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诗从肺腑出,舞出千古意:沈伟所重构的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Jul 26, 2023   TANC

大幕将启,舞台上是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的右半部:以飞白法作成的蹲石压于画面中左部,石头两侧的瘦竹如书法般的穹劲。《潇湘竹石图》作于苏东坡贬谪于黄州期间,苏东坡的人生况味在开演前便已道出。7月22日至23日,编舞家与视觉艺术家沈伟的最新作品,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

640北宋 苏轼 潇湘竹石图(局部)
中国美术馆藏
以诗入画,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而以诗入舞,则是沈伟在《诗忆东坡》中所作的全新尝试。苏东坡的诗风旷逸,书法圆劲跌宕,作画偏好枯木竹石,画中物象“大抵写意,不求形似”。正如苏东坡诗中所言“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读孟郊诗》),沈伟遥寄千年前的苏东坡,追慕其诗意,再外化至舞蹈的身体表达乃至整体的剧场语言,并不拘泥于对苏东坡生平的表演再现,而是传神摹写,以舞台之上的图形、意象构成写意画面,以抽象身体的有机造型和运动线条通达诗书画乐。这出自沈伟同时工舞蹈、戏曲、绘画、书法甚至影像的跨媒介的整体艺术经验,也出自他在对苏东坡及宋代美学的钻研之后,所找到的最亲近的对话通道。
640《诗忆东坡》演出剧照,2023年

以文学、舞蹈、视觉艺术……

通向千年前的东坡诗意

整部作品分为六幕,标题均出自苏东坡之诗词:“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夜来幽梦忽还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望江南·超然台作》)、“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六首诗词的写作时间在苏东坡的人生转折点——“乌台诗案”前后,是他的心态与情感最复杂曲折的时期。
640-1《诗忆东坡》演出剧照,第一幕“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2023年
沈伟选择用这六句诗来表达苏东坡的精神世界,例如,第一幕“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是沈伟对苏东坡人生态度的整体把握,这两句诗写于乌台诗案后两年,苏东坡被贬至黄州,在出郊寻春之时有感于时间与人生的变迁,将失意付诸淡然境地。在舞台中,“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出现在舞台右侧的扇面之上,左侧扇面则题《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扇面之间则站定一位独舞者,寓太极于身体运动中。沈伟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解释到:“这两句诗可以代表他在困境之中,既感受人生如春梦一般,又觉得可以像流水一样继续前行,他在这两者之间,在看透生命的同时,一直抱着希望。”
640-2《诗忆东坡》演出剧照,第三幕“夜来幽梦忽还乡”,2023年
以诗唤起剧场中各元素对话的方式贯穿于整部作品,除了以书法的形式直接诉诸视觉,也以戏曲念白的形式诉诸听觉,观众的视觉重心落在舞者的身体运动上,身体的动与静构造出流变中的时空,每一幕所采取的不同的动作语言,从太极、武术、戏曲身段、芭蕾等形式中抽取贯通,又归于沈伟创造的身体舞蹈语言,对应每一幕的主题,塑造不同的质感。“夜来幽梦忽还乡”一幕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以戏曲念白形式道出,舞台上苏东坡亡妻王弗则以长发为笔,蘸墨书写在有舞台之宽的长卷上,立于舞台后侧台阶上的众人则跟随王弗缓步行走,如“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所写的情感绵延。

640-2

640-3《诗忆东坡》演出剧照,第二幕“千古风流人物”,2023年
在诗书画之外,篆刻也是沈伟所选择的视觉元素,“千古风流人物”一幕中,沈伟选择十四枚苏东坡钤印,代表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自我观照。“十四个印章,十四个不同的名字,都是苏东坡,不同的名字组成了他,这是他多面性和复杂性的体现,”沈伟在采访中说到,“同时,苏东坡也是一个看待事物很全面的一个人,他的很多诗都体现了这一点,‘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他的哲学观和认识态度。”同时,篆刻中所蕴含的阴阳相生的中国哲学观,及其印文线条、印面结构所包含的抽象形式、空间章法,乃至落刀之力,亦与舞者的肢体线条、运动节奏和整体调度构成连结和对话。
640-4《诗忆东坡》演出剧照,第四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023年
在以诗意构筑苏东坡的精神,融汇东西方艺术元素呈现“当代”东坡的同时,沈伟也在作品中自然融入了他的个人艺术语言。《诗忆东坡》延续了沈伟的“自然身体发展法”,以身体的自然运动方式进行舞蹈,探索能量在身体中的波动与变化,个体身体中的动作流动至群体之中,如同贯通之“气”在身体中生发和变化。部分舞蹈动作,如双人托举则可回溯至沈伟的代表作《声希》与《天梯》;在第六幕伊始,舞台投影呈现了沈伟伴随古琴曲作画的画面,指向沈伟《运动》系列画作,以行动绘画的方式对古琴曲的声音韵律进行视觉再现。
640-5沈伟,《运动第8号》,2005-2006年
沈伟的绘画作品在《诗忆东坡》还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得以呈现,即画作直接构成部分场景的天幕或景片,与剧场中的其他元素产生对话。“千古风流人物”一幕中的《无题第8号》构成舞蹈的背景,该画作来自其2013年至2015年间创作的巨幅抽象绘画“无题”系列,该系列画作并非纯粹的山水或风景,而是结合了对运动、环境与心境的“心象景观”。在第三幕开始,被缓缓“推亮”的画作则是该系列中的《无题第11号》。通过对个人画作的直接“引用”,沈伟将贯穿其多种创作媒介的东方文化基因,带入到当下的艺术表现之中。
640-31《诗忆东坡》演出剧照,第二幕“千古风流人物”,2023年
640-6沈伟,《无题第8号》,2013年

