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印度尼西亚艺术家FX Harsono的作品《雨床》
艺博会
新加坡。新加坡金沙会展中心,“艺术登陆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的展场一隅,内部被涂黑的大玻璃箱里,影影绰绰可见人影在挥动画笔。这里是缅甸艺术家Soe Naing名为《幕间休息》(Intermission on stage)的现场行为艺术,在集装箱尺寸的玻璃箱里,还铺满了他的上万张速写日记——他在缅甸军政府时期私下创作的。这些涂鸦式的画作,对于Soe Naing 来说,是另一种政治高压时期的特殊语言,“人是被他们周围的环境塑造的,而我们总是试图从界限和阴影中突围出来。”Soe Naing这样解释过自己的作品。
Soe Naing由Paula TinNyo创立的画廊Yone Arts代理。Paula的家族在缅甸军政府时期流亡到美国,她本人在美国长大,经过了40年隔离之后,2012年她决定重返缅甸——在美国解除了缅甸的贸易制裁之后。她回国与当地艺术家建立了联系,并迅速在缅甸内部与海外建立起新的联系。评论人Hope Gainer提及Yone Arts 所做的,正是“将隐藏的宝藏带到阳光下”。
在这个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性艺术博览会上,不难看到与地区的历史、政治密切相关的艺术创作。印度尼西亚艺术家FX Harsono是一位评论人和社会活动参与者,在艺博会上展出了他的作品《雨床》(The Raining Bed)——这个装置里的中式雕花大床出自印尼华裔家庭,从床顶部连绵落下的水帘和床下层层叠叠的与印尼历史及政治有关的书籍,不难看出艺术家的创作背景。作为印尼华裔的后代,Harsono的创作尤其关注华人文化在印尼社会的边缘境遇。
艺术表达日渐包容和自由的环境,不仅让Yone Arts这样的画廊应运而生,也吸引了驻留在西方的艺术家回流本国, Anida Yoeu Ali 是第一代在美国长大的穆斯林高棉人,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多年之后,在2011年回到了柬埔寨金边。此次参展艺博会的作品是系列影像作品《佛虫系列》(The Buddhist Bug Project),Anida Yoeu Ali的“佛虫”是一组蜿蜒绵长的橘黄色装置,“她”出现在柬埔寨的街头与河流上,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相遇,这个让当地人讶异的 “外来者”也显示着艺术家与当地环境似是而非的联系。
代理Anida Yoeu Ali 作品的画廊Java Arts也来自金边,这个于2000年成立的艺术机构正在尝试在本土艺术家与国际网络之间建立新的连接。
这些作品都来自 “艺术登陆新加坡”的东南亚平台单元(Southeast Asia Platform),艺术平台让整个艺博会的触角深入到了尚未被外界所熟知的缅甸、柬埔寨等国。 除了包含缅甸、柬埔寨、印尼、菲律宾、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国的东南亚艺术平台之外,还包括中国、印度、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一个新兴的艺术市场,如何让外来者了解本地艺术,让本地的观众了解海外的艺术,艺博会的总监劳伦佐·鲁道夫(Lorenzo Rudolf)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提到,从2013年自建立印尼艺术平台开始,艺博会在2014年将艺术平台项目进一步拓展,并邀请到了各国和地区的专业策展人参与。
由黄笃策展的中国平台带来的陈秋林的作品《百家姓豆腐》,用新鲜的豆腐块雕刻而成,在艺博会洁净敞亮的展示空间,豆腐带来的有机物逐日腐败的气息时不时让人掩鼻,这个另类的艺术项目,对于艺博会的商业环境的确是一个挑战。
艺博会展出诸多作品,创作的区域化特征明显,另一方面,艺术界的全球网络正在吸纳新的艺术元素。印尼艺术家FX Harsono由来自柏林、也在新加坡设立了画廊的Arndt代理。
国际画廊没有停止新兴市场的拓展脚步,在香港设立了分支的白立方(White Cube)已经是第四次参加这个艺博会了,与艺博会强调的亚洲视角不同的是,白立方带来的主要还是西方艺术界的主力“品牌”——Damien Hirst、Tracy Emin等艺术家的作品。白立方会不会在画廊的全球艺术家名单上增加来自东南亚的名字?白立方伦敦的Matt Carey-Williams的回答是,对东南亚地区的艺术了解还很有限,暂时还没有这个计划。
而在艺博会举办的“东南亚艺术走向全球”的主题论坛中,收藏家乌利·希克在回答提问时坦言,虽然自己曾经有过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经验,但还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进行东南亚艺术的收藏,到艺博会来也是个人兴趣的观看。东南亚当代艺术创作的能见度在提高,但被更广泛的收藏家接受,还需要时间。
艺博会行将结束之前,回到缅甸艺术家SoeNaing的《幕间休息》的现场,这个由上万张速写与一段历史记忆构成的艺术品到底会由谁来收藏?Yone Arts画廊对整套作品的标价是5万美元,但这个作品目前还没有被藏家认领——或许它更应该属于缅甸未来或将建立的美术馆,而不仅仅是被艺博会的买家私藏。撰文/叶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