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美术馆的这场展览在让大家看到摄影可能性的同时,也呈现了所有围绕着我们生活的内涵而展开的东西。中国人是怎么玩的?中国人是怎么谈恋爱的?中国人又是怎么学习的……” 今年72岁的著名摄影师刘香成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用他一如既往的平和而细致的讲述方式,谈到了自己正在上海浦东美术馆进行的首个大型全面回顾展 “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 。展览以 “面孔” “姿态” “时机” “刺点” “人群” “风土” “后记” 七个单元,展现了刘香成从1976年开始新闻摄影工作后所记录下的重要历史时刻现场、不同国家及身份的人物肖像以及特定时期下各个国家中社会日常生活的真实现状。
摄影家刘香成在“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开幕现场,浦东美术馆,2023年
皮力在本次展览的同名摄影书中写道:“多年浸润于正统美国图片新闻训练的刘香成在拍摄中国时,其视点却不再是‘他者’,而是进入到被拍摄对象之中。他的镜头和拍摄对象是平等关系,既不猎奇也不美化,一切都显得自然而平静。”因此,刘香成拍摄的改革开放初期戴着墨镜赶时髦的年轻人们、在莫斯科当地公益食堂吃午饭的老妇人、在后台准备登台的京剧演员赵燕侠或是坐在已经“关门”后的故宫内的溥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平静、激动、焦虑、悲伤、喜悦、淡然,拥有着不同身份与故事背景的人在刘香成的镜头下显现出了一层人类所共通的情感底色。
“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展览现场,浦东美术馆,2023年
改革开放后,现代时尚潮流逐渐影响年轻人,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1980年 photo(s): ©刘香成
在采访中,刘香成谈到了他曾多次提及的美国《生活》杂志创办人亨利·卢斯(Henry Luce)在《生活》创刊卷首语中所提到描述的目标:“看生活,看世界;看穷人的面孔和骄傲者的姿态;看陌生的事物——机器、军队、大众、丛林中的阴影……去看,去感受观看的喜悦。去看,去被启迪,感受惊喜。”
突破历史叙事
展现摄影本身的语言
从跟随摄影师琼恩·米利(Gjon Mili)在美国《生活》杂志进行实习,再到美国《时代》周刊及美联社的首席驻华摄影记者,刘香成成为了当时全世界中国影像的最重要拍摄者之一,随后他又前往洛杉矶、新德里、首尔及莫斯科等地拍摄新闻事件。始终忙碌于在世界各地辗转拍摄的刘香成,直到近几年才有时间将几十年累积下来的拍摄素材整理成文献资料。以此为契机,本次展览从这些文献资料中精选出近200件作品,不仅展现了处在社会巨变中的中国,同时也将图像的故事背景延伸到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展览现场,浦东美术馆,2023年
展览由七个不同颜色墙面分割成了七个单元,回避了以时间顺序来展示纪实摄影的方式,而是把“摄影从历史的叙事视角挪回到了摄影本身的语言”。刘香成解释道:“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解放,可以第一次让我把一小部分有关国际的内容也放进来,这对国内观众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例如,把苏联解体后家庭主妇在超级市场的图像和中国或其他地方的相似画面放在一起,如果没有时间性的限制,也就不会显得矛盾了,而是成为了如何表达人与人的肖像、如何表现一个地方的人群等。”
“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展览现场,浦东美术馆,2023年
展览没有给观众设定特定的参观动线,而在每个单元的开头与结尾处,则各有两张被放大至与展墙等高的大幅尺寸图像,比如在上海街头,于众人围观下依旧自信而坚定的模特姚书轶,或是在师生围绕下进行即兴表演的爵士乐手威利·鲁夫(Willie Ruff)和德怀特·米切尔(Dwike Mitchell),这些图像如墙纸般贴在呈弧形或直面的墙上,与空间及其他的照片间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对话。对此,刘香成表示:“我们不希望像以前常见的摄影展那样,把照片按照固定的尺寸打印出来。现在这些照片的大小有很多个尺寸,从视觉上把这种重复性打断,也不会让观众产生视线疲劳。”
