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在“退火”与“应力”之间,体会玻璃下所蕴含的力的较量与平衡

Jun 12, 2023   TANC
640宋冬,《退火不退火》,2018-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艺术家夫妇宋冬与尹秀珍自2018年起便开始筹备的双个展“退火不退火”与“涟漪应力”,作为上海玻璃博物馆2023年“退火”年度项目正在博物馆当代艺术馆的一层与二层展厅内呈现。两个展览围绕玻璃及其制作工艺中所展现的特性,分别打造了一个在精神性与物质性之间来回切换的场所。而在通向二层空间的过道长廊内,由宋冬、尹秀珍和女儿宋儿睿再次合作的“筷道”系列作品《筷道:品光》,则呈现了三人对“光”的不同诠释,也像是一条无形的生命之线连接着宋冬与尹秀珍相互看似独立却又有着相似思考底色的展厅。

640-1“筷道:品光”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在玻璃制作工艺中,“退火”是决定玻璃器物最终成型的关键,炙热的熔料在上千度的温度下被塑型,随后经过一系列漫长的降温环节完成退火步骤,同时降低玻璃的永久应力。而被“退去”的应力,则是指玻璃内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直接影响到了玻璃的强度。

退火的过程和应力的作用,都蕴含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玻璃是否会破裂、什么时候破裂、破裂的玻璃会呈现什么样的形态?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对于这次以玻璃为核心材料进行创作的宋冬和尹秀珍而言,恰好成为了一次耐心观察、实验甚至完成一场精神修炼的机会。制作过程中的偶然收获、布展现场的灵光乍现,以及两位艺术家始终如一的对于个人情感、记忆和命运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深入探索,让观众在不同空间的转场中,完成了一次对记忆、死亡、选择或是虚实之辩的体验。

640-2尹秀珍,《泪器》,2021-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这次展览的准备时间还是挺长的,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有五年的时间。我们就像是用玻璃在熬一锅汤。”宋冬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这样形容道。宋冬在开始“退火”项目的准备时,便以“不退火”为思考出发点,颇有其典型的对于既定惯例进行反转式引用的意味。“退火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不退火,我想从“果”开始思考。因果、因果,我的“果”是不退火,我就从不退火然后去导出来我为什么要去做因。退火成器,不退火是否也可以成器?”宋冬解释道。

640-3尹秀珍,《潜喉》,2021-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而对尹秀珍来说,“涟漪应力”的出发点是她在准备过程中对“应力”所产生的深刻感触。“我喜欢做别人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所以会不断尝试不同的玻璃烧制温度或是玻璃的种类,”尹秀珍表示,“这次的两个《涟漪应力》系列就是一层玻璃、一层水果这样去烧。这个过程就像是生命释放的能量所激起的涟漪,留在了玻璃上。”

不退火是否也能成器

在宋冬的“退火不退火”中,除了展厅一层的《无知》、《无量》与《无要》三个部分外,被置放于玻璃博物馆广场上的《无痕》使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影壁”的概念,邀请观众共同参与,用毛笔蘸水在喷砂玻璃上自由写绘或与之进行身体互动。同时,位于场馆另一边外墙上的户外霓虹装置《退火不退火》,则通过以不同速度闪烁的“退火不退火”五个字,形成了语义模糊的图像。

640-4宋冬,《无知》玻璃出版物,2020-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退火”后的完美景象。洁净明亮的空间内,墙体上错落有致地开着大大小小的“窗口”,上面放着从256开到整开大小的玻璃书,书页上还特地刻着书的尺寸以及“宋冬艺术出版社”的信息。借用中国古代园林“一步一景”的概念,宋冬根据空间的光线变换,在这个空间内来来回回调整书的位置。“我希望做出窗的感觉,这里的书就会玻璃,让光线透过来。而且,这些书的颜色每本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这两本书都是无色的,但因为质地、厚薄程度以及厂家用料的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颜色,”宋冬解释说。

640-5宋冬,《无量》,2020-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从这里移步到一个形似竖起的大拇指雕塑《无量》面前时,艺术家“熬制”玻璃这锅汤的过程就这样徐徐展开,如同沿着退火的过程倒退式地回到不退火的状态。宋冬在最后完成布展时,在这个空间的墙上劈开了一个窟窿,并由此进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我今早和女儿聊天,她告诉我这有点像是次元壁破了,”宋冬打趣道。对他而言,凿开这个窟窿、跨过去后,就像是过了人生的一道坎,豁然开朗。

