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阿尔勒摄影节与厦门的相遇与扩容:集美×阿尔勒呈现影像跨界新视野

Nov 16, 2015   艺术新闻/中文版
DSC04900▲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厦门开幕
未标题-1▲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起人荣荣、萨姆·斯道兹和展览项目执行总监李振华(从左至右)

厦门。曾经在北京举办过三届而后消失了的“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摄影节”,今年重新以“集美×阿尔勒”的新面貌落地厦门。11月15日,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和法国阿尔勒摄影节(LesRencontres d’Arles)联合举办的“集美×阿尔勒:东西方对话国际摄影季”在厦门集美区的三个展览地点:厦门园博苑、厦门嘉庚艺术中心、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举办,并将持续至12月16日。本届国际摄影季由阿尔勒摄影节主席萨姆·斯道兹(Sam Stourdz)、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办人荣荣共同发起,独立策展人李振华担任执行总监。

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摄影活动,由著名摄影大师、毕加索的朋友吕西安·克莱格(Lucien Clergue),与知名作家米歇尔·图尼埃(Michel Tournier),以及历史学家让-毛里斯·鲁盖特(Jean-Maurice Rouquette)在吕西安的故乡阿尔勒共同创办。从1970年至今,阿尔勒摄影节已经走到了第46届,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摄影节,这里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来自全世界的摄影艺术家、爱好者、评论家以及超过9万名游客。其最大特点便是展览一系列从未公开过的高质量艺术摄影作品。而近年来,阿尔勒摄影节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了全新的开放面貌,今年的8月阿尔勒摄影节中,不少摄影与音乐、摄影与电影的跨界项目纷纷出现,为这个老牌摄影节带来了新鲜活力。

当阿尔勒摄影节来到厦门,不仅带来了5个最重要的展览项目,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起人之一荣荣邀请近年来在国际当代艺术领域十分活跃的李振华担任项目执行总监,将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跨界与开放的特点同样带到了中国的展览策划部分。李振华邀请了30多位不同身份、地域的策展人策划40多个小的展览单元项目,在打破了以往的策展模式的同时,展览的组织框架、内容形式也呈现了相当多变和复杂的样貌。

来自法国阿尔勒的五个重要项目

首次登陆厦门,法国阿尔勒艺术节带来了5个重要的展览项目,比曾经在北京举办阿尔勒摄影季的时候带来的项目还要多。也许都和新上任的年轻而富于激情的总监萨姆·斯道兹的到来有关,从这5个项目来看,已经看出本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试图冲破传统摄影媒介和内容的决心。与此同时,萨姆萨姆·斯道兹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还特别强调,摄影季与传统的美术馆展览相比,更加注重一种“相遇碰撞的过程”,“希望阿尔勒的这种精神在厦门继续生发出来”。

项目之一“费里尼:《八部半》的色彩”意外地呈现了费德里科·费里尼的传奇黑白电影《八部半》的彩色剧照。该电影是这位大师早期制作的长系列中的最后一部黑白电影。电影拍摄过程中,保罗·罗纳德悄悄带来两台哈苏摄像机, 而且在第二台相机上装上了彩色胶卷,但在当时的电影行业中这些彩色的剧照无法被公开。而这些剧照在沉寂了将近半个世纪以后,被皮耶罗·塞尔沃发现,加之剧中扮演一个平庸导演妻子的阿努克·艾梅的回忆,成为了这个展览的焦点。彩色的胶片将这部传奇电影的另一面呈现了出来,“仿佛魔术一般”(萨姆·斯道兹)。

p4-1▲ “费里尼:《八部半》的色彩”项目中呈现的费德里科·费里尼的传奇黑白电影《八部半》的彩色剧照
P4-2▲ 电影《八部半》的女主角克劳迪娅·卡汀娜(Claudia Cardinale)
P15-1▲ 《罗杰斯·哈特音乐喜剧名作》,该专辑由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40年出品,被认为是首张专辑封面照
DSC04948▲“唱片汇——唱片封面摄影的伟大探险”项目中展出的披头士著名专辑《伦敦艾比路》(Abbey Road)的唱片摄影

另一个有趣的项目名叫“唱片汇——唱片封面摄影的伟大探险”,顾名思义,展览呈现了324张唱片摄影,这些照片是策展团队从阿尔勒摄影节和私人收藏家,以及旧货市场中收藏到的。事实上,唱片的发展历史和摄影的历史紧密相连,著名的唱片封面常常也是由著名摄影家所拍摄。展览即是以唱片的方式呈现了另一个维度的摄影发展史。除了唱片摄影本身的呈现以外,包括摄影家如何拍照片、音乐人如何选照片的故事也都在展览中得以呈现,还有一些根据这些唱片图像改编的妙趣横生的动画。萨姆·斯道兹透露,这个项目今年夏天在法国阿尔勒成为了极大的热门。

