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梁绍基1945年生于上海。1986年,梁绍基加入了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Maryn Varbanov)在中国美术学院成立的壁挂研究所,进行“软雕塑”的系统研究,自此,从1990年代的各大国际纤维艺术展、研讨会到2013年始办的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梁绍基作为该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用自己突破性的创作方式进一步地拉开与传统定义的距离,摆脱“功能”与“工艺”的标签,与更广泛的世界对话。彼时,基因技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在梁绍基看来,这是科学家对生命本源的探索,而作为艺术家,他发现蚕丝作为一个微观的生命体也是可以对生命的本源进行科学和哲学上的探究。一根细微的蚕丝就是一个生命体,这种永动的生命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让梁绍基进入了蚕的世界,开始与它长达31年的“纠缠”。梁绍基潜心在艺术与生物学,装置与雕塑、新媒体、行为的临界点上进行探索,他的作品充满冥想、哲思和诗性,并成为虚透丝迹的内美。
梁绍基《后视》(局部),“梁绍基:溶熔之幻”展览现场,上海玻璃博物馆,2024年
3月
阿比查邦· 韦拉斯塔古
《Primitive》
香港M+,3月8日开幕
M+将在展演空间以场域特定的方式,展出泰国艺术家兼导演阿比查邦· 韦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作品《Primitive》(2009),这亦是此作在香港首次展出。 《Primitive》于泰国北部村落纳布亚拍摄,记录当地年轻人的生活,为他们的对话、歌曲和梦想。《Primitive》是M+所藏的多频道录像装置,将视觉艺术、流动影像和电影共冶一炉,铸就艺术家的标志风格,是其艺术生涯的转捩点。《Primitive》的部分元素亦是其剧情长片《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2010)的题材,此片曾获第6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阿比查邦· 韦拉斯塔古(1970年生于泰国曼谷)成长于泰国东北部的孔敬,曾入读孔敬大学主修建筑,其后留学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电影制作并取得硕士学位,他从1994年开始制作电影和录像短片,成为泰国独立电影制作人。阿彼察邦的电影和艺术之间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差异,政治和社会问题总是以一种隐晦的、个人化的方式提出,并隐藏在他神秘而诗意的艺术语言中。通过对时间和光线的掌控,对演员的调度,阿彼察邦为观众搭建了一座纤弱的桥梁,让他们在真实与神话、个人与集体、灵与肉之间穿行,通过非传统的叙事结构邀请观众进入他个人的意识世界,里面满是记忆、神话、他的梦境和渴望。
阿比查邦·韦拉斯塔古,《Ghost Teen》,2009年,图片来源:艺术家与M+ ©阿比查邦·韦拉斯塔古
杨沛铿
个展“柔软的土地”
香港Para Site,3月16日至5月19日
阿那亚艺术中心,冬季
位于伦敦的艺术机构Gasworks为香港艺术家杨沛铿(Trevor Yeung)在英国举办的首次个展“柔软的土地”(Soft ground)将于2024年巡展至其合作机构香港Para Site与秦皇岛阿那亚艺术中心。此次个展深入探讨了伦敦同性恋聚集区复杂的社会动态和物种间的关系。展览的核心是按比例再现汉普斯特德希斯(Hampstead Heath)一棵声名狼藉的老橡树,粗壮的树干被压得很低,树皮在经常夜间使用后被磨得光滑。杨沛铿的作品用肥皂铸成,充满了泥土的湿润芳香。肥皂闪闪发光,昙花一现,是树的替身;是被使用和消耗的亲密物品。它接触并摩擦着我们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平滑和分解。艺术家将光线和气味作为其雕塑作品的关键元素,通过改造展厅空间来探索黑夜与白天、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躲避他人与被他人看见之间的流动互动。
杨沛铿(1988年生于广东东莞)2010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他的作品以植物生态学、园艺、摄影和装置为隐喻来理解社会关系,其作品巧妙地探讨了控制体系和权力结构。他经常以植物为媒介,借用植物的结构、养护和维护来思考亲密的个人经历。杨沛铿的作品将植物、动物、观众和参与者交织在一起,促使我们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行为状况是如何决定的。2024年,杨沛铿将代表香港参与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
杨沛铿,“Soft Ground”展览现场,Gasworks,2023年 摄影:Andy Keate
托马斯· 萨拉切诺
