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押韵……” “我的创作都有一种时间的间隔性在里面,以此通过时间来沉淀我的看法,从而希望它指向永恒的东西。”8月9日,邱岸雄个展“时间的回声”在誌屋北京ZiWU the Port揭幕,在展览开幕之际的专访中,邱岸雄如此表述寓居于自己作品中的时间观与距离感,以及由此击起的回响。
展览以邱岸雄近十年来跨越时间与媒介的创作,围绕艺术家与历史、神话、人与自然之间的探索式对话展开,“时间”在此不仅仅强调作为艺术家个人小型回顾展所呈现的在创作上的演变,亦围绕过去、当下及未来的不同线索及其中相互交织的穿透与回望,指向对于艺术本体的思考及朝向世界的观看与感知方法。
“邱岸雄:时间的回声”展览现场,2023年
邱岸雄,《历史风景-栖霞寺的雪》,布面丙烯(2012),“邱岸雄:时间的回声”展览现场
作为邱岸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始于2006年的《新山海经》系列基于中国古典神话著作《山海经》,以远古视角呈现了现代文明奇特荒诞的异世景观。“我们现在认知及理解事物的方式基本都遵照一种科学的分类和系统,但这种方式使人们失去了‘惊奇’的感受——一切都变得可以解释。但我认为艺术应该是使人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世界的方式,也是某种让人重新对世界感到惊奇的方式。在《新山海经》中,我期望借用古人在观看世界之初的一种‘原始性’,来唤起现在的人们对一些被认为是顺利成章的事物的忽然的觉醒。”
邱岸雄,《新山海经-西湖潋滟图》,布面丙烯 ,2017年
邱岸雄,《新山水-城市:上海 》,布面丙烯 ,2017年
《新山水》系列则由此进一步延伸,将延续自中国古典文艺思想及神话中的泛灵论渗透于当代风景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主义视角中,山、水都是一个生命体,是一种人格化的表征,《新山水》系列通过这种视角来看今日世界的状态,同样是一个规避科学的角度。城市发展作为现代文明推动的标志性产物,仿佛已经成为一个完全脱离自然的人造体,但如果援引泛灵论的视角,它们同样可被视为一种自然的延伸,与山水一样具备它的生物属性。”
从古老神话及日常当下抽离,《山河梦影》与《历史风景》将视角转移至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刹那与暗居其中的轮回。《山河梦影》以传统横幅长卷式的水墨动画影像展开了关于中国二十世纪变迁的个人历史感的叙述。同样以风景作为历史流转承载体的绘画创作《历史风景》系列,以水墨的方式描绘了地标性的人文景观在历史演变中一瞬的切片,复现了个人对历史的想象。
“邱岸雄:时间的回声”展览现场,2023年
“邱岸雄:时间的回声”展览现场,2023年
“《山河梦影》以象征和一种图像预言的方式回顾了中国一百年来的变化。艺术家或许没有办法对现实提出具体的办法与规划,但这似乎也不是艺术家的任务,我们或许只是在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向历史的深处,然后发展出我们今天还可以继续去生长的土壤。”
从鲁迅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1924)里所谈论的西子湖畔的旧日雷峰塔,到中共中央的革命旧址延安杨家岭,或者一处难辨时空的寺庙,《历史风景》以取材自上世纪历史旧照的黑白图像呈现出历史变迁的多元状态。“风景本身是自然之物,无所谓美丑也无所谓意义,而是在具体人眼里的时空关系中得到感受、在思想中产生了美丑和意义,这批作品有点像古人凭吊古迹咏怀的那种心境,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而风景还在那儿……今天的很多东西对于历史来说已经完全改变,就像佛教里讲的成住坏空,在现象界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永恒存的。但于此同时,你又发现历史不断的呈现许多相似性,一遍一遍轮回上演。这也是这次展览标题‘时间的回声’的由来。当你了解历史越多,越发觉这种相似性,或者说一种文化上的惯性。”
邱岸雄,《克里米亚》,布面丙烯,2021年
邱岸雄完成于2021年的画作《克里米亚》以画作内容与其后发生的世界政治冲突的预言式的耦合,再次从切身经验诉说了这一“回声”。在该作品中,来自北美的山狮与前苏联失败的飞行器被置于中国山水前,历史被推向世界维度,由此回观居于欧亚大陆战略核心位置的克里米亚在各种文明里的嬗变。
行至展览尾声,四层展厅再次转换视角与时空,呈现站立于未来回望现在的人类世末日风景。《梦华录》引意于宋代追忆故土的典籍《东京梦华录》,以一个综合了绘画、雕塑、动画的影像装置,呈现了沙盒一般的微观世界,像是在未来的时间里看到今天人类在全球化高技术竞争留下的末日废墟模型。2021年的装置影像作品《人类纪》进一步暗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装置空间里的躯干肢体如出土的雕塑残片,如地质时间对人类追求永恒的悲剧式结局的无声断言,而在透明容器表面透明屏幕里的舞蹈表演则更像是面对“后自然”这个终极结论而徒劳挣扎的人类现实。
邱岸雄,《人类纪 》,透明屏,铜,15分钟,2021年
“《新山海经》是从非当代的时间状态看当代的事情,从原始的时间状态来看今天,《历史的风景》是从现在去看历史上曾经存在的风景,《梦华录》是从未来的时间看今天发生的事情。这种时间的间隔性对我来说很重要。维特根斯坦说,艺术与思想是两种捕获世界的方式,这一点我非常同意,艺术是一种记载方式,让流逝的自然之物被指向永恒的记载形式固定下来。”
邱岸雄口中所反复强调的“时间的间隔”,或许也正如维特根斯坦笔下那处思想者捕获世界时于飞行中注视世界的眺望时刻。在这样的距离和眺望中,他们共同等待着一处预言性的永恒。
撰文/TANC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艺术家与誌屋北京提供
正在展出
“邱岸雄:时间的回声”
誌屋北京ZiWU the Port
2023年8月9日展至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