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1:在法国和中国,如何重新创造未来的美术馆?新的文化模式与新的经济模式。
主持人:费保罗 | 嘉宾:孟宪伟、陈晨、李虎、田霏宇
7月5日,“二十一世纪美术馆:文化项目需要怎样的建筑?”论坛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作为中法文化之春系列的最后一场活动,本次论坛探讨了法国与中国未来美术馆的相关议题,讨论在中法稳步发展的文化领域内,未来的美术馆面对不断发生的创作、传播方式、受众或经济条件方面的变化,如何选择新的形式来匹配其所承担的角色。
论坛以三场圆桌会议为核心,从三个维度进行切入和探讨。首场会议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领事费保罗(Paul Frèches)主持,青岛西海艺术湾董事长孟宪伟、让·努维尔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项目负责人陈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和 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分别从艺术园区业主、建筑师和美术馆馆长三种角度对未来美术馆的新文化模式与经济模式进行了讨论。
圆桌会议2:怎样的文化政策适合未来的美术馆?
主持人:李娟 | 嘉宾:布鲁诺·朱利亚、克里斯·德尔康、郑时龄、王澍
第二场会议由《城市中国》杂志研究主任及副主编李娟主持,法国文化艺术公共政策专家布鲁诺·朱利亚(Bruno Julliard)、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业余建筑工作室创始人王澍和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及大皇宫主席克里斯·德尔康(Chris Delcon)对怎样的文化政策适合未来的美术馆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第三场会议由现代传播集团文化艺术平台总裁曹丹主持,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蓬皮杜艺术中心新媒体馆藏部门主管玛萨拉·利斯塔(Marcella Lista)与 XTU 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阿努克·勒让德(Anouk Legendre)及大舍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柳亦春面对面探讨了文化项目与建筑项目的交融。
圆桌会议3:文化项目与建筑项目的交融:策展人与建筑师面对面 | 主持人:曹丹 | 嘉宾:玛萨拉·利斯塔、龚彦、阿努克·勒让德、柳亦春
中法美术馆的实践经验与前沿动向
“为什么要组织这一场策展人与建筑师面对面的圆桌”?曹丹在主持中提问,“策展人和建筑师都要考虑空间和时间的问题,需要考虑观众、建筑使用者与这个城市文化的关系;而他们不同之处可能在于时间。建筑师需要处理的是一个持久的,甚至是永久的空间,所以展览和建筑是针对完全不同的时间维度展开创作的问题。”
现代传播集团文化艺术平台总裁曹丹(左)与蓬皮杜艺术中心新媒体馆藏部门主管玛萨拉·利斯塔(右)
对于策展与建筑的关系,蓬皮杜艺术中心新媒体馆藏部门主管玛萨拉·利斯塔谈到:“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公共空间非常通畅,在其中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也反映在我们布展的原则上面,所有这些层面都是模块化的,展览的空间隔断都可以自由进行拆卸、移动;同理,我们组织展览的时候也都要考虑到如何交流思想,这些都反映了蓬皮杜中心的现代化特点:艺术不仅仅建立在事物之上,也建立在思想之上。”“蓬皮杜x西岸”美术馆项目不久将在上海揭幕。作为该项目的策展人,利斯塔表示:“美术馆的旧址曾是过去的工业码头,从这里还能看到河上运输的船……我们希望让观众去远望、凝视,看到时间和空间的交汇,使不同的时间尺度能够共存于一个博物馆之内。”
蓬皮杜艺术中心外立面
“蓬皮杜x西岸”美术馆项目(效果图)
在国际美术馆分支被引入中国本土的同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等一线城市美术馆也在时代浪潮中发生着转型和变化。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回顾了 PSA 建馆以来的历史,并以两个展览案例“移动建筑——尤纳·弗莱德曼”(2015)和“栖居的庆典:巴克里希纳·多西建筑回顾展”(2017)给出了具体回应。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尤纳·弗莱德曼”展览现场
