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201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摄影:Marco Anelli,图片来源:艺术家、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与阿布拉莫维奇档案©Marina Abramovi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自20世纪70年代声名鹊起以来,这位塞尔维亚明星艺术家重新定义了行为艺术的本质,并将其推向世界舞台。作为艺术界的偶像和行为艺术的先驱,过去50年来,她不断挑战身体和心灵的极限,令观众为之倾倒。
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RA)原定于2020年9月举办她在英国的首次大型回顾展,由于疫情一直推迟到9月23日,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1日。令人震惊的是,这也是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主展厅的首次女性个展,因此阿布拉莫维奇提出了一个为英国人量身定做的奇特项目。
“255 年来,一直没有女性在这个空间举办个展,这让我感到责任重大,”阿布拉莫维奇告诉《皇家艺术》杂志,“这也是我想在此举办‘女性茶会’(Women’s Tea Party)的原因之一。我想邀请年轻艺术家;我想邀请作家、科学家、政治家,各个领域的女性、女演员。我想投入自己的精力,通过演出向她们展示我的作品和生活,然后一起喝茶。这是我组织过的最快收获赞助的派对。我们马上就找到了赞助商,看来英国人真的很爱喝茶。”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无量之物》, 1977/2023年,在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展览现场,由Emma Fisher与Duarte Melo现场演出, 图片来源:RA
这场大型展览通过照片、雕塑、录像、装置和表演展示了阿布拉莫维奇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时刻,以及她的四件开创性行为作品。观者可以期待《无量之物》(Imponderabilia, 1977)的重播,阿布拉莫维奇和她的前搭档兼合作者、已故德国行为艺术家乌雷(Ulay)赤身裸体地站在狭窄的入口处,迫使参观者挤到他们中间,选择面对谁。《艺术家在场》(The Artist is Present, 2010)等作品则通过档案素材重新上演,而其他作品则将由接受过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方法(Marina Abramović Method)培训的新一代行为艺术家重新演绎。现场表演艺术既可以令人震惊,也可以让人感到亲切。对阿布拉莫维奇来说,它还具有变革的力量。不同的作品将在展览期间重新进行现场演出,因此没有两次参观体验会是相同的。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海景房》,2002年,在肖恩·凯利画廊展览现场,图片来源: 阿布拉莫维奇档案© Marina Abramović.摄影: Attilio Maranzano
展览最后将重演《海景房》(The House with the Ocean View, 2002),这是9/11事件后艺术家在纽约肖恩·凯利画廊(Sean Kelly Gallery)进行的一件紧张的持续性作品:她在三个特别建造的、相通的开放式小空间中生活了 12 天,仅靠水维生,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向观众展示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包括睡觉、洗澡和排泄。包括该项目在内的表演作品将由其他人重新演绎,展览策展人安德烈娅·塔西亚(Andrea Tarsia)说:“这是展览中一个令人兴奋的元素,也是一个历时数月的过程。”我们首先进行了一系列试演,从中选出了约40名新锐艺术家,让他们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培训内容则是玛丽娜按照塔德乌什·康托尔(Tadeusz Kantor)等艺术家或耶日·格罗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等实验戏剧导演的传统,构思的一系列练习。”
“这和音乐会演出是一样的——你可以让一个人把巴赫演得很糟,也可以让一个人把巴赫演得很好,”阿布拉莫维奇在采访中提到,“像《海景房》这样长达 12 天、不进食也不说话的作品,我们要找那些我真正了解的人,或者那些曾经表演过我其他作品的人。”在展览开幕后的五六天,艺术家去观看了重演的作品。“那一刻,站在我的作品前,看到它被重新演绎,我哭了。我的作品将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继续流传。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The Current (detail),2017年,图片来源:阿布拉莫维奇档案© Marina Abramović.
