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9月策划第一个女性艺术专题《到未知处探险,女性艺术新历程》开始,四年以来,《艺术新闻》发起了多个女性艺术论坛,并在2022年展开了“女性艺术展览在中国”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女性艺术的创作、展示状况以及发展空间,希望提高女性艺术的能见度与关注度,促成艺术生态支持女性艺术的结构性改变。
在“因她之名”预告片中,在艺术创作、媒介研究与女性主义的交汇点上,评论人贺潇、贺婧、富源、龙星如与黄韵奇展开了基于专业视角的讲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艺术工作者以评论人、策展人、研究者以各自的方向进入到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
肖像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参与“因她之名”的十位女性评论人:贺潇、贺婧、何伊宁、富源、龙星如、黄韵奇、廖雯、翁笑雨、戴章伦、陈嘉莹
除了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现场,在绘画、雕塑、摄影、影像、科技艺术乃至人工智能等向度展开关于女性艺术创作的论述之外,这本特辑亦回访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女性艺术现场,并将视野拓展到当代海外华人女性艺术的创作研究,乃至溯源文化根部、探究华人女性艺术家的生命意识。而在性别认同边界之处的流动与书写,则为这本特辑留下了开放性的尾声。
关注绘画与身体性联系的评论人贺潇进入到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不同代际女性画家们的创作,“在她们视觉经验、个体境遇与媒介语言中,探究她们对‘身体’诸多层面的演绎”。
评论人贺婧在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现场中看到,“一部分在装置和雕塑领域的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以一种广义的对于‘物’及其存在关系的‘形塑’,展现了理性、思辨的力量和对世界的抽象化认识”,“其背后是当代女性艺术家在社会意识和创作观念上的明确转向”。
评论人何伊宁从一位摄影史学者的视角出发,尝试“提供一个探索性的写作方案,旨在重估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摄影史的贡献”。
专注于影像研究的评论人富源选择在媒介、政治和女性主义的交汇处,探讨不同代际华人女性艺术家的当代影像实践。
评论人龙星如关注一系列以科学和技术为创作对象的女性艺术家的工作,在那些“被标注为先锋和前沿的技术进展,许多女性艺术家亦关注到它可能忽视或掩盖的议题”,进而意识到,女性主义之于技术的关系不再是以“开发、索取和凌驾形式存在”。
加密技术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评论人黄韵奇致力于观察女性主义、权力结构和技术的交叉动态,更进一步寄希望于“女性创作者的集体与个体经验、思考与工作方法,将成为点亮人与‘非人’共存的多元化‘后人类时代’的普罗米修斯之火种”。
从21世纪以来的当代艺术现场,回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女性艺术浪潮,重新审视当时未竟的女性主义问题也有着现实意义。评论人廖雯重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创作及其个体与群体特征,提出“女性方式”和“独立意识”对于女性艺术批评和创作的重要性——但女性意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仍没有完成。
对于华人女性艺术的考察,除了立足于中国的艺术现场,也拓展到更广阔的华人身份与文化意识的联结之中,以此观察当代华人女性的创作光谱,常驻纽约的评论人翁笑雨以“多元交织性讨论中的女性视角与经验”,聚焦女性华裔移民或离散艺术家群体有关身份思考、个人经历的创作,也发现新一代华裔女艺术家正在“涉猎的科学、技术和艺术跨界的深度创作实践”。
评论人戴章伦则从文化意识的根部发掘跨地域的华人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内核,她提出“渊界”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个‘生命-死亡’辩证相生、连续统一的生命圈层,是生命由此进入无尽化生的雏形”。
行至这组评论文章的尾声,脱离传统二元论的性别框架展开讨论也成为一种必然,评论人陈嘉莹关注的一组艺术家以行为表演、视觉艺术为方法,展开对于性别身份进行重新书写的创作实践,离开性别本质主义界定的常轨,进而发展为以女性主义作为问题、视角与方法,也给未来的性别与身份书写留下了大片空间。
尹秀珍,《未知》,影像、雕塑、3D打印、多媒体混合装置,2020年
在上世纪90年代将“将原生的生活经验及其象征物直接转化为作品”的尹秀珍,不仅在近年来以更为抽象的方式思考雕塑之形,而且对新的技术与人的情感关系充满好奇,在2020年创作的巨型装置《未知》中想象机器如何“解读”人类情感。在来自不同世代与观察维度的三位评论人廖雯、贺婧与黄韵奇的书写与讲述中,作为一个艺术长跑者,尹秀珍的创作经由不同时代,仍然具有不断自我生长的生命力。
刘昕,《白石》,影像静帧,21’57”,2021年
费亦宁,《月之滨 II》,单通道4K动画影像,超8毫米胶片,彩色有声,12’26”,2023年
在黄韵奇、龙星如与戴章伦书写的交织处,年轻艺术家费亦宁提示了新的未来,在黄韵奇的笔下,她的“创作长期围绕着非人类视角下未来的赛博格、菌根网络、树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物种生态展开叙事、想象以及新神话”,龙星如评价其作品如同在“技术的线性时间里被自然脱落的遗存”,“数字之火围成温暖明亮的火裙,伴她在无人的冰面上无尽旋舞,如同永不止息的自我救赎”。戴章伦书写的加入,则让身处于数据之流的艺术家,成为通往远古与眺望未来之间的赛博灵媒。
过去数年中,对于女性艺术的关注,也与中国社会经历的女性意识觉醒相呼应,上野千鹤子、戴锦华等东亚语境中的女性主义者在社会与文化层面上发声,她们对结构性性别问题的分析也同样适用于艺术领域。
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代艺术现场,从来都不缺少女性艺术家,而她们的声音如何被听见,她们的视角与方法如何成为突破性别桎梏的共享经验?从中国上个世纪的女性解放运动到90年代出现的当代女性艺术涌动,女性主义作为问题并未得到充分讨论和解答。
从影像实验到科技前沿,女性对于边缘地带的勇敢探索如何显形?从抽象思辨到人工智能,为什么女性的存在与贡献往往鲜少被记载与言说?从生命经验到思维方式,女性主义作为一种视角,是否能在线性时间观与竞争性资本主义环境之外,成为人类处理自身与世界关系更可持续的关照?
如上所述,不同评论人的推选亦有一定重合度。在评论人推荐的基础之上,加上编辑部的补充评议,这本刊物随之带来的100位当代华人女性艺术家的名单及其小传中,大多可以检索到评论人论述单元中的相关图片与文字内容,没有检索信息的艺术家则来自编辑部评议的补充名单。这100位当代华人女性艺术家的出生年代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其中也包含自我认同为女性的跨性别艺术家以及非二元性别艺术家。这份名单显然无法揽括近年涌现的女性艺术浪潮的全部名字,我们也期待倾听更多的声音,持续更新这份名单——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缔结女性艺术生命力之网的一个起点。
在不断内化的意识与选择中,浸透了生命体验、思辨与行动之力,曾经被历史、文化与社会环境所隐匿的“大写的她”终会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