“PSA 一半以上的空间不是干净的白盒子,更像是一组更加灵活的抽屉或者鞋盒,建筑本身的历史和改造时间非常仓促,给这个美术馆空间留下了很多的空隙或者缺陷,比如说动线非常绕、有太多无法定义的空间,还有它的尺度太大,缺少私密性空间。其实当你身处其中,你会感觉不是一个想象中的美术馆空间,而更像一个城市环境,我们会在其中迷失、闲逛、邂逅,当然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尤纳·弗莱德曼的展览基于其著作《幻影集》,表述了建筑师对于宇宙的理解,从上下左右与中间的空间概念慢慢展开。多西的展览则再现了建筑师的居家空间、工作室,以一种散点式的布局赋予观者自由选择观展路线的权力,使其在现场随时发现新的东西和惊喜,体验建筑师所强调的“庆典”。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巴克里希纳·多西回顾展”现场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日前举办的毕加索大展吸引了艺术界与大众的广泛关注,这与 UCCA 的转型息息相关。馆长田霏宇在论坛中表示,美术馆在运营的最初十年也曾遇到困难,“观众没有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到我们的运营筹款行为当中”。而近年观众文化消费的提升促使美术馆完成了一次“转型”,在建筑上则体现为整个外立面的重新设计与改造。“这次改造理顺了馆内所有的动线,并且赋予了美术馆一个大气的公众形象,一是透明,把美术馆的内容直接呈现在大街上,二是引导,能够把观众引导到博物馆里面。”而对于美术馆而言,”最大的资产就是我们的用户群,这些人可能超越了某个城市或者某个建筑体本身,汇聚成愿意介入和思考艺术的一群人,这就会产生一些新的连接方式。”
改造后的 UCCA 外立面为全透明不规则玻璃幕墙
大舍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柳亦春具体探讨了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项目,他指出,在原址运煤码头被改造完成后,美术馆的空间在不同展览语境下显示出了不同的意义与魅力,例如小汉斯策划的“十五个房间”对原空间的保留与剥离。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则分享了上海正在筹划或建设中的文化项目,包括计划于2021年完工的浦东美术馆、计划2023年完工的上海大歌剧院等。此外,青岛西海艺术湾董事长孟宪伟也提供了一份地方艺术社区的案例,通过扶持艺术教育、开启艺术家驻留项目等方式力图将其建构为一个“自然生态、艺术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共生的综合艺术社区”。
龙美术馆(西岸馆)“15个房间”展览现场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之道
在讨论环节,曹丹对博物馆的建筑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发问:“策展人和建筑师可能都会有一种突破美术馆的“白盒子”或者一个功能性场域的意愿,美术馆能否创造出一个在我们期待的那个中立的空间之外的东西?”对此,玛萨拉·利斯塔谈到:“白盒子概念在博物馆的漫长历史中只占有很短的时间,它对于艺术品有好处也有缺点。21世纪的美术馆需要与历史进行决裂,特别要打破艺术的各种形式与模式的区隔,把文化意义引入艺术作品当中,同时要重新认识意义的本身,它具有自己复杂的语汇。”而龚彦则认为“白盒子”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概念,更是美术馆所创造的一种语境和意识形态,限制或约束了艺术家的创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牢笼”。
UCCA 沙丘美术馆
同时,前两场论坛中的嘉宾也分别从博物馆的公共性、建筑形式、运营内核及网络架构等方面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去年9月开幕的 UCCA 沙丘美术馆由 OPEN 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该事务所也设计改造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其联合创始人李虎在会议中提出,“作为21世纪的文化美术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他认为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建筑与所服务的艺术内容之间的平衡,观众与艺术之间的边界以及美术馆超越本身辐射到社区、城市乃至社会。“一座美术馆可以为这个城市带来什么变化?设计并不只是关注美术馆本身,而是在于美术馆如何激活一个城市,所以我们更多地从城市的角度创作一个联通,而不是常规地去放置一个另外的盒子。”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陈晨则认为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建筑师的话语权丧失。“这可以归咎于经济模式的快速化下的统一,包括有些建筑师的主动配合,把经济模式代替了建筑设计本身应该存在或者达到的艺术高度。”而作为让·努维尔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项目负责人,他所能做的就是坚持做“有个性”、“绝对”的项目,秉承让·努维尔对于时代和地域的情景把握。“让·努维尔只做属于这个时代的建筑。另外就是他对于地理、地貌、人文环境的了解,因为地理地貌、人文环境的不同,所以建筑才会不同,他打造的是一个领地。”
由让·努维尔操刀设计的浦东美术馆(效果图)
