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这一年,也是中国艺术界与全球化全面拥抱的一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和何鸿毅家族基金宣布启动新的中国当代艺术计划,第一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启幕,国内多家民营美术馆在此前后开馆,由此带来的国内与国际接轨、重塑艺术体系的乐观情绪,一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投下的阴影。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新闻》于同年3月正式出版。
创刊以来,身处一个音域不断扩大的能量场,从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艺术展、纽约亚洲艺术周等国际艺术现场,再到诸多国内外美术馆的开馆和艺术家的重要个展,《艺术新闻》总是在第一时刻发声,是近十年以来重要艺术事件的见证者。从2013年首次举办国际论坛“聚焦中国”开始,到策划“未来志异”、“无界的博物馆”、“绿色文艺复兴”等近百场艺术讲座与论坛,我们也在推动艺术与不同领域的交流,拓展艺术在当代的思维版图。
此刻,艺术界的内外部环境已与创刊之初大为不同,我们将选择一种怎样的方式来回溯一个时代与艺术的转变?在筹备第100期特辑,梳理历年出版的内容时,“世界剧场”、“绘画不息”、“传统焕生”、“影像在场”、“科技灵晕”、“女性共鸣”、“生态复兴”、“深入田野”、“四海为家”、“忆往思来”等十个议题显现了出来,经过编辑部讨论,我们邀请了10位来自不同代际的评论人对上述议题进行回应,并综合过往100期的内容,附上了一份从2013年创刊至今在该议题卓有表现的艺术创造者的名录。这份名录没有囊括中国当代艺术界所有声音的企图,这些创作与观察的汇集与梳理,将为我们经历的一个时代留存一份带有《艺术新闻》印记的特殊档案。
近十年来,当代艺术在面对、回应与质疑时代问题上,一直没有停步。从中国与国际艺术界联系的离合推拉、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相互作用,及至近年与社会思潮同步的女性议题,介入科技迭代的艺术探索,以及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越发凸显的生态问题,艺术本体并非凝固不变,其创作与提问正直指我们所面对的时代跃迁与个体境遇。疫情之前的全球化高歌已戛然而止,在与外部联系中断的时刻,创作者或趋向内化,或返身去往田野与自然寻求生命动力,乃至在虚拟空间释放想象。在受阻的现实中,重估逝者留下的艺术与思想遗产,也成为抒解当代之困的纵深路途。
2013年何鸿毅家族基金与古根海姆美术馆盛况空前的中国当代艺术计划发布的另一边厢,纽约亚洲协会同期举办的展览“招隐:十七世纪中国的绘画、诗歌与政治”中,张风于1658年所绘的一件水墨手卷让我印象尤深,在重重山峦包裹的洞窟中弈棋所运化的静谧,是这位画者在时移世异之时所描绘的永生之境,那个隐匿于自然和心灵的内向化世界则暗示了来自中国历史的神秘引力。
无论是身处全球超链接的能量场,还是在自然与历史中寻找安抚与提示,与诸位艺术家与评论人同行至创刊以来第100期的中途,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在时代大变动中,根植于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应变与思辩能力并存的艺术共同体依然充满韧性。
——叶 滢
《艺术新闻》主编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移动影像、录像装置和以时间为基础的媒体艺术重新定义了艺术的话语语言、再现机制和感知维度。电影史学家P·亚当斯·希特尼(P. Adams Sitney)曾经以“结构电影”(Structural Film)描述了先锋电影和实验影像对于传统电影时间叙事结构的颠覆,将观众与银幕的关系锁定为凝视和窥视。实验电影导演斯坦·范德贝克(Stan Van Der Beek)以“拓展电影”的概念(expanded cinema)强调了观众在影像空间创造的参与性角色,以及多屏幕投影的影像装置对电影体验的更新意义。艺术史学家罗莎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则将“自恋”视作录像的媒介,同时指出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艺术家只能通过不断的再生产对艺术自证。这些理论资源回应了当代影像实践与技术变革和拓展的传播渠道之间的紧密联系,亦映射了后福特主义时期时间的概念的变化。影像从电影图像到数字图像的发展过程中,时间的人为膨胀和构造已经趋同于思维过程。
2020年疫情开始不久后,全球艺术社群开始组织线上的艺术项目,艺术活动、工作和生产也进一步参与到我们的日常屏幕时间积累。受到早期影像实践介入大众媒体的尝试,如美国公共电视台PBC的艺术家教育性节目“离心直播”(Alive From Off Center),我在这期间策划了基于网络发布的影像委任项目“赤屏”以及一系列特定场域的展映,将影像作品展示和传播从美术馆空间转变为多样的屏幕,试图检验影像艺术在不同屏幕媒介和物理空间的沟通性。“赤”(bare)参照了阿甘本“裸命”(bare life)的概念,描述了屏幕与身体的密切联系。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史学家茱莉亚纳·布鲁诺(Giuliana Bruno)关于屏幕空间、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投影的文化气层”等论述指出了屏幕、投影与心理分析、建成环境之间关系的物质性维度,也为我审视当代影像的拓展性潜力提供了更多准则。