640-6宋冬,《无要》,2020-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无要》所在的空间则更像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宋冬:昏暗的灯光、焦黑斑驳的墙面、老旧的桌椅、床以及各种旧橱柜,还有不少放在铁架上或是椅子上已经碎掉的玻璃器物。这个实则为仓库的空间也是宋冬思考这次展览的原点。2018年第一次来玻璃博物馆时,宋冬恰好就是从仓库门进来,看到当时工人们正在这里做饭、工作,这样不加修饰的状态让他感到兴奋,希望能够尽可能保持仓库的原样。于是,在这样的空间中,玻璃厂师傅吹制玻璃的画面、玻璃在不退火的情况下最终炸裂的情形,都投射在了带着明显刮痕的墙面上。

在空间内,宋冬用不同种方式展现着“不退火”的形态:被放在多层铁架上的玻璃器物,因为没有退火产生了不同的形变;在盛有1000多度高温滚烫玻璃料的干锅里放上冰块,看到冷与热两股力量间较量留下的裂痕;或是将吹好后没有退火的玻璃炸开的影像,正着放之后又倒着放,形成了无头无尾、无始无终的循环。

640-7宋冬,《无要》,2020-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用“不退火”的方式来做“退火”的项目,除了在语义上的把玩外,宋冬也在过程中慢慢生发了更多关于生命的哲思。首先,“不退火是否也能成器”的叩问便是对“标准”的怀疑。何为“器”?是否真的需要成器?而一个个没有退火且相继碎掉的玻璃器皿,更是一则反思生死无常的寓言。宋冬表示,师傅吹制好的玻璃器皿,一个个都开始破碎了,现在只有一个卡在形似三脚椅骨架中的玻璃还没有碎。但有趣的是,它的破碎终将不可避免,只是何时会发生充满着众多不确定性,一个月或是一年都有可能。艺术家在观察、等候这件玻璃制品碎掉的过程时,想到了死亡的确定与无常,“我们生下来时,死亡就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结果,只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无法预知它的时间,”宋冬说道。

应力:生命激荡起的无限能量

在宋冬看来,“退火退的就是应力。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是在某一种状态下的持续降温,或是持续达到一种平衡。都是挺重要的。”相较于宋冬“退火不退火”的热烈,尹秀珍的“涟漪应力”则以一种更为内敛、柔韧的方式展现了异常强大而汹涌的能量。

640-8尹秀珍,《涟漪应力系列一》,2021-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640-9尹秀珍,《涟漪应力系列二》,2021-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在其过往作品中,她以常见而普遍的日用品创作出大型的雕塑和装置作品,敏锐地触及到有关情感、记忆等柔软的个人经验。尹秀珍表示:“我特别喜欢把两种不同材料放在一起,比如原来的水泥与水果、陶瓷和衣服碎片等等。所以这次就把水果和玻璃放在了一起。”平放在地面上的《涟漪应力》系列一里,一层玻璃溶在一层水果上,烧的过程中水果就会碳化,变黑,最后被封固在玻璃中。每次烧制过程所产生的不同结果,是让尹秀珍最为兴奋的地方。

640 copy尹秀珍,《108口气在上海玻璃博物馆》,2023年

《涟漪应力》看似柔和、平静的表面上,有些是裂开的玻璃所形成的形如火山口的小孔,有些则是如气泡状的凸起物,仿佛在竭力冲破玻璃的束缚与压制。“一般来说,玻璃烧一天就差不多了,然后我们就会回北京让它慢慢退火,然后下次来上海时再打开看变成了什么样,”尹秀珍说道,“这些玻璃下压着的是一股生命的能量,以及一种力量释放所产生的图像。”在她看来,这同样也暗含着诸多不确定性的生命过程,无机的玻璃与有机的水果相互作用下,所塑造出的形状、图案都并不在可控的范围内。

640-10尹秀珍,《泪器》,2021-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尹秀珍对于生命的细腻解读,在《泪器》中更进一步地走向了精神性的体悟。她此前曾做过一组由“礼器”“壁器”“泪器”和“融器”组成的灵魂之器,是她用于安放灵魂与情感的地方。早先的这组器具,带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仪式感,而高温烧制的过程(陶土)像是一段锤炼升华的过程,以一种恒定的物的精神力量来抵抗现实的无常。

