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定睛、一目十行,数字时代的阅读要求我们加快再加快,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全局,在第一时间窥见全貌。人与机器不可避免地在霓虹灯渐变、几何形状、光学图案和锯齿状网格的棱镜中交互碰撞。在适应了当代高速的图像消费模式后,我们又将如何重新衔接屏幕内外的图像流动?
数码时代的动态艺术家
阿根廷裔西班牙艺术家,费利佩·潘通(Felipe Pantone),从12岁开始涂鸦创作,在西班牙瓦伦西亚获得美术学位,街头和学院的图像创作经验,让他发展出一套运用数字语言、转换程序和动力学技术的独特视觉,反映今时今日的人们在社交媒体强烈视觉刺激下的抽象感知范式。
艺术家费利佩·潘通肖像
费利佩·潘通延续了洛斯·克鲁兹-迪斯(Carlos Cruz-Diez)、杰苏斯·拉斐尔·索托(Jesús Rafael Soto)和胡里奥·勒·帕克(Julio Le Parc)等前辈大家的创作探索,从以黑白为主、着重在二维平面创造三维动态错觉的光学艺术(Op art),到活用色彩理论和动力学原理、在现实空间中制造能够与观众产生互动的动态艺术(Kinetic art)。如果说光学艺术和动态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达到了当时的高峰,那么潘通在21世纪的研究创作,则专注于让过去的模拟技术和数字化未来的碰撞火花在当下呈现。
《光学艺术151》(Optichromie 151),2023
“多亏了电视、电脑和现代照明,我们对光和色彩的感知已经完全改变了。”潘通将他的艺术视作对当下人们如何消化视觉信息的反思和冥想,“色彩因光而生,光是生命存在的唯一理由。光和色彩是视觉艺术的精髓。”
《光学艺术149》局部,2023
触手可及的光与色彩
费利佩·潘通在上海Gallery All举办首次个展,以“速读 · 频闪 · 共振”(Diagonal Reading, Stroboscopic Attention, yet, Profound Oneness)为主题,并特别创作了系列作品。
《色彩动力学151》,2023
其中《可操控光波》(Chromadynamica Manipulables)系列,就是潘通创作手法的一个经典体现。艺术家首先在电脑上通过软件创作出数字作品,再进一步将电子图像转印在可推拉或转动的铝板上,为数码物赋予触觉价值。此次呈现的《可操控光波46》采用了圆盘形式,期待作品能够与观众以最直接的身体触感,互动产生联结。
《可操控光波46》
潘通另外一个标志性作品《可变混色》(Subtractive Variability)系列,三个色调各异、彼此无缝重叠、可摆动的圆盘组成,艺术家创作核心:运动、照明和色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都得以集中体现。此次在Gallery All中将呈现该系列多个作品,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点,获得多重视觉体验。
《可变宇宙6》局部,2023
《可变宇宙5》,2023
近期的《脉冲》(Aerosolid Impulse)系列雕塑作品,灵感源自潘通的涂鸦创作经验。与传统的纸笔书写不同,涂鸦所使用的喷漆几乎不受摩擦力的影响。艺术家将这种超流体能量集中到三维雕塑形式中,以坚实、有形的形式捕捉运动和能量,使传统上较为沉重的雕塑作品拥有涂鸦的速度感和轻盈感。
《脉冲》系列作品
形式多样的作品在Gallery All的画廊空间内集中呈现,每一件都强烈地调动着观众们的注意力,在观展过程中,唤起人们对瞬间注意力的转移运动本身的感知。这种不断跳跃转换又连贯的视觉阅读体验,在费利佩·潘通看来,正是人类将世界看作一个和谐整体的积极意识的体现。
我们在频闪中快速阅读,却仍能彼此共振。
Gallery All “速读 · 频闪 · 共振” 展览现场
面向每个人的艺术
除了在世界各地画廊和艺术空间里展出作品,费利佩·潘通更渴望与大众产生更直接和广泛的联系。线上,他在 Instagram 和 Tumblr 上分享自己作品,近日更是正式入驻小红书和抖音,同步分享艺术作品、创作故事和近期动态。线下,以壁画的形式将其美学延伸到公共空间。
费利佩·潘通在展览现场
此次费利佩·潘通来到上海,亦带来了他在中国的首个公共艺术项目,以几何图案、线条、色彩和光影,创造出富有能量和活力的视觉体验,邀请这座城市的公众以肉身进入数字时代的洪流。
费利佩·潘通的作品为每个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体验,人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角来认识他和他的艺术。
撰文/梁珩
*本文图片致谢艺术家、Gallery All
正在展出
速读 · 频闪 · 共振
Diagonal Reading, Stroboscopic Attention, yet, Profound Oneness
费利佩·潘通 Felipe Pantone
Gallery All
上海市静安区余姚路 66 号
2023年11月4日至202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