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穿行在“有故事的房间”,进入彭薇以女性视角织就的故事之毯

Apr 30, 2023   TANC

前秦才女苏惠婚后不久,丈夫窦滔被秦皇流放边疆谪戍,苏惠为思念所苦,用五彩丝线宛转织就回文诗《璇玑图》,全诗共841字,却能从中读出7958首诗——无论正读、反读、斜着读、任何方式都能读出她的思念与哀伤。这也是中国的第一回文诗。

当代艺术家彭薇的创作也像苏惠的诗——“我画故事,我做动画,我做录像,觉得自己也像苏慧那样,拼接故事之毯,编织五彩锦缎,不同的是,那是我遥寄自己的礼物。”这份为自己而作的“礼物”,最终呈现为南池子美术馆正在举办的彭薇新展“有故事的房间”,展览以细密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60幅绘画与20个动画短片,试图去理清“生活的细缕”,也带领观众重拾“看故事”与“讲故事”的双重经验。

640彭薇,“有故事的房间”展览现场,南池子美术馆,2023年
640 (1)彭薇,“有故事的房间”展览现场,南池子美术馆,2023年

我们都需要故事

观众在看画时,如果他足够敏感,也会像她画里的人一样,在各种房间里穿越;如果想象力奏效的话,故事就会在这些空间里发生。

——陈丹青

穿过南池子美术馆重叠的假山进入展厅,展览一层是彭薇近三年来创作的“节日”和“塔”系列,它们也是彭薇描绘的“梦境”。节日与亲情、期许、传说相关,彭薇最近才完成的“节日”系列,受上元节、中秋节、乞巧节、盂兰盆节等古代节日传说启发,以她的方式讲述故事。

在以中秋节为主题的作品中,是玉兔捣药的故事,西王母的故事,嫦娥与后羿的故事,还有后羿徒弟逢蒙杀他的故事……这些故事与彭薇个人的理解、想象糅合在一起,细节充盈。“(这些作品)叙述了在平行空间发生的故事,也是人们在特殊时刻,共处同一空间不同的遭遇和感受。”彭薇表示。对彭薇而言,“节日”系列旨在讲述平行空间发生的故事,“塔”系列则一层层叠加、逐渐上升,探求纵向的空间。

640 (2)彭薇,《节日》系列,2022-2023年
640 (3)《节日》系列作品局部

“塔”系列是彭薇“故事系列”最早创作的作品,讲述了关于生育、死亡、善行、爱恨、别离、人与宠物等的故事。彭薇对“塔”的迷恋由来已久,她仰慕塔的那种“精神性”。舍利塔、巴别塔、伦敦塔、象牙塔,金子塔、雷峰塔……每一座塔,都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象征意义,但对艺术家而言,它们是她讲述故事非常有效的图式。

在彭薇的画中,每一座”塔”讲述了不同的内容,叙述日常“絮叨”的故事——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它们或许是梦境中的故事,或许就是身边发生的具体事件,比如打人、吵架、吃饭、送信……一个个看似微小的日常故事,最终构成了宏大的叙事。

640 (4)彭薇,《塔四》《塔五》,2021年

同一层空间展出的动画《塔的晨昏》是创作“故事系列”同步构思的作品,简洁的动画,既像人间的一日,更像一个“梦”。这是彭薇的第一部动画作品,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她前后更换了3位特效师,自己则不断修改剧本、情景、配乐……直到开展之前才完成。

拾级步入展览二层,走过转角的楼梯,《Hi-Ne-Ni》和绢鞋《好事成双》成为画家本人“在场”的隐喻,跟随画家的脚步,走进“有故事的房间”,欣赏故事的旅程由此开启。

640 (5)彭薇,《好事成双 之 八、十》,2011年
640 (6)彭薇,《有故事的房间之三》,2021年

“有故事的房间”系列均为小幅绘画,它们是“塔”和“节日”故事的拆解,讲述的是塔里的故事,就像“生活集锦”,也是人生旅程的片段——那些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故事。

二楼展厅以“回廊”系列结尾,与彭薇之前的画面表现空间的方式有所不同,画中的回廊构成一种“封闭”的空间,人只能在其中回旋。“节日”系列和“回廊”系列,都完成于疫情期间,彭薇需要的不是“新闻报道式”的绘画,她希望她的画作有一种“离间感”,不是直白式的。她画中的建筑、人物都是古代的,但叙事是她个人独有的,层层寓意,在画中迂回、委婉道出。“借古赋予了我一种自由,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在画面,还能留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甚至直接借用古代的故事,他们都编好了,不太可信,但画出来非常戏剧化,很生动。”

