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艺术史的维度上,公共艺术依旧是一种新兴的当代艺术形式,但是其发展势头却不容小觑。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大洲的城市纷纷迎来了新落成的公共艺术作品:停靠在布鲁克灵大桥旁的欧文·沃姆的热狗巴士、悉尼地铁站内退休的木质扶梯改造的大型装置……这些公共艺术品,一方面植根于当地公众文化与生活的土壤中,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城市的新亮点。
美国,纽约
▲ 图片来源:publicartfund
欧文·沃姆(Erwin Wurm)
最能激起食欲的公共艺术莫过于在布鲁克林停着的欧文·沃姆的作品热狗巴士。沃姆将一台古董大众小型汽车转变为一个略显臃肿的、明黄色的餐车,向公园的访客免费发放热乎乎的热狗。热狗作为一种常见的平民食物,在20世纪的时候随着移民潮而被带入美国,现在渗入美国人民生活中,成为随处可见的日常消费品。沃姆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展现慷慨与民主的精神。
▲ 图片来源:Chelsea Lipman for Times Square Arts
陈貌仁(Mel Chin)
《觉醒》由两部分组成,底座为高达24英尺的船骨,并由海底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骸与其相交叉;在船骨的前部连接着一座高为21英尺的电子动画式的女性全身雕塑,其灵感来源于歌剧明星珍妮·林德(Jenny Lind),她曾登上过19世纪的一艘名为夜莺号的快船。这件艺术品展示着纽约当下的荣光与纷扰复杂的过往(在过去,纽约曾用船只运输枪支与奴隶的以发展经济)。
英国,伦敦
▲ 图片来源:sculptureincity
阿曼达·莱文(Amanda Lwin)
错综复杂的波利尼西亚渔网上的渔线与节扣象征着风与海流的观点带给了艺术家阿曼达·莱文以灵感,她手工编织了这张大网《某处的全球网络》(A Worldwide Web of Somewheres),以象征伦敦地底错综复杂的基础设施网络。悬在空中的大网既让人联想到杂技演员的安全网,又让人联想到猎人的捕网。这件装置作品强调了人们对于物理连接(连接人、地点与想法)的需求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程度更深。
▲ 图片来源:sculptureincity与theladytravels
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
《蓝堆》(Stack Blues)是肖恩·斯库利地平线系列(Landline series)之一。斯库利对于地平线有着自己的感悟:“我经常凝视着地平线,它是海的尽头与天的开始相触的地方,就像天空压平了海面一样。”为了表达出这种“既是结束又是开始”的想法,他把蓝块水平叠放起来,让它们彼此相拥,又向彼此施加压力。蓝块的交界处正传达着信号:开始、结束、开始、结束……
▲ 图片来源:sculptureincity
吉尔·布拉德利(Jyll Bradley)
《露天》(Opening the Air)是一件三维画作,以规则几何状荧光树脂玻璃盘为基本元素。这些玻璃盘上细细密密地蚀刻着18世纪早期的温室的设计草图。并被错落地放置在低矮的木桌之上。随着城市建筑中玻璃元素被使用地越来越频繁,这件作品带观众重返最初玻璃温室的记忆。这件作品随着一天中阳光照射角度与强度的不同,也会展现出不同的风采。
白俄罗斯,明斯克
▲ 图片来源:34travel.me、streetartbrasil
迪亚哥·德达布里奥(Diego Dedablio)
艺术家迪亚哥·德达布里奥从15岁开始就在家乡巴西圣保罗州的塔图伊市街道上作画。他的艺术风格深受巴西流行文化的影响,色彩缤纷亮丽。他的作品常常试图展现全球化世界的日常而摩登的一面。作品中的颜色与线条就像跳跃的乐符、抑扬顿挫的诗歌一样,与所处的街道展开对话。
澳大利亚,悉尼
▲ 图片来源:smh.com.au
悉尼的地铁站温亚德站(Wynyard Station)内自1932年开始使用的木扶梯在去年年底被拆除。其中有4段长50米的244块木扶梯踏板链,经过艺术家克里斯·福克斯的改造,成为了悬挂在车站内的大型装置作品,让木扶梯以另一种形式保存下来。对于悉尼人来说,《内循环》(Interloop)这个作品见证了他们的过去,也展望着悉尼地铁的未来。
智利,圣地亚哥
▲ 图片来源:citylab
达希奇·费尔南德斯(Dasic Fernández)
在32岁的智利视觉艺术家:达希奇·费尔南德斯(Dasic Fernández)的领导下,动员120人,仅仅用时30天,便把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内,繁华与标志性的班杰拉街(Bandera Street)转化成一条七彩的漫步之路。这个名为“班杰拉大道”(Paseo Bandera)的项目共占地3300平方米,延伸到四个街区,娓娓道来智利的国家故事:历史上与西班牙的渊源,当前多文化融合的智利,以及对于智利未来的展望。
日本,富山市
▲ 图片来源:tad_toyama.jpr和ozmall.co
三沢厚彦
这是艺术家三沢厚彦为富山县美术馆制作的馆外雕塑《动物》(ANIMAL),他为这座雕塑想象的场景是:“这只白熊从森林里慢悠悠的四处玩耍,走到美术馆前的空地,感到心情舒畅,便在这里留了下来。”艺术家虽然以动物作为创作对象,但是他真正的创作源泉来自于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点点滴滴。这只白熊雕塑也是富山县美术馆与周围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所在。(撰文/T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