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0年前,中国商业艺术展的市场还是一片荒芜。但如今商业艺术展携着西方大师之名,纷纷扎堆北上广深等地。“这是一个大趋势,谁都阻挡不了。”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收藏家、余德耀美术馆创始人余德耀(Budi Tek)如是说。变化之快,的确令人措手不及。最早能够追溯到的西方大师展是2011年的“毕加索中国大展”。在那次由天协文化主办的展览中,62件真迹来到世博会中国馆,吸引了20万人入场参观。3年后,同样由天协文化主办,在chi K11美术馆举行的莫奈展则因参观人数达40万,而成了商业艺术展商业化发展历程中绕不过去的事件。在喜布文化创始人、特展产业研究者贾布眼中,2011年与2014年的这两次大展均可被归为“特展2.0”。
▲ 2016年 “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网
▲ 2014年的 “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符合我们今天所说的‘特展’类型的展览,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出现了。1978年的‘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1982年的‘法国250年绘画展览’,1983年的‘法国毕加索绘画展’,在当时都引发了观展热潮。”贾布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说,“但那时的艺术大展都是官方艺术机构举办的公益性质展览,我把这类特展定义为‘特展1.0’,而现在大量出现的、由民营资本投资的商业化运营的特展是2.0。民营资本办展与官方展览,并非进化论意义上的产业升级,不是取代,而是共同繁荣。”
眼下的“特展”与之前人们在美术馆或博物馆看到的展览已不再相同。变革带来契机,也会引发问题。在这个新兴的领域中,规则被不断打破,又在争议中重建。学术的严肃性是否会在资本的运作中被消解?
▲ 毕加索《缪斯》(局部)在10月于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上展出,图片来源:Centre Pompidou, MNAM-CCI/Service de la documentation photographique du MNAM/Dist. RMN-GP
空间的挪移,不同的观展体验
– ▬ –
艺术展览地点的选择不只是为了展陈效果那么简单,背后涉及的是一系列价值排序。2004年,上海曾有过一次轰动的“法国印象派珍品展”,展出56幅作品,其中38幅出自奥塞美术馆(Musée d’Orsay)。那年隆冬,25万人来到上海美术馆,在保安团队的严格管理之下观赏了56件作品。
▲ 2004年,“法国印象派珍品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french.china.org
10年后,42件莫奈真迹集体出现在时尚地标K11的B3层。包围着观众的是莫奈的作品,展厅上层,则是餐厅和时髦的商品。在这里,观展与娱乐休闲活动变得更为紧密,严肃性被消解了。这个人流密集的黄金商业区和“莫奈”相互助力,将观展人数推升至40万。有媒体为此发出一句诘问:谁说艺术展不能商业化?
如今,谈及当年的莫奈大展,展览主办方、天协文化总经理谢定伟回忆道:当时借展方马摩丹莫奈博物馆(Musée Marmottan Monet)也不同意在商场举办展览,直到在展陈条件达到标准后,才让展览继续推进。“国内所有的商场中,没有一个专业设计建造的艺术展馆,而国外博物馆对这一点要求很高。”他说道。
质疑的声音并没有让此类艺术展停滞。2015年K11在举办“跨界大师·鬼才达利”展览的同时,另一场达利艺术展则在外滩18号举办。从美术馆到商业空间,在贾布看来,这并不意味着展览学术性的弱化,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民营机构可以办很好的展,公立美术馆也会出现差劲的展览。”
▲ 2015年上海K11举办的“跨界大师·鬼才达利”展览
▲ 2015年上海K11举办的“跨界大师·鬼才达利”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商业逻辑和“美术馆准则”的冲撞
– ▬ –
今年10月7日,“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将从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巡展至上海,在上海展览中心进行展出。余德耀对展览公司能够将72件顶级艺术品带到上海而“感到吃惊”:“蓬皮杜艺术中心是我所仰望的美术馆。但他们这个决策对中国的美术馆运动并不是一个好的示范。”
▲ “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在日本展出,图片来源:东京都美术馆
余德耀的质疑集中在“对展览地点的选择上”。他认为:上海展览中心地处市中心,人流量极大,仅从商业上考虑,确实能够保证收益,可从艺术与学术质量上来看,这里却未必适合陈列现代艺术大师之作。上海展览中心是一个建于1955年的苏式建筑群,这里常年举办各种展会。“那么伟大的展览,为什么不放在美术馆,而在商业场所?如果学术性展览可以随意选择场地,那美术馆、艺术中心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余德耀对《艺术新闻》发出这样的感慨。
▲ 今年9月,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 Shanghai)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图片来源:PHOTOFAIRS | Shanghai
在余德耀眼中,“美术馆”不只是一个办展场所,而是有着收藏体系、教育功能及学术积累的空间。“在希腊文中,美术馆被译为思想的圣殿。‘思想的圣殿’之神圣性不被尊重,追逐门票高收入难道是展览成功的唯一标准?”他问道。如今,余德耀一向信奉的“美术馆准则”遭到了挑战,令他不免对中国私人美术馆实践的未来深感忧虑。“西方的美术馆因为运营经费而向正规的美术馆模式妥协,也许这样能够使非美术馆的展览获得成功,却破坏了正规美术馆的生态,使得大家缺乏一个好的参照。”在接受采访时,余德耀提出了这样的担忧。
