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豪瑟沃斯25周年:为何从中国再出发?

Jul 18, 2017   申舶良

1992年沃斯夫妇与曼努埃拉的母亲乌苏拉·豪瑟(Ursula Hauser)创建豪瑟沃斯在苏黎世的第一个画廊空间至今,豪瑟沃斯已成为一家国际老牌画廊,在苏黎世、伦敦、纽约、萨默赛特、洛杉矶多地拥有画廊空间,在全球范围内代理艺术家60余位,并负责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Guston)、伊娃·海斯(Eva Hesse)等艺术家遗产的管理与经营,此外还热心于艺术教育与出版事业。豪瑟沃斯曾被《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誉为观点的市场2015年,沃斯夫妇被《艺术观察》(ArtReview)杂志列于影响力100”榜单之首。

screenshot_1295▲ 伊万与曼努埃拉·沃斯夫妇,豪瑟沃斯联合创始人。图片:豪瑟沃斯

近年来,豪瑟沃斯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艺术界极为活跃,连续三年参加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并于在2015年与上海的乔空间合作举办威廉·萨奈尔(Wilhelm Sasnal)的展览,此外还有一系列与中国艺术机构合作的展览计划正在洽谈之中。在今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前夕,画廊联合创始人伊万·沃斯接受《艺术新闻》专访,与我们分享了豪瑟沃斯如何与中国艺术结缘,画廊运营25年间的艺术理念,以及他对亚洲艺术市场的看法与期待。

Q你曾表示亚洲、特别是中国,将成为豪瑟沃斯未来发展战略的重点。豪瑟沃斯最初是怎样开始与中国当代艺术结缘的?

A豪瑟沃斯是以一家艺术家为中心的画廊,我们做的任何事都以艺术家为中心。我本人来往于亚洲和中国已超过15年,在这一地区拥有许多客户,但与真正中国结缘却是通过一位艺术家:张恩利。大约12年前,我们来到中国,先到北京,然后到上海去访问张恩利的工作室,并由此邀请他参加在我们画廊举办的展览。所以说,我们是通过一位艺术家开始与中国结缘的。

Q张恩利是豪瑟沃斯代理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国艺术家,为什么选择张恩利?豪瑟沃斯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怎样的?

A没有一种绝对的标准。在当时,我们代理的艺术家大多是做雕塑和录像艺术的,画家相对较少。我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创性,显露出他所继承的文化传统,却毫不陈腐,富于诗性,又有极强的技艺。虽然我们交流需要通过翻译,我却完全可以理解他的想法、他谈论自己作品的方式:他谈到自己的创作时非常认真,谈论自己时却很随意,很有幽默感。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的是:豪瑟沃斯代理的其他艺术家都很喜欢张恩利的作品,这些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这证明张恩利拥有一种普世性的创作语言。

zhang76718-71792J▲ 张恩利《The Hidden White Lines》, 2016年

Q 近年来,豪瑟沃斯在中国的艺术界非常活跃,接下来是否会考虑在中国开设画廊分支?

A不会那么直接,中国市场的兴起并不足以作为我们开始画廊分支的理由。我们接下来会与多家中国的艺术机构合作,呈现我们的艺术家的展览。目前需要的是更多观众,去关注我们的艺术家和我们做的事。在过去的3年中,我发现中国的一级市场在以惊人的态势增强,并有新一代的藏家兴起壮大,这使我们感到更多参与到这个市场中的必要性。然而,对于开设画廊分支,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两个理由。无论你去到萨默赛特、洛杉矶,或是纽约的豪瑟沃斯,你都会发现那里有一个完备的运营机制,一个专业的展览团队,而不只是一家画廊店面。

Q今年正逢豪瑟沃斯创立25周年,你们选择将庆祝活动放在香港、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期间举办,而不是在任何一个豪瑟沃斯画廊空间所在的城市举行,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A我们想把这次庆祝活动做得别具意味,与回顾过去的25年相比,我们更愿意展望下一个25年。我们看中香港的潜能,希望与汇集于香港的众宾朋进行对话,解释我们在未来的愿景与计划。正因如此,我们选择在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上只聚焦于三位艺术家,其中的两位——马克·布拉德福德(1961-)和菲丽达·巴罗(Phyllida Barlow, 1944-)将分别代表美国和英国参加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第三位则是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Guston,1913-1980),威尼斯的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今年将于威尼斯双年展同期举办他的展览,有点像一个小型回顾展,探讨加斯顿与诗人们的关系。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邀请中国的藏家们到威尼斯去观看艺术,而不是与他们谈论作品的价格和拍卖纪录。

Q在豪瑟沃斯创办至今的25 年里,有哪些你愿意与中国读者分享的美好记忆?

A无穷无尽!主要是与艺术家们在一起的记忆。我最喜爱的事是探访艺术家们的工作室,但有时,比这还好的是与艺术家一起上路旅行。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发生在90年代初,我与瑞士艺术家罗曼·西格纳(Roman Signer)一起前往他的妻子的家乡波兰,罗曼是最早加入豪瑟沃斯的艺术家之一。我们一起来到一个老工业城市,那是个二月,在那个年代,可谓满目萧条。早餐时,罗曼满面愁容,说他在晚上被偷了,因为他打呼噜的声音太大,招来了贼。罗曼有一件著名的作品与此有关:他在美术馆里支起一个帐篷,在外面的公园里放置两个音箱,晚上他睡在帐篷里,音箱传出他的鼾声。我想,偷他的贼也许是一名艺术爱好者。在这25年中我与艺术家、藏家们有过太多的故事,有一天我会把它们写成一本书。

Q说到旅行,除了中国,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和地区是你所关注并常常走访的?

A我会比较关注南亚地区,那里有复杂的美术馆和藏家生态,有许多我们合作的艺术家在南亚的艺术机构展出,被那里的藏家收藏。比如印度,我们代理的艺术家如苏博德·古普塔、巴哈提·科尔(Bharti Kher)都来自印度,我们自然会在那里拥有很多关系、资源,以及坚实的藏家基础,同时我也观察到印度的艺术市场正在从萧条中迅速复苏。在过去的10年中,艺术市场全球化的进程无比迅速,我们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客户,除去非洲——非洲自有其艺术家生态,藏家基础却还不行。而亚洲的重要性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风险高昂的比特币怎样进入正在去中心化的全球艺术品市场?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西方画廊开始接受以如比特币等虚拟加密货币币种进行艺术品交易,这种新兴交易方式也吸引了不少非传统艺术投资者。总体来说,艺术品市场对虚拟加密货币的未来持明朗态度,这是因为区块链带来的双重作用:一方面能够确定艺术品的出处,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对于中间人的依赖。但这种交易模式也不是没有缺点,例如虚拟货币价格波动剧烈,且交易支付时间长,但这些都并没有阻止其吸引到越来越多的拥护者。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