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张恩利在“上海之夜”的《头发》

Dec 31,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头发》系列是张恩利首次尝试拼贴风格的作品系列,此前从未公开展出■

1

张恩利,《头发》,综合材料,纸上绘画、拼贴,2014

近年来,艺术家张恩利把他的注意力转向了被称之为“空间绘画”的探索,从2007年的安特卫普到最近的香港k11,艺术家对“空间”的兴趣似乎有增无减,这次转而在他于上海的最新个展《头发》。此次展览由香格纳画廊策展,与位于上海漕宝路400号的“上海之夜”合作举办。
“上海之夜”是一个商业娱乐空间,也是繁华都市的缩影,而这次作品采集是艺术家的精心设计,也是对展示环境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上海之夜”的创办人乔志兵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藏家之一,这次的展览场地便是“上海之夜”里面二楼的“艺术剧场”,不同于以往美术馆或画廊这样的“白盒子”的展览,选择在“上海之夜”这样浓墨重彩的环境,是展览实践的一个新尝试。
此次展览名为《头发》,将带来艺术家2002年到2014年不同时期的三十余幅纸本作品及十余件“地球仪”装置,其中最主要的《头发》系列是艺术家首次尝试拼贴风格的作品系列,此前从未公开展出。整个展览着重纸本作品,让观众能清晰的看到艺术家在这一传统材质上的创作路径。手绘“地球仪”不仅是“可以触摸的点缀”,更使整个展览平添一份动态趣味。与以往张恩利的个展不同的是,人物和静物同时出现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似乎是在有意营造一个场景,讲述一段独白,或提供一条线索。一个浓烈直白的商业空间与艺术家安静甚至隐藏的艺术语言之间,是否会产生冲突,或反而生成一种微妙的关照?

2

张恩利,《迷彩球》,装置,丙烯颜料、地球仪

3

张恩利,《迷彩球》,装置,丙烯颜料、地球仪
4
张恩利,《盒子》,绘画,纸上丙烯,2003

5

张恩利,《头》,绘画,纸上丙烯,2002

6

张恩利,《惊雷》,绘画,纸上丙烯,2003

7

张恩利,《无题》,绘画,纸上丙烯,2005

艺术与剧场——张恩利、乔志兵、吴蔚对谈

1

张恩利,《头发》,综合材料,纸上绘画、拼贴,2014

吴蔚(以下简称“吴”):“头发”是你的第一个纸上作品展,你是如何考虑这个展览和作品的?

张恩利(以下简称“张”):我很早以前就有在纸上画画,但从来没有做过专门针对纸上作品的展览,这次是第一次。展览上既有早期的画,也有最近的作品,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大家看到我在纸上这种最传统的、最廉价的材料上的绘画路径。

吴:有些艺术家只是在纸上画小稿或草图,但你很早就已经在大尺幅的纸上画画,为什么?

张:因为冠冕堂皇,它就是一个巨大的画布。我不会因为是纸上作品就潦草地对待,这和面对一张画布是一样的态度。

吴:怎么会想到在上海之夜的艺术剧场做展览?

张:我和老乔是朋友,他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收藏家,他那里刚好有一个现成的展示空间。我认为做展览不一定非要在美术馆或画廊里,如果这个空间合适,哪怕是一个饭店,也可以考虑。在空间上其实没有什么障碍,不同的空间会带来不同的氛围和效果。这个展览将最通俗的东西与最关注人本身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这并不是一个娱乐化的态度,生活本身最有力量。

乔志兵(以下简称“乔”):艺术家的想法其实是超前的,有时候我们不一定马上懂。相信很重要。这几年张恩利在艺术上做了不同的尝试,他一旦有新的想法,我都很愿意参与和支持。此外,能和艺术家一起,让艺术影响更多的人,我觉得这也是我愿意做的。

吴:你们俩是怎么认识的?

乔:2007年,我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收藏了张恩利的画,后来一直关注他的作品,认识以后经常一起交流,算是很有缘的,我的感觉是我们在共同成长。

吴:你一直将你的艺术收藏陈列在上海之夜,让很多人关注和了解艺术。到你店里的客人对这些作品怎么看?

乔:之前很多人可能也不一定把它们当作艺术品来看,但真正的美感是有的,他们一看就知道这些是好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也开始知道并了解这些艺术品。这里能影响很多人热爱艺术,他们看完后很容易就进入收藏,对艺术没有畏惧感,可能马上就去买自己喜欢的作品。而这一次张恩利的展览比较特别,艺术剧场本来是一个营业场所,在展览期间则变成了展厅,当然客人也可以进出,但视觉感受安全变了,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尝试。

张:这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乔:但是很有意思。我一直在考虑怎么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来做艺术。现在我参与艺术的事情越来越多,也总在思考除了收藏,还能做什么?比如说我的艺术剧场和艺术饭店,其实没有固定的概念,我还是在摸索,希望能够做得有新意。

张:这其实是给艺术家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经验方式,对观众而言也是有益的。2006年我在纽约做个展的时候,曾经参观过一个收藏家的空间,也不是美术馆,就是一个仓库,有四层楼,在博览会期间开放展出艺术收藏。这样既保证了其独立性,也没有太多的公共负担,还可以定期组织艺术圈的大型聚会,起到很好的交流作用。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希望这个地方是能够照常营业的,如果艺术剧场做了展览以后,营业额为零,那就是失败的。