640 (7)彭薇,“有故事的房间”展览现场,南池子美术馆,2023年

彭薇介绍,“有故事的房间”集合了最近三年创作的“故事”系列,仍旧延续了她对绘画叙事的迷恋,也延续了她“讲故事”的方式,《七个夜晚》讲述了七个不同的院落空间,在一个夜晚同时发生的不同故事;《故事新编》则是以当代笔墨,重塑《闺范》《女德》中那些令人震惊的“女德”故事;近年创作的“节日”和“塔”等“故事系列”,则讲述了发生在特定“房间”里的故事,现实生活、梦境、阅读、观看、古代的传说、闺蜜的交谈,是彭薇汇入“故事”系列的经验来源。她说:“我想借作品去讲那些很难讲清楚的事,从而体现人们复杂多变的感受。”

“讲故事”与“看故事”

我们的“小说家”时常忘记“说书人”的那种叙事艺术,忘记了从早期童话开始,我们最应该做的还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本雅明

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曾提及,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发生在全球的新闻,然而我们所拥有、值得一听的故事却少得可怜。在经验贬值的时代,讲故事这门艺术已日薄西山,会讲故事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本雅明的观点也深深影响了彭薇,在她看来,讲故事最主要的目的是交流、传递经验,也是化解每个人都会遭遇的“困境”。她说:“真正好的故事,具有交流经验的能力。”

640 (8)彭薇,“有故事的房间”展览现场,南池子美术馆,2023年

然而,在海量信息爆发的今天,我们讲述和交流经验的能力正在消失。如何恢复讲故事的能力?怎样才是会讲故事的人?如何讲好她心中的那些故事?

彭薇拿起画笔,通过作品讲述故事,用绘画传递她的经验。敦煌壁画和意大利教堂的壁画,则为她提供了绘画性的灵感。

在敦煌壁画中,彭薇最喜欢的是那些宏大主题或主角之外的“边角”,那才是画工描绘的真实生活,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部分,让彭薇兴味无穷:“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样,可以放大画中的每一个建筑、每一处细节,每个里面都有故事”。

640 (9)彭薇,《有故事的房间之三十二》,2021年

“敦煌壁画中无穷无尽的建筑图式,正好用来讲我的故事。”彭薇介绍,“故事系列”作品,就借鉴了敦煌壁画的图式,是使用多维度、多媒介叙事的新尝试。

敦煌壁画的建筑和空间配置,是一座伟大的迷宫,成百上千的佛经故事拥挤在四壁和天顶,无始无终,循环往复,一个故事连着一个故事,一个场景进入一个场景。他们为彭薇“编织”故事的段落、情节、人物、空间,提供了数不清的机会:窗棂、走廊、屋顶、大殿、院落、亭子、高塔……太多的故事在每个空间里发生。

于是,敦煌壁画的建筑形式和语言结构,填满了彭薇的故事,在这些建筑中,卡拉瓦乔的《慈悲七行》(The Seven Works of Mercy)与敦煌佛教画的“七福田”杂糅在一起,它们相遇在彭薇的“塔”中。

640 (10)彭薇,动画 《六根》,2022年

在“有故事的房间”一展中,不仅有绘画,还有由此延伸出的20多件动画,二者交互,一起“讲故事”,也让观众“看故事”:从《一个塔的晨昏》建造生活空间、看似平静的日常开始,进入表述个体六感的《六根》,到讲述人与人之间冲突关系的短片《我们都需要故事》,最后以表达悼念的长镜头动画《送别》结尾。

彭薇介绍,整个展览的录像,都是“拆解”她绘画的结果。和很多画家一样,彭薇反对通过手机、pad的屏幕观看绘画,尤其是国画。在“拇指时代”,有什么方式,可以在屏幕上也能展现出一张画的“好”?当她在屏幕上放大画作局部时,无穷的细节让人变得兴趣盎然,“能不能通过再创作,让画动起来,以另一种方式观看画中细节?”

640 (11)彭薇,《有故事的房间之四十二》,2021年

屏幕看画的观看方式影响了彭薇的创作思维,于是她想到以另一种方式创作。绘画的局部和细节成为另一种表现媒介——动画的主角,动画形象都源于彭薇画中的元素。“动画是以绘画做的游戏,它们是绘画的延伸,与绘画互相呼应,但却是不同的叙事方式。”于彭薇而言,“动画丰富了我的故事,变成了多重叙事,也衍生了不同的故事。”

彭薇创作的动画,不是那么“流畅”,画面形象和她画中人一样带着“蠢萌像”,它们和画作的气质、目的一样——通过动画来讲故事。无论绘画还是动画,彭薇试图通过这些作品,重拾“讲故事”与“看故事”的双重经验。

“拆解”与“重构”的故事

三年前,彭薇来到刚开馆的南池子美术馆。园林式建筑、回廊、庭院、房间……就像她的“故事系列”一样,“到处是穿越感,一间房连着另一间房”。然而,南池子美术馆是一座仿明清的古建,这座布满雕花窗的传统空间,与彭薇画中的古建筑、古人却有点“违和”,要在里面展示彭薇的作品,反而显得主次难分,该如何呈现?

