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慢热”的台湾市场为何不可忽视?第四届台北当代如何随环境而动

May 13, 2023   TANC

2023年疫情开放后,艺术行业的忙碌在前半年已初见端倪,继1月首届Art SG新加坡国际艺术博览会,3月Art Central、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4月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之后,5月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后简称“台北当代”)拉开了新的序幕,今年重回台北南港展览馆的台北当代,由去年艰难时刻的60余家画廊参展,恢复到了之前90家左右的水平,首次参展比例逾30%。以主展区“当代网域”、展示新兴艺术的“新生维度”、新增的“艺术载点”板块, 以及公共艺术为主的“实境计划”、以“在域外”为主题的“思想串流论坛”和首登台北的“亚洲艺术赞助人沙龙”(YPA:Young Patron Assembly)等一系列艺术活动展示台湾在地文化与亚洲艺术生态的紧密相连。

640(1)
640 (1)(1)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2023年

640(2)

“去年的情况非常特殊,国际画廊在进入台湾参加艺博会之前被要求隔离两周,但仍有许多画廊愿意参加。随着国际旅行限制的取消,这也意味着国际画廊将再次参加博览会,今年我们很高兴能够恢复完整的形式,并再次欢迎国际游客。”台北当代联合总监岳鸿飞(Robin Peckham) 告诉《艺术新闻》,在过去几年间,台湾市场仍非常活跃,回到南港展览馆可以让博览会充分展示其规模和更多可能性。

640 (2)香格纳画廊展位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2023年

在北京、上海、新加坡均设有空间的香格纳画廊今年首度参加台北当代,该画廊新加坡负责人俊逸称随着疫情后开放,希望画廊的活动更加活跃一些。因此带来的作品来自中国和东南亚艺术家各半,以“碰撞”为主题,想引发观众反思人们在世界上的位置,重新思考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关系。以现场看来台湾市场年龄层分布较广,口味也各有不同,对日系和卡通风格似乎尤为偏爱。

640 (3)国王画廊展位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2023年
640 (4)NF/ NIEVES FERNÁNDEZ画廊展位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2023年

如其所言,由参展画廊名单看来,日本、韩国设有空间的画廊均有十余家,而在柏林、首尔设有空间的国王画廊(KÖNIG GALERIE)、来自马德里的NF/ NIEVES FERNÁNDEZ等多家画廊展位上均出现了日本知名艺术家盐田千春的作品。HdM GALLERY 北京总监李萌萌在参展期间与藏家的沟通中,也发现东西方知名艺术家、卡通风格的作品及新具象、新写实绘画格外受到关注。墨斋联合创始人、合伙人余国梁(Craig L. YEE) 则将台湾藏家的品位描述为“一方面是东亚和西方美学、主题和概念的历史性融合,另一方面是更加关注台湾、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之间区域性的战后文化和艺术对话。台湾与世界的区域和国际交往的独特维度是他们独特观点和独特艺术品味的基础。”

640 (5)

640 (6)传统与潮流并重的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图为墨斋画廊展位,2023年

连续四届参加台北当代的卓纳画廊今年带来了两部分作品,其一为以20世纪极简主义的大师为代表的阵容。从罗伯特·莱曼(Robert Ryman)、草间弥生 (Yayoi Kusama)、梅瑞尔·瓦格纳(Merril Wagner)到阿尔·泰勒(Al Taylor)。另一部分则是跨越近百年,具有叙事性的肖像画作。,包括从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罗斯·怀利(Rose Wylie)、到米凯尔·博伊曼斯(Michaël Borremans) 的一批艺术家。画廊香港资深总监许宇表示台湾覆盖了不同的市场领域,“从高端、高价位的作品、20世纪的华人现代主义作品、到古董绘画的作品都有涉猎。现在大家也对现代艺术更感兴趣,有很多的藏家从不同的领域拓展到当代艺术。把各领域的藏家带到一起,是台北当代最大的财富。”

640 (7)

640 (8)卓纳画廊展位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2023年

维伍德画廊创始人鲍尔斯·维伍德(Boris Vervoordt)称其在疫情前的2020年1月曾经参加过第二届台北当代,即感受到台湾市场深厚的收藏底蕴,尤其对日本具体派艺术家有深入理解,因此今年除了带来一系列具体派艺术家如前川强、名坂有子、上前智祐等,还有两位中国艺术家沈忱和林岚,以及多位欧美重要艺术家,如美国动态雕塑前驱乔治·里奇(George Rickey)、博斯克·索迪(Bosco Sodi)、莱蒙德·格尔克(Raimund Girke)等。Vip日已有部分成交,也收到了很多问询。

640 (9)维伍德画廊带来沈忱作品《Untitled No. 72888-13》,2013,布面丙烯,168 x 122 cm

而自90年代中期以来就与台湾收藏家密切往来合作的德萨画廊创始人帕斯卡·德萨(Pascal de Sarthe)告诉《艺术新闻》,伫立在台北101前的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 )的Love和Number作品,以及放置在台北元大商业银行办公室总部的基思·哈林(Keith Haring)、伯纳·韦内(Bernar Venet)和布莱恩·亨特(Bryan Hunt)的雕塑均由其促成。该画廊既有如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毕加索、考尔德、里希特等在内的许多20世纪大师作品,也代理了众多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创作。

