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岸博览会”)于 2021 年 11 月 11 日至 14日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行。本次艺博会在西岸艺术中心A馆和B馆的基础上,新增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成为西岸博览会规模最大的一届,共迎来来自18个国家、45个城市的120余家画廊、设计品牌及艺术机构参展。
在画廊单元参展的81家画廊中,60%的画廊来自海外或在海外设有空间,除豪瑟沃斯、大田秀则画廊、佩斯画廊、香格纳画廊、白立方等已连续8年参展的老牌画廊之外,此次博览会也迎来了厉蔚阁等新面孔的参与,进一步丰富了西岸博览会历年来维持的高度国际化面貌。
西岸博览会新增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香格纳画廊、空白空间、马刺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等来自中国、聚焦本土且活跃于国际平台的画廊此次也带来了不输国际的表现,在展位中呈现从中坚至新生代的中国艺术家多维的创作实践。来自广州的广州画廊、在杭州与纽约设有空间的清影艺术空间以及来自深圳的KennaXu画廊则带来了在北京、上海之外,艺术家立足城市文化基因的实践。
西岸博览会是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的重点项目,在上海艺术活动最为活跃的11月艺术季,与上海各个美术馆、画廊和艺术机构共同构成了聚集全球目光的城市艺术版图。除画廊单元外,在本次博览会的设计单元、xiàn chăng、Video AI PLAZA 影像单元、Perspective 视角单元中,呈现了包括社会介入、行为表演、影像放映的多元艺术创作,来自设计、出版、艺术、教育等行业的品牌、艺术空间与非营利机构也参与其中,带来自行策划的主题展览。
今年,“设计单元”的展区规模进一步扩大,汇集的24家中外设计品牌在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和西岸艺术中心B2馆以家具、珠宝、潮玩等设计类展品诠释设计的创意视觉语境。
West Bund Voice论坛单元也在博览会期间展开,邀请艺术家、藏家、画廊主、策展人等艺术从业者围绕艺术创作的不同形式、后疫情时代的收藏新形势等话题开展讨论,并邀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们探索艺术对社区的文化再分配话题。
西岸博览会已不仅仅是围绕画廊与藏家的交易发生平台,也是面向公众,包含机构策展、艺术项目、艺术对话的发声场,在这其中,艺博会更多扮演的是传播者与创造者的角色,并作为艺术世界中的关键一环,链接与维持着艺术生态的多样性与活力。
熟面孔,新面貌
国际画廊的年度再聚首
今年已是豪瑟沃斯、大田秀则画廊、佩斯画廊、白立方等国际蓝筹画廊连续8年参加西岸博览会,除了博览会本身在服务和品质上的把控,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活跃的市场、优越的政策支持都是吸引国际画廊们持续聚集西岸博览会的重要原因。而由优秀国内外画廊们聚合形成的活跃艺术生态,又进一步推动了对于上海艺术市场建立的信心,由此促成了良性的循环和发展。
西岸博览会现场
佩斯画廊合伙人、佩斯亚洲总裁冷林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表示:“国内和国外的艺术界都对上海抱有很高的期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在彼此互相沟通受到阻碍的情况下,西岸的市场活跃度依然非常正面和积极。我们对此次博览会充满期望,西岸博览会的发展潜力依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厉蔚阁今年首次参加西岸艺博会,这也是画廊进军中国内陆艺博会的首次尝试,厉蔚阁亚洲区合伙人兼主席魏蔚表示,根据自己以往的观察,上海的当代艺术板块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使厉蔚阁愿意大幅度投入上海的艺术市场,“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与上海一起走得更长远,也将在未来坚定不移地继续来上海参加艺博会。”
