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NOV+ | 唤醒记忆,活化空间:在上海遇见作为城市更新引擎的公共艺术

Nov 30, 2020   TANC

公共艺术在上海的不同区域扮演着不同角色,在杨浦滨江公共艺术有效地参与了城市的更新过程;静安雕塑公园十年以来的持续发力,则与城市空间与日常生活一同生长。

如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空间与政治》中所述,纪念碑再现了城市被界定为艺术作品的属性。纪念碑作为早期典型的公共艺术品,能够表现一个城市的身份。它除了作为装饰与点缀,可以成为公众集会的聚集点见证城市发展。从城市景观尺度出发,公共艺术的形式与范畴也在逐步拓展,以哈德逊广场Vessel观景台为例的巨型城市家具,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大地艺术作品,以及建筑、喷泉、壁画,甚至是信号塔、桥梁类似的基础设施均可以是公共艺术的范畴,它们已经深入参与到城市的日常运作与发展更新之中。而对作品本身而言,不同于美术馆中静谧而静止的空间,公共艺术置身外界场所中,遇见的是多元而动态变化的环境,会面临城市历史、文脉、流动的公众参与以及多变的气候。

640

近期,随着宋冬《若冲园》的最终完成,杨浦滨江永久点位的二十件公共艺术品已经全部落成。这二十件逐渐落成的公共艺术品,由来自世界各地十个国家的艺术家创作,成为激活滨江改造更新的重要节点。

640 (1)杨浦滨江鸟瞰,由APS提供,摄影:田方方

艺术家宋冬的《若冲园》位于长42米、宽32米的生态绿地之内。宋冬在此处放置三个不同尺度的盆景基座,并用钢框架和收集的旧门窗构成一组看似盆景的景观系统。“若冲”源于《道德经》中“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是建筑师与造园师合作,利用“借景”、“框景”等造园手法,将日常与记忆植入到当代的城市“盆景”中。

作为宋冬作品中少有的室外大型公共艺术品,《若冲园》所面临的新挑战来自于城市环境以及自然气候。不同于室内博物馆陈列式的展出,《若冲园》是位于城市滨江环境中的独立艺术品,宋冬以高高低低的长方体外部为彩色镜面,反射出不同色彩的城市景象,而内部则是透明的玻璃,公众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熟悉的物品。宋冬在这件作品中延续了他对于怀旧与日常记忆的表现与探索,“山体”内的旧物则是周围城市街道的门牌号、社区居民的日常物品废弃物以及工业原地的旧物。

640 (2)《若冲园》,宋冬,由艺术家提供

“整个作品经历了漫长的回收过程,我们帮助宋冬去旧物回收站‘淘宝’。”杨浦滨江公共艺术项目的组织者、欣稚锋艺术机构(APS)负责人汪斌回忆道,回收和整理旧物等前期准备工作漫长而琐碎,但整理的过程却如同梳理记忆,每一件旧物都是一个故事。《若冲园》作为永久的公共艺术品,宋冬将时间纳入到作品中,在相对无限的时间中发生故事,产生记忆,从而使得作品“活着”。

640艺术家宋冬在收集旧物,由APS提供

另外一件近期落成的“目”之廊,由日本艺术家“目”创作。此项目位于杨浦滨江南侧北段,曾是上海工部局电气初新厂旧址。整个建筑是一个巨大的坑体,向下沉入十五米之深,曾是发电厂的废水池,地下二层处连接的管道联通四个腔体。“我们的眼睛总是被悬挂在上海空中的摇晃着的晾干的衣物,或是年头已久的巨大烟囱上的斑锈,又或者是在新起的建筑物与废墟间自由来去的小鸟的细微的举动所吸引”,“目”希望在大规划城市开发,不断更新的上海能够创作一个永恒的让人的视线能够降落,一个人与人的视线能够共鸣的作品。

640 (3)《“目”之廊》,目,由APS提供,摄影:田方方

艺术家采用以环氧树脂材料,塑造外形如同沉重的岩石的轻质巨石,并将其中一块置于梁上,从而带来一种力学与结构冲突的矛盾;另外一块则沉入坑底 ,静静地释放能力。此外,“目”在四个腔体中做了不同的设计,有的腔体完全留白,展示原貌原态;有的腔体中放置高置地表的深色仿若远方海景的雕塑暗示困境与目标的失去;亦有腔体展示由丙烯酸玻璃制成的圆,由于观众无法精确捕捉画面精度而动摇观看行为本身。

