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主编来信 | CERN,倒掉的柏林墙与艺术的联合

Dec 06, 2019   叶滢

经历了十一月高密度的新的美术馆与展览开幕、艺博会现场与论坛讨论等活动之后,在中国最活跃的艺术发生场,有什么关于未来的走向浮现出来?

未来已来,艺术与科学寻求合作

十一月的上海,除了已经创办了数年的ART021、西岸艺博会之外,在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Lab)现场,除了对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展示,还能看到多个面对不同年龄层的艺术开放课堂。在FutureLab举办的《创生&精确:艺术、设计和科学间的非平凡性关系》的论坛中,来自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艺术部门的策展人莫妮卡·贝洛(Mónica Bello)的演讲令人印象深刻,CERN是二战之后建立的全欧洲最大的核子研究所,每年都会邀请几十名艺术家进入到这个拥有1万多名科学家的粒子物理实验室进行驻地创作。

图片在CERN地下100米深的粒子对撞机隧道中徒步27公里的艺术家詹尼·莫蒂(Gianni Motti)

从1970年代在CERN附近追问天空的另一边是什么的美国概念和行为艺术家詹姆斯·李·贝耶斯(James Lee Byars),到在CERN地下100米深的粒子对撞机隧道中徒步27公里的詹尼·莫蒂(Gianni Motti)——这个粒子对撞机以模拟137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而著称。还有近年安东尼·格姆雷(Antony Gormley)所做的作品《感受物质》(Feeling Material),池田亮司与CERN的物理学家合作完成的大型新媒体作品《超对称》(supersymmetry)和《微观|宏观》(micro | macro)……在粒子物理这样一个“不可见”的世界,艺术家如何理解和表达无穷大的外部宇宙与无限小的物质内部?

来自CERN的莫妮卡·贝洛,带来的不仅是欧洲最前沿的科学机构对于艺术的接纳态度,也希望未来中国艺术家能参与其中。迄今为止,CERN还没有与中国艺术家进行合作,莫妮卡·贝洛有意将中国艺术家带入到CERN开展的艺术与科学的合作项目中。

在FutureLab论坛之前一周,中央美术学院也举办了为期三天的“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来自莫斯科的达利娅·帕克霍门科(Daria Parkhomenko)创立了LABORATORIA Art & Science Space(科学&艺术空间实验室),项目持续邀请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同参与。她谈及与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的合作。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MoMA展开了与普通人对视的行为作品《艺术家在场》,达利娅邀请脑神经科学家与阿布拉莫维奇进行合作,这个名为《测量相互凝视的魔力》(Measuring the Magic of Mutual Gaze)的项目,记录了对视的两个人的脑部神经活动。这种非语言的交流、沟通,此前很少有人去研究。将艺术家放在在脑神经科学的语境中会发生什么?科学家也听到了他们很少被问过的一些问题,意识是什么?记忆是如何运作的?

2达利娅·帕克霍门科邀请脑神经科学家与阿布拉莫维奇进行合作的项目:《测量相互凝视的魔力》

粒子对撞机,宇宙大爆炸,人工智能,脑神经科学……在莫妮卡·贝洛与达利娅·帕克霍门科带来的科幻小说式的描述中,艺术家如何向科学家了解技术的运作,深入未知的世界,他们互相之间的提问、求知和探索,在大规模技术更新到来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以艺术的联合,拆掉高墙

11月既是上海一年中最活跃的艺术季,也正逢柏林墙倒塌30周年,由山姆·巴道伊和提尔·费勒斯(Sam Bardaouil & Till Fellrath)组成的策展组合Art Reoriented(再调整的艺术)策划的 “走过群墙”(Walking Through Walls)在柏林格罗皮乌斯美术馆开展,讨论的正是30年前有形的柏林墙的倒掉与今天更多无形的“墙”重又竖起。当提尔·费勒斯在上海拿出我们十一月刊对这个展览的报道时,“我完全理解你们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到柏林墙。”他说到。第一次见面的我们,对很多不言而喻的现实状况已心领神会。

山姆·巴道伊和提尔·费勒斯为上海策展人实验室(Shanghai Curators Lab, SCL)带来了为期一个月的课程,课程将要结束时,这个项目安排年轻策展人以团体合作的方式进行策展方案的评选,山姆•巴道伊提到年轻策展人提交的方案所体现的“社群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他们所想要创造的“中国与国际、艺术家与公众、美术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可以想见,在未来这些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也会产生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两位分别来自黎巴嫩与德国的策展人,对于“墙”是什么,有不止于政治意义上的理解;对于如何拆掉“墙”,更有艺术上的行动力。

32019年透纳奖获奖者(从左至右):奥斯卡·穆里略(Oscar Murillo)、泰·莎妮(Tai Shani)、海伦·卡姆莫克(Helen Cammock)、劳伦斯·阿布·哈姆丹(Lawrence Abu Hamdan)

一周之后,对于为什么需要合作,透纳奖的提名艺术家以更强烈的声明表达了出来。劳伦斯·阿布·哈姆丹(Lawrence Abu Hamdan), 海伦·卡姆莫克(Helen Cammock), 奥斯卡·穆里略(Oscar Murillo)、泰·莎妮(Tai Shani)等四位提名艺术家联名向奖项的评委会表示希望将他们视为一个团体,共同获得此奖项,他们在声明中写道:“在这个英国甚至世界多地都在经历政治危机的时间点,含有分歧和孤立意味的事件正在各群体中发生,我们强烈希望能够以艺术和社会中的共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之名,借用奖项颁布的契机发表一个联合声明。”在声明发表的同日,透纳奖也在历史上首次将奖项同时颁给了四位艺术家。

即使我们在未来的实验室相遇,那堵无形的柏林墙依然会以不同的形式再现。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合作,策展人、艺术家之间的协商与联合,正是在被新的技术追赶与控制、被国家与领域之间的边界隔离的个体,在日益孤立的环境中寻求新的信心、方法与力量的信号。

微信图片_20230525145155

撰文/叶滢
《艺术新闻》主编

 

主编来信 | 一位文艺复兴巨人的养成

但愿在这个时代,能出现更多像斯福尔扎公爵这样的赞助人、更多像弗朗切斯科和安德烈亚这样的的同道者。回到那样一个时代,在诸多的文艺复兴人中,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巨人的养成并非偶然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