吴:这两年你相继做过一些与空间有关的展览和项目,比如在印度科钦-穆吉里斯双年展、伦敦ICA和香港K11创作的空间绘画,令人耳目一新。我注意到在你以往的绘画中,像《容器》、《天空》和《管子》系列,你对物的描绘也包含了很强烈的空间意识,非常注重空间关系。

8

张恩利,《容器》,2002

张:就是生活中的空间,日用空间,这些项目也是在探索空间结构对艺术和艺术品的影响。因为空间和结构实际上会改变作品的观看方式与效果。尤其是对于画来说,画是跟墙走的,没有办法悬空挂。画跟墙走,其实就是在跟着结构走,平面绘画的展示方式和观看方式都很传统,我必须考虑这些画怎么与结构融合。这次有一张大画是平铺在剧场中的舞台上,因为舞台对面是三楼的一个平台,这样观众就可以从平台上俯瞰作品,会有意外的发现。而在二楼展厅,由于舞台的关系,观众是看不清这张画的,他们也可以走上舞台,但只能看到局部。

吴:在舞台前方的观众席上,你还放置了一些你手绘的地球仪,这也是出于空间结构的需要吗?

张:如果没有这些地球仪,舞台中这张画就会显得很孤立。另外,大家坐下来可以一边聊天,一边摸摸地球仪。它们成为一种可以触摸的点缀。

吴:现场看不只是点缀,在以平面绘画为主的静态展示之外,这些立体装置也让展览多了一些动态元素,重要的是观众还可以参与进来。除了纸上绘画,这次还展出了一个新系列《头发》,采取了拼贴的手法,并将图片与绘画结合起来,形式上更自由。这应该也是你的第一组拼贴作品,能谈谈你的创作想法吗?

张:《头发》还是与人最亲密的东西有关。但我不想去画一堆头发,所以我从画报上搜集了很多头发图片,然后随意地拼贴在一起,远看好像什么都没有,近看会很明确。选择图片是因为它们的辨识度很高,就是头发,如果我要去画头发,很可能就是一些抽象的线条。画面当中的铅笔素描打破了头发在视觉上的统一性,又有疏密变化。实际上,怎么为你所用很重要,不需要限制创作的方法。

乔:张恩利的这个展览也给了我启发,没准儿以后这里就是一个展览场地,因为这里白天是不用的。现在很多美术馆都是非盈利的,其实运营压力很大。我认为参与艺术的形式多一些,可能比较好。

吴:怎么在空间运营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良性循环是许多机构都在探索的,你的空间优势是什么?

乔:肯定可以找到一种模式,在空间经营上不要有太大压力,这样才会更自如,才能更好地支持艺术。从作品本身来说,以往看作品的经验都是在美术馆或画廊,作品在白盒子里,在白墙上,而在艺术剧场这样的空间里,作品的展示状态可能会更鲜活,更有生命力,更当代。

吴:我理解你所说的。之前在看到张恩利的画,具有一种静谧、内敛的张力,有一股力量在积蓄和涌动,但看起来是隐而不发的。这次个展“头发”虽然全是纸上作品,视觉感受却颇为刺激、辛辣,一方面是作品本身的体量感很强,比如大尺幅的纸上绘画,浓郁的色调,流畅、动感的笔触,还有“头发”拼贴搅动起来的视觉漩涡;另一方面,空间的戏剧性也对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里面有冲突也有释放。

张:一开始这个展览的效果对我来说,其实是未知的,但也不应该太多担心,在艺术圈很多年以后,认为一定要在周全的、不出错的情况下做展览,这其实是艺术家的一个心理障碍。有时候,不一样的展览效果也挺好的。

乔:收藏当代艺术也是一种冒险。都是不确定的、未知的,是未来的。这正是当代艺术的魅力所在。包括与国际画廊打交道,我也经历了从不接待到被奉为上宾的过程,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参加私人晚宴,这些经历都很有意思。当然,作为藏家来讲,最重要的还是要收得着,藏得住,如何能收到好的作品,很多事情都围绕这个核心。你对艺术的热爱程度都与此相关。

吴:在你看来,什么是“好的作品”?

乔:收藏是很个人化的东西,如果作品能带给你愉悦或在情感上打动了你,再或者能引起你的思考,那对你来说都是好作品。虽然我们说要收藏重要的、好的作品,但在当时也不是很确定的。也许多了解艺术家,多看展览和艺术家工作室,就能知道艺术家好的作品,但有些能收到就是缘分了。对我来说,关注同时代的艺术家可能更有意义。不光是收藏了什么作品,还经历了这个时代,包括和伟大的艺术家共同经历了这个时代,这也是收藏的意义所在。

张:很多时候,价值的变化是无法预判的。当你预判到某种东西有价值的时候,它在未来很可能没有价值。所以不要拘泥于框架,只要是喜欢的,就认真去做。人是回不去的,要往前走。在艺术上也不能硬拗着去维持某种语言或风格,要顺应自己现在最想表达的东西。二三十年后再回头看,这些变化是有连贯性的,是统一的。恰恰相反,如果你只钉在一个点上,维持在一个观念上,就会显得非常单薄。艺术最重要的,就是人生的体验以及对周围世界的反应。

展览信息

张恩利:头发

11月10日结束(每天下午2点—晚上8点)

艺术剧场(上海市漕宝路400号上海之夜2楼)

撰文/TANC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艺术在海外: 群展传达丰富多元的中国声音

除了知名艺术家之外,新生代艺术家的群展展示出海外期望了解中国年轻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的愿望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