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3年度国际博物馆日年度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为出发点,《艺术新闻》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5月17日合作举办了主题讨论“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讨论活动由CHANEL特别支持
距离2013年《艺术新闻》创刊已经过去十年,全球性高增长、超链接的时代也接近尾声,在过去十年中,从海外到中国,我们是艺术现场的见证者与书写者,十年的工作积累也是我们意图为“为一个时代的艺术存档”的证明。
在开启一个新的时期之时,我们仍将是艺术生态的参与者,也会继续捕捉来自现场的变化,但更多展览的涌现并不能掩盖核心价值的匮乏,更大规模的艺术生产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文化共鸣,更频繁被言说的“艺术”也无法缓解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能见度边缘化的失落……在这样喧哗的洪流中,我们希望找到自己在这个时代更清晰的声音,并参与到下一个十年艺术生态的建设中。
于是有了2022年全国疫情不确定之际,潜入云南,在系统边缘绝处逢生的策展项目“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这是一趟向自然求解的回返之旅,也让我更相信上一个十年生成的“系统”走向无力之时,来自于自身的韧性与万物的启发,会比依托于固化的中心更值得信任,希望将更开放的编织与讨论所激发的活力,传导给更多人。
由此展开与自然合作的教育计划的想法,在去年年末就已在脑中盘旋,3月底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的拜访,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同期举办的展览“宋韵今辉”,更让我确信,这样一个历史与自然汇聚之地,正是理想的教育项目孵化之地。在这里,我们希望做一个实验,让中国人对于山水与自然的领悟,与思考“人类世之后”的西方生态思想家展开对话;让艺术家重新想象的自然与建筑设计师所做的可持续性系统改造互为启发;让生态学家解读本地物种的微观世界,也能随工作在艺术现场的国际策展人打通自然与艺术的通道……在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的同道讨论后,力图根植于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环境,启发和自然联结合作的交流共学项目“向山学园”显现出雏形,“向山”的意念之始来自于“生态向善”。
“向山学园”作为教育计划“永续之籽”的启动项目,汇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顶尖导师,专注于中国传统自然观研究与山水画创作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张捷教授,当代艺术与生态学交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创意生态中心主任T.J.迪莫斯(T. J. Demos)教授,倡导生态知识、生态情感与生态智慧并重的艺术家郑波,致力于可持续生态材料研究与实践的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陆轶辰,进化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云鹏教授——在5月8日面向中国在校大学生发出的“向山学园”的公开招募所展示的从评审到导师的名单中可以看到,一张基于可持续未来的行动网络初步成形。
关注于艺术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系列行动计划,均是《艺术新闻》与CHANEL联合发起的2023年全新年度文化项目(CULTURAL PROGRAM)的组成部分。
以国际博物馆日年度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为出发点,5月17日我们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主题讨论“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也是这张行动网络的交流与激活。
艺术家、“水系计划”发起人曹明浩和陈建军分享了与地质学家、人类学家、牧民和生态学者一起工作,向草原上的牧民学习运用本地的自然智慧,并以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态恢复和保护的路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曾参与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展览工作的黄宓提及这场流动的展览如何将水的智慧融入集体的创造,并与上海的水文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介绍了“泛东南亚三年展”中以“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为题的展览生发出的特定地缘与特色物种交杂映现的复杂议题。
塞西莉亚·维库尼亚,《奇普经期》,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现场,2021年,图片来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潘涛阮,《第一场雨,遮阳板》影像截图,三频影像裝置,16′4″,2021年,图片来源: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在生态艺术实践之外,结构性的改变还来自于总体性的规划。蓬皮杜艺术中心驻华代表、蓬皮杜中心×西岸美术馆项目总协调人费保罗(Paul Frèches)提到,2019年蓬皮杜艺术中心进行了一次碳足迹评估,展览和活动组织产生的碳足迹占15%,建筑产生的碳足迹高达40%。这项评估尚未计入由观众交通和作品运输产生的碳足迹数据。基于这次碳足迹评估,蓬皮杜艺术中心制定了2021年至2023年的15条重点目标,包括“成为生态议题的创造和思考中心”“突出展示收藏中与环境相关的作品”“在展览、演出和其他活动的策划上实现资源的再回收利用”等。而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主展馆将在2026 年到 2029 年暂时闭馆并进行建筑改造,旨在使其在2030年开馆时,能耗比改造前降低40%。
蓬皮杜艺术中心,摄影:Saiko3P
与欧洲的重要博物馆近年应对气候变化展开的变革相比,对博物馆与艺术机构碳排放、碳足迹的测算在中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022年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七届会议(COP27)指出,2015年至2022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 2021年中国地标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打破了观测记录。
气候变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即便是象征着末日再生的松茸,也很难逃脱高温和干旱引发的减产。在“蘑菇之语”展览期间举行的“蘑菇会谈•第二季——松茸传来的讯息:气候变化下的孢子之语”中,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赵永昌提到,近年来云南的气候变暖与干旱,正在影响松茸的产量。
从云南山头田野到杭州国美的象山校园、上海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一年以来的足迹所及,所感受到的紧迫使得我们必须扩展过往艺术所耕耘的领域,跳脱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重新看待与自然和万物的联系,与其说我们正在经历面向未来十年的“绿色文艺复兴”,不如说是切身的紧迫感,需要我们跳脱以国界、生产方式以及市场引导的艺术系统操作惯性,真正的失落并不是中国在国际艺术能见度的边缘化,而是在世界已经改变时,对新的处境与问题的“失联”与失语,会使我们失去对于未来的想象力与行动力。
经历了大规模的疫情海啸之后,去世不久的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的警示仍言犹在耳:“公共卫生危机实际上是有限的危机,因为它总会过去,但生态变化则影响深远且不可逆。我们也许能够幸运地‘走出’疫情危机,但一定无法‘走出’生态危机。无论如何,如果不好好利用这次疫情危机去寻找其他更理性的方法来推动产业生态转型,将非常可惜。”
拉图尔所示的“产业生态转型”,不可能与艺术行业无关。
撰文/叶滢
《艺术新闻》主编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