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从上海驱车四个小时抵达天童山,为了能在将要展开的讨论中更多了解天童森林观测站的田野和科研工作,十月初,我们提前来到了这片位于宁波郊外的亚热带森林之中。
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天童寺的存在与当地人的保护,使得这里保有大面积的原生森林。华东师范大学的宋永昌教授在1982年选址天童作为野外观测站,在此之后他的学生王希华参与了观测站的正式建站,2005年,天童观测站成为首批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野外台站之一。
往天童山深处走,喜树、木荷、栲树……路途所见,我们随如植物活辞典一般的王良衍老先生了解森林观测的样地,这位与天童山森林相伴了50余年的老先生对森林植被如数家珍。与天童观测站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漫长过程相比,理解生态学家在科研一线的工作,建立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对话通道,对我们而言,仅仅是一个开始。
建筑师徐甜甜
大约七八年前,因为一个酒店的建筑委托案来到浙江松阳的建筑师徐甜甜,则是以同理心、耐心和专业敏感度,找到了她与地方合作的方法。她在横坑村构建的 “竹林剧场”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建筑展览中,在村里竹林深处的平坦场地上,以毛竹围出一个穹顶般的空间供村民进行祭祀、演出,也赋予了农村生活以新的仪式感。
“再利用、更新、再循环”展览现场,©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摄影:Robert Gerhardt
2021年9月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开幕的“再利用、更新、再循环:来自中国的最新建筑” (Reuse, Renew, Recycle :Recent Architecture from China)展示了新一代中国建筑师在地方和乡村进行的建筑实验,其中就包括徐甜甜的松阳实践,除了 “竹林剧场”之外,她与政府组织的技术团队和工匠,对红糖工坊、平田农耕馆、松阳竹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重新串联和激活了当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植根在当地的建筑实践,重点并非是炫技和高新材料,而是以 “社会设计”(Social Design)的思路,展开与当地人文历史、与土地和自然的合作。
在横坑村的竹林剧场搭建中,徐甜甜结合毛竹韧性强、同一片毛竹从同一根横茎萌发的特点, 在村里竹林深处的平坦场地上,用毛竹围出一个类似穹顶的空间,供村民们进行祭祀、演出等活动,2015年, 摄影:王子凌
在与当地合作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来自北京的建筑师及其团队逐渐进入到农村生活的根部,继而发现了此前了解不多的属于农耕文明的生态农业智慧,徐甜甜最近在松阳进行的鱼耕馆项目,便是以历史久远的稻鱼共生系统为出发点。将这些古老的 “新知”转化到对建筑的思考与设计中,也是一个知识 “更新”与 “再循环”的过程。
在 “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的论坛现场,艺术家郑波谈及,他从2013年的作品《住在上海的植物》开始关注植物与城市历史、文化社群的联系,到以《蕨恋》联结植物与人的情感,直到在最近的作品《植物的政治生活》中,试图以平等的视角来理解和进入植物本身的世界,如艺术家所言,具有生态知识、生态情感和生态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智人(Homo Sapiens)。
郑波,《植物的政治生活》(The Political Life of Plants),静帧,2021,双频道高清视频,黑白 / 彩色,有声,31分
生于70年代的徐甜甜和郑波,都曾在海外完成他们的学习和教育,也都活跃在国际性的研究和展览项目中,近十年以来,他们也各自以社会介入的方式进入到中国地方的脉动之中,自然而然发展到学习与理解自然和生态的智慧。
科学家、建筑师、艺术家正在以各自的实践推动对于植物和自然世界的认知,他们如同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沟通的信使。在后疫情时期共同的生态危机面前,需要人类联合起来,修复自然的 “绿色文艺复兴”也才刚刚开始。
撰文/叶滢
《艺术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