当被问及吸引国际一线画廊聚集西岸艺博会的因素有哪些时,贝浩登香港与上海总监朱瑜(Joye Zhu)也表示:“西岸艺博会在组织、画廊筛选、场地空间上的专业性使其在品质上不亚于任何其他国际艺博会。但众多国际一线画廊持续聚集的原因离不开中国市场大背景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画廊已经入驻中国,开始释放更加强烈的市场信号,这对艺博会来说也有所加持。”
在本次西岸艺博会中,在香港设有空间的国际画廊豪瑟沃斯、佩斯画廊、高古轩、白立方、厉蔚阁以西岸博览会作为与内陆对话的重要连接点,带来了包括路易丝·布尔乔亚、乔治·康多、大卫·霍克尼、巴斯奇亚、白南准、翠西·艾敏、安东尼·葛姆雷等海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尽管这些画廊在中国内陆尚未设立实体空间,但已通过代理艺术家在国内美术馆参与的丰富展览、论坛、艺术活动,将工作网络深入内陆。
佩斯画廊展位现场
A128展位的佩斯画廊携全球21位艺术家及小组的作品参展,包括于今年夏天刚刚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亚洲首场美术馆个展的“光与空间”运动先锋玛丽·阔思(Mary Corse)的几何抽象绘画;华裔建筑师、艺术家林璎(Maya Lin)的水文系列雕塑;中国艺术家仇晓飞、毛焰的架上绘画与尹秀珍、宋冬标志性的装置作品。同时,佩斯画廊还在展位呈现了多件跨媒介作品,包括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代表性的综合灯光装置,以及名和晃平与艺术组合“Swine工作室”的近年新作。
高古轩展位现场
高古轩在A102展位带来达米恩·赫斯特用蝴蝶创作的彩色墙面作品;白南准一件创作于2005年以古董电视、录像与颜料改造的装置;卡塔琳娜·格罗斯的大型布面丙烯绘画;以及石田彻也、斯特林·鲁比(Sterling Ruby)等艺术家的作品。
白立方展位现场
白立方在A106展位带来了多位具有多元化身份的艺术家的作品,包括阿拉伯当代文化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黎巴嫩作家与艺术家伊黛尔·阿德楠(Etel Adnan)创作于2019年的一副绘画作品;设计师、艺术家野口勇创作于1978年的雕塑作品,以及城市规划师、艺术家、陶艺师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的一件墙面装置。盖茨于今年初在Prada荣宅成功举办个展。展位中,王功新的一件LED装置也为展位带来了活力。
豪瑟沃斯展位现场
A123展位的豪瑟沃斯此次以“时代面孔”为主题,以乔治·康多等艺术家的全新作品,以及辛迪·舍曼于2016年至2018年间创作的“芭莎”系列两幅作品、张恩利的抽象人物绘画系列等,呈现当今社会中个人与集体、外在与内心的肖像写照。展位中还展出了路易丝·布尔乔亚一件创作于2007年的大型综合材料作品与一件创作于2001年的织物头部雕塑《无题》,这件粉红色调的绒面作品以人类的头部特征以及雕塑的构造、缝制方式,探索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表达和情绪状态。乔治·康多正于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艺术家在亚洲的大型个展“图像殿堂”,张恩利个展也正于龙美术馆(重庆馆)进行。
厉蔚阁展位屠宏涛个展现场
首次进军中国内陆博览会的厉蔚阁在A110展位以个展形式呈现现居于成都的艺术家屠宏涛创作于2020至2021年的十件作品。展出作品脱胎于艺术家于自然世界中的体验,通过撷取西方绘画的时空体系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审美,以抽象风景重释时空关系,塑造出极具个人风格的图像语言。作品通过富于表现的笔触,传达了艺术家自疫情以来在哲学与美学层面的深刻思考。
