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11月26日香港佳士得举槌的“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专场上,一件被誉为“唐卡之王”,流传已六百余年的“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最终以3.1亿港元落槌,3.48亿港元成交,创下唐卡拍卖价格新纪录。拍卖结束后,藏家刘益谦自爆竞得此唐卡,他在其朋友圈中写道:“香港佳士得苦战,竞得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硬从老外手上夺爱,3.1亿港币落锤,好辛苦。任性!”
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这也是继2013年秋拍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以人民币5000万元购得苏轼《功甫帖》、今年春拍于香港苏富比以2.8亿港元竞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后的又一次大出手。
收藏家刘益谦
作为此次香港佳士得秋拍焦点之一的“永乐年御制刺绣红夜摩唐卡”,曾于1940年代辗转流入西方,1977年首次出现在伦敦佳士得拍卖现场,以7000英镑拍卖给一位印度收藏家。随后历经1994年100万美元及2002年400万美元的两次易手后来到香港。尽管拍卖前佳士得一直表示估价待询,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件明代唐卡的成交价或将突破8000万港元。
明朝廷对佛教尊崇有加,于此唐卡可见一斑。根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曾经延僧诵经,为自身及皇考妣荐福。永乐皇帝曾经多次御赐珍贵器物予噶玛噶举派第五世噶玛巴,因此这幅唐卡亦被认为是皇家赠器之一。唐卡与佛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易保存,品相好的寥寥无几;就市场收藏而言,包括图像、构图、色彩,精品对品相的要求达90%以上。这件高逾三米,阔两米的唐卡,虽流传至今已六百余年,但色彩依旧鲜明,通体以金线及五彩丝线绣成,以平金绣针法勾廓,据考应为苏州或杭州的工匠所造。拉萨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中亦有近似唐卡数例,但市面流通仅此一例。
唐卡右上角置有“大明永乐年施”款
近年来,藏传佛教艺术品的收藏日益成为国内外藏家关注的热点。2012年9月北京翰海在四季拍卖中将佛教艺术品设为常规专场,首场94件拍出63.83%,成交额1158.49万元,第二场62件拍出82.26%,成交额593.23万元,虽然成交额有所下降,但是总体成交率上升较快,可见市场认可度逐渐上升。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于2012年起也再次启动佛教艺术品专场拍卖;2013年春拍北京保利在“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唐卡”专场中推出32件唐卡拍品,总成交1690.5万元。其中一幅“13世纪绿度母”以339.25万元成交,创造国内早期唐卡又一高价。
“13世纪绿度母”以人民币339.25万元成交
而此次香港佳士得“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所创下的记录,是否将能带动国内唐卡市场的下一个高潮,或许尚待期待。但是藏家对于唐卡的热情,早在今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已经有所体现。在今年4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不少唐卡多以估价数倍成交,如苏富比拍卖的五世达赖唐卡以估价5倍的16.10万美元成交,高僧行迹唐卡以估价10倍的26.90万美元成交。佳士得拍卖的清乾隆刺绣千手观音唐卡以估价3倍的66.50万美元成交。撰文/T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