北京红砖美术馆,3月22日至8月18日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生态问题的艺术家,出生于阿根廷的托马斯· 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 集富有远见的艺术家与古怪科学家特质于一体。此次红砖美术馆的展览将展出萨拉切诺近百件作品,包括他备受瞩目的“蜘蛛”和“气球”系列作品,也是他近年来最大规模个展,延续他对这个世界提出的追问:“人类必须如何改革和调整才能继续在地球生活”,并试图通过一些列打破科学与艺术之间鸿沟的创作来探索答案。
托马斯· 萨拉切诺(1973年生于阿根廷图库曼市)以利用轻便的材料创作悬浮在空中的几何体集合而被人熟知,其作品内部的结构借鉴于蜘蛛网和宇宙网络,它们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两个主要源泉。萨拉切诺对蜘蛛的兴趣起源于对旧工作室里蜘蛛的观察。通过让不同种类、习性、甚至栖息地的蜘蛛通过混合织网的方式创造出不可能在自然界中出现的蜘蛛网组合,其作品探索了不同国家、种族的人类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平共处的关系与可能。萨拉切诺持续的实践包括对能够将人类飞行所需能源降至最低程度的方式开启的“飞行世”的探索。2015年,萨拉切诺的飞行装置在新墨西哥州托立尼提沙漠试飞成功,成功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非发射升空的最高纪录,一个由塑料膜等最基础材料与技术支持的热气球飞向宇宙,在引发仰望惊叹的同时也让我们将目光投向人类纪的不可逆、以及我们与之抵抗的持久意图。
托马斯· 萨拉切诺,《飞行世》(Fly with Pacha, Into the Aerocene),2023年
娜布其
个展“绿幕游戏”
北京木木美术馆,3月22日至6月30日
北京木木美术馆将于3月揭幕艺术家娜布其首个职业生涯中期研究型展览。从某个角度来看,这场全面的展览本身就是一件雕塑作品。当视角转变,一场“雕塑研究”便出现了――观众走进展厅内部,探索娜布其十余年间的艺术实践,见证其创作在制造业与批量生产兴起帷幕下的渐变。这场实验性的职业中期研究展如一个多面体般示人,其中每个表面都被娜布其的一系列“雕塑领域”各自占据,继续探寻着其作品中讨论过的问题与看法。
娜布其1984年生于中国内蒙古,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无论是被视作是真实的事物,还是与物件及物质相作用过程的心理本质,都是娜布其艺术创作的长期主题。从手工塑造的雕塑作品,到应用了大量现成物的装置作品等,娜布其的艺术实践一直牵引观众前去观察细节及语境,去适应并考虑虚构与实在之间的复杂关系。娜布其由此建立的领域强调我们对周遭世界的理解,并将我们引入关于空间政治的探索之中去。娜布其创作的核心概念是由马丁·海德格尔发展的“在场”现象学理念,她于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展出的作品《真实发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间吗? 》(2018)最直接地指向了这一核心理念原则:一张绿色“草地”地毯,一座在轨道上不断前进的白底黑点奶牛雕塑,以及一个虚构天空背景。这件作品既认可了诸多组成部分的既成状态,又以同等强大的力量激发了它们的过去及未来态。不断滑落的视觉互扰形式带来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幻觉。作为观众的我们既认同了这情景,又因其整体及细节的不可置信性而感到困惑。
娜布其,《漂浮的情节》,2017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杉本博司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3月23日至6月23日
作为艺术家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在中国的首个重要机构个展,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揭幕的展览将对其自1974年至今的艺术实践进行系统性回顾与梳理。展览将囊括杉本博司最知名的海景、剧场、放电场以及肖像等系列作品,并将首次面向公众展出艺术家最新制作的一系列特别书法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艺术家着重对时间和记忆的既定理解展开富有哲学与趣味性的探索,并且展现了摄影作为一种既纪实而又虚构的媒介的多义性。尽管杉本博司以摄影师的身份而闻名,但近年来,他将建筑和雕塑融入跨学科实践,并担任了多部戏剧和舞台表演的艺术总监和制片人。本次展览的展陈设计也将由杉本博司带领的建筑事务所——新素材研究所担任。
杉本博司1948年生于东京,22岁时赴美求学,1974年毕业于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摄影系。此后约十年间,杉本博司往来于东京与纽约两地,从事摄影艺术工作并身兼古董商,也因此接触到大量日本美术、建筑、文学和历史的研究。“与其说摄影机将外部世界投射在胶片上,不如说我在用它向外投射存在于我内心的世界”。杉本博司曾表示。杉本惯常使用大画幅相机,在暗室中调配显影液,手工冲洗黑白银盐照片,并不断深入探索19世纪以来诸如实景模型、蜡像和建筑等摄影主题和实践。在此过程中,他的创作对与媒介密不可分的时间、空间和光线的概念进行了拓展与重排。