三所在中国本土设有空间的国际画廊里森画廊、贝浩登画廊、阿尔敏·莱希都通过精心布置的展位将西岸博览会作为打开与连接画廊上海实体空间的重要通道。其中,贝浩登、阿尔敏·莱希在本次博览会中均选择以个展方式呈现,分别带来加百列·里科(Gabriel Rico)与沃恩·斯班(Vaughn Spann)近年作品的集中展示。
里森画廊展位现场
里森画廊在入口处的A129展位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红色点缀。展位呈现了一件生于古巴哈瓦那,如今已106岁高龄的艺术家卡门·埃雷拉的红色雕塑《双子红》(1971/2019),该件作品依旧延续了艺术家标志性的明快色彩与利落极简构图。安尼施·卡普尔创作于2019年的橙红色大型凹面镜雕塑同时在展位呈现。其他作品还包括于11月10日在上海Prada荣宅开幕展览的娜塔莉·杜尔伯格&汉斯·博格(Nathalie Djurberg & Hans Berg)创作于2016年的雕塑;巴西先锋艺术大师何里欧·奥迪塞卡早期的实验性纸板水粉作品;以及来自刘小东于去年疫情滞留在纽约期间创作的水彩画。
贝浩登展位现场
贝浩登在A108展位呈现了墨西哥瓜达拉哈拉艺术家加百列·里科的个人展览,呈现里科标志性的系列作品,以此介绍艺术家在过去十年间的创作。作品作为一系列沉浸式雕塑装置分散在沙漠景观中,每一件都蕴含独特的象征意义:牛排代表人体,黄金和钻石意味着人们如何为事物赋予价值,骨头诉说着人类作为存在的脆弱性。贝浩登香港与上海总监朱瑜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表示,“贝浩登自第一次参加西岸博览会以来,就一直选择以艺术家“迷你”个展的形式呈现。这样的策略对那些刚刚入场,还在摸索阶段的藏家来说,会更容易入手,也更新鲜。”
阿尔敏·莱希画廊展位现场 © 沃恩·斯班 摄影:Alessandro Wang
阿尔敏·莱希画廊在A109展位呈现了出生于1992年的美国青年艺术家沃恩·斯班的个人项目,展示了艺术家包括“斑点狗”系列、“x”系列、肖像系列在内的多幅作品,通过多元的主题、变化跳跃的材质体现了艺术家在抽象与具象两个方面同时开展的多维路径。同期,艺术家的中国首个展“斑点狗!”正在阿尔敏·莱希画廊上海空间展出,委托创作的三件肖像系列作品正于Longlati基金会于苏州河畔的新空间开幕首展中呈现,展览旨在通过肖像创作探索并重新定义黑人性(Blackness)的概念。
来自伦敦的赛迪HQ画廊、来自纽约的格莱斯顿画廊、来自奥地利的Thaddaeus Ropac、来自柏林的neugerriemschneider与来自巴黎的Galerie Jocelyn Wolff也为本次博览会注入了多元之声,在展位呈现乌戈·罗迪纳(Ugo Rondinone)、安妮卡·易(Anicka Yi)、于吉、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米利亚姆·卡恩(Miriam Cahn)等活跃于国际双年展、重要美术馆展览并在近年备受中国藏家关注的艺术家们的作品。
赛迪HQ画廊展位现场
来自伦敦的赛迪HQ画廊在A126展位带来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展位前半部分由乌戈·罗迪纳的全新蓝色玻璃马雕塑和一组描绘日月周期节奏的“马提塔客”系列绘画构成,它们共同体现了艺术家关于空间、时间和自然的理念。展位后半部分呈现了来自乌尔斯·费舍尔(Urs Fischer)、劳拉·欧文斯(Laura Owens)、海伦·马尔腾(Helen Marten)、亚历克斯·达·科特(Alex Da Corte)等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工作与生活于上海的艺术家于吉的新作《石肉-即兴判断No.1》。该作品于今年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展出了其未完成的形式,弯曲的躯干和大腿被铁钉刺穿,高放在一个工业铁三脚架上,在保留与材料和制作过程微妙联系的同时,使人联想起贯穿于吉创作实践的时间和物质二元性。
格莱斯顿画廊展位,薇薇安·苏特作品《无题》
