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月11日至13日,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将在上海摄影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而在今天的VIP预展日(9月10日)上,已经出现人头攒动的热烈景象。今年的上海艺术影像展汇集了来自全球50家画廊的500余件摄影作品,在参展画廊的规模、呈现作品的容量、纬度及丰富性上均呈现出了更为广阔的视域。
▲ 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展览现场
正在北京三影堂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的德国著名摄影家康迪达·赫弗(Candida Höfer)此次首度参加上海艺术影像展,她告诉《艺术新闻》:她此前经常来中国,此次看到Photo Shanghai这样专注于摄影艺术的艺博会会在中国举办且受到这样的关注,感到中国的变化非常大。
▲ 专注于建筑空间拍摄的德国摄影家康迪达·赫弗(Candida Höfer)与她此次参展的作品《杜塞尔多夫本拉特宫IV》
▲ 德玉堂画廊带来的康迪达·赫弗(Candida Höfer)作品《杜塞尔多夫本拉特宫IV》
电影艺术家顾长卫曾于2014年12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展出了其在电影创作之外的观念摄影及影像作品,顾长卫在今天的上海艺术影像展现场向《艺术新闻》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艺术影像展,没有想到现场会有这么多人。“现在是一个每个人都能拿起iPhone拍照的时代,摄影离普通人、离市场都越来越近了。”顾长卫说。
▲ 也涉足影像创作的电影艺术家顾长卫
谨慎扩容、拓展作品的容量成发展关键点
2014年首次落户上海的上海艺术影像展,在去年的3天半时间里共接待25000人次的观众,成为上海展览中心近3年来承办过人流量最大的一次艺术博览会。而且画廊的整体销售水平都达到了预期。然而,这样的喜人成绩并未让上海艺术影像展选择急速的扩张,据上海艺术影像展总监亚历山大·蒙塔格-斯裴瑞(Alexander Montague-Sparey)介绍:为了延续去年高水准的策展,今年的上海艺术影像展将画廊的数量控制在了50家,且格外注重国内外画廊比例的平衡性,既有高古轩画廊、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杜梦堂画廊等国际性画廊参展,也有如刺点画廊 (香港)、艺境画廊 (台北)、全摄影画廊(上海)、EMON Photo Gallery (东京)等亚洲本土画廊。亚历山大·蒙塔格-斯裴瑞表示:这种本土及国际画廊的并重是上海艺术影像展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 玛格南图片社展览现场
▲ 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相较于去年以时尚摄影为主的作品面貌,今年的上海艺术影像展的作品跨度由1860年代至2015年,在题材、美学、创作类型及艺术家的层次上均呈现出更为广阔的丰富性,持续拓宽着亚洲市场对摄影的认知范围及接受能力。据亚历山大·蒙塔格-斯裴瑞(Alexander Montague-Sparey)介绍:“本届参展的艺术家作品呈现出范围极广的主题,包括建筑、肖像、时尚、静物、裸体、政治历史和抽象等”,在作品类型上从古董级的经典胶片摄影到到多重媒介融合的新兴当代摄影,贯穿了摄影历史的进程。长期收藏摄影的藏家Tony wang早在上海艺术影像展开始之前就在杨画廊选购了宗宁和蔡东东的作品,他觉得“在上海艺术影像展这个平台上能看到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年龄阶段艺术家作品,对于中国藏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 玛格南图片社带来的厄维特作品《纽约》,是摄影家最具代表性的以“狗”为题材的作品,该件作品总共有15个版,这件作品为第一版,售价为12.285万人民币
