萨拉切诺,《颗粒物(质)》(2021),“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萨拉切诺机敏捕捉着阳光、空气、水,包括随时随地、此时此刻就在穿透我们身体的宇宙射线,赋予无形的物质以形式,探索维持地球生命体的基本要素的奥秘。2021年,他用摄像机实时记录了颗粒在空气中传播的位置和速度,成为作品《颗粒物(质)》。经过尘埃光束的参观者的一举一动影响着颗粒们的运动轨迹和“质地”。倘若关闭光源,人们却又很难不发出“何处惹尘埃”的疑惑。这部简洁明了却极具警示性的情境式作品,以通过将日常空气异化的方式,让观众清晰看到赖以生存的气体中漂浮物的真实状态,改善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近在眼前。
12
托马斯·萨拉切诺,《我们并非呼吸同样的空气》,墨尔本博士山,2022年
13
“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安全畅通地呼吸是生命的基本权,但同一个地球上,连呼吸也有好坏之分。污染颗粒悄悄运行,PM2.5值关乎健康。《我们并非呼吸同样的空气》(2022)再次从视觉上强化了颗粒物的存在。经机器过滤的颗粒物在滤纸上形成从黑到灰深浅不一的点,墨非真墨。如题目所示,作品揭示了呼吸权利不平等的现实,这背后是空间、种族、政治、社会因素的作祟。
与生态环境变化有关的“云之城”系列在世界多地出现。建筑与艺术的背景赋予萨拉切诺驾驭结构的能力和审美的趣味,令其作品在启发人们思考深刻议题的同时,也能够提供愉悦的视觉体验。2017年,在受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之约所做的《纠缠的轨道》中,一簇簇彩虹色的模块组合悬置在类似“蜘蛛网”的细网中,灵韵乍现。2023年,伦敦蛇形画廊个展上的《云之城:空间物种和其他》,以积雨云为灵感的模块为展厅和花园增添了跃动的色彩。
14
“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走出舒适区,实现另一个未来

“形势刻不容缓,向中国观众发出一个迫切的邀请,邀请我们通过一种震颤的语言去适应共栖的、诗意的未来——一切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伴相生,互利互惠。”置身于北京的个展,萨拉切诺表示期待展览能够带动观众感受到联系的重要性,每个人与他人、与万物的命运与共。访谈中,他多次使用“联系”一词强调创作初衷,无论“网”的衍生还是Aerocene社区的延伸都接近于这样一种愿景。萨拉切诺说,他很高兴在北京看到许多人骑自行车通行。就如在美术馆内外收集蜘蛛网一样,具体而微的行动因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不可小觑,在长期坚持和共生精神的推动下,必将重新编织现实与认知,凝成推动变革的力量,给予生命和地球以关照。
15
“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16
“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用生态术语来描述,新经济的地貌是崎岖的,放眼望去,满是海湾,悬崖,峭壁。有些道路走不通,有些道路通往虚假的繁荣,有些道路中间出现巨大的断裂。”未来学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新经济新规则》一书中写道。在合作举步维艰的当今,萨拉切诺的“共生”呼吁显得迫切可贵。他以结合科学原理和艺术浪漫的实践提醒我们去关注空气、水、生命、社群,串联起平等的对话;去承担无法逃避的责任,正视生态危机与矛盾裂痕,去为未来探寻多元的出路。
*若无特殊标注,本文图片来自
艺术家、红砖美术馆、
纽约/洛杉矶谭雅·博纳达画廊、柏林纽格赫姆施耐德画廊

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

Tomás Saraceno

Complementarities

北京红砖美术馆

展至8月18日

“无尽”的时间里,杉本博司在“刹那”间定格的消逝与残存

杉本博司从不轻信自己之所见,也从不试图掌握现实,他的作品既写实又虚构,发人深省却又暧昧不明,将矛盾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