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0月3日下午,第十一届典亚艺博(Fine Art Asia 2015)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了VIP预展,并将于10月4日至7日正式展开。这一由香港本土团队打造的艺博会,在经历了十年的摸索与发展之后,迎来了“十周年”的重要里程,已成长为亚洲地区独树一帜的以“融贯古今中西”为特色的综合性艺术博览会。
▲ 第十一届典亚艺博展览现场
“展品涵盖古今中西是典亚艺博的最大特色。典亚艺博并非纯古玩展或纯当代艺术展,多元化的展品内容相当适合今日兴趣广泛的年轻收藏家。”典亚艺博联席主席及总监黑国强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如此总结道典亚艺博十年来发展而成的核心特质。今年的艺博会囊括了来自约100间艺廊的超过6500件作品,分为六个主要专项板块:古董;经典西方油画、印象派和现代艺术;银器、艺术珠宝和钟表;设计与装饰艺术;中国水墨及当代艺术,总价值超过28亿港元。
深耕古董板块:喜马拉雅艺术人气突出
典亚艺博最初以专精古董起家,凭借10年的积累,其在古董部分的参展阵容格外强大,均是在不同品类上有所专攻的资深艺廊,如著名的英国古董银器交易商Koopman Rare Art(伦敦)、专营印度与喜马拉雅艺术的著名画廊Rossi & Rossi(伦敦、香港)、专营中国鼻烟壶的Robert Hall (伦敦)以及经营古印度珠宝首饰和中国艺术品多年的Susan Ollemans(伦敦)艺廊等。从今天的VIP预展现场来看,主营喜马拉雅艺术的几家艺廊人气突出。
专营印度与喜马拉雅艺术的老牌艺廊Rossi & Rossi艺廊(伦敦、香港)自2006年第一届典亚艺博开始即连年参展,在今天下午的VIP预展时段,可见不少询价的藏家。Rossi & Rossi画廊总监Fabio Rossi告诉《艺术新闻》:“来自大陆的藏家在这10年间有显著的增长,且越来越成熟。这是我们在这十年间持续参展的原因。”
本届艺博会,Rossi & Rossi艺廊带来了一件明代注荼半托迦尊者唐卡,据Fabio Rossi介绍:“这件作品的等级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及纽约Zimmerman的藏品相仿”,价值780万港元;另一件Fabio Rossi本人格外推崇的作品是一尊6 至7 世纪的巴基斯坦青铜莲花手菩萨坐像,售价为46.8万港元。作为典亚艺博的核心参展商,Fabio Rossi对喜马拉雅艺术今年的市场表现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常心”,他认为“现今的亚洲市场正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健康的,尤其在喜马拉雅艺术这一领域里。”而另一家来自美国旧金山的主营喜马拉雅艺术的艺廊Tenzing Asian Art此次的展品以佛造像为主打,在现场亦可见诸多表示兴趣的藏家,其中一尊约十一世纪末至十二世纪的西藏黄铜弥勒佛像售价为35万美元。
全新品类的引入:古董兵器和盔甲
谈及此次博览会最具亮点的部分,典亚艺博联席主席及总监黑国强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表示:“立刻跳入我脑海的是首次来港参展的伦敦艺廊Peter Finer,其专营一系列从青铜时代至19世纪的古董兵器和盔甲,整个大中华地区都没有经营这类型藏品的艺廊,这是一个全新的品类。”
Peter Finer艺廊此次带来的展品中西并重,占据展厅核心位置的是一副制造于16世纪中期的北意大利战地盔甲,售价超过2000万港元,为Peter Finer此次带来的价格最高的展品;其他亮点展品包括:一尊中国古代帝王头盔(售价为549万港元)及17-18世纪的罕见西藏马鞍等。黑国强对这一全新品类的引入,备感期待:“对于行家而言,但凡有新元素注入市场,都一定会带来不同的剌激,所以特别教人兴奋。”
事实上,古董兵器盔甲在欧洲市场一直有着稳健的市场表现。在今年6月的布鲁塞尔亚洲周(Asian Art in Brussels)上,主营东南亚古代艺术的Micheal Woerner画廊呈现的越南东山青铜兵器及盔甲,在开幕当天的几个小时内即几乎被全部订购,但藏家主要为欧洲人。而Peter Finer艺廊也是在对亚洲市场及典亚艺博进行了多年观察之后,才决定参展,艺廊负责人Rolan Finer向《艺术新闻》表示:“兵器盔甲是一个非常专门的市场,但在过去5年间,我们在中国大陆的藏家数量有着稳定的增长,且在香港也有往来的藏家,因此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亚洲的市场。”从VIP预展当日的情况来看,的确有不少中国藏家对这一新鲜品类表达了兴趣,尤其以50万港元以下的小型兵器、盔甲询问者最多。