▲ Camera Work画廊带来的偏时尚摄影风格的作品 David Drebin的《香港之梦》(Dreams of Hong Kong)
谨慎扩张规模,积极拓展展会作品的容量和纬度,这两个定位也从销售上得到了藏家的认可,部分画廊在VIP预展尚未开始就已经产生销售了:香格纳画廊的杨福东《我感受到的光》售价为20.5万人民币,但是作品的10个版次已经全部售出。来自伦敦的Beetles+Huxley画廊带来了众多著名摄影师的作品,其中特里·奥尼尔(Terry O’Neill)在1971年拍摄的碧姬·芭铎肖像以及安妮·莱博维茨在1999年为《时尚》美国版拍摄的英国模特凯特·摩斯肖像分别以1.6万美元及6万美元售出。而仅成立了一年的德玉堂画廊带来的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作品《那些小船》定价从5000欧元至2万欧元不等,均已被藏家订购。
▲ 香格纳画廊带来的杨福东作品《我感受到的光》,售价为20.5万人民币,在VIP预展前10个版即全部售空
▲ 特里·奥尼尔在1971年拍摄的碧姬·芭铎肖像以1.6万美元售出
▲ 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作品《那些小船》定价从5000欧元至2万欧元不等,均已被藏家订购
在东西艺术家的参展比例上,本届上海艺术影像展呈现出“平分秋色”的局面。影像展一方面摸索、挖掘值得关注的亚洲艺术家的摄影作品,如°CLAIR 画廊带来玛格南图片社中唯一的华裔摄影师——台湾摄影家张乾琦的作品《维也纳国际机场》(售价为1.2万欧元);成都千高原画廊带来了既是摄影师,也从事录像艺术创作的新生代艺术家陈秋林作品《空的城No.4》(售价2.5万元人民币)。同时,本届艺博会也继续保留了在中国藏家中认识度较高的日本摄影大师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等人的作品。三影堂执行总监黄汉娟表示,“前来询价的藏家很多,森山大道这样的知名摄影师的作品还是最受藏家欢迎。”而且他们这次带来的作品是没有版数限制,这样不仅可以让价格更低(每张作品约2.7万元人民币),也能让更多的藏家拥有他的作品。而Amanasalto画廊带来的荒木经惟作品共有两张,其中《Love on the left eye#2》售价为7.8万元人民币。
▲ 张乾琦,《维也纳国际机场》(Vienna International Airport,2010年),售价为1.2万欧元
▲ 陈秋林作品《空的城No.4》,售价2.5万元人民币
▲ Amanasalto画廊带来的荒木经惟作品
另一方面,影像展继续沿袭对摄影史的致敬,同时注重将亚洲市场通常无法轻易接触到的西方重要摄影家的作品推介进来,如在世界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德国摄影大师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的作品,其包含619张照片的作品系列“20世纪的人民”(People of the 20th Century)于今年6月刚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 北京时光空间画廊带来的德国摄影大师奥古斯特·桑德于1928年拍摄的作品《三位农夫》
本届艺博会的一大亮点,是高古轩画廊举办的美国摄影家泰伦·西蒙(Taryn Simon)的作品展“西印度群岛之鸟”,展出了这位艺术家最著名的《西印度群岛之鸟》(Birds of the West Indies)全系列影像作品,数量达190幅。伦敦高古轩画廊代表Valerie Blair在预展后告诉《艺术新闻》:“此次展出的西印度群岛之鸟全系列作品均是向藏家出售的,然而藏家必须购买下整套系列的全部作品,无法单独出售。”也就是说,藏家必须买下“整个展览”。而高古轩画廊这样的大胆做法,一方面是出于对艺术家意愿的尊重,“艺术家认为整个系列是一个整体”,另一方面也表现了高古轩画廊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西印度群岛之鸟”展览现场,藏家只能买下全系列的所有作品