带着同理心的平视:
融入被拍摄对象的视角
在这次展览的“姿态”与“面孔”单元中,刘香成拍摄下了从名流政要到普通大众丰富而各异的肖像及肢体语言,在他的镜头中,这些被拍摄者们轻松而从容,全然没有在镜头前下意识进行摆拍的刻意或紧张。刘香成在拍摄这些对象时所怀有的同理心与平视心态,消除了阻隔在摄影师与被拍摄者间对立或不信任,也让他镜头下的人呈现出了极为鲜活的个人印记。
“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展览现场,浦东美术馆,2023年
在他看来,这种同理心视角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很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首先是出于对人的兴趣,以及与被拍摄者进行沟通而建立起的互信。“每个摄影师感兴趣的东西都不一样,但对你感兴趣的人、事情、场地,你要用你自己的语言把它记录下来”,刘香成表示。在中国出生、成长并在美国留学、工作的经历让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东西双方各自对社会人际关系的理解。“从总统到普通农民,从最著名的演员到籍籍无名的演员,无论你是导演还是画家……你如果把这个社会里的这层关系拆掉的话,那就是一条平线。”刘香成说道。
人民公园长椅上的青年情侣,上海,1978年 photo(s): ©刘香成
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在练习滑冰,大连,1981年 photo(s): ©刘香成
在“姿态”这一单元中,上海复兴公园或北京月坛公园里的年轻情侣通过身体的倚斜和四肢的碰触含蓄地表达着喜爱与眷恋;而这样平实而温馨的情感也流动在人类学家费孝通和妻子孟吟在书房中各自静静阅读或是艺术家蔡国强与靠在其肩头的妻子吴红虹欣然一笑的照片中。在刘香成颇为有名的一张拍摄于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在毛泽东像前伸开双臂,舒展而自由地练习滑冰的照片中,那一刻摄影师所观察到的人物状态与心理的微妙变动以及人和场景共同折射出的时代变化,也恰当地传递给了观众。
脱离故事线而存在:
纪实摄影的持续活性
对于刘香成而言,同理心既是融入被拍摄对象、构建起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平等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对重要事件进行预判、捕捉摁下快门的时机所需要的思考视角。“用同理心去看待一个事件或拍摄对象时,就会去除对事件本身所抱有的成见。哪怕一段重要的历史即将在你面前终结,或是一个因化工厂毒气泄漏而受到影响的个体,你需要做的是尊重你所看到的事情,而不是带有眼光地帮其他人去看这件事情。”刘香成在回忆自己所亲历的几段重要历史时刻时说道。
前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克里姆林宫向全国直播电视演讲后合上讲稿,莫斯科,1991年 photo(s): ©刘香成
1992年,他凭借那张著名的戈尔巴乔夫发表完辞职演说后合上讲稿的照片获得了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谈到当时拍摄的场景,刘香成表示,出于对历史的尊重,他有了勇气在戈尔巴乔夫结束致辞放下讲稿的瞬间,摁下快门。“我感受到从1917年俄国革命到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进行全国电视直播宣布辞职,标志冷战结束,有好几重历史浓缩在这个瞬间。我本能地做出了预判,认为这段历史结束的瞬间应该是他结束致辞的时刻。”他进一步解释说。
两名女清洁工与克里姆林宫内合影留念,莫斯科,1991年 photo(s): ©刘香成
有趣的是,与这张著名的照片共同出现在本次展览中的,还有1991年两位女清洁工在克里姆林宫的合影留念。两位历史的亲历者站在恢弘而空旷的大厅正中,看似平静而柔和,但从她们的眼神中又能感受到时代的巨变所带来的不安与游移。
高考恢复,学生们涌向天安门广场灯火通明的地方学习,北京,1981年 photo(s): ©刘香成