多领域的融贯:设计比重的加强
自2013年开始,典亚艺博开始逐渐融入设计的元素,而今年“十周年”之际的瞩目焦点之一,即是着眼于现当代设计与艺术的对话的特展“The World of Design”。该板块由法国著名设计师Olivia Putman策划,汇集了来自88-Gallery(巴黎,香港)、3812画廊(香港)、北京艺门(北京、巴黎和香港)、Colour Living(香港)及香港珠宝设计师、收藏家罗启妍私人珍藏的经典当代设计及艺术装置作品。此次展出的作品一方面为名家之作,如 Colour Living呈现了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著名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Zaha Hadid设计的月亮桌(售价325万港元)和首尔桌(售价187.5万港元);罗启妍带来了20世纪丹麦设计大师Arne Emil Jacobsen及Hans J. Wegner设计的椅子;另一方面,则着重展现了介于艺术与设计之间的风格化作品,如88-Gallery呈现的锦田工作室的“珠宝家具”,其以将宝石镶嵌在家具表面而独树一帜;以及北京艺门带来的出生于以色列的设计师、艺术家Arik Levy的雕塑作品。
除了“The World of Design”这一特展外,本届典亚艺博还特别开设了两个有关设计艺术的讲座,可见当代设计在本届艺博会中的份量。在黑国强看来,典亚艺博对设计板块的持续加强,是顺应了藏家的“实在需求”,因为“设计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试想一下现代收藏家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环境当然是以艺术品为主,不过亦十分需要不同类型的设计去配合自己的珍藏,以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典亚艺博联席主席及总监许剑龙亦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生活的艺术(the Art of Living)”的概念,意图引导藏家关注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从本土到国际的十年蜕变
自2006年创办以来,典亚艺博这一由香港本土打造的艺博会,已从最初专注于古董的本土艺博会,发展为如今受到国际认同的综合性博览会。作为典亚艺博的创始人,黑国强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说:“十年间,典亚艺博明显地趋向国际化。从第一届招商困难、被拒絶、甚至被揶揄,到本届超过六成的参展商都来自海外,东西方阵容达到平衡,这都反映着这十年来香港艺术市场从本土化转向全球化的巨大转变。”陪伴典亚艺博走过了十载的艺廊Rossi & Rossi也在采访时表示:“这十年最大的变化,即是艺博会越来越国际化。”无论是首度还是再度参展的艺廊都表达了对扩展中国市场的期待。对于此次首度涉足亚洲艺博会的艺廊Peter Finer来说,其在早年即受到了典雅艺博的参展邀请,此次是在经过了几年的观察之后终于决定参展,黑国强认为:“这反映了博览会与亚洲艺术市场都已经发展至成熟的阶段。”
而位处香港的典雅艺博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理想的经济环境,特别是香港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艺术贸易完全免税的地方。基于这些背景因素,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黑国强说道。
第十一届典亚艺博亮点展品
Trinity House Paintings,伦敦
▲ 莫奈《迪耶普旁的海上倒影》(价值5200万港元)
▲ 乔治·斯塔布斯(George Stubbs) ,《骑在灰马上的绅士》,1781年
Robert Bowman ,伦敦
▲ 罗丹,沉思者(价值2170万港元)
恒艺馆,香港
▲ 清早期黄花梨团龙纹六柱式架子床,17世纪(价值1000万港元)
汇宝阁,香港
▲ 商周晚期兽面纹青铜壶(价值400万港元)
MacConnal Mason,伦敦
▲ 劳伦斯·斯蒂芬·劳瑞(Laurence Stephen Lowry),《工业景观中的厂房大门》,1954年
▲ 亨利·摩尔,《侧卧像:纤瘦》,1963年
杜梦堂,纽约、巴黎和上海
▲ Jean Marie Fiori,《羊首》
▲ 奥古斯丁•罗丹,西贡花瓶《半人马》,1881年
白石画廊,东京和香港
▲ 草间弥生,《南瓜》,2000年
▲ 白发一雄,《镕》,1992年
撰文 | 汪汝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