640 (10)基思·哈林(Keith Haring)的公共雕塑作品在台北市内,图片来源:德萨画廊
640 (11)德萨画廊展位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2023年

640 (1)

2022年着重的NFT专区“艺动区块”(Launch Stage)在今年不再独立为板块,岳鸿飞说随着NFT市场的迅速变化,曾经合作过的Art Blocks、Feral File、Outland和Soyl等平台一致认为将作品分散到展会当中是更好的选择,因此观众可以在如The Hole(D04)D04这样的画廊展位上发现如马修·斯通(Matthew Stone)的人工智能作品,以及Vickie Vainionpää的一系列生成视频和绘画作品。

640

微信图片_20230515011111

微信图片_20230515011120The Hole展位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带来的多件作品,包括马修·斯通(Matthew Stone)的人工智能作品,以及Vickie Vainionpää的一系列生成视频和绘画作品

帕斯卡·德萨称,大约12年前,他和儿子文森特(Vincent)意识到,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正在以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他们正在突破界限,希望在全球艺术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些艺术家的表达方式。21世纪初,我们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加速发展的时代里,虚拟世界的存在势不可挡,对逃避的绝望产生了普遍的共鸣,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为当代逃避主义提供了新的不同的方法,所有这些都迎合了人类对现实的坚决拒绝。”因此他们带来了林菁菁、麦影彤二、王加加、王欣及钟慰的作品。

640 (12)Lucie Chang Fine Arts展位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带来曾灶财的作品
640 (13)胶囊上海携亚历山德罗·泰尔迪(Alessandro Teoldi,1987年生于意大利米兰,现工作和生活在美国纽约)的个展参加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今年的另一变化是以往的“微型单元”(Solo)拆分为“新生维度”(Edge)和“艺术载点”(Engage)两个部分。前者由20位新兴艺术家的个展组成;而后者则着重于如Nunu Fine Art代理的Petah Coyne和Lucie Chang Fine Arts代理的曾灶财的作品遗产,以及跨越时代和地域的专题群展。岳鸿飞称主办方意识到“当成名的艺术家的作品被年轻的新兴艺术家所包围时,无法得到最好的呈现。其次,我们注意到台湾收藏家通常会跨类别收藏,并且可能放置在他们的家庭生活环境中,从宋代瓷器、现代绘画到街头艺术和数字艺术,因此,我们希望为这样的跨类别收藏提供更多的语境。”

640 (14)

640 (15)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2023年

在台湾市场深耕多年的本土画廊诚品画廊就参与了“新生维度”板块,在较小的展位中带来了王玫玲的个展,画廊总监赵琍称VIP日即已卖出三件大作品和一件小作品,每天展会结束时,会更换已售作品。她亦透露今年年底会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幕新的空间,为届时有更好的状态让艺术家们在北京开幕可展出更多作品,因此选择了这一板块来参加。“台北的博览会密度高,艺术市场也很成熟有许多层次,进场的收藏家含金量高。也因此在台北有许多不同规模、不同大小、受众也不同的艺术博览会。”她在现场观察到有许多35岁上下的藏家,占了博览会客群的35-40%。HdM GALLERY参加了“艺术载点”(Engage)板块,带来合作超过5年的50后旅法韩国艺术家李镇雨(Lee Jin Woo)的个人项目。现场销售的速度相对较慢,预售给画廊老客户的情况偏多。但台湾观众和藏家对于艺术家所使用的材质很感兴趣,也愿意了解更多的创作过程。

640 (2)(1)

今年众多艺术活动纷纷复苏,很多展商马不停蹄地辗转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会。Vacancy画廊今年携劳伦斯·莱杰(Laurens Legiers)的个人项目“岸里星畔”参加了“新生维度”板块,画廊主禚宇祥(Lucien Tso)将画廊空间设置于上海,其本人则是地道的台湾人。在他看来,在多个展会间奔走不仅让更多艺术家有了亮相的空间,也对他们的创作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

640 (3)(1)Vacancy画廊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带来劳伦斯·莱杰(Laurens Legiers)的个人项目,2023年

“我们认为在疫情复苏后,其实艺博会都会慢慢倾向于本土化,更加专注于本地的藏家客群而不是一定要依赖于国际访客,这其实是我们辗转于不同艺博会时希望看到的。”鲍尔斯·维伍德说。已在台北居住生活四年的岳鸿飞觉得努力深入于团队所在城市的艺术生态系统格外重要,作为主办方,其工作是为本地社区提供一个展示他们自己、他们的艺术场景和他们的城市的最佳场所,通过将国际艺术界的焦点放在城市上,帮助扩大观众,并扩大城市本身的艺术观众。“每一个博览会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目标和市场准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产品、历史和文化。台北现代是建立在台湾市场实力的基础上的,因为台湾拥有亚洲最坚实的收藏家基地之一。我们的目标是为亚洲参展商提供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平台,以建立新的观众,并与亚洲现有的收藏家重新建立联系。”

