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届圣保罗双年展“不可能的编舞”展览现场,2023年,图片来源:圣保罗双年展©Levi Fanan/ Fundação Bienal de São Paulo
2023年对国际艺术界而言是持续重建交流与连接的一年,世界各地也迎来双、三年展及艺术节的活跃与回归。在人类面临的多重危机前,对宇宙、自然及地球生活的重新想象变得尤为紧迫;生态、后殖民、种族等议题也从边缘逐渐进入中心舞台,经由全球性的视角的关联与观察,通过历史性的框架被探讨。
曾庆(Kent Chan),《未来热带》(Future Tropics),2022年,图片来源:2023利物浦双年展
从“未来实验室”到“后殖民星丛”,第18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和沙迦双年展分别从黑人人权运动和对殖民史的反思出发,努力应对气候危机、经济动荡、人工智能崛起以及其他现存探究宇宙对人类生活的启发与制约;第12届利物浦双年展以“uMoya:失物的神圣回归”为主题,“呼唤祖先和原住民形式的知识、智慧和疗愈,探索人与物在世界各地移动时彰显力量的潜能。”第14届光州双年展从《道德经》中提取出“柔弱如水”的概念,将我们共同的星球想象成一个抵抗、共存、团结和关爱的场所;历经山火与洪水的南加州沙漠中,Desert X国际艺术展探讨贫瘠的大地如何由“水的记忆”所塑造——面对气候变化,我们该培养何种适应性?又该打造怎样的社会形态?在芬兰的壁垒岛举办的第2届赫尔辛基双年展同样以水作为联通,借主题“新方向可能出现”探讨对这个时代有着重大影响却似乎暂时无解的议题,如环境恶化、政治冲突和技术的演变;该主题出自著名人类学家罗安清(Anna Lowenhaupt Tsing):“随着交染改变了创造世界的计划,共有世界(mutual world)与新的方向可能会出现。”
第15届沙迦双年展现场,2023,摄影:Shanavas Jamaluddin,图片来源:沙迦双年展
对生态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不仅须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还需进一步打开去西方中心化的维度;在各大展览重思殖民史的同时,非裔艺术家群体的创作也得到了更多的讨论和展示,非裔女性艺术家的个展亦在欧美各大重要美术馆有所呈现。代表美国参加去年威尼斯双年展并荣获金狮奖的艺术家西蒙妮·利(Simone Leigh)在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迎来其姗姗来迟的首个博物馆个展,并巡至华盛顿的赫希洪博物馆、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和加州非裔美国人博物馆。纽约的新美术馆举办了广受好评的肯尼亚裔美国艺术家旺奇·穆图(Wangechi Mutu)个展“交织”(Intertwined),呈现了艺术家最新的雕塑实践,并追溯她二十多年艺术生涯中对全球化、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非裔移民群体文化传统等议题的探索。非裔美国艺术家卡丽·梅·威姆斯(Carrie Mae Weems)也在伦敦成为巴比肯艺术中心夏季大展的主角,这是她在英国的首次个展,也是她迄今在欧洲规模最大的展览;行动主义是威姆斯创作的根基,她以原创性的视觉语言诉说着复杂的人类经验,反抗着各种形式的压迫,致力以艺术推动政治和社会变革。
2023年林茨电子艺术节现场,图片来源:林茨电子艺术节
对问题与危机的重申与探讨之外,与这些议题息息相关的还有后殖民语境下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宇宙、自然、地球生活与未来发展可能性的想象。第35届圣保罗双年展以“不可能的编舞”为题,意图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所有人每天都在寻找挑战不可能的策略,而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将找到将不可能化为可能的策略和工具;今年的林茨电子艺术节则在“谁掌握真相?”这一问题的框架下,探索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试图寻找拓展人类生活的可能性;相似的,第14届上海双年展围绕“宇宙电影”展开,思考天人关系并深入探究宇宙对人类生活的启发与制约,意在激发一种更为全面的思考方式,而这样的思考方式对当今时代非常必要;第13届台北双年展以“小世界”为题,指向人类在后疫情时代共同面临的处境,邀请观众一同探索如何运用疫情经验来提出新的生活构想。
从边缘进入中心:
在后殖民语境下重思历史
