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香港拍卖周即将展开,除了有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保利香港和嘉德香港以及典亚艺博(Fine Art Asia)这些“常客”之外,今年的香港秋拍增加了不少新面孔出现,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由任天晋(Magnus Renfew)带领的香港邦瀚斯现当代艺术首拍。
Magnus Renfew在当代艺术圈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成功打造香港艺博会(Art Hong Kong),带领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ong Kong)进入新的纪元后,自去年11月,时任7年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的Magnus Renfew重回邦瀚斯,并且多了个中文名——任天晋,现任邦瀚斯拍卖行亚洲副主席及亚洲艺术总监。他是如何看待这场首秀?而在这场首拍中,他又有怎样的Top 10之选呢?
专访任天晋
任天晋
Magnus Renfew
邦瀚斯拍卖行亚洲副主席及亚洲艺术总监
Q:这次邦翰斯的图录非常有意思,并没有选取封面作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
A:在2006至2008年期间,可以形容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最为红火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在二级市场。对于国外的藏家来说,那个时候所出版的拍卖图录就是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缩影和窗口。但是,到了2009年之后,图录的功能也逐渐减弱,每家拍卖公司所提供的内容也变得大同小异,我想现在应该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故此,我们在这次拍卖的图录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 邦瀚斯2015年香港秋拍的图录封面(点击图片查看图录PDF)
除了你提到的封面特别处理,我们也把在今次拍卖中所涉及的艺术家的背景资料全都放在图录之中。许多拍卖行在制作图录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假设”观众会对拍卖中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所了解;他们大多只在图录罗列作品的基本资料,对于艺术家(尤其是非大名星级别的)的背景资料却没有太多着墨。但我们认为,图录的真正作用就是将我们专家所获得的资讯尽可能地与观众分享。我们十分希望透过是次拍卖做到这点。
Q:10月4日是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夜拍的时间,而邦翰斯在10月3日进行本次的拍卖,为什么有这样的时间选择?
A:作为一间国际性拍卖行,我们在安排每一场拍卖的时候都是希望可以在最方便来自世界各地以及本地藏家的日程时间去考虑的。每年的10月初都是国际藏家来港进行各类型艺术活动的黄金时间,故此我们将本次拍卖定于这段时间。
Q:今年除了邦翰斯在香港首拍现当代艺术外,不同的拍卖行都有了自己的调整:比如苏富比推出多个单独艺术家的专场:吉原治良专场、张颂仁藏朱铭雕塑专场、吴大羽专场。这样的密度是往年较少出现的。而且佳士得也将在今年推出“+86”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你是怎么看待这一轮调整的?当代艺术市场在进行的这些调整,背后都有怎样的推动力?
A:亚洲的现当代艺术拍卖市场经历十年的高度发展与成长,于2014年开始进入调整及转变期,趋向理性与成熟。亚洲现代及当代艺术发展脉络始于二十世纪初期从传统迈向西化,目前市场所关注两个主流;一为具国际视野及能见度的艺术家及作品,一为重新审视亚洲艺术史观中各时期具代表性的艺术精品。在全球化及网路时代影响下,我们观察到疆域的观念渐渐消弭,藏家开始注意到国际上百家争鸣的艺术收藏方向。在此趋势下,邦瀚斯香港的现当代艺术拍卖将以亚洲为主轴,运用自身具有的国际网络优势,循序渐进发展,期许开拓拍卖的新视野。此次秋拍香港邦瀚斯将特别以策展的方式向大家呈现现当代艺术的两个专场。希望通过我们的梳理,为藏家带来更多元的收藏视角,助力藏家搭建更完善的收藏平台 。
Q:2008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当时你赴任Art Hong Kong(Art Basel Hong Kong的前身)的总监,最终你却带领了Art Hong Kong创造了一个当代艺术市场的“奇迹”。今年8月,中国的股市崩盘引发全球经济的波澜,同样是经济危机影响艺术市场,本次经济危机影响与2008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待今年的艺术市场状况?
A:由创立Art HK,到Art Basel Hong Kong的成立,我对香港和亚洲市场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当下市场尽管充满挑战,我们还是审慎乐观的。作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市场之一,内地的市场固然非常重要,但作为一间国际性拍卖行,邦瀚斯的优势是我们的国际网络,在刚过去的七月伦敦现代艺术拍卖,我们亚洲团队创下单场拍卖的36%成交额是由国内买家支持的纪录,这数字相比去年的数字是非常大的增长,也为我们的全球性策略带来的很大启示。
Q:刚刚过去的西岸艺博会、Photo Shanghai等艺术活动都揭示了上海的艺术消费能力。你是怎么看待上海如今的艺术市场环境?与上海相比,除了税制外,香港还有什么优势?目前香港市场又有什么问题呢?
A:今年的上海Art Week我也在场,亲身感受了中国艺术市场的活力。在上海,无论是艺博会、私人美术馆、画廊的发展都可说是一日千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十分希望可以进一步发展邦瀚斯在内地的业务。
对于香港,我仍然十分喜欢这里的国际性和开放性,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无数来自世界各地、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本地的艺术活动和展览;而在每年的艺术博览会和春秋拍卖时,你也可以在香港见到来自世界各地最有名的藏家、艺术家、画廊主等。随着M+视觉艺术博物馆的即将开幕,我深信香港的艺术氛围将会愈来愈蓬勃。
任天晋的香港邦瀚斯首拍Top 10之选
TOP 1
蔡国强《电扶梯:庞毕度中心爆破计划》(2003年)
估价:900万-150万港元
TOP 2
达米恩·赫斯特《带着仇恨的-美丽、家具和布艺、英伦、装潢、支配、立体派、新古典主义的绘画》(2007年)
估价:120万-160万港元
TOP 3
奈良美智《不就是不》(1995年)
估价:90万-120万港元
TOP 4
草间弥生《油画19号》(1997年)
估价:70万-90万港元
TOP 5
林明弘《特写》(2012年)
估价:80万-150万港元
TOP 6
徐累《雨过碧连空》(2014年)
估价:220万-320万港元
TOP 7
林寿宇《画作1964年1月》(1964年)
估价:80万-100万港元
TOP 8
萧勤《大火山》(1985年)
估价:90万-150万港元
TOP 9
朱德群《黯之光》(1988年)
估价:140万-180万港元
TOP 10
潘玉良《母与子》(约创作于1950/1960年代)
估价:100万-150万港元
采访 | Phenix L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