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主编来信 | “RE”之循环:创刊十年间的融合、断裂与再重逢

Mar 18, 2023   叶滢

微信图片_20230320114439

从2013年3月创刊至今,《艺术新闻》累计十年的出版物,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流变

2013年可以说是中国与国际艺术界加速融合的始发之年。

而我们的回忆却是在北京的一场大雾霾开始的。这一年1月,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群展“ON|OFF: 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刚刚揭幕,这场展览宣告了生于1975年至1989年的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登场,他们通过网络,拥有更多了解全球艺术信息的途径,逐渐宽松的出入境政策,也让个人有了更多去海外游历与求学的机会,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些艺术家中的大部分已成为活跃于国内外艺术现场的中坚。1月13日展览开幕当天,却笼罩着让人几乎难以呼吸的雾霾,从雾霾开始进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口罩,在过去三年中也成为了中国人的常备物件。

微信图片_20230320114457

左:2013年3月《艺术新闻》出版的第一期创刊号
右:2023年3月《艺术新闻》出版创刊十周年特刊

在筹备《艺术新闻》创刊之际,巴塞尔艺术展即将收购成立数年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的消息已经得到确认,从北京的雾霾之中登机前往港岛,和巴塞尔香港团队讨论合作事宜,之前担任ART HK总监的任天晋(Magnus  Renfrew)将继续担任巴塞尔艺术展的亚洲总监,相识多年的我们,各自都有了新的职业身份。从拜访香港的艺术机构开始,我们还筹拍了《艺术新闻》的第一支视频——“艺术与我”,邀请香港亚洲协会、苏富比、佳士得、汉雅轩、白立方等机构和画廊的领导者对一份将要创刊的媒体带来自己的想法,这支视频还采访了多位北京、上海的艺术机构的管理者与艺术家,“以自己的身份参与到国际当代艺术的盛宴,这是几十年以来中国的学者、策展人都在期待的事情。”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年轻的的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敏锐的看到了正在到来的新一波国际化浪潮。