如果说前两个展览项目与纵向的时间历史有关,那么艺术家保罗·伍兹 和 加布里埃尔·加林贝蒂的“《天堂》年度汇报”项目则是横向地呈现全球共存的避税区问题。两位艺术家就避税区这个持续有着政治争论的话题展开创作,并深入到世界各地拥有避税、保密、境外金融服务的避税区进行拍摄。据估算, 全球范围内约三十二万亿美元在避税区得以规避。艺术家以摄影的方式直接呈现了原本可被国家用于教育、医疗和保卫的资源怎样流失。除此之外,5个项目中的另外两个是2015年的阿尔勒发现奖和2015年的图书大奖的精选作品。多种媒介、多种形式、多重时间、多领域的跨界都能在阿尔勒摄影节这五个项目中呈现出来。

P10-2▲保罗·伍兹·加布里埃尔·加林贝蒂深入到世界各地拥有避税、保密、境外金融服务的避税区进行拍摄,作品中男子的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57层楼上的游泳池里,背后是新加坡金融区的中心
P10-1▲内尔·M·史密斯是英属维尔京群岛的财政部长,这张照片是在他位于托尔托拉岛罗德城的办公室里拍摄的
P11-2▲ 一个“凯门喷水包”公司的员工展示最新的水上运动

多重交叉的九个中国影像专题

多重跨界不只是法国阿尔勒的5个项目的特点,同样也是中方展览项目执行总监李振华执行策划的40多个展览项目的特点。相比法国的5个项目,中方展览策划部分还呈现了展览内部结构之间的彼此交叉。“重影重生”、“城市巡航”、“两种乡愁”、“与东方相遇”、“时尚与摄影”、“延展摄影”、“独立影事”、“在地行动”和“奖项与收藏”是李振华最开始思考这个展览应当包含的9个专题,但在实际策展的时候,展览项目的分布并没有进行严格地划分。“我们最初是按照这9个专题建立了一个策划的规制,但是后来在和很多项目策展人沟通的时候又把它们打破掉了,一些展览难以具体将它们归类在某一个专题中。”展览项目执行总监李振华说,“虽然打破了这种规制,但是在观看过程中你还是可以找到项目之间不断地相互穿刺和回望的关系,所以观看展览就好像打开一个卷轴,作品间呈现的是平面折线的联系,有卷轴和九曲回廊的效果。”

于是,9个专题在展览实际策划中,转变成了9个“标签”,在不同项目之间被反复使用,有的展览可能会同时被贴上好几个标签。其中“城市巡航”“独立影事”“在地行动”“延展摄影”几个标签被重叠使用得最多。“城市巡航”隶属于城市化的概念,是针对发展变化中城市的文化扫描;“独立影事”专题涉及到艺术家作为独立个体之思考与创作,通常涉及到比较大的范围,如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对城市化发展、自然生态和人之生存的思考,如旅行中体悟生命, 并感知自然的图景;“在地行动”是与厦门当地艺术家、文化机构、大学的一次合作,主要希望探索摄影基于本土文化发展的有机特征,以及作为一个地缘关系的文化体现。 一些展览项目也许可以贴上若干个标签;“延展摄影”则是对摄影这一基于其技术,和技术所引发的审美和美学的延伸,这一项目涉及到网络艺术、交互艺术和延展现实类型之创作,艺术家从各个方面自由使用图像。

20151108-arles3-88▲吴珏辉设计了一个类似眼镜的特殊的电子眼球装置,当人将其戴在面部的时候,眼镜的位置装有两个巨大的摄像头“眼球”,人要通过机器摄像头来观看周围的世界
DSC04909▲ 吴珏辉个人项目“离线眼球”展览现场

“离线眼球”是艺术家吴珏辉自2011年持续到现在的项目。项目中他设计了一个类似眼镜的特殊的电子眼球装置,当人将其戴在面部的时候,一边眼镜的位置装有一个巨大的摄像头“眼球”,人要通过机器摄像头来观看周围的世界。有趣的是这个眼球每隔一段时间会自动脱落,脱落下来以后继续向人眼传递着它所“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桌子底下、水坑、下水道……“眼球”滚到哪里,人就可以看到哪里。他带着这个装置,走过纽约、香港等多个城市,邀请那里的人们体验这个“离线眼球”,他也借着这些人的行走和观看,记录了他们眼中的这个城市。“在这个电子化时代,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日益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个作品包含了对人类的电子化生存的质疑和调侃,同时也呈现了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拥抱电子化世界的现状——我们所有人,对它又爱又恨。”吴珏辉说。与此同时,这些“假眼球”记录了不同城市令人熟悉和不熟悉的社会人文景观。所以作品既可被认为是“独立影视”,同样也属于“城市巡航”,同时也是“延展摄影”。

