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其他因素都相同,西方画作的题材直接影响着价值:松鸡赢过鸭子,玫瑰胜过鲁冰花,每个人都喜欢漂亮姑娘。 艺术市场专家解析影响画作价格的主要因素。
4月25日晚,佳士得上海春拍“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举槌。拍前备受关注的贾蔼力作品《无名日 2》以人民币939万元成交,成为本场拍卖最高成交价拍品。而李津的《两只蝴蝶》则是以人民币597万元成交,打破了其个人拍卖世界纪录。
估价约1.4亿美元(约8.8亿人民币)的毕加索画作:《阿尔及尔的女人》(Les Femmes d’Alger)系列中的最后一幅“O”版本,将于5月11日上拍纽约佳士得举行的“展望过去”专场拍卖,成为拍卖史上单件估价最高的艺术品。
亚洲艺术收藏在一个多世纪以来所呈现的全球性收藏地图正在新的动力下发生改变:从西方藏家扮演重要角色到新兴的中国收藏家进场,既往的亚洲艺术著名收藏会为新一代藏家带来怎样的范例与借鉴?新兴收藏家在当代语境中将建立怎样的收藏方向与脉络?正在崛起的中国收藏家又将推动怎样的收藏新潮流?4月25日佳士得与《艺术新闻》联合主办的主题论坛《亚洲艺术巡礼》就以上话题展开了讨论。
自5月纽约拍卖季开始,高端艺术品市场中就不断出现新的拍卖纪录。6月伦敦的数场拍卖会也延续了纽约春拍的佳绩,印象派、现当代艺术作品的成交状况也十分引人注目。尽管艺术市场有其复杂性,但通过分析,仍可在疯狂飙升的价格背后找到一些理性的线索。
香港苏富比即将在今年秋拍推出“具体派之父”吉原治良的“圆· 学——吉原治良珍藏”专场拍卖。这也是苏富比在今年第三次推出日本具体派艺术,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这位曾经首次将中国当代艺术送上香港拍场,使其价格“升价百倍”,对亚洲当代艺术拍卖场有着独到判断的市场专家。为什么她会在近年对日本具体派情有独钟呢?她对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市场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判断呢?
大型艺博会预展向来是名人汇聚,热闹非凡的场所。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预展期间更是如此。在名流和金钱汇聚的巴塞尔,不少参展画廊也在展会首日就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如今藏家们扮演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购买作品进行收藏,他们更是建立私人博物馆和基金会的赞助人,或者直接与艺术家合作的支持者。私人收藏家角色的不断演变,似乎预示着更大规模的文化海啸即将来临。
当地时间6月15日,第46届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向VIP开放。与当下各地博物馆中的展览一样,体验式艺术作品正大行其道。认为艺术品是一个孤立事物的观念似乎已被抛弃。
2014年11月,王中军在苏富比以6100万美元成功竞得凡•高的静物画作《雏菊与罂粟花》;而在今年5月的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上,他又以2993万美元夺下毕加索的肖像画作品《盘发髻女子坐像》。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创始人兼主席王中军不但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内地娱乐界大亨,更是一位广受关注的艺术收藏家。他对艺术的热爱不仅仅反映在其所收藏的艺术作品中,更渗透于他的生活之中。在访谈中,王中军畅谈了他的收藏理念与故事,分享了其同艺术由来已久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