2013年,《艺术新闻》筹拍的第一支视频——“艺术与我”,邀请香港、北京、上海的多位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艺术机构领导者,分享个人的艺术经历,展望新创刊的《艺术新闻》以及中国艺术界的未来
接下来一站是纽约,在2013年3月出版了第一期刊物之后,我随即飞往纽约,在纽约亚洲周期间,参加了古根海姆美术馆“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计划”发布会之后,也拜访了正在筹备展览的“水墨:当代中国的古为今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负责人何慕文,他带我进入以收藏家王季迁的名字命名的C.C. Wang Gallery,告诉我在1970年代大都会如何与苏州合作并筹款建立了博物馆内的中国园林明轩,这位酷爱中国文化的博物馆学者,还想象着怎样将徐冰的凤凰悬挂到大都会一层大厅的中庭。三月的纽约春寒料峭,我两次前往纽约亚洲协会观看了正在展出的“招隐:17世纪中国的书画、诗与政治” (The Artful Recluse: Painting, Poetry, and Politics in 17th-Century China),八大山人、陈洪绶、方以智、项圣谟……这些晚明遗民的书画,居然在美国牵动了我对历史的乡愁。在刊物创办之初,国际版创刊主编Anna Somers Cocks提到的“中国以外的中国艺术”(Chinese art out of China),显现在纽约,此后多年,从美国的东西海岸、欧洲到日本,无论亲身前往还是邀约当地作者,这本刊物不断找寻的线索,除了各大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收藏,还延伸到年轻一代艺术家在海外的创作、展览与群体境遇。
与此并行的是之后数年内,中国与国际艺术市场的加速融合。一方面,中国收藏家在纽约、香港的拍场购买皿方壘、《功甫帖》、鸡缸杯等中国文物和书画,其手笔之大,引人侧目;另一边厢,国际拍卖行佳士得与苏富比则分别从2013年开始在上海与北京设立专门的拍卖场,将以毕加索为首的现代主义艺术家带入到中国的拍卖现场,并引发了中国收藏家的追逐。2013年开始落地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与2012年和2013年分别创立的ART021和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带来了更为开阔的当代艺术视野,更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画廊进入香港和上海,共同参与塑造了中国新兴的艺术市场和新一代藏家的收藏面向。
这十年中,来自不同的动力建立的民营美术馆在中国的涌现,与V&A博物馆与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艺术中心,浦东美术馆与泰特美术馆的一系列国际合作,也让对当代艺术的观看与讨论不再局限于艺术圈内,促使展览成为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但对于观众流量和社交媒体效应的追逐,是否稀释了艺术的原创性与机构的知识生产的自主性,也是在艺术市场化大潮到来时,难以避免的现实处境。
微信图片_20230320114513
时间进入到2019年,这一年11月,由上海的两家博览会,以及在过去十年以来建立的多家民营美术馆、艺术机构与画廊一同促成的上海艺术季,吸引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国际画廊参与,现代传播也在这一年收购了具有70年历史的英国艺术评论刊物《Art Review》,中国对于国际艺术界的拥抱,在那个十一月,来得尤为紧密。
谁也不曾想到,在这一年的冬天开始悄然传播的新冠病毒,却让持续数年的联结与融合在2022年初画上休止符。
在这三年中,中国与海外物理上的断联,挤出了过去数年中产生的泡沫,更让艺术机构的生存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乃至引发了数家由房地产行业支撑的民营美术馆的生存危机,如何在困守中找到新的空间,艺术在这样的特殊时刻能做什么?限制激发出新的想象力,在难以预期的现实中,来自虚拟空间的创作与讨论,从电子屏幕中大量涌现,NFT、元宇宙……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边缘处,进入到艺术的核心地带。与此同时,在中心地带的大型艺术机构难以正常运转时,更为灵活的艺术组织与地方性的艺术表达,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韧性。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社会运转的框架。从2023年1月8日起,中国开始取消对入境人员的隔离管理,并宣布对国内的新冠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给重建联结带来了希望,香港巴塞尔重启与中国内地的联动——从第一届香港巴塞尔开始持续到2019年,每年都在出版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日报的《艺术新闻》,在经历了三年的断联之后,也将再次回到香港,展开更新后的香港艺术地图。
久违了,香港。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错过了M+视觉艺术博物馆的开幕,也不曾看到南岛与黄竹坑一带艺术区的兴起,这座城市在过去十年中经历的起落之大,也不止于疫情带来的冲击。
微信图片_20230320114526
《艺术新闻》在2023年出版的十周年特刊中以 “RE:”为主题,回顾了十年以来华语艺术世界在展览、博物馆与艺术市场等领域发生的重要事件

借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9年的主题“RE-”,我们在本期刊物中回想(Rethinking)十年华语艺术世界在展览、博物馆与艺术市场领域里经历的重要事件,也带来了重启联结(Reconnect)后的新一期“ART IN HK ·艺术香港”特辑,以此重新开启(Restart)一个新的循环。

微信图片_20230320114533

2023年3月出版的“ART IN HK ·艺术香港”特辑
被现实的波澜推至新的起点之时,在此刻却产生了奇特的历史之感,记得2013年拍摄《艺术与我》的视频时,在彼时一片乐观的情绪下,现在已经故去的艺术家广慈却说,“我们的机制始终处在一种像沙滩上的城堡一样,建立起来又被冲掉,这是值得反思的。”
广慈言犹在耳,面对依然不确定的未来,在自身与世界的联结中,艺术还能担当怎样的角色?艺术之于你我,是怎样一种关联?这本走过十年的刊物,还能带来怎样的言说与承载?回往出发的那一刻,也许是时候,我们来开启新的一轮发问。
微信图片_20230320124802
撰文/叶滢
《艺术新闻》主编

主编来信 | 蘑菇絮语

一个多声部的“蘑菇之语”开始在南方之南回响,这个跨越时空织就的菌丝网络初现雏形, 未来还将在不同地方蔓延开来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