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及大皇宫主席克里斯·德尔康认为“私人博物馆没有未来”,因为这些博物馆的产生仅仅是“商品经济加服务经济的结果”。同时,艺术创作在越来越泛滥的同时质量却没有得到提高。针对于此,“无论是开发商、投资商、思想家、人民代表,还是策展人、艺术家,首先必须想到的是艺术展览的组织,然后想到它的内容、想到它的展品,所有的这些问题只有在解决之后,最后才考虑到造博物馆。”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领事费保罗也提出了法国的博物馆网络中存在的弊端:“法国的博物馆有二百年历史,它与公共权利的历史紧密相连,被看成是艺术品的保存之地、社会和谐的载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法国形成了一个博物馆网络,它造就了很多专业人士,生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法律框架,使得文化项目更长久、更专业,但是它也有弱点,比如管理僵硬,不能适应创作、经济以及社会的变化。”此外,“公共资金从90年代开始越来越少,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也因此越来越少,务必要创新融资模式。”
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及大皇宫主席克里斯·德尔康(右)与法国文化艺术公共政策专家布鲁诺·朱利亚(左)在论坛现场
未来美术馆的发展趋势
在论坛的尾声,曹丹对未来的美术馆从全球化、艺术品数字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发问,对此,XTU 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阿努克·勒让德从其留尼汪岛文明博物馆项目出发给出了回应:“其实博物馆是对抗全球化的一个武器,它应该是一个代表地方文明特征的神庙,如果各地博物馆都很相似那会非常可怕”,勒让德说道,“在留尼汪岛项目中,我们根据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空调的布置,每个未来的博物馆都应该成为未来生态建筑的典范。”
XTU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留尼汪岛文明博物馆项目(空间内部效果图)
柳亦春则认为,未来博物馆的变化更需要关注运作机制,“在这样的社会变化过程中,未来的博物馆需要让观众得以感知时间,获得现场感并唤起相应的情感。只要满足这个条件,不管美术馆建筑发生如何的变化,观众仍然会持续回到空间当中。”
此外,在前两场论坛中,中法嘉宾也对未来博物馆从机构精神、功能性和运营等方面的趋势进行了预测。费保罗就法国博物馆网络的弊端进行了三个预测:首先,越来越多的个体将参与博物馆领域。“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台相应的法律框架,比如2003年出台了鼓励私人投资的税务法,2008年经济改革现代化法;第二是公司合营得到了加强。”第二个趋势则是是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我觉得中国和法国有共同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博物馆不仅仅是艺术的交汇之地,与此同时也是城市休闲的地方,它将高雅艺术和大众生活以及商业紧紧结合在一起,也使博物馆有机会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增加它的收入来源。”第三则是博物馆工坊(展览、实践)的融合。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领事费保罗在论坛中发言
对此,田霏宇表示:“目前中国的艺术机构处于非常有意思的阶段,现在已经不是所谓的原始积累状态了,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体系,其中美术馆和机构都有各自的风格、主张、方向,那么问题就在于美术馆的机构精神在哪里,它想代表什么?提倡什么?贡献什么?我觉得这是未来这十年都会变得越来越清楚。”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在论坛中发言
而对于美术馆的功能性,业余建筑工作室创始人王澍认为:“在20世纪,美术馆、博物馆不仅仅是展览机构,它是整个社会思想变革重要的发声地,建筑不仅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了,它要为革命的发声力提供一个发声的条件和场所,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由王澍设计的富阳美术馆
对未来美术馆的建设与运营,法国文化艺术公共政策专家布鲁诺·朱利亚则给出了两条建议:首先,“给艺术机构留出足够的生长时间”;其次,“必须在政策做出决定之前先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这样的对话更加富有成效。这也能够使得政府能够在上游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在7月6日的中法青年建筑师项目介绍中,来自 CAAU 的王琢、多相工作室的贾莲娜、Freaks Freearchitects 的纪尧姆·奥布里(Guillaume Aubry)和 iDEA 创始人高岩分别就各自负责的项目进行了分享。从蓬皮杜等相对成熟的项目到富于实验性的青年建筑师项目,从PSA、UCCA等美术馆机构到青岛西海艺术湾等艺术社区,从一线城市艺术项目的动向到地方文化机构的布局,为期两天的论坛为听众呈现了当下中法博物馆发展的立体图景,并对二十一世纪文化项目、艺术机构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的建立与调试留下了可供参考的论述文本。(撰文/堯堯)
* 论坛现场图片
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