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套娃宇宙》,2022年,双频高清影像,16:4.5,彩色,有声,37分38秒,作品由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中心委任
曹斐在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的最新个展“元纪录”(Meta-mentary),取名于2022年的同名作品。“元纪录”并非是一个第一眼就能辨别其含义的复合词。元(Meta),词源来自希腊语(μετά),意味着“在……当中”,“与……一起”,“跟随”,或“超出理解范围”。在中文语境下,“元”意味着天地万物的开源。因此它在不同文化中,都携带着创新与不确定的气息。它的模糊性宣示着整个展览将着眼于艺术家从创作以来一直所关注的:去拥抱具有巨大不确定性的数码媒介,同时又抱有距离地观察着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大众的生活。
通往 “元纪录”展览的路径被折叠于地上世界与地下世界之间——如若进入国王广场地铁站,观众将面临两个通道,一个通往地铁,一个通往展区。分钟之内,人们穿梭于地铁站内古老的藏品复制品与现代楼宇,同时通往过去与当下的奇妙体感迅速展开。展览“元纪录”如曹斐所观察的虚拟世界,被悄然折叠进我们现实的平行空间。
曹斐,《红霞》(2019),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遗弃之地与心灵寄托之所
曹斐,《人民城寨》项目(2007-2022),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曹斐,《红霞》(2019),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曹斐,《新星》,2019年,单频高清影像,2.35:1,彩色,5.1声音,97分13秒
曹斐曾经表示,她希望可以用现存的科技,在虚拟世界中重现现实世界中消逝的空间或事物。这些建筑被遗落在现实的角落,直至艺术家把目光落在它们身上被赋予新生。
首次在慕尼黑展出的《套娃宇宙》(2022),是曹斐根据她在满洲里的一趟旅程所进行的半虚构式创作。满洲里市地处靠近中俄边界的内蒙古,是新丝绸之路的站点之一,旨在连通中国与西方世界间的贸易往来。曾充满希冀的城市,现今与安放于空旷城中的充气俄罗斯套娃作伴。作品没有使用华丽的拍摄器材或是提前设计好的剧本进行创作,但使用手机拍摄的纪实感与穿插其中的猛犸动画已足够给《套娃宇宙》染上一丝魔幻现实主义的气息。
曹斐,《套娃宇宙》(2022),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曹斐,《套娃宇宙》(2022),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曹斐,《套娃宇宙》(2022),双频高清影像,16:4.5,彩色,有声,37分38秒,作品由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中心委任
曹斐在虚拟现实中创造的城市像是给物质现实所谱写的挽歌。相比于《人民城寨》(2007-2022)此类带有社区性质的项目,她近期创作的虚拟城市项目《多托邦》(2022)更加脱离真实的现实环境,呈现天马行空的世界;同时它也更像是当下虚拟世界的反照:后现代自我[1]——完全围绕自身喜好的所塑造的城市与形象,不涉及任何他者。绚烂却孤独。
曹斐,《多托邦》第一期,2022年,三维渲染数字影像,16:9,彩色,有声,2分40秒 ,音乐:马海平,作品由元邦委托创作
曹斐受艺术机构museum in progress及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委任创作的《新天使》(2022)——被永恒凝结在电子集成线路中的中国翠西——隐喻着瓦尔特·本雅明所阐释的,被一阵飓风吹得无法收拢翅膀的“历史天使”[2]。石化的祂只能任由被吹向祂背对的未来,祂无法停下唤醒死者,把残垣断壁的世界填补完整,眼睛只能注视着过往的废墟。这场飓风就是人们所说的进步。在展览现场巨大的“新天使”没有对焦点的双眼凝视下,我们亲眼见证着这场盛大的前进。
(虚拟)现实中的人类情感
曹斐,《仍活着》(2023),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曹斐早期的作品已经体现出她对虚拟世界里的情感连结的敏锐观察。从Web 2.0初期人们对虚拟世界的实时交流的憧憬与好奇——《我,镜》(2007),《人民城寨》(2007-2022);到如今信息过载的时代,人们面对自己内心的情感以及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仍然措手不及——《仍活着》(2023),《假期》(2023)。人们的心灵成长并非如科技成长一般迅速。
新作《仍活着》(2023)记录的是围绕曹斐继父病危与去世的不同场景的片段。帐篷内通过老式电视机输出的画面,模拟信号带来的年代感混杂着感伤。遗体送进焚化炉的画面与周遭色彩艳丽的虚拟现实作品形成强烈的对比,近在身旁的肉身消逝与人类希冀寄居于云端的梦想仍然有着很遥远的距离。曹斐母亲对逝去爱人一声声的呼唤为观者带来的感官震动无法言语,并发出提问:爱是否可以在非物理现实中累积?肉身的逝去以及由时间堆砌而成的情感连结,在我们所生存的另一个现实(虚拟现实)中,又以何种方式可以承托得起?未来的元宇宙有情感空间承载这种肉身带来的感动吗?
