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晚,苏富比亚洲四十周年晚间拍卖举行。开拍前半小时,会场就已座无虚席,7点整,会场外也人头涌动,只有持有号牌的买家才可入场。据悉,近700人出席了这场拍卖。这场在开拍前就备受关注的晚间专场带来多幅大尺幅、首见拍场的艺术作品,62件拍品,总估价为6亿6000万港元(约合5亿2000万人民币),最终11件拍品创造世界纪录,总成交额达11亿3247万港元。
刚刚结束的伦敦杰作博览会(Masterpiece)和去年才创立的弗里兹绘画大师作品展(Frieze Masters)都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和口碑。早期绘画大师(Old Master)的市场似乎又重回正轨。绝大多数艺术品交易商都认为古典艺术品的价值相比当代艺术品确实被低估了,尽管有着种种对古典作品进行包装和品牌化的努力,这些艺博会有迹象表明西方古典艺术品市场走向了国际化了吗?
今年的巴塞尔香港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和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在一个月内陆续开幕。艺术界人士在博览会与双年展之间忙碌地穿梭,以商业和非商业活动划分的展会与双年展的界限近年来逐渐被模糊。两者的依附作用似乎在艺术市场上开始显现。
巴塞尔艺术展——欧洲最顶级的艺术博览会已经成为了中国艺术家和画廊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全球艺术市场上远程衡量自我地位的工具。1990年以来,一系列中国商业画廊发展过程当中独特的结构性刚需导致了这个市场通常与巴塞尔艺博会上其他市场平行存在,而非真正是当中的一部分。然而,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国际艺术世界的棋盘上究竟如何定位,无论对市场还是艺术史,仍然是个紧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