来自纽约的格莱斯顿画廊在A118展位呈现了一系列与植物、花卉紧密关联的作品。薇薇安·苏特(Vivian Suter)从热带栖息地植物、花朵、鸟类与变化的天气中汲取灵感的抽象绘画在展位独立划分出的空间中以自由悬挂排列的方式呈现。未上框的画作年份未知、朝向未定,以民主化的方式向所有观众开放。安妮卡·易的天妇罗炸花以对花朵近乎暴力的处理方式和与杠铃的并峙展示了艺术家处于政治与微生物之间的独特艺术体系。安妮卡·易的最新委任项目“与世界相爱”正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呈现。亚历克斯·卡茨一副创作于2011年的花卉绘画作为对自己在60年代第一批花卉绘画的回应,描摹了生命的灵性。展位的其他展出作品还包括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的装置,埃德·阿特金斯(Ed Atkins)的影像作品等。
Thaddaeus Ropac展位现场
创立于奥地利的Thaddaeus Ropac在A125展位呈现了乔治·巴塞利兹的一件最新作品,在作品中,巴塞利兹以两个轮廓建构了自己和妻子埃尔克的抽象双人肖像。展位还呈现了罗伯特·劳森伯格创作于1989年的一件丝网印刷铜板作品,作品中的图像来自于艺术家1982年在日本拍摄的照片。劳申伯格另一件创作于1991年的丝网印刷于铝板的作品也于展位呈现。其他参展艺术家还包括曼迪·埃尔·萨耶(Mandy El-Sayegh)、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李昢(Lee Bul)、欧文·沃姆(Erwin Wurm)、严培明、米格尔·巴塞洛(Miquel Barceló)、曼迪·埃尔·萨伊(Mandy El-Sayegh)等。
neugerriemschneider展位现场
neugerriemschneider展位现场,托马斯·萨拉切诺,《混合型独居半社会性SAO110110由:独居的带腿金球网蜘蛛-4周,四只一组的桔云斑蛛-2周,独居的大理石地窖蜘蛛-3周建造》
来自柏林的neugerriemschneider展位以内外两个展厅营造了多层次的观展体验。在外部展厅中,常驻英国肯特郡的艺术家、音乐家、诗人比利·查拉迪施(Billy Childish)充满童心的风景画作传达出热烈的情感,而在展厅内部的深色空间中,托马斯·萨拉切诺以蛛网构建的“生物雕塑”、佩·怀特(Pae White)的织物壁挂、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的卵形雕塑则在现实世界的切口中打开了更加静谧、充满幻想的空间。
Galerie Jocelyn Wolff展位现场
首次参展的Galerie Jocelyn Wolff带来了一件由米利亚姆·卡恩创作于2016 年的大尺幅绘画以及创作于 90 年代的纸本作品。其他参展作品还包括阿根廷艺术家圣地亚哥·德·保利(Santiago de Paoli)绘制于不同载体的日常物绘画;弗朗西斯科·特罗巴(Francisco Tropa)源于古罗马时期游戏、考古遗址、写作相关物的雕塑;伊萨·梅尔茨海默(Isa Melsheimer)以建筑构造为主题的纸上水粉等。
本土画廊立足本土,
聚焦中国艺术家的多维实践
香格纳画廊、空白空间、马刺画廊以及在国内国际均设有空间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等来自中国、聚焦本土且活跃于国际平台的画廊此次均在西岸艺博会带来了不输国际的表现,呈现从中坚至新生代的中国艺术家多维的创作实践。狮語画廊、东画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选择以艺术家个人项目的形式,呈现艺术家近年创作更趋完整的面貌。来自广州的广州画廊、在杭州与纽约设有空间的清影艺术空间以及来自深圳的KennaXu画廊则带来了在北京、上海之外,艺术家立足城市文化基因的实践。
香格纳画廊展位,孙逊个人项目“旅行绘画 Sky Studio”
香格纳画廊在A107展位推出孙逊个人项目。展位以环抱的半封闭式构造在人潮拥挤的艺博会中营造出独立的空间,以孙逊自2017年开启的“旅行绘画”,展现了艺术家丰富的生活剖面。作为孙逊历经多年不断发展的长期项目,这是一组产生于非固定工作室环境中的创作,其媒介为旅行中当次航班的报纸或旅行地随手获得的物品。绝大部分作品诞生于艺术家漫长的跨国飞行,绘画内容包括艺术家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感、怪力乱神的天马行空,以及孙逊于2019年正式启动的第一部长篇叙事电影《魔法星图》的灵感记录。累计数年的生活与思考碎片在展厅中一并展开,灵感的拼图重新构建为一个扁平又宏大的新世界,在孙逊特有的水墨绘画中疆域穿插,虚实相交。