阿布拉莫维奇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令人激动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是因为她的“无畏”(fearlessness)、“创新”(reinvention)和“慷慨”(generosity),塔西亚认为,“无畏不仅体现在她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上,还因为她开辟了自己的道路,”——一条以日常行动铺就的精神和身体耐力之路。在这位1946年出生于贝尔格莱德的艺术家跨越了50年的艺术生涯中,她不断挑战自己身体和精神的极限,让自己承受疲惫、痛苦甚至死亡的可能。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节奏0》,1974年,Studio Morra, Naples.图片来源: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档案© Marina Abramović. 摄影: Donatelli Sbarra
在她早期的作品《节奏 0》(Rythym 0, 1974)中,阿布拉莫维奇邀请观众自由选择与她互动的方式——其中最著名的一幕是一把上了膛的枪指着她的头。她要求被当作物品对待,她的观众可以用桌上76件物品对她为所欲为。“6小时后,我……开始走向人群。我当时糟透了,光着半个身子,全身是血,泪流不止,所有人都逃走了,一个不剩。他们无法面对我,因为我终究是个正常人(而非物体)。”在TED演讲《由信任、脆弱与联结构成的艺术》中,阿布拉莫维奇谈道:“我们人类害怕受苦、疼痛和死亡,因此我在行为艺术中将这些恐惧都呈现在观众面前。我运用你们的能量,尽可能忍受这些恐惧,然后再将自己从恐惧中解放出来。”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1975年,图片来源: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档案© Marina Abramović
“我认为艺术的美也可以来自怪诞、失常和无序,”阿布拉莫维奇在1975年完成的作品《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Art Must Be Beautiful, Artist Must Be Beautiful)中双手各执一把梳子,凶狠地梳头,嘴里不断重复作品的标题,直至划伤自己的头皮和面部,试图以这样的癫狂行为对权威制度和“美”的观念发起挑战。她长大嘴巴、面朝观众,不断发出尖叫,让声音填满整个空间,直到声音变弱,转为沉重呼吸,达到生理极限[《放声》(Freeing the Voice), 1975]。表演过程中,观众沉默着,震撼着,无一人离开。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巴尔干巴洛克》,1997年,威尼斯双年展,图片来源: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档案© Marina Abramović
她穿着医生的白大褂,坐在2500根血肉模糊的兽骨堆上,一边洗刷血迹斑斑的兽骨,一边低吟家乡悼念亡灵的哀歌,背景播放着她和父母的影像。她讲述了一个“关于我们巴尔干人如何杀死老鼠……”的故事,她开始了一段令人血脉喷张的录像演讲,这是她1997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创作的《巴尔干巴洛克》(Balkan Baroque)的一部分,当时正值南斯拉夫内战最激烈的时期。《卫报》阿德里安·塞尔(Adrian Searle)评论道:“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所见过的最艰苦、最感人的表演之一。”
皇家艺术研究院展览现场,图片来源:RA
在展览中,观众还会看到阿布拉莫维奇和她的搭档乌雷在一小时内往返朝对方小跑 [《空间中的关系》(Relation in Space), 1976] ;长达19分钟嘴对嘴“共享”对方呼出的二氧化碳 [《吸气/呼气》(Breathing In/Breathing Out), 1977];背对背将彼此的头发缠绕,静坐17个小时[《事件中的关系》(Relation in Time), 1977];手持弓箭面对面、箭头直至阿布拉莫维奇心脏的危险平衡动作 [《静止能量》(Rest Energy), 1980];一直到标志着他们关系终结的《情人·长城》(The Lovers·The Great Wall, 1988)。
乌雷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静止能量》(Rest Energy), 1980年,ROSC’ 80, Dublin. 图片来源: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档案© Ulay / Marina Abramović.
当观众在展厅间移动时,其他表演者也正在重演艺术家早期的作品。这里有如此多的玛丽娜,但只有一个阿布拉莫维奇,存在于她的多重身份之中。她在2010年完成的“一次真正改变人生的行为艺术”也在展厅中呈现,她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了为期75天的“艺术家在场”(The Artist is Present)展览,当时有 1545 名公众,包括路·里德(Lou Reed)、Lady Gaga 和乌雷(Ulay)来到她身边,坐在她对面,静静地观看她的表演。她的魅力无与伦比,“你一言不发,却胜过千言万语。”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201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摄影:Marco Anelli,图片来源:艺术家、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与阿布拉莫维奇档案©Marina Abramović
“对自己身体极限的是需要时间慢慢体会的,”阿布拉莫维奇告诉《皇家艺术》,“当我表演《艺术家在场》时,我已经65岁了。如果我是20岁或30岁,我永远不可能完成这部作品,原因很简单,我没有那种对自我的控制力、惊人的意志力和精神状态。人在特定的阶段才具备做某些事情的能力。最近,我在立陶宛给人们做了一次表演性演讲。他们为我租下了整个篮球馆,能容纳6000 人——这是我接待过最多的听众——我不仅讲述了我的作品,还让他们配合了表演。我要求他们起立、呼吸、发出特定的声音或保持完全安静。这让我看到了我现在如何与大众合作,为他们创造新的体验。因此,表演在不断变化,我的角色也在改变。”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Four Crosses: The Good (positive) (detail), 2019年,图片来源:阿布拉莫维奇档案©Marina Abramović
阿布拉莫维奇不容置疑、不屈不挠、勇敢而极端,是一位你希望在战斗中站在你这一边的艺术家——“她让我害怕,谁知道她会对敌人做什么。我曾被她的耐力和精神所感动,也曾为她的诙谐而发笑,”塞尔写道。
她时常冒着健康、理智甚至生命的危险,承担过让她的身体和心理承受极限达到大多数人都会拒绝的程度。她还用大理石、玛瑙和石英制作了一系列雕塑,邀请观众与之互动 [《须臾之物》(Transitory Objects)]。她的许多雕塑作品就像是经过高度抛光的遗物,或者是艺术家盛世的夸张象征。如果说阿布拉莫维奇在雕刻什么,那就是她的生活,她把自己的生活重新塑造成一场持续不断的表演,不管有没有替身、演员和荧幕。这位现年76岁的“行为艺术之母”吸引了无数观众,并坚持不懈,创造了真正与传统和世俗对抗的艺术。我们与其说是观众,不如说是她艺术精华的见证者。这一切远未结束。
撰文/Chloë Ashby, Lee Cheshire
编译/杨曜
正在展出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
展至2024年1月1日
阿莫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