与亚洲其他地区的藏家相比,台湾的藏家的活跃和老练是多个展商眼中的共识,相应在购买上的慢热也是有目共睹。“我觉得台湾藏家代表了一个独特、正面的学习方式。他们可能需要比较长的学习时间,因为毕竟是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去观看多元化的艺术品。我认为这是一个良性的必经之路。任何一个速成的成果都是很难去发展的。只有大家清楚的学习收藏的线索,利用一个对美学有合理的时间磨合与认识,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的学习之路。”许宇说,而余国梁也觉得画廊家来台湾时应该有耐心,愿意倾听并学习收藏家的意见,“台湾的收藏家有深厚的历史性的艺术收藏传统,跨越了几千年的时间。他们知道如何体验艺术并批判性地评估这种体验。画廊家应该准备好参与,并提供背景,帮助收藏家评估这些经验的意义。”

640 (16)WOAW画廊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带来的Charlie Roberts的《Night Court》, 首日即已售出

彭咏仪则会很早就向各个客户发送作品信息,“让他们提前了解你,比如安东尼·葛姆雷那件作品在开幕前就已售出,台湾的市场是慢热的风格,我们也希望与严谨的收藏家打交道。”WOAW画廊创始人潘世亨(Kevin Poon)觉得画廊和艺术经销商去主动了解藏家的偏好是极其重要的,以便能够推荐符合对方口味的艺术品,“故而,或许不是付出持续的时间成本比其他地方更长,而是要对准他们的喜好。”鲍尔斯·维伍德也持相似的观点,慢热刚好符合画廊对于收藏的理念,“我们在艺博会上不一定需要急于达成成交,而我们判断这次参展是否成功,主要是看是否认识到新的藏家,重新联系上老朋友,并且可以通过之后的对话最终将他们邀请到我们位于香港或者比利时的空间,去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画廊的整体项目。”

640 (17)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2023年

另一方面,今年新推出的“亚洲艺术赞助人沙龙”,是于2023年ART SG期间首次启动,岳鸿飞介绍当时由新加坡新兴画家Alvin Ong举办了一场艺术家讲座,旨在提供参与、发展和分享的机会。该平台将作为一个枢纽,将其志同道合的个人网络与艺术大会的国际艺术博览会聚集在一起。“今年,该项目将以台湾、日本和新加坡为重点,未来几年我们将扩大到其他地区,以帮助联系国际收藏家和赞助人。今年在台北,我们展出了年轻画家陈清远的作品,还有一位年轻的日本收藏家的作品。”在他看来,许多从东南亚及韩国前往过新加坡的人这次也来到台北参加展会,因此已经看到了一个松散的关系网的形成。

640 (18)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2023年

而台湾的收藏家们来到台北当代艺术展的目的是为了看到国际艺术界最好的一面,今年承担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和主要视觉作品委托的艺术家大多为本土艺术家,如采泥艺术展出的艺术家董承濂,其作《若水》(2021)以逾十万片手工制的镜面马赛克,结合灯光、律动和音乐,营造出一个沉浸式冥想体验。尊彩艺术中心展出的现代雕塑家李再钤,其作《品》(2008)由12条大型不锈钢组成,以低限主义的几何结构表现出雕塑艺术回归纯粹后的形式基础。

640 (19)采泥艺术展出的艺术家董承濂作品《若水》在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2023年
“2020年,我们与Michael Lin合作,接管了台北101的立面,今年我们很高兴与设计实验室Fenko Catalysis Chamber和现代舞团体HORSE合作,在开幕之夜Vernissage展示了一个新的装置和表演。”岳鸿飞介绍,参与“在域外”的策展人也会在台北各地访问主要文化机构、艺术家工作室和另类空间的负责人,而“从森美术馆、大馆到Kadist和外滩美术馆,我们希望他们能把这些内容带回来,并将其融入到他们所在地区机构的工作中”今年“思想串流论坛”的主题即如何看待对跨文化交流的认可,比如来自香港的策展人不必承担代表香港作为一个地区的负担,而是以个人的身份展示自己,有自己的特定兴趣。“我们希望台北当代会和整个台湾成为一个定期交流思想的地方”岳鸿飞说。历经四年耕耘,由带有国际博览会经验的团队组成的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已愈加在地化,犹记得首届落地时,台湾当代艺术界的兴奋之情。亚洲拥有世界上许多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高质量的地区性博览会的出现,也标志着全球艺术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地致力于广泛多样的本地艺术场景,“我们知道亚洲的市场潜力巨大,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势。台北当代的结构着眼于长期发展。我们的目标是为可持续增长奠定健康稳定的基础”岳鸿飞称鉴于已有的成果,台北当代已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撰文/孟宪晖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与各画廊提供

以蘑菇作为方法:新一代华人艺术家的生态艺术创作

在艺术家试图借用人类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可能进入田野并带入艺术创作时,也可能面临学科知识更新滞后乃至谬误,跨学科工作不仅仅是浪漫的想象和行动,更需要知识结构切实地扩容与更新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