空白空间展位现场
空白空间在A116展位展出多位艺术家全新创作的架上与纸本绘画作品,呈现年轻一代在回归绘画这一传统媒介的过程中对声音、光、材质的敏锐感知与多样表达:高露迪取材自当代生活中随手可得、未经处理的初始图像散发着手机荧幕般鲜艳的荧光光晕;Christine Sun KIM结合绘画图形、音乐记谱法、肢体语言和美国手语等元素的综合实践打破了人们惯常对声音的认知;李姝睿对 “光”和“色彩”的本体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索;石至莹对彩色矿石反复进行的“精神练习”;王海洋的绘画以“多毛人”折射对酷儿群体的关注……此外,画廊还展出了高磊、何翔宇、钦君等艺术家的装置、雕塑作品。
马刺画廊展位现场
马刺画廊于A201展位呈现艺术家黄锐的个人项目,展出的作品囊括艺术家创作于80、90年代到近两年全新的绘画与雕塑作品。黄锐的个展目前正于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此外,展位还呈现了计洲、林一林、邱岸雄、铁鹰、周轶伦等人的作品。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位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B209展位聚焦三位中国艺术家,带来赵赵、蔡磊、伍伟的作品。赵赵以棉花为主要材质的全新作品延续了艺术家2020年在画廊北京空间个展《白色》中对棉花这一材质的关注,进一步探索了其内在的精神指向与宗教感知。蔡磊的作品通过截取来自建筑内部的元素,展开对问题意识的持续深入,并拓展出不同时期的创作路径。伍伟的作品以纸张作为材料,通过改造传统剪纸的方法,将不同色彩的纸张转化为皮毛,并结合唐卡制作的“堆绣”技巧把皮毛与形状结合,堆叠出凹凸的生长趋势。由杨紫策划的伍伟个展“大千图说”将于11月13日在位于上海徐汇区修道院公寓的花厅计划中开幕。
狮语画廊展位林延个展现场
狮語画廊在A215展位呈现了生于1961年的艺术家林延的个人展览。自1993年移居纽约,艺术家开始以最古老简朴的材料宣纸作为主要媒材,创造出具有建筑性格的装置和绘画雕塑。受到北京老建筑以及布鲁克林家中的工业元素的启发,林延的作品模糊了时间、日常的界限。本次展览聚焦艺术家近两三年间的新作,包括艺术家在疫情居家期间创作的小尺幅作品,以及艺术家近年在回归故乡北京后,以作品本身与外界环境间的对话为出发点,在材料肌理的对撞与变化上的新尝试。
非营利机构以特展连接公众
公共单元丰富博览会艺术图景
西岸博览会自2016年创立的公共单元Xiàn Chǎng在本届从西岸艺术中心和穹顶艺术中心延伸至城市公共空间,向本地观众呈现了全球艺术界丰富多元的面貌。今年的xiàn chǎng单元共包含13组绘画、雕塑、装置、数字艺术作品和特别项目。在Alice 陈的《结缘“露台计划”》中,艺术家通过11张定价不同,外表完全相同的圆形空白“绘画”,展开对于良性可持续的艺术运作模式的思考。艺术家托马斯·吴、里克力·提拉瓦尼的Green Go Home报刊亭印刷项目将合作胡向前、李昕頔、刘玉姗、周轶伦,在博览会期间呈现全天候的现场行为表演。
穹顶艺术中心
xiàn chǎng单元何翔宇作品《硬颚 32–2》
xiàn chǎng单元Alice 陈作品《结缘“露台计划”》
在B馆的玻璃花园中,Video AI PLAZA影像单元共呈现19位艺术家的影像创作。其中由非盈利基金会M Art Foundation委约艺术家陈轴和茅昊楠以“无限的游戏”为主题创作的两部全新影像作品在博览会首映。
Video AI PLAZA影像单元