对于影像的拓展潜力的测试中,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实践杂糅了雕塑、电影散文、装置、文献、表演 、虚拟技术、雕塑等诸多媒介。其中,影像装置的多重物质性提供了一个操演契机。例如,陶辉的影像装置《一个人物与七段素材》(2015)中,内容独立的素材通过声音线索串联起来,观众是参与叙事建构的主导者。这些素材播放的地点公交车站(装置)指向了时间的第二层干预,叙事可能在个体相遇中被打破、改变和重组。其中,“一个人物”如同大卫·约瑟利(David Joselit)所说的兼具主客体的双重性质的化身(avatar),逃离了杜尚“现成品”的死角。
李明特定场域的影像装置《心渲染间》(2017)呈现了影像消融虚拟与现实边界的链接能力。艺术家在3D渲染的虚拟空间创建了一系列被剥夺了时空特定关系的模型、物件和人物,为具有80多年历史的北外滩历史建筑“上海大厦”绘制了碎片式的、自我组合的、不断逃脱观看的肖像。其中,再现的不同话语在航拍、俯视、仰视的镜头、库布里克式的中心点等影像语言中此消彼长。在个人现实与历史记忆的交错、无依无靠的渲染时空中,我们获得了进入“上海大厦”的记忆和感知的通道——如同鼠标滑过的跳动瞬间。
郑源的影像散文在虚构与非虚构的领域检验社会、历史的再现选项,他的“西北航空计划”(2016-2020)中的《一次失败的飞行:酒泉航空站》(2019)记录了一架失去了GPS信号的无人机在原中苏民航酒泉航空站中飞行并最终坠落的过程。作品拍摄利用了无人机的俯视视角,如同幽灵般的悬浮在西北地区最早投入使用的机场之一的“中苏民航酒泉航空站”,这个现已成为了中国首个以机场为主体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废墟遗迹如同一个游戏界面,隐藏了60年代中苏关系交恶这段被淡漠历史的细枝末节。
胡伟近期倾向于将影像与雕塑物件并峙,在不同媒介的时间性和物质性差异中构建对话。在《为公共集会(邂逅)的提案》(2018-2022)中,关于大连“斯大林广场”的影像投影放置了一个微缩的喷泉雕塑《公共喷泉–可行性方案》(2019),后者的形象在斯大林雕像拆除过程、大众体操等历史图像中有迹可循。“公共是一种遮蔽”(艺术家语),身体关联着公共领域的重建,而驻足喷泉雕塑点的观众也进一步构建了这种关联的复杂性 。
王拓的“东北四部曲”系列(2018-2021)展现了影像及其可塑性的叙事黏度和图像的炼金术传统。作品以张扣扣为母复仇案为原型,以一种泛萨满的方式在影像和打捞不同个体的命运在历史轮廓的影子。农民工反乡复仇,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范臣卿鸡黍生死交》中菊花之约的典故与民国奇女子施剑翘为父复仇、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郭钦光的自杀等复仇、自杀和死亡的形象,在为缺席的历史提供证词。
很多时候,意义建构在影像与语言之间的空间。沈莘的五频影像装置《盐湖(新身体)》(2021)中语言的在场、缺席指导了图像的情感。在虚构的碘工厂,我们与两名看不见的工厂员工多次相遇和交谈,逐渐看到来自上个世纪中叶韩国移民在俄罗斯和日本的经历。深海盐湖是提取的天然气的副产品碘的原料地,亦是权力再分配的场域,在此,通常失语的群体获得了发声。无国籍移民的身体逐渐穿透东亚地缘的边界,他们跨国的身份在中、韩、日、俄语四种语言对话的交替和转译获得了一种积极的确认。
再现的政治维度在彭祖强的《保联》(2020-2021)亦有体现。五个场景中艺术家选用非白人演员作为表达的中介,两名男子站在车外等待空调为车降温;旋转着笔的手;两双手互相剪指甲;一个女人站在森林里将虎标万金油涂在身上;两个人在玩猫的摇篮,两个声音交流着。通过放大这些细碎的片段和难以明状的个体处境的胶片质感,作品在空调帘幕搭建结构所构成的不透明性(opacity)包裹中,获得了温柔的交流的力量。
这些艺术家的工作继承了影像对再现政治的关注,也映证了今天影像作为探讨构建身份、集体、历史、虚拟、语言、叙事等不断拓展话题的最重要领域。同时,我们很难将影像从不同的表面中剥离出来,投影、多屏幕和展厅立面为图像释放和声音调配提供了物质性的介质,与被纳入其中的观众共同构成了一个不断演变的时空场域。影像实践中不断变化的时空、物质关系也对应了今天日常生活的媒介融合和公共领域的媒介景观。由拓展的建筑立面大屏幕中的数字媒体艺术、流动影像直播、图像和短视频信息流构成的屏幕文化中,影像如何在将观众纳入其内部的同时,批判性地参与今天文化的显示、隐藏及传播,同时入侵和扰乱同质性和单向的屏幕时间值得更多的讨论。
策展人和作者,研究兴趣集中于行为表演、影像等非传统媒介的生产机制和再现政治。2019-2022年作为创始艺术总监开启美凯龙中心的筹备和开馆工作。2016-2019年作为联合创立和运营非营利艺术空间Salt Projects,为青年艺术家和从业者提供实践和交流的场所。她的策展实践曾获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柏林高尔基剧院、亚洲协会、日本基金会、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等机构支持。富源是双语数字出版平台《黑齿》杂志的创刊主编,她也是Artforum, ARTnews,BOMB,Flash Art,Frieze, New York Times, Yishu等艺术媒体的撰稿人。富源目前是德英基金会的策展学者,她新近被任命为卡蒂斯特中国合作项目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