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双年展、多个民营美术馆的创办,从大型艺博会到本土与国际画廊与拍卖行的建立,二十余年中,这些环节的逐渐完善塑造了这座城市在动态中发展的艺术生态。
11月,久违的实体艺博会终于开始重新活跃,这次的焦点是上海。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展开,本届主题为“全球艺场,上海时间,艺术西岸”,除了已经举办多年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西岸艺博会)、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Art 021)两场大型的国际艺博会如期举办之外,本年度上海的艺术景观多了一座地标性建筑“西岸艺岛Art Tower”,这座总面积达9.3万平方米的建筑毗邻“西岸智塔AI Tower”及西岸艺术中心,是一座旨在发展艺术品全产业的综合性建筑。本年度西岸艺博会也开发线上画廊单元,为那些无法到场的画廊提供线上平台。
由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专家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主持的SANAA建筑事务所担纲设计的7栋围而不合、高度不一的建筑单体组成的西岸艺岛Art Tower
站在2020年回望当代艺术展览、艺术市场在上海发展的时间线索,我们能看到这座城市在迅速扩建公立和民营艺术设施的基础上,不断拥抱国际合作、鼓励艺术空间的多元发展、并将艺术与城市文化生活不断深度融合的城市艺术景观。这样的景观如何演化而来,未来上海还有怎样的城市艺术蓝图在规划?
2020年巴塞尔艺术展线上展会预告,图片来源:巴塞尔艺术展
“正常”情况下,每年10月是伦敦和巴黎的主场,而今年弗里兹艺博会伦敦展会(Frieze London)转向线上举办,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取消。2020年,常规在三座城市举办的大型艺博会巴塞尔艺术展也全部转向线上展会,实体艺博会由一个在典亚艺博会中的“艺荟香港”单元代替。对于今年上海的两场艺博会的很多参展商而言,这可能也是他们本年度参加的唯一一场实体艺博会。
而在进出中国边境仍需隔离14天的情况下,部分在香港设有空间的国际画廊工作人员则坚持提前至少两周到达上海隔离,但目前中国只允许持有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士入境并隔离,因此那些没有居留许可的工作人员无法入境的情况下,一些画廊仅参加西岸艺博会的线上画廊单元。能调配的工作人员的局限也使一些往年同时参加两场艺博会的国际蓝筹画廊今年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2019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图
在11月11日-15日举办的西岸艺博会将迎来逾百家国内外画廊、艺术机构以及设计品牌的参与,以往仅仅聚焦画廊的艺博会开始联手艺术机构和设计品牌。艺博会以画廊单元为主体,不乏豪瑟沃斯、佩斯画廊、里森画廊、贝浩登、立木画廊等国际一线画廊,现场xiàn chăng单元则聚焦大型艺术项目,Video影像单元如以往继续探索影像艺术,疫情的产物线上画廊单元则有17家画廊参与,包括在安特卫普和香港设有空间的维伍德画廊以及来自苏黎世的MAI36画廊,和来自中国台湾的大未来林舍画廊等。除此之外,西岸艺博会创立之初的“设计单元”也再次回归。
位于上海西岸文化核心区的上海文化新地标“西岸艺岛Art Tower”
与西岸艺博会所在场馆仅一街之隔,10月15日启用的西岸艺岛Art Tower总共包含7栋建筑,是由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SANNA建筑事务所所设计,这是妹岛和世在中国的首个建筑项目,也是她全球作品中体量最大的建筑之一。启用当天,三场启幕展览同期揭幕,将持续至交易月结束的11月15日,“艺岛——来自西岸保税库的艺术精品”呈现包括草间弥生、杰夫·昆斯(Jeff Koons)、名和晃平(Kohei Nawa)、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尚-米歇尔·欧托尼耶(Jean-Michel Othoniel)、泽维尔·维扬(Xavier Veilhan)和张恩利等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部分来自阿拉里奥画廊、里森画廊、大田秀则画廊、贝浩登、阿尔敏·莱希以及香格纳画廊在西岸的保税仓库。位于上海西岸的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自2014年建立,是上海首个自贸区外的专业艺术品保税仓储服务设施,目前多家美术馆、艺博会以及画廊均在使用该仓库。定位为“聚合型”艺术空间的西岸艺岛包含了公共展厅、艺术品周转存储区以及艺术品配套功能服务区三类空间。除了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入驻之外,也将提供艺术品修复等相关服务,同时,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西岸科技与艺术创新实验室亦在10月入驻揭牌。
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Art 021今年则迎来114家画廊,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60%的参展商来自欧洲、北美、东亚以及中东等海外市场。除了以往的主画廊单元、Detour绕行策展单元、Approach单元以及Beyond & Beyond-Extends公共项目单元之外,本届Art021增加线上单元Platform,共有24家画廊参加。60家参展主画廊单元的画廊包括高古轩、卓纳画廊等国际蓝筹画廊,亦有Vanguard画廊、天线空间、BANK、没顶空间等本地画廊。
2019年ART021现场