彭薇面对另一项从未有过的挑战——既是作品的创作者,又是第一次成为展览的策展人,如何策划疫情三年后的首次个展?

640 (12)彭薇,“有故事的房间”展览现场,南池子美术馆,2023年

彭薇想到本雅明的中短篇小说集《讲故事的人》,这本成书于他去世后的著作,被编撰分为三个部分:“梦境”、“旅行”、“游戏和教学法”。对于彭薇来说:“做展览也是一次汇总和编辑,于是我就借用了这本书的篇章,来规划我的空间,这与我画画喜欢移植、挪用的方式很像。”

抽象派艺术大师保罗·克利的画作《新天使》(Angelus Novus)启发了本雅明的文学创作,彭薇在策划“有故事的房间”时,再又借《讲故事的人》为策展思路,由此形成了一次文学与艺术遥相呼应的展览。

640 (13)彭薇,“有故事的房间”展览现场,南池子美术馆,2023年

有了主题和思路,策展的时候,又该怎么整理、叙述?如何在一个并不完美的空间中讲好一个故事?彭薇明白,她必须从创作者的身份跳出来。于是,60幅绘画与20个动画短片被彭薇按照本雅明书中的三个章节拆分为三个篇章,同时也如同她画中同时发生而错综迷离的故事一般,分布在南池子美术馆层层堆叠的楼阁里。

情感间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碎片化画面和影像没有逻辑,借自敦煌壁画千回百转的建筑样式,藉以拼合重组,又在动画中拆解挪移,通过“讲故事的人”的线索在南池子美术馆中串联起来,演变成为一个新的故事。

640 (14)彭薇,“有故事的房间”展览现场,南池子美术馆,2023年

一个个看似独立的空间,在美术馆的房间中迂回,彭薇希望展厅内的光影,能营造出进入敦煌洞窟中或是进入梦境的感觉,让观众沉浸其中,走进故事。

“我想用艺术的方式来讲故事,包括展出的绘画、动画,以及南池子的空间,整个都是一体的。”彭薇表示,“故事却是讲不清的感受,艺术最善于表达的就是这种感觉。”

讲故事的女人们

事到最后,每次旅程,每次冒险都围绕着一个女人,或者至少一个女人的名字。因为经验的红线就是这样紧攥住我们,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本雅明

在2023年年初筹备“有故事的房间”之时,脱口秀演员淡淡糊无意间闯入彭薇的生活,以西南方言表演的《女人最美的年龄》等作品,“就像在讲述我以前的经历,就像我在20多岁时看到的中年女性”,最终,淡淡糊也出现在了彭薇的作品中。

走过绘画与动画建构的旅程之后,进入展览最后一件作品——《讲故事的人》。四屏录像重新回到展览的主角——讲故事的人。在这里,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中国古代才女蔡文姬,脱口秀演员淡淡糊以及当代艺术家彭薇,一起成为代表性的“故事讲述人”。

640 (15)彭薇,《讲故事的人》在“有故事的房间”展览现场,南池子美术馆,2023年

伍尔夫是对彭薇影响至深的作家,《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文学力量,伍尔夫雌雄同体的写作,都对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圈粉无数的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也是一个极具意义的代表,她的故事,究竟是美谈还是悲剧?淡淡糊在脱口秀中的个人经历,展现出的超越性别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体现了怎样的女性视角?东西古今,不同角度,跨时空的女性,通过视频讲述她们自己的故事和经验。

对彭薇而言,“当我用绘画、动画和录像来交互叙述我的故事时,这真的像游戏,就像小朋友在游戏中习得新的技能,我在这些游戏中,又学到新的讲述经验的办法。”

640 (16)彭薇,《讲故事的人》,四屏录像并置

录像中代表不同人物头像的雕塑、陶俑,是彭薇很早就买回来的,3D模型也是很早便已扫描完成,“偶然的交接,灵光乍现,让他们自己说话,过去的种种经验,某一刻凑在一起,正好合适。”

四个“讲故事的人”的视角,也正好延续了疫情之前彭薇的个展“女性空间”——以女性的身份讲故事。如果说女性主义是一种“武器”的话,彭薇的讲述则是一种女性的表述。女性的写作与表述,更像是碎片化的集合,她们更擅于表现那种讲不清楚的感受或经验,“可能没有那么强的逻辑,但女性特质更强”。

640(1)艺术家彭薇

艺术史家、评论家巫鸿认为,彭薇的作品被一条线索贯穿:它们都以女性为起点和终点,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们传达的都是艺术家与曾经存在过的女性形象的跨时代对话。

撰文/黄辉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南池子美术馆与艺术家提供

安东尼·葛姆雷:在“有生之时”重返中国土地

此次在西海美术馆的展览是迄今为止葛姆雷在亚洲最为全面的呈现,展出作品贯穿葛姆雷近40年的艺术生涯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