今年新落成的艺术品,包括建筑师章明的《钢之迷宫&灰之迷宫》,它通过对路径的营造,再现筒仓内部原本雾气腾腾的情景;建筑师袁烽的《投射之窗》则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重新观察城市的机会,观众漫步所见的城市空间也被取景框重新界定;帕斯卡尔·马尔蒂那·塔尤(Pascale Marthine Tayou)的《STREEG》沿用了他一向对树的钟情,在这件作品中塔尤将200个彩色的铺路石块像果实一样粘贴在铜铸树枝上。

640 (4)《STREEG》, 帕斯卡尔·马尔蒂那·塔尤,由APS提供

杨浦滨江曾经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其沿岸5.5公里为主展场,将历史、空间与艺术融合,促进公共空间的贯通和城市更新,同时为杨浦滨江永久留下20件公共艺术品,重塑新的滨江城市空间。

640 (5)

作为城市空间塑造的重要引擎,公共艺术的创造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纽约STORM KING 艺术公园从1960年至今一直持续的收藏作品,更新环境。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起,静安雕塑公园就开始举办静安国际雕塑展,历经十年,前五届主题包括“城市幻想”“城市之光”“城市家园”“城市创变”“城市无界”,探讨在不可阻挡的城市化进程语境之下,公共艺术的发展以及对城市文明和民众审美的提升。自2020年“空间重塑”起,下一个十年,静安国际雕塑展则从城市主题进一步深入到“空间”,探索空间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载体,如何容纳各类活动,承载各类事件,重塑城市空间。

640 (1)静安雕塑公园鸟瞰图 ©中国·静安国际雕塑展

在静安雕塑公园中,永久保留了历届的一部分公共艺术品,“这一部分永久公共艺术品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在经历十年之后,在整个城市空间中的角色。” 静安国际雕塑展(JISP)策展团队负责人毛文采认为,公共艺术像生物一样具有生长的空间,需要“养”,这些艺术品将会随着城市的更新与发展,与城市空间一同生长,与其周围的城市空间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带来了独特而令人激动的意外塑造。

斯蒂芬·托宾(Steven Tobin)2016年的《生长的声音》系列,试图还原大自然树根的生长状态,而光滑坚固的“根系”却成为小童爬上滑下的嬉闹场所;2010年首届静安雕塑国际展中,安托万·蓬塞(Antoine Poncet)的古铜雕塑《合流》立于平静的水面上,其流动的形式诞生了如水流一般的动态的幻觉,与周围的水面、植物、石子形成隽永而静谧永恒的瞬间。在《慈航》中,比利时艺术家阿纳·奎兹(Arne Quinze)以公园曲廊空间为创作背景,采用木材建造出环绕曲廊的小亭,他将电光穿梭流转于公园中天然树木的情态凝固并记录,塑造出一片自然与人工共存的林下休憩空间;乔伊·布朗(Joy Brown)的《都是幻想》则充分利用场所地形,创作出一系列圆润的铜人,或坐于台阶,或卧于草地。

640 (6)生长的声音 系列一,2011,斯蒂芬·托宾,©中国·静安国际雕塑展

640 (7)合流,1992,安托万·蓬塞,©中国·静安国际雕塑展

在今年的“空间重塑“中,由于世界疫情的影响,许多国外艺术家并不能够来到现场安装与制作作品,面对这种情况,各地艺术家联合罗浮紫团队本地工厂远程协作,共同完成了此次展览。作为当下少数在国内的外国艺术家,出生于英国的马特·霍普 (Matt Hope)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他的作品曾多次出现在国内外各类展览中。此次,霍普以上海城市为背景,创作了系列作品《空气》。“上海的天际线是不拘一格的,对任何与之竞争的物体都构成挑战” 霍普在谈及《空气》系列的在地性时,强调上海这座城市给他的创作感受,“艺术品的背后就是摩天大楼,城市喧闹与繁华是与生俱来的,我只有在上了飞机关闭舱门之后,这些纷繁才会被隔绝”。而这恰好激发了霍普的创作灵感,在《空气》中,微观分子被放大,而人们可以进入到分子中,将城市纷繁留在身后。在霍普看来,相比于在封闭的美术馆中艺术家追求静谧空间中喧闹的心灵世界,公共艺术能够在城市喧闹中塑造出一处安静而独立的纯净空间,声音、光线、微风、气味通过孔洞进入“空气”内部,这些微小的孔洞则是真正联通外界的窗口。