相较于对这样庄严、宏大的历史时刻的直接呈现,刘香成拍摄的很多图像亦从普通人的行为或日常事件的捕捉,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和历史进程中的众多细节,在看似平凡而静止的瞬间表面下感受时代的风起云涌。同样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那张拍摄于1981年天安门广场的照片,记录了坐在地上就着华灯埋头苦读、复习高考的青年们。当时,刚恢复的全国高考激发了一代年轻人的求知热情,甚至影响了之后几十年间社会的进程与变革。此外,前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与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于香山饭店开业典礼、《芝麻街》中的角色“大鸟”在工人文化宫外首次亮相中国等事件,也见证了国际间政治交流加深、不同思想文化形成冲击碰撞的时代特征。
艺术家陈逸飞在工作室作画,上海,1996 年 photo(s): ©刘香成
在本次展览中,从前不久刚去世的艺术家黄永玉,到星星画会的主要成员王克平,以及如今活跃在国内外舞台的艺术家蔡国强、曾梵志、刘小东、张晓刚、丁乙和徐震等人的图像,都纷纷出现在了展览不同的单元中,展现了艺术家并不常见的私下工作和家庭生活;同时,他所拍摄的一些展览开幕和表演现场也从侧面记录下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面貌。刘香成坦言,学习过绘画的他并没有在这方面展露任何天分,但他在《纽约时报》时便与夏阳等在美华人艺术家相熟,与艺术家的相处于他而言变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展览现场,浦东美术馆,2023年,从左至右为艺术家丁乙、徐震、刘野,图片来源:TANC
“香港汉雅轩的创办人张颂仁最早请我去拍了在北京的星星画展,记录当时刚萌芽的当代艺术。因为在那个时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都是算‘草根’,并不在官方的艺术体系内。”刘香成说起自己是如何进入到中国当代艺术萌芽起步的阶段时表示,“当时我也拍摄了北岛等诗人在家中印制诗歌的场景。我也没有怀着什么特别的心情去拍,就是有这样一个事实发生,艺术家们喊我去,我就去了。”
图像形成的集体记忆:
故事的不断延续
北戴河度假区沙滩上摆拍的女子,河北,1982年 photo(s): ©刘香成
在《刘香成:镜头·时代·人》新书发布座谈会上,刘香成曾谈到,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张图片所具有的全球性:“每一件突发的事情,无论是越南战争还是自然灾害,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刊物刊登的图片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个生态反映的是图片的语言、摄影的语言。无论报社画册的编辑是否相互认识,可能都会选择同一张他们觉得特别优秀图片。这是一种全球的共识。”
同样,对于他而言,这些近50年拍摄下的中国社会的画面形成了一种集体记忆,这种记忆可以交由父母向自己的孩子叙述。“虽然(解释)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故事至少在延续”,在说到纪实摄影如何脱离历史背景而继续保持与几代人对话的“活性”时,刘香成谈道。“很多人看了照片后会回想他们当年的情景,我觉得这是很难能可贵的。这些图片不单单在讲述中国的故事,而是人类的故事。”
上图:展览“后记”部分展示了一位以捕捉时事为主要工作的摄影师的日常生活,左侧为展览所还原的上海锦江饭店客房洗手间,摄影师在此处冲洗照片;下图:“后记”右侧展示了摄影师传输图像所使用的模拟信号发射器与数字信号发射器Leafax(底片传真机)
刘香成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足以见得看似记录平常的纪实摄影所拥有的强大共情力:他在英国进行与其拍摄的这些照片相关的讲座时,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孩非常感动,甚至热泪盈眶,因为她通过照片看到了父母口中所说的中国。或许正如皮力所写:“刘香成的摄影直截了当,即便持续关注某个主题,故事线却不明显,同时每张照片都有着脱离故事线而存在的品质,也因此,他的照片总是具有发散的记忆特质和非线性的叙事魅力。”
撰文/谭昉莹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浦东美术馆及刘香成工作室提供
正在展出
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
浦东美术馆
展至2023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