杉本博司,《相模湾,热海》,1997年 © 杉本博司,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5月
布鲁斯·瑙曼
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5月至8月
美国艺术家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的大型个展将于5月在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揭幕。展览由香港大馆与威尼斯格拉西宫-皮诺收藏(Palazzo Grassi – Pinault Collection)合作举办,启发自艺术家于2021年在威尼斯海关大楼博物馆(Punta della Dogana)举办的展览“对立平衡习作”(Contrapposto Studies)。本次展览将以皮诺收藏为基础,通过与布鲁斯·瑙曼工作室的合作,强调其作品中的实验性特质,涵盖瑙曼五十多年来跨越广阔媒介的的创作生涯。
布鲁斯·瑙曼(1941年生于印第安纳州韦恩堡)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由1960年代至今,瑙曼持续对从摄影到表演,由雕塑至录像的多种艺术语言进行实验,并创作出一系列旨在叩问艺术实践从何构成的作品。瑙曼表示:“我的工作方式总是相互重叠。”通过使用各种想象力能够企及的艺术媒介,瑙曼消解了既有的艺术流派,并扩展了雕塑的概念,包括对蜡像和霓虹灯的使用、对身体的变形与沉浸式影像的创造。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动荡政治与社会环境的瑙曼从不拘泥于任何对艺术的刻板划分,而是去“探索艺术或许能够是什么的可能性。”
布鲁斯·瑙曼 ,《对立式平衡研究1-7》(2015至2016年),费城博物馆展览现场,2016年 图片来源:费城博物馆
6月
贝聿铭
个展“生活即建筑”
香港M+,6月29日至2025年1月31日
作为美籍华裔建筑巨擘贝聿铭(1917–2019)的首个大型回顾展,展览“贝聿铭:生活即建筑”将于今年6月在香港M+揭幕。贝聿铭著名的职业生涯纵贯七十载,其备受瞩目的建筑项目横跨辽阔地域,包括香港中银大厦、巴黎大罗浮宫现代化改造项目、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和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览由M+博物馆设计与建筑策展人王蕾(Shirley Surya)以及荷兰新建筑研究院(Het Nieuwe Instituut)的艺术总监陈伯康(Aric Chen)联合策划,经历了为期五年的准备,将展出建筑图纸、草图、视频以及其他档案资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首次公开亮相,同时也将有建筑模型用以展示贝聿铭过往的项目。另外,由当代摄影师受委托新近拍摄的建筑照片也会在展览中得到呈现。
“他的作品与人生,将权力作用、地缘政治的复杂性、文化传统与全球各地城市的特征一起织就成一张巨大的挂毯,他跨越文化的视角为当代世界奠定了基础。”M+在其展览介绍中如此写道。贝聿铭出生于苏州,生长于香港和上海,成年后移居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被视为是当代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我不是时髦建筑师。”贝聿铭曾在一访谈节目中反复强调道。尽管一贯被人冠以打破陈规、甚至“离经叛道”的建筑大师称号,事实上贝聿铭的设计风格始终秉承着现代主义的特征,并倡导有效的利用环境和多变的风格 。在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时,评审团在给贝聿铭的评语中写道,他“给本世纪留下了一些最美丽的室内空间和外部造型”。
7月
劳伦斯·韦纳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7月20日至10月20日
UCCA将与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1942-2021)艺术遗产合作,于7月揭幕劳伦斯·韦纳回顾展,呈现艺术家一系列重要代表作品,包括自20世纪70年代至2010年代的文字作品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这是自2008年受UCCA委托创作的个人项目“劳伦斯·韦纳:以邀光”作为UCCA开馆展项目之一展出以来,劳伦斯·韦纳于中国的首个大型机构个展。
作为20世纪60年代观念艺术的先驱与主要奠基人之一,劳伦斯·韦纳以文本为媒介的艺术实践闻名,其作品在特定场域呈现,探索了语言、意义和交流的特性。韦纳将语言视为物质对象,拓展了人们对艺术本体论的认知,并对文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其创作正如艺术史学者安妮·罗里默(Anne Rorimer)所言,“将艺术从对传统独一性的臣服中解放出来”。在韦纳的实践中,观者和艺术家共同合作完成作品,而无论作品是否显现。其作品材料和呈现形式各不相同——见于博物馆、画廊、住宅和公共空间的墙壁、地板或窗户上。从火柴盒到井盖、别针和T恤,或在电影中被讲述,或在唱片中被演唱。韦纳的作品不断颠覆人们对艺术的运用与展示、创作者的身份和创作媒介的认知。