与古对话,再造当代

1968年,沈伟出生于湖南湘剧世家,6岁学习国画,9岁时受家庭的影响,开始接受专业的戏曲训练,16岁时学习油画,90年代初加入广东现代舞团。1995年,获得尼克莱·路易斯奖学金后,沈伟移居美国纽约,此后长居海外。在海外的学习与生活打开了他的视野,他在视觉、舞蹈、音乐、电影等艺术维度得到滋养,逐渐在其美学语言中建立起跨越与融合东西方美学的意识。

640-7沈伟在其纽约工作室,摄影:Jeffrey Sturges
沈伟的创作跨越了不同艺术媒介,是其个人艺术体系的综合体现。他的创作关注与体察个体,以及个体间、万物间的关联,通往内省与外观的统合。2008年,沈伟受邀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作《画卷》,在八分钟内,一张画轴徐徐展开,舞者以身体作画,肢体运动形成既富古意,又具当代抽象意味的线条,在中西方紧密交流的当时,这部将舞蹈、书法、绘画相结合的作品,站在了中国艺术与世界对话的前沿。
640-8沈伟,《声希》,1999-2000年
640-9沈伟,《春之祭》,2003年
东方文化中万物相生演化、能量的流变不居的哲学观念自始至终植根在沈伟的艺术表达之中。《画卷》之后,沈伟保持了时隔两三年就回国演出或创作的频率,2012年,他将他的早期作品《天梯》带至国家大剧院,2014年,沈伟携《声希》《春之祭》献演上海,两年后,上海观众看到了他的《天梯》与《地图》,同年,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呈现其首个亚洲个展“沈伟:舞绘”,2018年,沈伟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呈现“未知的探索”,展览对沈伟的视觉艺术作品及创作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
640-10沈伟,《融》,2021年
2021年,沈伟带着全新作品《融》来到上海,在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天圆地方”般具有东方哲思的空间内,以三幕形式呈现其“万物相连”的人生思考。《融》从2011年演出于纽约军械库的《分与合》深化发展而来,以中国传统卦象与其视觉艺术作品“展览”开篇,再至巨幕上以“连结”为主题的影像,舞者身体互相倚靠,行在上海城市中的各个角落。而最终的现场演出,32位舞者在各自的“天地”中舞蹈,观众被引至表演现场,贴近舞者观看。“融”是贯穿于沈伟作品中的轴心,不论是对观演距离的调整乃至消弭,还是对艺术形式的融会贯通。
640-12沈伟正在筹备《诗忆东坡》

2021年11月,沈伟在巴黎接到电话,受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邀请,以苏东坡为题材创作舞蹈作品。在其后的四个月中,沈伟对苏东坡的诗词及宋代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正式接受委托之后,在长达20个月的创作过程中,他前后19次易稿,以调整至最精确的表达。“我把苏东坡的三千多首作品都看了,诗词、散文,包括信件。我还看了所有能找到的宋代绘画、诗词、书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的《宋画大系》,三十多本,我特别喜欢。我也去故宫看了‘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沈伟在采访中说到,“越深入,越准确。你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苏东坡所处的整体文化背景,从中所带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去思考当时的文明与当代世界文明的关系。”

640-11《诗忆东坡》演出剧照,第五幕“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2023年

《诗忆东坡》中有两处直接刻画了地理空间与时间演变。第二幕启前,一张地图将苏东坡一生中的为官经历囊括其中,从其故乡四川眉山起,至汴京、杭州、徐州、湖州,经“乌台诗案”后连续遭贬至黄州、惠州、儋州,最终在北归京城途中逝于常州。而第四与第五幕的衔接处,从马车、黄包车、自行车到滑板,从古代至当下的载具如走马灯般经过舞台,一位舞者在“车队”前观看,上方的舞台投影中则是自苏东坡出生之年(1037年)延伸至当下(2023年)的时间轴。

如果说苏东坡“行迹图”的呈现,是以历史的眼光回溯与总结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那么载着东坡颠簸辗转的车马的千年演变,则意在建立历史与当代的关联,即使时代变化,苏东坡的精神世界仍能唤起身处不同时代浪潮中的人们的共鸣。对沈伟而言,《诗忆东坡》是当代的、创新的,“它不是古董,它是活着的,其中有当代的审美价值,而这价值的来源从宋代开始,经过大约一千年,演化至现在。”沈伟说道。

640-4《诗忆东坡》演出剧照,第四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023年

在沈伟看来,《诗忆东坡》的创作过程是一次艺术与人生的“修习”,直至“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诗忆东坡》的海报中,下方是绘于宋代的《赤壁图》,上方是沈伟的《无题》系列画作。《赤壁图》中,在浪中乘舟,仰观赤壁的宋人的视线与沈伟的作品相对,借此构图,沈伟与苏东坡的对话翩然浮现,也是其与古对话、再造当代的心境与意境的呈现。

640-13

编辑 / 叶滢
撰文 / 姚佳南
* 剧照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摄影:王徐峰

潜入“隐语之书”:与张晓刚重回云南,探寻他的文学与思想原乡

围绕十一个单元展开,昆明当代美术馆本次展览展示了张晓刚自1970年代以来创作于不同时期、与文学意象具有关联的代表作品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