在“涟漪应力”展览中的《泪器》,则是108件以永远无法盛满水的克莱因瓶为灵感的透明玻璃泪器,每件玻璃器从72到179厘米依序摆放,彼此只相差一厘米。它们在一个昏暗的空间中颇具震慑力地排列着,像是在举行某种神秘而庄严的仪式。尹秀珍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冥想的空间,让观众找到合适自己身高的玻璃器,然后将双眼贴在瓶口上,静默片刻。当双眼失焦,思绪在脑海中涌动时,饱满的情感与冷静、克制的器皿形成了一组鲜明的对比。作品布置完后,宋冬曾在这里一个人呆了很久:“我觉得特别神奇的是,它让我想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我想到眼泪除了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外,并不是泪水本身。真正的眼泪是什么,只有每个人自己心里清楚。”

转场:凿开一个窟窿

与封起一道墙

对于宋冬和尹秀珍来说,展览的准备过程中无意间出现的变化及计划外的结果,远比是否能够按原计划实现整个展览来得重要。拥抱现实生活的无常性,也与他们一直以来“艺术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艺术”的理念一脉相承。因此,在他们两人的展览中都呈现出一种边创作边积累能量的流动性,在虚与实、精致与粗粝、有形与无形、刻意与偶得间游走。

640-11尹秀珍,《大喇叭》,2021-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640-12尹秀珍,《大喇叭》,2021-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体量庞大的《大喇叭》和《潜喉》,以含蓄、轻盈的方式,展现了尹秀珍对于不确定性的大胆拥抱,以及以柔克刚式地化解方式。这两件看似粉嫩、如同喇叭和声道形状的铸造琉璃作品,需要在玻璃博物馆的展墙上砸出一个大洞,形成一个连接起内外世界的通路。细看之下,两件作品中都有用钉子进行缝补的形式,这是因为作品的体积过大导致琉璃开裂,尹秀珍也就顺势而为,留下了这些力量迸发的痕迹。

640-13尹秀珍,《天意》,2021-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墙在宋冬和尹秀珍这次的展览中都有着强烈的精神性,既是用于封闭的屏障也是打通连接的洁面。对于宋冬,精神性的转场发生在《无量》与《无要》间在墙面上凿开的洞口,那是从一个幻想的完美精神世界踏入现实世界的临界点。而在尹秀珍的展览中,则是在《天意》。《天意》是她最后完成的一个空间,也被她视为这次“涟漪应力”中的核心。观众需要弯下腰,走入一个相对封闭的高挑空间内,一块带有尖角的玻璃碎片高高地插在墙上,细看之下,一只完整的蚊子尸体停留在了玻璃的尖端。人与墙之间砌起了高台,导致无法接近墙面的观者只能抬头仰望蚊子与玻璃。

这件作品的完成,在尹秀珍看来一切都是天意。“我一直不知道最后要做什么,所以就把我最早做的一批作品里的玻璃碎片拿来了。在从厂里把玻璃碎片带回来的过程中,这个碎片碎了好几次,最后我打开时就看到了这块被掰得小小的碎片,特别像一个斧子。”尹秀珍说起了这个空间背后略为曲折而戏剧性的故事,“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有一只大蚊子特别完整地躺在台面上,我就觉得既然这是老天送给我的天意,就把蚊子留下放在玻璃尖上。”在考虑展览结尾时,《天意》的空间仍有一面是与内部展厅相连,当尹秀珍下定决心在这里封上一堵墙,形成一个密闭环境时,整个空间的感觉都发生了变化,成为一个神圣的场所。在这里,艺术家看似顺势而为的选择,却营造出了一种精心安排的反差感。

640-14艺术家尹秀珍(左一)与宋冬(右一)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640-15宋冬,《无痕》,2022-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展览现场

在宋冬看来,尹秀珍在这其中的重要角色是做出了“选择”。然而,选择也不代表确定与答案。在他的户外霓虹灯装置《退火与不退火》中,宋冬自述道:“‘退火不退火’五个字以不同顺序和节奏出现时,会产生不同语义和理解。我喜欢这种可以断章取义的表达,给予观众更多的模糊理解的空间和再创造表达的可能性。”位于户外墙面上的这句话,既能作为一切思绪的源头,也是举重若轻般地对当下不安定现状的绝妙暗喻。

撰文/谭昉莹
编辑/杨曜
*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馆与艺术家提供

正在展出


宋冬:退火不退火

Song Dong——To Be or Not To Be

尹秀珍:涟漪应力

Yin Xiu Zhen——Ripple Stress

宋冬、尹秀珍、宋儿睿:筷道-品光

The Way of Chopsticks – Tasting Light

上海玻璃博物馆H18当代艺术馆

Shanghai Museum of Glass

2023年4月29日至10月8日


 

Art to Go | 巴塞尔艺术周全城展览指南

艺术界的焦点重新回到巴塞尔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