劳伦斯·韦纳,《一为多收益 / 二为表演好 / 三下准备齐 & 四就朝前跑》,画廊周北京公共单元现场 © 劳伦斯·韦纳,图片来源:里森画廊,摄影:杨灏
8月
李明维
《声之绽》
香港M+,8月27日至9月29日
艺术家李明维备受赞誉的表演装置《声之绽》将于8月在香港M+焦点空间展出。李明维于照顾手术后康复的母亲,二人从舒伯特的乐曲得到慰藉,《声之绽》就是受此经验启发。他将挑选五首乐曲以及一群香港古典乐曲歌者,并将这些乐曲化为献礼,在偶然的瞬间,为人们带来自然流露的快乐、感伤和连结。
台湾出生的李明维(生于1964年)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家,其创新的作品着重体验和艺术参与。曾于台湾和美国求学,李明维是1990年代首批在艺术作品中加入参与式元素的艺术家。通过对机构空间的微妙介入,李明维推翻和违悖了人们固有意义上的对观看和参与的期望。在之前的作品项目中,他曾让博物馆参观者将其所获得的鲜花送给一位途中偶遇的陌生人(《移动的花园》);或进入其特制的驿亭内用站、坐、跪三种姿势给自己的亲友写信,由博物馆在第二天帮忙寄出或供之后的参观者阅读(《鱼雁计划》)。李明维的多数作品均反映了移民和跨文化身份对情感、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无家可归、孤立、失落,以及随之而来的关于个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的更深层认知,如家庭、友善、亲属关系或记忆。他的作品体现了一种对当今世界变幻交融的灵敏度和适应性,代言了跨文化身分艺术家在全球意识下的创作实践。
李明维,《声之绽》,2013/2015年,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表演,2015年,摄影:Anita Kan,图片由LEE Studio提供
11月
吕克·图伊曼斯
个展“过去”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11月16日至2025年2月16日
中国是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且曾经展出过的国家,将于北京UCCA揭幕的艺术家个展将是中国首个全面系统梳理其艺术实践、同时也是其最为重要的回顾展之一。图伊曼斯的作品引人注目且富有表现力,而画面下暗含的内敛缄默本质则邀请观者进行多样化解读。此次展览将呈现代表吕克·图伊曼斯整个职业生涯的约80幅作品,包括自1985年艺术家举办首展以来,其创作中始终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作品,突出展现图伊曼斯对创作媒介如何塑造历史和影响记忆的持续探索。
作为当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吕克·图伊曼斯(1958年生于比利时莫特赛尔)于1980年代即通过自欧洲北方文艺复兴蔚为壮观的绘画风潮,及其自年轻时代——二战数十年后比利时流行文化和媒体中汲取而成的独特艺术风格而在欧洲备受关注。同时受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细节所吸引,图伊曼斯对图像自身所蕴含的塑造当下与诠释历史的不稳定力量展开探索。基于原有意象,图伊曼斯的作品或赋予普通物品超乎寻常的重要性,或令人难忘地将具有重大影响的主题简化为犹如迷一般的图像,回避了历史画作通常所具有的清晰指向性。因其对绘画与技法的力量与局限性的认知与把控,图伊曼斯对同辈及后续艺术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包括1990年代接触到其作品的众多中国艺术家。
吕克·图伊曼斯,《朝阳》,2003年,布面油彩,156 × 180 cm © 吕克·图伊曼斯,图片由艺术家和卓纳画廊提供
尹秀珍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2024年迎来其12周年,并在此前公布的展览计划中表示,2024年,艺术、设计、建筑等跨学科的智慧将汇聚在PSA,形成丰富的宇宙星系。其中,博物馆将于2024年底举办艺术家尹秀珍的个展。
尹秀珍(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她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一直围绕着具体的个体经验展开,将私人的生命传记编织进历史的集体叙事之中,作品涉及装置、行为、陶瓷、影像、绘画雕塑等众多领域。尹秀珍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活跃的姿态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多个重要节点性展览及事件中,她以敏锐而诗意化的创作直觉捕捉了急速发展的社会中主流叙事背后的迷失与不安,并以一系列运用日常材料创作的雕塑装置将微妙的个体感受及往往被忽视的个体意志予以视觉化呈现。她的作品具有实验性和多样性,并对材料进行反思,进行了大量的不同形态的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