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刚刚结束的纽约春拍中,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以2.89亿美元(约合19.92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达到去年同期1.415亿美元成交额的两倍。纽约的市场热度尚未完全降温,香港佳士得即将于5月26日至31日进行2017年春拍。
其中,于27号晚上举行的“融艺/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共将推出62件拍品,汇聚来自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赵无极、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常玉、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朱德群、林风眠、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草间弥生以及朴栖甫等东西方艺术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品。而在31日的拍卖中,一尊13年前曾经打破全球中国单色釉瓷拍卖纪录的“清雍正粉青釉双龙尊”也将再现拍场。
亚洲藏家在收藏方向有什么变化?近来艺术市场呈现出怎样和发展趋势?如何做出新的应变与布局?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举行前,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接受了《艺术新闻》的专访,和我们分享了她对于亚洲艺术市场变化的观察以及今年佳士得春拍的策略。
▲ 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
Q:今年以来的拍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春拍做了怎样的布局和调整?
A:从艺术市场的整体来看,第一方面是西方艺术的东进,这是比较明显的,像我们去年引进的“倾彩”西方艺术大师展销售情况非常好,还有纽约藏家特地来香港。那场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第一流的西方作品出现在亚洲拍场上,纽约该有什么,亚洲也该有什么。本季的“融艺”延续这个思路,通过“具象”、“风景”及“抽象”三个精心策划的主题,交错呈献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杰作与西方战后与当代艺术精品。
▲ 赵无极《29.09.64》,1964年作,将于5月27日在香港佳士得融艺/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上拍,估价3800万-4800万港元,图片来源:Christie’s
▲ 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风景》(Landscape),1972年作,将于5月27日在香港佳士得融艺/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上拍,估价1150万-1950万港元,图片来源:Christie’s
第二方面,去年一些策划性的夜拍今年还会延续,比如去年11月的 “先锋荟萃” 特拍,中国书画部和油画部打通,其他拍卖行从来没有这样的尝试。对我而言感触比较深,原来拍卖也可以这么做。
第三,电子商务应该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去年我们这一块在全球的销售额翻倍,今年应该在亚洲全面推进,做更多的尝试。这次佳士得春拍“丹青荟萃——中国书画”“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网上拍卖已经开始了。
▲ 常玉《白瓶花卉》,将于5月27日在香港佳士得融艺/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上拍,估价4500万-5500万港元,图片来源:Christie’s
▲ 清雍正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 六字篆书款,将于5月31日在香港佳士得上拍,估价待询,图片来源:Christie’s
Q: 近年亚洲藏家在收藏方向上有怎样的变化?
A: 今年2月伦敦印象派夜场拍卖现场气氛热烈。其中,来自亚洲的竞拍数量尤为令人瞩目。面对精彩纷呈的大师级名作,亚洲买家频频出手、收获甚丰——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十大拍品的半数均由亚洲买家竞得,包括高更的《屋子》。亚洲藏家,尤其是大中华区藏家对于西方现代艺术以及印象派艺术最能接受。
如今佳士得亚洲藏家有一半的交易是在海外完成的,那么海外完成会是什么状况呢?当然就是西方艺术了,说明了目前亚洲藏家跟欧美藏家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的藏家可以走国际化路线,但是如今欧美藏家很少能够收亚洲艺术,因为亚洲艺术进入门槛比较高。
▲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屋子》(Te Fare),于2月28日在伦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上拍,成交价2032.5万英镑,图片来源:Christie’s
Q: 近年来新藏家呈现出怎样的面貌?他们对什么方面会比较感兴趣?
A: 在西方当代艺术这块,年轻一代是比较热衷。他们在35岁左右,有自己的艺术顾问,不完全依赖画廊或者拍卖行。尽管巴塞尔艺术展这样的大型艺博会对于二级市场的藏家来说是有引导作用,但他们会自己去看展览,做研究,因为语言不是障碍。他们并不抱团,有自己各自的圈子,但是交流比较多,都比较低调。
除了经常见诸报端的大藏家之外,现在50万到500万(美元或英镑)这个价格区间内的藏家群其实很大。目前这个群落我觉得已经形成了百人的规模了,拍卖每年大概有几十位新藏家的增长,如果加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话就不得了了。
但是我有一点担忧的地方是,目前亚洲的现当代艺术正处于一个拐点上,像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处于一个过渡期,这两年有一些停滞不前,包括艺术家也有一些困惑。这其实是正常的,因为没有一个市场可以永远直线上升。从历史趋势来讲,它一定是震荡向上。震荡多久不知道,但是它现在正处于一个震荡期。这可能和选作品跟定价有关系,还跟这一时期的藏家信心有关系,还是属于比较正常的波动。
▲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Jeune fille aux anémones sur fond violet》,于2月28日在伦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上拍,成交价845.3万英镑,图片来源:Christie’s
另一点是,如果西方艺术进驻亚洲市场,东西融汇是交相呼应的,但如果融汇得不好的话,亚洲当代艺术这块会不会被西方当代给“吃掉”?毕竟在一定时期内市场是有限的。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到底是不是健康?也是对现在市场提出的挑战。
Q:那么在社会变化进程当中,收藏艺术的过程对于藏家的状态有什么影响?
A:其实大藏家,尤其中国这边,财富积累都在过去的十年或者二十年,很多人到今天还是绷紧了一根弦,日常压力很大,艺术品收藏可以提供情绪上的平衡。我在日本碰到一个藏家,他说每天回到家里都要拿出一些瓶子来,摸一摸看一看,觉得这一生值了,它会给你一种愉悦。艺术品能让人安静下来。
▲ 陈容,《六龙图》(局部),著录于《石渠宝笈》,13世纪,以4896.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75亿元)成交,图片来源:Christie’s
▲ 佳士得“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拍卖现场,图片来源:Christie’s
我记得刘益谦先生当年说自己最早的时候有钱了就高兴,现在他最大的快乐就是到龙美术馆,看到那些小孩进来搬了个板凳坐在(作品)前面在描画,那个时候最开心。富裕让他能够有能力去回报这个社会,这就是艺术收藏的社会作用,对整个社会对美的欣赏的影响力,和对整体的社会文明和基本素质的提升,他们很了不起。(采访/Mona Qian、徐丹羽)