上海作为亚洲重要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其在交易设施、交易环境以及藏家群体等方面与香港是否具备可比性?对于这个问题,里森画廊中国地区总监董道兹认为上海可以辐射中国活跃的艺术机构、资深的收藏家以及国际水准的艺术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他也表示:“我们必须承认,上海作为一个艺术品交易中心仍未达到国际化的水准。”在他看来,香港的优势来自公平、透明和规范的交易以及法律体系,而不仅仅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免税政策。上海能否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仍然需要专业的跟进以及相关运行框架的完善。
上海本土艺术生态的发展与其成为艺术中心城市的国际化路径,相辅相成。已经举办了24年的上海双年展、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民营美术馆群落,以及本土画廊与国际拍卖行的参与,这些环节的逐渐完善塑造了一座城市动态发展的艺术生态。
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主题概念图,保拉·比拉普兰纳·德米盖尔(Paula Vilaplana de Miguel)设计。图片来源:PSA
时间回到1996年,那年,首届上海双年展在老上海美术馆举办,24年后,第13届上海双年展以主题“水体”拉开帷幕,在这期间,双年展早已移至2012年成立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中举办,PSA也是中国内地的第一座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本土艺术生态的发展与其成为艺术中心城市的国际化路径,相辅相成。”
2013年,佳士得正式落地上海,并在9月26日举办该拍卖行于中国内地的首场拍卖,当时上拍的品类涵盖亚洲当代艺术、欧洲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美国战后及当代艺术及装饰艺术等。在逐渐摸清上海在佳士得全球布局中的定位之后,佳士得上海将拍卖的艺术部分缩减至现当代艺术夜拍,逐渐走向精品路线。
余德耀美术馆开馆展览“天人之际“现场,图片来源:余德耀美术馆
在这之后的一年,龙美术馆正式落户西岸,并带来开馆展“开今·借古”,同年,余德耀美术馆建成开馆,开馆展便带来由艺术评论人、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策划的《天人之际:余德耀藏当代艺术》。在此前后,民营美术馆和艺术中心的活跃程度成为吸引全球艺术展览和项目落地,也极大的拓展了本地观众的艺术视野,OCAT上海馆、明当代美术馆以及昊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相继在2012年、2014年、2017年、2019年对公众开放,位于外滩的复星艺术中心则在2016年成立。今年11月,重要的民营美术馆也都有新展呈现,龙美术馆将呈现刘韡大型个展“散场/OVER”,油罐艺术中心的“more more more”第二期展览和张月薇个展“新惧象”也将同期揭幕,余德耀美术馆则带来“摩耶精舍:张大千的园林”和“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昊美术馆呈现新展“暗光”,与此同时,复星艺术中心的“笔·墨”则回溯中国笔墨的嬗变。
龙美术馆(西安馆)开馆展览“开金·借古“现场,图片来源:龙美术馆
在2013年,Art021正式创立,并举办了首届艺博会,尽管当时仅有29家画廊,但很快艺博会就得到了多家国际一线画廊的青睐,规模逐渐扩大。正如Art021联合创办人包一峰对《艺术新闻》所说的,Art021从创立伊始就立足于本土艺术生态,聚焦本地藏家。2014年,另一场国际型艺博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由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创办,艺术家周铁海担任总监,随之而来的是本地艺术交易的能见度和国际目光的聚集。
继香格纳画廊、大田秀则画廊、没顶画廊、艾可画廊等画廊在西岸揭幕新的空间,贝浩登、里森画廊、阿尔敏·莱希等国际画廊入驻琥珀大楼,上海当代艺术的一级市场在近5年间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更新。
西岸美术馆外观©️西岸美术馆
2019年,西岸美术馆揭幕,开启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也是中国首个与国外顶级美术馆共同运营文化机构的艺术项目。2020年西岸集团再次启动新项目,西岸艺岛落成并正式启用,西岸从民营到公立美术馆落地、国际艺博会开幕、民营画廊入驻到组建综合性的艺术群落,在7年之间,不仅带动了上海当代艺术发展的风向,也成为在亚洲屈指可数的新型艺术区。
24年以来,双年展、公立机构、民营美术馆的学术研究和展览试图在建立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也拓展了这座城市的艺术和文化受众;而一二级艺术市场中的本土与国际画廊与艺博会、拍卖会带来了国内外当代艺术市场的最新动向,也让这座城市的收藏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纽约和伦敦从建立范本型博物馆到成为全球艺术中心城市用了一百余年的时间,而上海初步创建一个艺术生态的全部链条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这座城市的未来将如何?展望未来的30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2016年出版的《上海2050: 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平行报告》中提出,要在2050年迈向全球文明城市,文化将是这一战略的核心。而从文化衍生而来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也是其中的重要要素,艺术及展览的消费、艺术品的购买自然包含其中,对文化功能区域的建设,将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影响力。(采访、撰文/林佳珣)
NOV+2020上海艺术季特别策划
出版人 曹丹
主编 叶滢
责任编辑 孟宪晖、童亚琦、林佳珣
版式设计 詹静怡
客户经理 虞萱萱
出品《艺术新闻》
出品《艺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