“在世界美术馆中,东方人还处在学习过程。我没有私心,也知道会得罪人,但我是希望美术馆运动能够朝前推进。”余德耀还告诉《艺术新闻》,去年余德耀美术馆举办“雨屋”展前,很多商业场所都想引入该展览。但为保证“雨屋”的展陈效果并满足艺术家本人的心愿,只得一一拒绝。“我常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至少对未来有一个交代。”
▲ “雨屋”在余德耀美术馆展览
然而,在蓬皮杜大展的主办方谢定伟看来,又是另一番图景:“上海展览中心的确不是专业的美术馆场地,但是蓬皮杜同意是有原因的。”他告诉《艺术新闻》:“展览举办地即展览中心的西二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场馆,有封闭的展示空间,通过技术改造,完全可以达到展陈标准。”
据谢定伟介绍,蓬皮杜同意在此举办展览是由于:“首先,这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老建筑。事实上,海外博物馆常常对历史地标性建筑情有独钟。巴黎大皇宫和卢森堡博物馆都是历史建筑,也是通过改造成为艺术展场。”他也告诉《艺术新闻》,天协此前已经提交了一个完备的设施报告,完全符合专业美术馆的要求。谢定伟表示:“不能因为在商业展馆展出就否定其学术性和专业性。天协所办的展览是受到海外博物馆认可的,在这种基础上,他们才愿意与我们合作。同时,每一个环节都是共同把控。”
▲ 巴黎大皇宫,图片来源:wikipedia
▲ 卢森堡博物馆,图片来源:Musée du Luxembourg
“上海展览中心的确不是一个最优的陈列地点,但没有其他选择。”贾布也承认地点的选择是权宜之计。她甚至以“游击队”形容民营办展机构的境况:“事实上民营办展机构需要做不少妥协。在公立机构办展,门票受限制(一般最高不超过30元);在商场办,硬件跟不上。"
学术性与利润的平衡之道
– ▬ –
2004年“法国印象派珍品展”开幕时,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陈燮君曾作为上海文广局党委书记参与其中。2013年,他担任上海博物馆馆长期间,该馆又举办了“从巴比松到印象派”画展,来自美国克拉克艺术馆的70余件作品此前皆未在国内展出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次展览被视为西方艺术特展的标杆。如今当被问及对“西方大师展”学术性的看法时,陈燮君对《艺术新闻》说:“合作机构和学术团队是一个展览最为重要的质量支撑。双方学术团队对艺术史必须有深入研究,加上与权威机构合作,因为这些馆的藏品是最有保证的。”
谢定伟与陈燮君抱有类似的看法:与海外专业美术馆或博物馆合作是展览成功的先决条件。“展品要来自专业美术馆或艺术机构,策展人也必须具有专业学术能力。”即将开幕的“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的策展人罗朗·乐朋(Laurent Le Bon)现在是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他之前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工作多年,还曾主持蓬皮杜梅兹分馆(Centre Pompidou-Metz)的建馆工作并担任首任馆长。
▲ 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罗朗·乐朋,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 让·杜布菲《搅拌场》(1973年)即将在“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上展出,图片来源:Centre Pompidou, MNAM-CCI/Service de la documentation photographique du MNAM/Dist. RMN-GP
“现在有那么多商业展览,可能是因为莫奈展成功了,看上去名利双收,所以大家都来做。就我判断,这些展览能不能赚钱也很难说。”谢定伟说。让他倍感压力的是高昂的场地租费。“2011年,毕加索大展在世博会中国馆举办时,4个月的租金为1000多万元。因此,那次展览并未让天协收支平衡。目前,政府对民营资本参与艺术展览没有太多扶持政策。而同时,艺术展览也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很多时候,要收回成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他说。
贾布同样对艺术展的盈利能力持保守态度。在她看来,虽然无法确切知道每个展览的投资与营收情况,但在这几年的特展热潮中,能够盈利的特展其实屈指可数。对于办展的高昂成本,余德耀也有同感。刚刚闭幕的贾科梅蒂大展在业内口碑颇佳。但门票远远不能覆盖成本。余德耀说:“美术馆是不可能盈利的,它唯一的收入,就是名誉。”
▲ 贾科梅蒂回顾展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去年,在上海举办的30多个较为有名的特展中,几乎每个都被冠以“大师”之名。然而,西方艺术史知识在中国远未普及,一些西方艺术展利用信息不对称,使许多观众大呼上当。比如,北京近期某个毕加索艺术展宣称带来价值10亿欧元的作品,门票售价高达1000元,最后却被一位业内人士“吐槽”来路不正。谢定伟担心,这样的氛围会让很多好的展览也成为受害者。
▲ “不朽的梵高”多媒体展现场,图片来源:上海观察
在目前国内对西方艺术品鉴定标准尚不清晰的情况下,甄别一个展览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越有自信的展览,越敢于把话讲清。”贾布说道,“油画还是雕塑?版画还是草图?这些都叫‘真迹’,但市场价值可能差好几个零。还有作品的来源,通常情况下,如果作品来自于博物馆,展览的可信度就会很高。”(撰文/李仲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