今年二度参展的泰吉轩画廊对上海艺术影像展表示了肯定,泰吉轩画廊总监卢骁在接受《艺术新闻》的采访时说:“我认为上海艺术影像展是一个能够吸引藏家持续购买的艺博会,我去年在这里遇到的藏家,在艺博会之后也会向我购买摄影作品”,谈及今年与去年的变化,卢骁感到了在短短的一年的时间里,市场已经比去年要更为成熟:“今年VIP日一开场,许多藏家就直接询价,比去年的暖场更快。”而许多画廊主都对今年的销售表达了信心。
▲ 泰吉轩画廊展览现场
拓展摄影与其它媒介的关系
谈及此届影像展同去年的显著不同,亚历山大·蒙塔格-斯裴瑞表示:“本届影像展更加投入地去探索摄影艺术以及它和当代艺术、装置和录像的关系”,而这一特点也明显地反映在了参展作品的面貌之中。如上海Vanguard画廊带来了日本艺术家阿琦路迷(Aki Lumi)创作的“照片”则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摄影”,而是借助电脑软件赋予作品“超空间感”。此次展出的阿琦路迷最具有代表性的“花园”系列作品,有三个不同的尺寸,每个尺寸都有6个版,现场所见的是其最大尺寸的178×149cm的作品,售价为13万。艺术家常年生活在巴黎,因此作品目前主要的收藏群体也是法国的美术馆,据画廊方面透露艺术家近期会在法国一个家族美术馆里举行个展。
▲ 日本艺术家阿琦路迷的摄影代表作“花园”系列,以建筑装饰物为基地,将百张森林、花草的照片复合于其上,以“照片”构建其一座花园,178×149cm尺幅作品售价为13万元
此外,除泰伦·西蒙(Taryn Simon)的个展外,由张培力策划的活动影像项目“影像景观”,也是本届影像展备受瞩目的博物馆级别展览。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中,这一影像单元将在专门开辟的录像空间中于每日固定时段展映包括曹斐、程然、蒋志等几代录像艺术家的60部录像作品。本届影像展对摄影艺术与其他媒介关系的关注,也使得展出的作品在主题、形式或技术层面都趋于“当代”风格。
▲ 由现代传播旗下《艺术界》杂志策划的游牧展览系列“LEAP Pavilion”展览现场
首次登陆上海艺术影像展的游牧展览系列“LEAP Pavilion”即为一个从“当代”视角探索摄影的展览,该影像艺术展以“图像新潮”为标题,由现代传播旗下《艺术界》杂志策划,从图像角度出发,通过摄影、录像、独立出版物以及数字媒体探究了未来摄影的多种可能性。今年第二次参加上海艺术影像展的艺术家王宁德此次在Leap Pavillion展出了他的摄影装置作品《有形之光/理想天空绿色镜No.8》,为其2014年的新创作。
▲ 艺术家王宁德与他在“LEAP Pavilion”展出的作品《有形之光/理想天空绿色镜No.8》
尽管如此,亚历山大·蒙塔格-斯裴瑞明确表示:“上海艺术影像展仍然会集中关注传统的纸质摄影作品,着重对150多年的摄影历史有所传承,而为录像艺术开辟单独的展示空间,正是为了在丰富观众的艺博会体验的同时,以和缓的方式指引观众进入非传统的影像艺术。”
上海艺术影像展的这些改变,在首次参加展会的沪申画廊总监张离看来,是一个好的开端:“在每个学科和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都在相互交叉,他们的边界不需要过于封闭,移动影像(movie images)其实就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图像,录像艺术和摄影的最大区别在于时间性,所有的图像同时并置在一个艺博会上是挺好的一个现象。”
正在发生的沪上影像“聚变”
去年上海艺术影像展的成功举行,引发了沪上这一年的影像“聚变”:2015年上半年,从上海摄影中心的开幕首展“ 20世纪摄影经典作品收藏展—靳宏伟先生个人收藏作品展”,到8月底刚刚结束的英国摄影美术馆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至本届上海艺术影像展前后的“从颗粒到像素”群展、台湾摄影家陈传兴的个展以及杨福东的“南辕北辙”等一些影像展的举办,都证明着上海存在着成为国际又一摄影艺术中心的潜质。
撰文、采访 | 汪汝徽、Phenix Luk、Yi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