费斯图斯·杰克逊-戴维斯(Festus Jackson-Davis),《阿克拉》(Accra),图片来源:第1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第18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在“未来实验室”的主题之下关注人类面临的诸多危机,面对和回应了种族、殖民主义、气候变化及人工智能等主题,也探讨了后疫情时代如何重塑设计的问题。策展人莱斯利·洛科(Lesley Lokko)主要关注在非洲以及非洲侨民中涌现出的建筑师,她引导人们关注那些被埋葬、被放逐的历史,洛科也是威双历史上的首位非裔策展人。“有这样一个地方,一切涉及公平、资源、种族、希望和恐惧的问题都汇集和凝聚在一起,”她在策展宣言中写道,“这就是非洲。在人类学层面上,我们都是非洲人。在非洲所发生的终会发生在我们所有人身上。”作为一个“实验室”,本届双年展希冀建筑可以作为各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关乎非洲与全球发展的议题可在此发酵与试验,跨领域的实践者可共同设想未来的道路。在去殖民化和去碳化两大主题之外,集体劳工运动、材料和建筑的创造性再利用、移民、监禁、故事讲述以及本土形式的设计实践等主题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展览还体现出对社群主义以及事物间有机联系的强调,摒弃了传统建筑双年展中以造型美观的建筑模型或明星设计师为主的模式,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在中国,由深圳和香港两地共同举办、始于2005年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则以“城市生息”为题,迎来了它的第九次“城市对话”,向公众展示其对于环保可持续、多元共栖和未来人文景观的构想与实验。本届深双汇聚了来自15个国家的208件作品,以从跨学科的多种角度出发,综合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反思,向来自不同背景的观众阐释各自不同的提问、思考及行动方法。
莫娜·哈透姆,《化石小景》,2023,第15届沙迦双年展现场,©Mona Hatoum
对未来的勾勒和对当下的认识必须基于对过去的反思,已故尼日利亚策展人奥克奎·恩维佐(Okwui Enwezor)坚信这一点。以“在当下历史性地思考”为主题的第15届沙迦双年展是他于2019年去世前构思的最后一个项目。本届双年展的策展人、沙迦艺术基金会创始人暨总监、沙迦酋长国公主胡尔·卡西米(Hoor Al Qasimi)从恩维佐提出的“后殖民星丛”的概念出发,对他的构想进行了延展与深化。展览把过去置于当下的中心,从而将各段后殖民的历史串联与整合,形成对如今这个时刻的新的认知谱系。时逢沙迦双年展创立30周年,来自70余个国家的15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散布于五座城市中的19个建筑形态与原本功能各异的场馆。胡尔·卡西米在策展陈述中指出,这些不同场馆旨在连缀成一条超越地缘边界的光谱,将沙迦当地的现场与“全球南方”的“后殖民星群”连结起来,在各自独特、又可平行照鉴的处境之中引导彼此。奥奎提出将当代艺术置于地缘政治框架下的本土与全球、中心与边缘、民族国家与个体、跨国与流散群体、观众与机构的关系之中,在本届沙迦双年展上依旧发生着回响。
在沙漠、河流与自然之间:
水的启示
马里奥·加西亚·托雷斯(Mario García Torres),《寻找天空(同时保持平衡)(Searching for the Sky (While Maintaining Equilibrium))》,图片来源:Desert X
自2023年伊始美国加州在恶劣的天气影响下爆发的大规模洪水,到夏季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的台风“杜苏芮”在中国华北平原招致的暴雨与洪涝,近年世界各地的山火、暴雨、洪灾在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下频发,极端的旱涝交替逐渐成为新的常态,越来越多话题聚焦于水,其也成为艺术界关注、探索和集中展现的对象,用水贯穿对生态、文化、政治与经济在内的生命系统的探讨。洪水之后,把水作为关注点的Desert X 2023国际艺术展显得格外合乎时宜。“水的记忆”源于策展人戴安娜·坎贝尔(Diana Campbell)在孟加拉国生活时对当地洪水的体验。“沙漠充满了神话,这些神话让人们拥有强大的生存意志,在一些人认为不可能的条件下生存;而这种坚韧的精神通过故事被讲述出来,让‘沙漠’在世界各地的众多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双年展的众多挑战之一是,不要把这种‘坚韧’过度浪漫化,而要用艺术、艺术家和故事来解决生活在科切拉山谷中的人类和非人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Desert X仿佛一片荒芜中的乌托邦,试图在这生态日益脆弱与动荡的背景下,建立起跨地域的联系,共同思考我们在极端条件下生存所需的坚韧和想象力。
阿尔贝塔·惠特尔(Alberta Whittle)作品在光州双年展,图片来源:光州双年展