曹斐,《假期》,2023年,单频高清影像,16:9,彩色,有声,88分27秒
另一件新作《假期》(2023)集合了不同个体在疫情期间如何度过其闲暇时光的采访片段。人们尽管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联系他人,可在无法外出活动的情况下,更急切地渴望与自然的连接。急需从线上转向线下的需求掀起了近年户外露营和野餐的热潮,人们开始更频繁地出没于公园或可以运动的空旷地。疫情无疑把元宇宙提前嵌入到现实生活中,在急切与自然连接的背后,是过度的虚拟现实时间导致的无所适从,这无形中诘问着,未来的虚拟现实将如何处理感官肉身的安放?
曹斐,《假期》(2023),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永恒的数码肉身
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而数码世界同时在解决的是,由现实肉身所带来烦恼的性别划分、社会地位、政治纷争等问题。肉身的对立面,是线上形象的塑造。《Oz》(2022),一个消除了性别与人类特定生物特征的化身,作为中国翠西在虚拟世界的延续有着更细致的触感,融合无机与有机体为一身。这就像唐娜·哈拉维所提出的赛博格未来:“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赛博格的世界也许是现存的社会现实和身体现实,其中人们并不惧怕与动物和机器结合的亲属关系,也不怕永远只有半个身份和相互矛盾的观点”[3]。这样的赛博格精神在曹斐的作品中越发明显。
曹斐,《Oz》(2022),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对比起已经超越了人类形态的“Oz”,《元纪录》(2022)集合了中国大街小巷不同人们眼中的“元宇宙”,呈现出不少受采访者对此种未来虚拟世界的概念保持的审慎态度——过往二十多年徜徉于网络或现实中的亲身经验,让他们往往无法轻易说出“想去元宇宙”这个回答。在仍需进一步定义的元宇宙概念中,元宇宙包含物理现实和虚拟现实。这意味着数码持久化以及两个现实的同步化,与其不可逆转的影响力。未来的元宇宙可以更好地协调生物肉身和虚拟肉身之间的关系吗?这是艺术家对观众们持续的发问。
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在科技还尚未完全渗透到每个生活细节与角落的德国,过去二十余年随互联网技术极速发展的中国形象被艺术家压缩成影像胶囊,在洞穴里展开,于完全隔离外界的观展环境中获得了足够舒展的空间。曹斐作品中真挚的情感表达以及对未来科技的好奇,同样也感染着这片欧洲土地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他们也和我一样,迷失在《新星》的故事里,看着《我,镜》落泪。
注释:
[1] 根据伊娃·易洛思定义的“后现代自我”,指的是“没有核心本质的自我,它只是一系列扮演的角色。心理学和互联网技术结盟而制造出来的这一自我,是‘本体’意义上的,因为它假设有一个永久的核心自我,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展示方式来把握它……现在,思想和身份唯一真正的所在地是在心灵中。拥有一个网络自我就是拥有笛卡尔式的‘我思’,人们从其个人意识之墙的内部来观察这个世界,并通过此种观察参与到这个世界中。” 来自 伊娃·易洛思:《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汪丽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三章,浪漫之网”。
[2] 瓦尔特·本雅明于20 世纪 40 年代初撰写的《历史哲学论纲》的第九篇论文中,指出保罗·克利的《新天使》(Angelus Novus,1920)是背对未来的“历史天使”。
[3] 唐娜·哈拉维:《类人猿,赛博格和女人——自然的重塑》,陈静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26页。
*本文图片由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Sprüth Magers提供
现场图片摄影:Simone Gansheimer, Lenbachhaus
–
“曹斐:元纪录”
CAO FEI. META-MENTARY
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
展至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