在“Perspective”特展单元的五个参展展位中,非营利机构的加入在丰富博览会艺术图景的同时,也拓宽了艺术连接公众的渠道。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举办的法国艺术家特展汇集了15位不同年代的当代艺术家,包括菲利普·科涅( Philippe Cognée)、弗朗索瓦斯·佩特罗维奇(Françoise Pétrovitch)、司徒立、严培明等人的60幅画作,显示了法国当代绘画的勃勃生机。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法国艺术家特展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首次参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与巴塞罗那LOOP影像艺术节合作,呈现影像群展《你动之时,你对我说》。展览由Pilar Albarracín,Marcos Ávila Forero,陈秋林,Anna Dot,方迪,王功新以及Héctor Zamora等艺术家的作品构成,对“语言”这一概念提出可能的解读,参展作品将从不同角度探索身体如何作为沟通、叙述工具以及言语替代品而存在。
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塞万提斯图书馆)影像群展《你动之时,你对我说》
在穹顶艺术中心,现代传播将带来《做——中国2021》特别项目及展览。这本中英双语的艺术实施手册由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和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联合主编。在该书中,108位当代华裔艺术家将与读者面对面,讲述他们的当代艺术实践,让人们开始动手执行自己的艺术计划。
《做——中国2021》特别项目及展览
正如《做——中国2021》一书中体现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艺术理念,本届的西岸艺博会通过多维的版块设置,也在邀请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开启一段艺术之旅。
从浦江西岸蔓延全城的艺术联动
城市艺术版图汇聚全球目光
11月11日,西岸美术馆特展“巴黎建筑 1948-2020:城市进程的见证”及陈维个展将于博览会同期开幕,油罐艺术中心举办的贾蔼力个展、加里·西蒙斯个展,以及乔空间举办的宋琨个展也于博览会前一日开幕。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由刘香成与周迅共同发起的摄影项目已于11月5日先行开幕。美术馆、艺术机构展览与聚集西岸的众多画廊共同构成了西岸特有的艺术生态。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也将于11月11日与西岸博览会同期开幕,双展会联动搭建了上海独特的艺术景观,也带动11月成为上海艺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时节。
“陈维:Make me illusory”在西岸美术馆展览现场
冷林表示,西岸艺博会能够持续吸引国际一线画廊参与的关键因素除了艺博会本身在服务、推广等方面的专业化程度外,西岸片区的特殊艺术生态也是其重要原因。“美术馆、画廊在西岸区域的有机分布,已经使其内部形成了具有显著特征的在地文化生态,西岸艺博会在此其中获得了自己极高的辨识度。”
豪瑟沃斯资深总监蔡荔馨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也提到了西岸的艺术文化氛围为西岸博览会带来的特有的公众性:“西岸博览会在地理位置上临近一系列的美术馆、画廊与艺术机构,可以让观众一次饱览众多精彩作品。”
“贾蔼力:莽原”在油罐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伴随美术馆、机构、画廊、艺博会的有机参与与联动,上海在全球艺术文化版图中日益占据重要位置,魏蔚在采访中表示,“我相信,上海在不远的将来会在亚洲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厉蔚阁与众多国际蓝筹画廊聚集在西岸博览会,希望能以此推动上海的博览会在国际上具有更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