640 (8)空气II, 空气III,2020,马特·霍普,©中国·静安国际雕塑展

在草地上的《空气》由相互连接、合并的球形金属体组成。霍普在过去的十年中,尝试了不少声音反射雕塑,“这些空气雕塑主要作为空间与光线的镜头,重新捕捉和反射光与声”霍普说道,“但是由于我一直使用相同的球体直径,这些捕捉到的瞬间非常精准而均值”,对于霍普来说,这次的《空气》系列则突破他以往的空气装置系列,“空气”的形式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刻呼吸的空气分子,包括水分子、二氧化碳、氮气和氟氯化碳等,霍普将这些不可见的抽象的微观颗粒放大到人们可以进入的尺度,大球小球相互连接,相交之处成为洞口可供通行出入。

640 (2)空气II, 空气III,2020,马特·霍普,©中国·静安国际雕塑展

喀麦隆艺术家帕斯卡尔·马尔蒂那·塔尤(Pascale Marthine Tayou)除了在杨浦滨江的作品《STREEG》之外,他在静安国际雕塑展也展出了一件具有争议的作品《会说话的树》。这棵树强调记忆与日常性,以希腊柱式为树干,以上海常见的彩色盆桶等塑料容器的集合为树冠,耸立于草坪之上,塑造出一个可供集会的“树下”空间。这棵树原型取自非洲的猴面包树,“对塔尤来说,猴面包树就如同我们的老槐树,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一个场所,是故事” 毛文采补充道,在“会说话的树“下,人们约会、聚集,这棵树见证的是一个个日常故事,也会带来一连串在这里留下的记忆。

640 (9)会说话的树,2020,帕斯卡尔·马尔蒂那·塔尤,©中国·静安国际雕塑展

西班牙艺术家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Fernando Sánchez Castillo)的作品《思想者》则是以完全开放的姿态邀请公众互动参与,而此时参与者也成为了艺术品中的一部分。《思想者》作为公园之中互动性最强的公共艺术品之一,强调在全球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下,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作品以“思想者”缺位的创作表达,对社会记忆进行发问,打破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思想者,当每个观众踏上台阶,坐在基石上低头思索时,他本身就成为新的“思想者”。

如何吸引公众参与与互动是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更新探讨的永恒话题。在芝加哥,千禧公园打造多个互动性很强的公共艺术品以便创造更具备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在纽约,高线公园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公共艺术基础设施,作为打造三维步行系统连接多个公共空间节点,为曼哈顿西区的白领们,高密度居住区的居民提供餐后漫步的空中花园平台;纽约郊外的STORM KING艺术公园,为吸引大批的周末郊游的人流,营造大尺度的公共艺术聚集地,感受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完美互动。而在上海,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与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静安国际雕塑展,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上海K11为首的艺术商业综合体等艺术活动俱以不同程度唤起城市记忆,重塑空间,活跃于市民日常生活中。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先生所说:“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公共艺术应进一步强化地域识别性和互动参与性,将公共空间、大众和艺术联结成一个新的场域,成为集艺术、公共文化、社会话题、市民互动、媒体传播于一身的新型艺术载体。” (撰文/秦晓婉)

NOV+2020上海艺术季特别策划

出版人 曹丹
主编 叶滢
责任编辑 孟宪晖、童亚琦、林佳珣
版式设计 詹静怡
客户经理 虞萱萱
出品 《艺术新闻》

 

是市场冲击还是媒体的数字化浪潮,为什么艺术评论的权威性“消失”了?

互联网的诞生显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仅包括《艺术新闻》、《弗里兹》还有其他自30年前存活至今的艺术媒体现在都已经拥有了完善的线上平台,同时,一些只提供线上内容的艺术网站——尤其是Hyperallergic和Artnet,都已经成为了相当重要的艺术媒体。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