以“柔弱如水”为主题的第14届光州双年展则从东亚文化对水的思考出发,取自《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有转变和修复的潜力,在承载了历史变革浪潮的光州,本届展将水视作一种隐喻,一股力量,也是一种实践的方法。双年展试图唤起艺术如水般的特质,希望它可以深入渗透进社会的肌理,作为一种微妙而诗意的力量,塑造河同水密般流动的整体性,引领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航行。北京中间美术馆在夏季展出“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邀请了多位生活或曾经生活于泰国北部的艺术家与工作生活在云南昆明、西双版纳等地的中国艺术家,通过对于澜沧江湄公河水系上下游的行走,完成关于地缘政治及在地性问题的即兴讨论与创作。展期内,馆方还发起了“北京共享的河流”活动,邀请了参展艺术家鸿雁在内的10位朋友在永定河行走。在“向外走”的行动中建立起的人与河流、自然之间的链接,激发了面对洪灾时更深切的关注与对相关问题的持续探索,也与展厅中呈现出的、在河流边获得的启示和创作产生了互文。
多重宇宙、多元生命的共存:
对未来的重新构想
第35届圣保罗双年展“不可能的编舞”展览现场,2023年,图片来源:圣保罗双年展©Levi Fanan/ Fundação Bienal de São Paulo
圣保罗双年展也迎来迄今为止最多元化的一届,90%以上的艺术家都是有色人种,关注全球的离散群体与原住民。第35届圣保罗双年展以“不可能的编舞”为题,在伊比拉布埃拉公园的马塔拉佐馆内,呈现来自121位艺术家的约1100件艺术作品。“不可能”也是此届双年展策展团队的核心概念,它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围绕对政治制度的重新构想,引发批判性对话”。策展团队表示,“本届双年展的参与者面对的是完全的暴力、完全自由生活的不可能、不平等,他们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被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可能所改变。本届双年展将不可能、不可能的编排作为一种‘运动的政治’(a politics of movement)和‘政治运动’(political movements)交织在艺术表达之中。”
丹·泰尔,《探索宇宙真理》,在林茨电子艺术节展览现场,2023年,摄影:Martin Hieslmair,图片来源:林茨电子艺术节
林茨电子艺术节作为欧洲最大的社会、技术和艺术节,在今年关注的问题是:“谁掌握真相?”——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没有一种绝对真理可以适用于所有人。在网络时代每个人似乎都是发布者与获取者,但不平等的媒介能量,可被操控的技术手段,地缘化的政治关系,都导致我们的“真相”是被动的,是被重塑的。展览中呈现了艺术和创意投入在解决当前生态、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方面产生影响的潜力,也展示了艺术家如何通过技术辅助、关注心理健康和社会包容、揭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偏见、记录环境破坏情况并制定解决方案来引导我们完成数字化转型,从而实现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特雷弗·帕格伦作品《非功能性卫星原型(设计4;建造4)》《轨道反射器(比例模型)》《轨道反射器(三角形变体#4)比例模型》在第14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展览现场,2023年,图片来源:PSA
对未来生活的多元想象在亚洲地区的双年展中也有所体现。正在展出的第14届上海双年展由生活工作于纽约的策展人、艺术家、e-flux和“宇宙研究所”的创始人安东·维多克(Anton Vidokle)担任主策展人,主题为“Cosmos Cinema 宇宙电影”。展览围绕艺术家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展开,深入探究宇宙对人类生活的启发与制约,呈现了80余位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创作,其年代跨越二十世纪初至今。“宇宙电影”提议:从古至今对宇宙的思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对抗这个时代特有的异化:人与人彼此的异化、与自然的异化, “与时间本身的异化”。对宇宙的理解和推测激发着更为全面的思考方式,而这样的思考方式对当今时代非常必要。
坎努帕·汉斯卡·鲁格(Cannupa Hanska Luger), Future Ancestral Technologies: New Myth, 2021年,摄影:Gabe Fermin,图片来自上海双年展、艺术家与Garth Greenan Gallery
展览容纳了各式未来主义(futurisms),如非洲未来主义(Afrofuturism)、想象与宇宙的新关系,以颠覆地球上现有的社会关系。近年来,融合非裔流散文化与技术幻想的非洲未来主义也为多场展览提供了想象未来流动与共生状态的视角,在关注殖民、资本主义与新科技对人与自然的异化的同时,也将联结的理想扩展至一种更广阔的共生方式,指向更丰富的未来可能。在各式未来主义中,存在着代表他人、超越自我的概念化以及生活在当下废墟中的无数困难。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将何去何从?
整理、撰文/TANC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