相比吴珏辉的个人项目,刘畑策划的“灰-刃-框-洋”是更难于被归类的一个展览项目。刘畑以他所认为的摄影最重要的四个维度作为策划的主题,分别囊括了摄影的灰度、决定性时间、观察构图、大众参与等内容,其策划形式可被视为是李振华总体策划思路的另一种微缩版本。不论是刘畑的“灰-刃-框-洋”四个“标签”,还是李振华的9个大的展览“标签”,都可以重叠地安放在很多作品当中。参展作品中,厦门艺术家沈晓闽在厦门附近用8年时间寻找各式碉堡进行拍摄。这些碉堡是国民党兵败时修建的,散落分布在厦门的沙滩、山林等各个地方。艺术家每找到一个碉堡,就先在碉堡外拍张照片,然后再爬进碉堡内,拍摄从碉堡的小窗内向外望的风景。这些包含了海面、城市建筑、社会景观的“碉堡风景”呈现了某种历史与现实间有趣的对比与反差。

DSC04910▲沈晓闽将这些照片制作成灯箱,在展览现场制作了一个类似碉堡内部的墙面,将灯箱镶在其上,看上去便是一个带有若干小窗的碉堡内景

沈晓闽将这些照片制作成灯箱,在展览现场制作了一个类似碉堡内部的墙面,将灯箱镶在其上,看上去便是一个带有若干小窗的碉堡内景。展览开幕现场,艺术家还施行了一个行为,将海水不断地刷上“碉堡”的墙面。“海水可以传达的意象很多,很多碉堡常年在海水中被冲刷,又与台湾隔海相望,海水涂抹、洗涤、浸润,可以带给人们许多方面的想象。”艺术家沈晓闽说。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在地行动”,也能看到摄影怎样被“延展”到一种行动,也可以被认为是思考政治、社会等诸多界面议题的“独立影事”,同时也呈现出刘畑所思考的摄影中的“框”问题的重要性。

在李振华的策划工作中,多重跨界不仅体现在作品内容、策展框架上,其邀请到的不少跨界担当策展人的艺术家、画廊主、藏家,他们的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展览的开放性、丰富性和趣味性。艺术家胡为一以他创作的思路展开策划,运用“感觉”作为线索邀请艺术家参展,并在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双重创作中找寻策展的新方式;画廊主刘杰将他的千高原画廊长期进行的综合展览项目“人民公园计划”带到集美×阿尔勒,以成都“人民公园”为工作的空间场域蓝本, 呈现中国社会的“排演场、缩影” ;收藏家李战豪在他的收藏中选择了一系列影像,呈现艺术家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情感出口的状况,策划了一个名为“理想的孤岛”的展览。

DSC04925▲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览现场

值得期待却不乏挑战的未来

从策展结构性的打破,到对当下影像多方面问题的探讨、以及展览结构的多重复杂性等诸多方面来看,首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策划都呈现出了极大的野心。这样一个复杂的框架下,打破了固定的9个专题之后的展览面貌不甚清晰;每位策展人单独对自己的项目负责,也让每个展览项目的展签、文字介绍等细节相互不统一。厦门集美对于承接一个真正国际化、专业化的展览,还需要更多的准备。与此同时,展览所处的集美区作为厦门的开发区,远离目前城市的繁荣地带,开幕之后怎样吸引更多的公众前来参观,同样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在远离北上广艺术文化中心的厦门,作为一个艺术生态发展开始,集美×阿尔勒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起点。法国阿尔勒、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集美区政府,这三方合作看似是偶然的契机,实则是厦门这座城市的需要。厦门是三影堂创始人荣荣的家乡,“我最早的艺术梦想始于这里,但现在却没有回去与本地互动。厦门的城市条件优渥,但摄影和艺术方面还是很落后,没有画廊也没有艺术行业。用摄影打开这扇门,可能对现在的年轻人是最直接的一个渠道。”集美×阿尔勒摄影季开幕同期,三影堂厦门分馆也同时开馆。在集美×阿尔勒这个项目之外,三影堂厦门作为一个长期驻地发展的摄影中心,也许可以为厦门的摄影及艺术生态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力量。

集美×阿尔勒的三个场馆所在地,距离正在完善建设的集美区新的区政府非常临近,尽管此时的集美看似冷清,然而按照中国城市发展的速度来看,未来似乎也是不可限量。随着集美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集美×阿尔勒和三影堂能在其中发挥怎样的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力,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却也值得期待的未来。

集美×阿尔勒:东西方对话 国际摄影季厦门园博苑、厦门嘉庚艺术中心、三影堂厦门艺术中心丨2015年11月15日-12月16日

 

撰文丨周雪松

 

本文部分图片由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提供
Copyright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国之重器”皿方罍移师上海博物馆,11件展品呈现湖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独特形貌

“国之重器”皿方罍与10件来自湖南省博物馆的青铜器移师上海博物馆,年末大展“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今日(11月18日)开幕,呈现湖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独特形貌。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